第二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
一張當日的報紙從手中滑落下來,高婕無力地閉上眼睛。
報上有一條來自大西洋彼岸的消息,黃炯輝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獨唱音樂會,一舉成功。
她的報複并沒有損傷他,他到底還是去了美國,并且達到了他想達到的目的。
而她呢…… 她需要有人安慰她,可是沒有人能安慰她。
張義民不再成為安慰者的角色,相反她卻成了張義民的俘虜。
張義民現在每次來都被她的父母捧為上賓,那完全是為着她的緣故。
他不再怕見到她,甚至連門也不敲,就闖進她的卧室。
不再像以前那樣規規矩矩,小心翼翼坐在椅子上,而是随随便便斜仰在沙發上,一雙沾着積雪的皮靴,毫無顧忌地在剛剛換洗的沙發套上蹭來蹭去。
他的眼睛裡充滿着自信,在這種自信裡她卻多少看到了幾分對她的輕蔑。
他的臉上洋溢着一種滿足的喜色,那種能夠随意駕馭和獵取他所畏懼、谄媚過的對象而自然表現出的洋洋自得。
他說話的語氣也變了,那些禮貌的,謙恭的,猜度逢迎着她心理的話被一些指令性的,主人般的語言所替代,就像是有意地讓她知道他的厲害,并讓她為當初她的傲慢而感到懊悔。
他完全變了,就像已經成為了她的主人,擁有着把她拾起來或者扔掉的權利。
她厭惡他那副下賤的得意。
痛恨他像一隻癞皮狗那樣,以撕咬一隻失去抵抗、掙紮能力的弱雞去顯示威風,換得快樂。
她希望自己像那些被侮辱、被遺棄、被失戀弄得心灰意冷的少女們一樣,默默地忍受自己内心的痛苦,不需要愛,也不再去愛,無情無欲。
但很快,她又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她不是那樣的人。
黃炯輝帶給她的不僅是心靈上的痛苦,同時也帶給她生理上的折磨。
她忍受不住孤獨,無法抗拒生理欲念對她發生的巨大誘惑。
張義民對她的放肆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具有了魅力。
她對他越來越産生出一種依賴,甚至依附的心理。
她過去看不起他的家庭,現在細想想自己的父親過去不也曾是個農民。
張義民躊躇滿志,巧于心計,誰能斷言他的将來不是父親一樣的人物?她希望在他的身上發現更大的希望之光,隻有這樣,她才覺得心理能夠獲得平衡,才能報複黃炯輝對她的負情。
隻要張義民能夠滿足她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他對她什麼态度,她都可以不在乎。
她不再是過去那個高傲的公主。
一天晚上,這樣的事終于發生了,她留下了他。
她和他躺在一起,發現張義民完全不像個初涉房事的男人。
他幾乎什麼都懂,撫摸和觸及的部位極為準确,動作也相當熟練,她不覺疑惑了,這些不是讀書所能知道的,她第一次時,除了不可抑制的沖動,幾乎對其他的具體步驟一無所知,完全被動,聽任黃炯輝的擺布。
而張義民的熱情和沖動卻缺少自發性有着一種規定性,就連發洩之後,那種為滿足對方需要而做的短暫停留,都像是一個已經結過婚的人。
她問他,張義民冷冷地反唇相譏:“你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嗎?” 高婕默然了。
她沒有資格,也沒有勇氣和興趣再追問下去。
也許兩個具有相同過失的人在一起生活,反倒會相安無事。
她一天天等待着,等待父母或者張義民向她提出婚事。
結婚是她目前尋到精神解脫的惟一辦法。
但張義民卻閉口不談結婚的事,母親也一反常态不再跟她唠叨。
為了擺脫痛苦,她等待結婚,為了結婚,她又得痛苦地等待。
她等到了什麼?是那個絲毫無損的家庭在美國歡聚,是那個女人對丈夫的寬容和對她的欺騙,是黃炯輝的成功得意。
這使她剛剛麻木下來的心,又重新被刺激得發抖。
不知什麼時候,高地悄悄走進妹妹的房間,輕輕坐在高婕對面的沙發上,像是想說些什麼。
“小婕,我要走了。
”半天,高地才說出這句話。
“去哪兒?”高婕似乎還沒有從自己的情感天地裡走出來。
“去美國。
” “美國,……幹什麼去?”高婕感到意外。
“自費留學。
” “……我怎麼沒聽你說起過,自費?你在那兒無親無故,哪來的錢?” “蓓蒂幫我,以後自己去了再想辦法。
弄錢掙錢的辦法總會有的。
” “蓓蒂?” “我們學校的留學生,學漢語的,她很喜歡我。
” “你也愛……喜歡她?” “我無所謂,我隻想去留學。
” “這事什麼時候開始的?” “蓓蒂早就幫我聯系好了,去她任教的加州大學,隻是當時她在這兒的學習還沒結業,另外我在等考‘托福’。
現在全妥了,隻差辦手續了。
” “爸爸媽媽知道了嗎?” “我想走時再告訴他們……其實,我對他們并不重要,這個家裡有我沒我都一樣。
他們從不關心我,關心的隻是你。
” “不。
”高婕走到二哥面前,抓住他單薄的肩膀,“你不要走。
我不讓你走。
你不是已經考上研究生了嗎?在國内還不是一樣拿學位,為什麼非去美國?那兒是個競争的社會,你又沒有朋友,你這麼老實的人,在國外要吃虧的,二哥,我不讓你去……”。
高婕緊緊地抱住二哥,惟恐高地真的在她生活中消失了。
不聲不響,少言寡語的二哥剛才幾句淡淡的心裡話,刺得她心痛。
是的,爸爸媽媽平日待他太冷漠了。
父母早晚要離去。
大哥已經不在人世,在今後的漫長人生旅途中,她需要二哥,二哥也需要她。
“小婕,你放心。
”高地輕輕拿開妹妹的手,“我不想依靠任何人。
過去靠自己,今後還靠自己。
……在國内,我學不出來,指導教授給我們劃了圈兒,課題研究隻能在他的圈裡轉。
即使我拿到了學位,也不過是我變成了指導教授傳聲筒的标志,不會有大出息,所以,我必須出去。
世界大得很,我得學會創造。
在專業上創造,在命運上創造。
上次機會,讓爸爸為了自己的虛榮給毀了。
現在蓓蒂給了我這個機會,我絕不放棄,我一定要去。
高地在社會上不能永遠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 高婕驚異地看着二哥,和二哥一起長大,她竟沒有發現,在懦弱老實的二哥身上會有如此執着的個性。
“你,打算出去幾年?” “說不定,先得拿到博士學位再說。
” “你這個指導教授限制你,你碩士畢業了可以另考别人的博士生,何必……” “誰的都一樣,風氣如此,學術界一樣狹隘。
況且,國内博士生畢業了算什麼?連個副教授都不給。
可國外回來的碩士生,就三間一單元,副教授頭銜送上門。
我為什麼放着近路不走,偏偏繞路讀國内博士生,永遠低人一等?何況,回來不回來,我還要看情況再說。
” “為什麼?”高婕這一回是真正地吃驚了。
她想不到二哥不想再回來。
或許,這個家讓二哥太心寒了,心寒到了不想再回來。
“二哥,蓓蒂這樣的外國女人,可靠系數有多大?她們從來就一陣涼一陣熱的。
”高婕覺得自己的口吻有點老裡老氣,飽經滄桑,“而且,爸爸媽媽不能同意你。
” “所以,我不想告訴他們。
我打算學你,留一封信,然後悄悄離開。
隻有你,小婕,你是家裡惟一對我好的人,我不能不告訴你。
” “二哥!”高婕的眼淚奪眶而出。
她再一次抱緊了二哥。
樓上的一幕,樓下的父親全然不知。
這些天,高伯年從機關回家就鑽進自己的書房,滿腦子都是他自己的事,根本沒注意家裡發生的事。
高地從來很少在他面前露面;高婕讓他傷心,難堪;沈萍的喋喋不休叫他神經受不了。
他對這個家煩了。
人老了,老了,特别容易懷舊,愛去想那些已經過去了的和早已不存在了的往事,這種心境的變化,常常讓他想起高原,想起高原的母親。
高原小時候,他常給兒子講戰争年代的故事。
那些過去習以為常的戰鬥,和那些艱苦、危險而又極其普通的經曆,在他的嘴裡,變成一段段驚天動地,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在故事中,他是個英雄,那些犧牲了的和還活着的,已經成為将軍的戰友們,也都是英雄。
高原是父親最虔誠和最入迷的聽衆,使他有機會,有責任去回憶、升華、講叙那段被人民所崇敬,被青年人所羨慕的,屬于他、也屬于所有為社會主義新中國打天下的革命者的光榮經曆。
那是中國幾千年來,最偉大、最輝煌、最壯觀、最為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詩。
六四年,他坐在人民大會堂觀看大型歌舞《東方紅》時,他曾由于自豪、驕傲而興奮、激動,由于興奮、激動而熱淚盈眶,那歌舞為他展示過去戰争年月他所經曆過的一切。
他的故事一定灌注到兒子的靈魂中去了。
看着高原的眼睛,他看到了兒子的渴望,一種對忠勇的渴望和對壯烈的向往。
……在他的子女中,惟獨高原像他當年一樣勇敢地投身到戰争中,并且壯烈地倒在戰場上。
高原的身上流着父親的血。
高伯年一次次從辦公桌的抽屜裡拿出高原的照片,是驕傲,是自慰,還是悲傷?他凝望着兒子剛剛提升為連長時寄來的照片。
那時,高原剛剛做了丈夫,而現在,他犧牲時已經成為父親。
高伯年給大兒媳宋丹寫了信,不止寫了一封,讓她帶着孫女住到他這兒來,他已經給她們騰出了房子。
宋丹沒見過他這個公公,猶豫了很久,才來信說下個月來。
高伯年覺着,自己對兒子隻盡了一半父親的責任,那一半,他要加倍補償在兒媳婦和孫女身上。
一個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和一個失去了父親的孩子,要比失去了兒子的父親更痛苦,因為她們年輕,孤獨的時間要更長。
這種對兒媳遭遇不幸的憐惜,使他又一次聯想起另一個女人和孩子———楊元珍和那不知名的兒子。
他給高原講的故事中,沒有講過楊元珍。
楊元珍的故事,即使在大家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可能進入故事的戰鬥年月裡,就已經感動了部隊的戰士。
全營的士兵都知道“高大嫂”和那挺她隻身奪過的機槍。
他沒講這些,因為它的内容太複雜,牽扯到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無法說給一個不谙世事的孩子聽。
更主要的是他也擔心它會留給兒子一個終生難忘的印象,當有一天,兒子了解到自己有一個生母時,會産生一種聯想,倘若兒子把這種聯想擺在他面前,他将無言以對。
他無法解釋這段曆史,兒子是不會原諒他抛棄了一個英雄母親
報上有一條來自大西洋彼岸的消息,黃炯輝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獨唱音樂會,一舉成功。
她的報複并沒有損傷他,他到底還是去了美國,并且達到了他想達到的目的。
而她呢…… 她需要有人安慰她,可是沒有人能安慰她。
張義民不再成為安慰者的角色,相反她卻成了張義民的俘虜。
張義民現在每次來都被她的父母捧為上賓,那完全是為着她的緣故。
他不再怕見到她,甚至連門也不敲,就闖進她的卧室。
不再像以前那樣規規矩矩,小心翼翼坐在椅子上,而是随随便便斜仰在沙發上,一雙沾着積雪的皮靴,毫無顧忌地在剛剛換洗的沙發套上蹭來蹭去。
他的眼睛裡充滿着自信,在這種自信裡她卻多少看到了幾分對她的輕蔑。
他的臉上洋溢着一種滿足的喜色,那種能夠随意駕馭和獵取他所畏懼、谄媚過的對象而自然表現出的洋洋自得。
他說話的語氣也變了,那些禮貌的,謙恭的,猜度逢迎着她心理的話被一些指令性的,主人般的語言所替代,就像是有意地讓她知道他的厲害,并讓她為當初她的傲慢而感到懊悔。
他完全變了,就像已經成為了她的主人,擁有着把她拾起來或者扔掉的權利。
她厭惡他那副下賤的得意。
痛恨他像一隻癞皮狗那樣,以撕咬一隻失去抵抗、掙紮能力的弱雞去顯示威風,換得快樂。
她希望自己像那些被侮辱、被遺棄、被失戀弄得心灰意冷的少女們一樣,默默地忍受自己内心的痛苦,不需要愛,也不再去愛,無情無欲。
但很快,她又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她不是那樣的人。
黃炯輝帶給她的不僅是心靈上的痛苦,同時也帶給她生理上的折磨。
她忍受不住孤獨,無法抗拒生理欲念對她發生的巨大誘惑。
張義民對她的放肆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具有了魅力。
她對他越來越産生出一種依賴,甚至依附的心理。
她過去看不起他的家庭,現在細想想自己的父親過去不也曾是個農民。
張義民躊躇滿志,巧于心計,誰能斷言他的将來不是父親一樣的人物?她希望在他的身上發現更大的希望之光,隻有這樣,她才覺得心理能夠獲得平衡,才能報複黃炯輝對她的負情。
隻要張義民能夠滿足她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他對她什麼态度,她都可以不在乎。
她不再是過去那個高傲的公主。
一天晚上,這樣的事終于發生了,她留下了他。
她和他躺在一起,發現張義民完全不像個初涉房事的男人。
他幾乎什麼都懂,撫摸和觸及的部位極為準确,動作也相當熟練,她不覺疑惑了,這些不是讀書所能知道的,她第一次時,除了不可抑制的沖動,幾乎對其他的具體步驟一無所知,完全被動,聽任黃炯輝的擺布。
而張義民的熱情和沖動卻缺少自發性有着一種規定性,就連發洩之後,那種為滿足對方需要而做的短暫停留,都像是一個已經結過婚的人。
她問他,張義民冷冷地反唇相譏:“你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嗎?” 高婕默然了。
她沒有資格,也沒有勇氣和興趣再追問下去。
也許兩個具有相同過失的人在一起生活,反倒會相安無事。
她一天天等待着,等待父母或者張義民向她提出婚事。
結婚是她目前尋到精神解脫的惟一辦法。
但張義民卻閉口不談結婚的事,母親也一反常态不再跟她唠叨。
為了擺脫痛苦,她等待結婚,為了結婚,她又得痛苦地等待。
她等到了什麼?是那個絲毫無損的家庭在美國歡聚,是那個女人對丈夫的寬容和對她的欺騙,是黃炯輝的成功得意。
這使她剛剛麻木下來的心,又重新被刺激得發抖。
不知什麼時候,高地悄悄走進妹妹的房間,輕輕坐在高婕對面的沙發上,像是想說些什麼。
“小婕,我要走了。
”半天,高地才說出這句話。
“去哪兒?”高婕似乎還沒有從自己的情感天地裡走出來。
“去美國。
” “美國,……幹什麼去?”高婕感到意外。
“自費留學。
” “……我怎麼沒聽你說起過,自費?你在那兒無親無故,哪來的錢?” “蓓蒂幫我,以後自己去了再想辦法。
弄錢掙錢的辦法總會有的。
” “蓓蒂?” “我們學校的留學生,學漢語的,她很喜歡我。
” “你也愛……喜歡她?” “我無所謂,我隻想去留學。
” “這事什麼時候開始的?” “蓓蒂早就幫我聯系好了,去她任教的加州大學,隻是當時她在這兒的學習還沒結業,另外我在等考‘托福’。
現在全妥了,隻差辦手續了。
” “爸爸媽媽知道了嗎?” “我想走時再告訴他們……其實,我對他們并不重要,這個家裡有我沒我都一樣。
他們從不關心我,關心的隻是你。
” “不。
”高婕走到二哥面前,抓住他單薄的肩膀,“你不要走。
我不讓你走。
你不是已經考上研究生了嗎?在國内還不是一樣拿學位,為什麼非去美國?那兒是個競争的社會,你又沒有朋友,你這麼老實的人,在國外要吃虧的,二哥,我不讓你去……”。
高婕緊緊地抱住二哥,惟恐高地真的在她生活中消失了。
不聲不響,少言寡語的二哥剛才幾句淡淡的心裡話,刺得她心痛。
是的,爸爸媽媽平日待他太冷漠了。
父母早晚要離去。
大哥已經不在人世,在今後的漫長人生旅途中,她需要二哥,二哥也需要她。
“小婕,你放心。
”高地輕輕拿開妹妹的手,“我不想依靠任何人。
過去靠自己,今後還靠自己。
……在國内,我學不出來,指導教授給我們劃了圈兒,課題研究隻能在他的圈裡轉。
即使我拿到了學位,也不過是我變成了指導教授傳聲筒的标志,不會有大出息,所以,我必須出去。
世界大得很,我得學會創造。
在專業上創造,在命運上創造。
上次機會,讓爸爸為了自己的虛榮給毀了。
現在蓓蒂給了我這個機會,我絕不放棄,我一定要去。
高地在社會上不能永遠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 高婕驚異地看着二哥,和二哥一起長大,她竟沒有發現,在懦弱老實的二哥身上會有如此執着的個性。
“你,打算出去幾年?” “說不定,先得拿到博士學位再說。
” “你這個指導教授限制你,你碩士畢業了可以另考别人的博士生,何必……” “誰的都一樣,風氣如此,學術界一樣狹隘。
況且,國内博士生畢業了算什麼?連個副教授都不給。
可國外回來的碩士生,就三間一單元,副教授頭銜送上門。
我為什麼放着近路不走,偏偏繞路讀國内博士生,永遠低人一等?何況,回來不回來,我還要看情況再說。
” “為什麼?”高婕這一回是真正地吃驚了。
她想不到二哥不想再回來。
或許,這個家讓二哥太心寒了,心寒到了不想再回來。
“二哥,蓓蒂這樣的外國女人,可靠系數有多大?她們從來就一陣涼一陣熱的。
”高婕覺得自己的口吻有點老裡老氣,飽經滄桑,“而且,爸爸媽媽不能同意你。
” “所以,我不想告訴他們。
我打算學你,留一封信,然後悄悄離開。
隻有你,小婕,你是家裡惟一對我好的人,我不能不告訴你。
” “二哥!”高婕的眼淚奪眶而出。
她再一次抱緊了二哥。
樓上的一幕,樓下的父親全然不知。
這些天,高伯年從機關回家就鑽進自己的書房,滿腦子都是他自己的事,根本沒注意家裡發生的事。
高地從來很少在他面前露面;高婕讓他傷心,難堪;沈萍的喋喋不休叫他神經受不了。
他對這個家煩了。
人老了,老了,特别容易懷舊,愛去想那些已經過去了的和早已不存在了的往事,這種心境的變化,常常讓他想起高原,想起高原的母親。
高原小時候,他常給兒子講戰争年代的故事。
那些過去習以為常的戰鬥,和那些艱苦、危險而又極其普通的經曆,在他的嘴裡,變成一段段驚天動地,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在故事中,他是個英雄,那些犧牲了的和還活着的,已經成為将軍的戰友們,也都是英雄。
高原是父親最虔誠和最入迷的聽衆,使他有機會,有責任去回憶、升華、講叙那段被人民所崇敬,被青年人所羨慕的,屬于他、也屬于所有為社會主義新中國打天下的革命者的光榮經曆。
那是中國幾千年來,最偉大、最輝煌、最壯觀、最為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詩。
六四年,他坐在人民大會堂觀看大型歌舞《東方紅》時,他曾由于自豪、驕傲而興奮、激動,由于興奮、激動而熱淚盈眶,那歌舞為他展示過去戰争年月他所經曆過的一切。
他的故事一定灌注到兒子的靈魂中去了。
看着高原的眼睛,他看到了兒子的渴望,一種對忠勇的渴望和對壯烈的向往。
……在他的子女中,惟獨高原像他當年一樣勇敢地投身到戰争中,并且壯烈地倒在戰場上。
高原的身上流着父親的血。
高伯年一次次從辦公桌的抽屜裡拿出高原的照片,是驕傲,是自慰,還是悲傷?他凝望着兒子剛剛提升為連長時寄來的照片。
那時,高原剛剛做了丈夫,而現在,他犧牲時已經成為父親。
高伯年給大兒媳宋丹寫了信,不止寫了一封,讓她帶着孫女住到他這兒來,他已經給她們騰出了房子。
宋丹沒見過他這個公公,猶豫了很久,才來信說下個月來。
高伯年覺着,自己對兒子隻盡了一半父親的責任,那一半,他要加倍補償在兒媳婦和孫女身上。
一個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和一個失去了父親的孩子,要比失去了兒子的父親更痛苦,因為她們年輕,孤獨的時間要更長。
這種對兒媳遭遇不幸的憐惜,使他又一次聯想起另一個女人和孩子———楊元珍和那不知名的兒子。
他給高原講的故事中,沒有講過楊元珍。
楊元珍的故事,即使在大家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可能進入故事的戰鬥年月裡,就已經感動了部隊的戰士。
全營的士兵都知道“高大嫂”和那挺她隻身奪過的機槍。
他沒講這些,因為它的内容太複雜,牽扯到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無法說給一個不谙世事的孩子聽。
更主要的是他也擔心它會留給兒子一個終生難忘的印象,當有一天,兒子了解到自己有一個生母時,會産生一種聯想,倘若兒子把這種聯想擺在他面前,他将無言以對。
他無法解釋這段曆史,兒子是不會原諒他抛棄了一個英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