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子尼姑。
況且,自己是本科畢業生,藥劑師,除了年齡大一些,哪個條件也不虧待小季。
可女兒是才二十四歲的大學畢業生,總不緻找一個大十幾歲的市政工人吧,什麼副隊長,根本就不能算國家幹部,沒有學曆,卻有個八歲的兒子。
肖玲不管父親的反對,依然我行我素,誰也無法抹去楊建華在她心中的位置,終于引發了父女間的又一次交鋒。
“小玲,你最近整天泡在工地,怎麼回事?是不是又去找那個楊建華了?早告訴你,不許找他,一個建築工人,有什麼出息?” “什麼出息?人家現在當經理了。
” “經理,工人提拔上來的,還不是一樣一身野氣!” “我喜歡他。
” “不行!”父親說不服女兒,隻好說出實話,“你季姨今年三十八歲,你卻給我找了個三十六歲的女婿,這怎麼行?别人會怎麼看?” “這怎麼不行?您找您的老伴,我找我的男朋友,他們之間沒必要做橫向比較,自己幸福就成,管别人怎麼看!” 肖玲的話再次使父親啞口無言。
父親不再說話就是默許了,可肖玲還不知道究竟楊建華對她是什麼心思。
她早已向他暗示了心迹,然而他卻若即若離,她覺得他看自己的目光是親切的,友愛的,深邃的,就是缺少那麼一點熾熱,她渴望的那種情人的火辣辣的目光。
或許他那個年齡的男人已經沒有了這種熾熱,還是他從來就隻把她當個小妹妹看待? 肖玲忐忑不安。
有機會,她一定要和他談個明白。
現在,機會來了。
說不清為什麼,她不願在建華得意的時候向他表露愛情,隻有在這時候,她的愛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愛給人的是溫暖和力量。
楊建華感到驚訝,沒想到他心目中天真單純的肖玲竟能說出這麼一番有用的話。
他深深地回望着肖玲:一定!是一定。
“謝謝你。
”他說,“我楊建華絕不能讓人整倒。
謝謝你給我打氣。
” 肖玲的目光發燙了:“建華……我願意做一個打氣筒,天天跟着你。
” 熾熱的目光,勇敢的表白,這女孩子總有一些特别的東西使他心動。
“陪我到大橋中間去看看好嗎?”她的聲音有點羞怯。
楊建華沒有答話,默默挽住她的臂,向大橋中段走去。
冬夜的寒風撕扯着他們的衣服,風裡還夾雜着碎雪,刮打着面頰,火辣辣地刺痛,肖玲卻全不在意,她緊緊依偎着楊建華高大的身軀,把頭靠在他寬厚的肩臂上,依着新漆好的大橋欄杆站住。
穿過工地木闆圍牆,四周五顔六色的萬家燈光在夜幕中閃爍,不遠處變幻的霓虹燈廣告牌走馬燈似的映出一幅幅色彩絢麗的畫面。
夜真美。
“我這個人命不好。
”建華終于開了口,目光聚集在大橋下停放的大吊車,“誰跟我生活都可能受一輩子苦。
我原來的愛人就在婚後失望了,選擇了一條最理智的路———和我離婚。
起先,我恨她,但細想想,她是對的。
家庭就像一個鍊子,把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命運系在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允許其中一方在生活上追求更大幸福。
許多人結了婚,才發現婚後的生活遠不像婚前熱戀時想象的那般幸福、浪漫。
婚後沒有了花前月下,更多的是柴米油鹽,生活會由興奮變得漠然,吸引變成重複單調,這才意識到婚前的感情并非真正的愛情。
當他們想走出去的時候,就會覺察到婚姻這根鎖鍊,限制了行動的自由。
我的家庭條件很差,小蒙蒙已經懂事了,你面對的,是要有足夠勇氣來迎接的生活。
我曾為一個人打開過鎖,我不知該不該把鍊子又套在另一個人的脖子上。
” “我要這鍊子。
”肖玲緊緊抓住建華的胳膊,“因為鍊子那一頭是你。
你要走得太快,把我甩下來的時候,我就緊拽住它,叫你等等我。
當你落在我後面的時候,我就拉一拉,叫你快一點。
就用鍊子把咱們倆鎖住,誰也别想跑。
” 楊建華忍不住笑了:“你把生活看得太簡單了。
” 一陣寒風撲來,肖玲下意識地縮縮脖子,打了個冷顫,楊建華敞開大衣,把肖玲嬌小的身子裹進自己懷裡。
風呼呼吼着,她靠在他溫暖的懷裡,什麼也聽不到,隻聽他胸前那片暖地裡,一顆心怦怦地跳動。
她覺得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愛的沖動在燃燒。
她沉醉在他身上那種陌生的男人氣息中,恨不得把自己化在那股煙草和汗味混合的氣息中。
她有些痙攣地摟緊了他。
她的發絲撩撥着他的面頰,一陣發香使他勃然心動。
五年了,從柳若菲走後,他從未接觸過女性。
可此時此刻此景,這風這雪這懷中的女孩子,一切又都那麼似曾相識,像在草原那些寒冷的夜晚,隻不過當初那個女孩子心裡結滿了冰,而這一個則心裡燃燒着火。
她仰臉望着他,她的臉離他是這樣的近,嘴唇向上張開着,軟軟的潮濕的,像在等待和渴求什麼。
他低下頭,迎過去。
一陣熟悉而陌生的藕香直沖他的口腔,這香氣竟跟她的,柳若菲口中的香氣一樣。
他猛然停止了自己的動作。
一陣刺痛。
猛然間,這個熟悉的動作使他想起柳若菲。
她現在幹什麼?也有一個男人陪伴着她嗎? 這五年,他竭力不去想她,然而,在心底深處,卻始終嵌着一個抹不掉的影子。
他慢慢轉過頭去。
不遠處,橋頭上,有一個人緩緩向他們走過來。
今天一收工,陳寶柱便離開了工地,他騎車跑了四十裡路,從郊區火化場取來了母親的骨灰。
大橋上梁的那天淩晨四點。
大夫驚奇地發現寶柱媽的脈搏已經沒有了,但她仍睜着眼睛支撐着等待着,呼吸完全停止了,依然戀戀地不肯閉上眼睛,她要最後再看看兒子。
兩個小時後,寶柱趕來了,他撲在母親身上痛哭,媽已聽不見兒子的聲音,她的身體已經變涼變僵,可她仿佛又聽到了,雙目竟漸漸合上了。
這是他第二次面對親人的死去。
他爹被處決時,他隻是覺着栽面,并沒怎麼當回事,一門心思在他那群哥們兒中鬼混,隻是對再也不能跟爹一塊坐吉普車兜風多少有點遺憾。
那個專橫跋扈的爹除了教會他抽煙,喝酒,沒給他留下什麼值得追憶的東西。
母親的死卻使他悲痛萬分。
在這世上,媽就隻寶柱這一個親人,而他,也隻有媽最疼他。
他知道自己不是媽的骨血,為此,他恨過她,也恨過那對把自己遺棄了的親生父母。
然而當他一點點從那個混沌的世界中拔出腿來時,他卻越來越珍惜媽對他的疼愛。
尤其,這幾個月,當他遭白眼落聘時;當他挑起大旗在建華的激勵下成立起“陳寶柱突擊隊”時;母親平時那些絮絮叨叨的、聽不入耳的話卻常常在耳邊響起,他後悔自己平時驕橫,後悔不聽母親的話,才落到這個地步。
這種悔恨心情甚至在監獄裡他也不曾有過。
關在大牆裡面的他,是淪落到底而不知恥的他;在工地上的他,是視無能落後為羞的他。
這兩個他之間,是一個多麼遙遠的距離。
為了争這口氣,他和十幾個哥們兒,付出了自己大量的汗水和力氣,也得到了他從來沒得到過的東西。
當他在寒風和酷暑之中和哥們兒一起上完最後一車混凝土收工回棚的路上,當他聽到那些原先不屑于理睬他們的人誇獎他們時,當他代表大夥領取到全施工隊的最高月獎金,他的心裡就會湧起一種複雜的感情。
活了二十多年,他從來沒有這樣真真切切地意識到自己的尊嚴和價值,也從沒有像如今這樣把榮辱看得那麼至關重要。
他渴望着将來把立功受獎的獎狀拿回去給母親看一看,也想推着母親到他親手修建的橋上走一走,他想讓媽知道:她的寶柱出息了。
然而,母親沒有等到這一天。
陳寶柱輕輕地把布包放在地上,打開。
裡面端端正正地放着母親的骨灰盒,一個雕刻精細,做工考究的檀木骨灰盒。
這本是專門供給高級人士使用的,不賣給一般市民。
陳寶柱火了,人他媽的死了,還分什麼高級低級!他掏出這幾個月積蓄的全部獎金和工資,放在櫃台上:“我就要買這個高級的!我娘她受了一輩子罪,死了,我這當兒子的怎麼也得讓她住得好點。
”經理為難了:“這上面有規定的,得有證明。
” “什麼證明?我沒有!我媽就我一個當架橋工的兒子,咱們是平民百姓。
”陳寶柱氣得牙咬得發響,語氣盡量平緩,但還露出了火氣。
“經理,您就照顧一下我們隊長,他為了修環線,親娘去世都沒見上一面……”同去的隊友幫寶柱求情。
“噢。
” 經理望着寶柱,沉思片刻。
親自給他挑選了一個最講究的盒子。
此刻,陳寶柱雙手捧着骨灰盒,緩緩地走向立交橋的欄杆,喃喃自語: “媽,您瞧瞧吧,這就是我修的立體交叉橋……” 他把盒子放在欄杆上,兩手撫摸着盒蓋,如同撫摸着母親瘦削的肩頭。
寒風吹亂了頭發,拍打着他的臉,他絲毫不覺得冷,他陪着母親觀賞着這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凝聚着他的心血和再生的大橋。
小時候,父親最愛去戲園子看大戲,每次都帶着他,甩給他個布袋,讓他在西瓜攤前拾人家嘴裡吐出的西瓜子,父親則大搖大擺地進去看戲,他在戲院門口的瓜攤前撿瓜子。
等戲散了,他把撿到的半布袋瓜子交給父親。
父親把他架在脖子上,拎着布袋子哼着戲,把他馱回家。
母親把這瓜子洗淨,配上作料炒熟,然後賣給家福爹,家福爹再推車去賣。
六歲的寶柱,開始為家裡掙錢。
那次,戲散了,人走盡了,寶柱沒有見到父親,他哪裡知道,父親在看戲時和人動了手,被揪到了派出所裡去了。
老子光顧上去攪理,早忘了在戲院門口等着的兒子。
夜深了,人稀了,寶柱哭着順馬路往家跑,他不記得路,隻顧向來的方向跑。
在一座大橋頭,碰到了尋找他的母親。
母親一把把他抱在懷裡,他不停地哆嗦,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吓壞了。
母親撫摸着他的肩,抱着他,把他放在橋的木欄杆上,逗他看月亮照在水裡的倒影,看橋邊那昏黃燈光中飛來飛去的蟲。
直到他慢慢地不再害怕,恢複了平靜,才背他回了家。
從此,小橋,水中的月亮,燈光裡的飛蟲,像一個朦胧而又清晰的夢,和母親的愛融合在一起,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裡。
“媽,您認不出來了吧?那兒就是那座木橋,那條污水河填平了,變成了自行車道。
” 他對母親說,他覺得母親的亡靈什麼都能看到。
“媽,那天,我沒趕上送您,就是為這座橋。
這橋比那木橋排場多了吧?我知道您盼的是我長出息,像建華那樣做人。
我這陣子聽您的話了。
您看那邊插的旗子了嗎?那是我的旗子,我就是那青年突擊隊的隊長。
您盼我出息,盼了一輩子。
現在,兒子出息了,您就細細瞧瞧吧……” 淚水從陳寶柱的眼中淌下來。
況且,自己是本科畢業生,藥劑師,除了年齡大一些,哪個條件也不虧待小季。
可女兒是才二十四歲的大學畢業生,總不緻找一個大十幾歲的市政工人吧,什麼副隊長,根本就不能算國家幹部,沒有學曆,卻有個八歲的兒子。
肖玲不管父親的反對,依然我行我素,誰也無法抹去楊建華在她心中的位置,終于引發了父女間的又一次交鋒。
“小玲,你最近整天泡在工地,怎麼回事?是不是又去找那個楊建華了?早告訴你,不許找他,一個建築工人,有什麼出息?” “什麼出息?人家現在當經理了。
” “經理,工人提拔上來的,還不是一樣一身野氣!” “我喜歡他。
” “不行!”父親說不服女兒,隻好說出實話,“你季姨今年三十八歲,你卻給我找了個三十六歲的女婿,這怎麼行?别人會怎麼看?” “這怎麼不行?您找您的老伴,我找我的男朋友,他們之間沒必要做橫向比較,自己幸福就成,管别人怎麼看!” 肖玲的話再次使父親啞口無言。
父親不再說話就是默許了,可肖玲還不知道究竟楊建華對她是什麼心思。
她早已向他暗示了心迹,然而他卻若即若離,她覺得他看自己的目光是親切的,友愛的,深邃的,就是缺少那麼一點熾熱,她渴望的那種情人的火辣辣的目光。
或許他那個年齡的男人已經沒有了這種熾熱,還是他從來就隻把她當個小妹妹看待? 肖玲忐忑不安。
有機會,她一定要和他談個明白。
現在,機會來了。
說不清為什麼,她不願在建華得意的時候向他表露愛情,隻有在這時候,她的愛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愛給人的是溫暖和力量。
楊建華感到驚訝,沒想到他心目中天真單純的肖玲竟能說出這麼一番有用的話。
他深深地回望着肖玲:一定!是一定。
“謝謝你。
”他說,“我楊建華絕不能讓人整倒。
謝謝你給我打氣。
” 肖玲的目光發燙了:“建華……我願意做一個打氣筒,天天跟着你。
” 熾熱的目光,勇敢的表白,這女孩子總有一些特别的東西使他心動。
“陪我到大橋中間去看看好嗎?”她的聲音有點羞怯。
楊建華沒有答話,默默挽住她的臂,向大橋中段走去。
冬夜的寒風撕扯着他們的衣服,風裡還夾雜着碎雪,刮打着面頰,火辣辣地刺痛,肖玲卻全不在意,她緊緊依偎着楊建華高大的身軀,把頭靠在他寬厚的肩臂上,依着新漆好的大橋欄杆站住。
穿過工地木闆圍牆,四周五顔六色的萬家燈光在夜幕中閃爍,不遠處變幻的霓虹燈廣告牌走馬燈似的映出一幅幅色彩絢麗的畫面。
夜真美。
“我這個人命不好。
”建華終于開了口,目光聚集在大橋下停放的大吊車,“誰跟我生活都可能受一輩子苦。
我原來的愛人就在婚後失望了,選擇了一條最理智的路———和我離婚。
起先,我恨她,但細想想,她是對的。
家庭就像一個鍊子,把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命運系在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允許其中一方在生活上追求更大幸福。
許多人結了婚,才發現婚後的生活遠不像婚前熱戀時想象的那般幸福、浪漫。
婚後沒有了花前月下,更多的是柴米油鹽,生活會由興奮變得漠然,吸引變成重複單調,這才意識到婚前的感情并非真正的愛情。
當他們想走出去的時候,就會覺察到婚姻這根鎖鍊,限制了行動的自由。
我的家庭條件很差,小蒙蒙已經懂事了,你面對的,是要有足夠勇氣來迎接的生活。
我曾為一個人打開過鎖,我不知該不該把鍊子又套在另一個人的脖子上。
” “我要這鍊子。
”肖玲緊緊抓住建華的胳膊,“因為鍊子那一頭是你。
你要走得太快,把我甩下來的時候,我就緊拽住它,叫你等等我。
當你落在我後面的時候,我就拉一拉,叫你快一點。
就用鍊子把咱們倆鎖住,誰也别想跑。
” 楊建華忍不住笑了:“你把生活看得太簡單了。
” 一陣寒風撲來,肖玲下意識地縮縮脖子,打了個冷顫,楊建華敞開大衣,把肖玲嬌小的身子裹進自己懷裡。
風呼呼吼着,她靠在他溫暖的懷裡,什麼也聽不到,隻聽他胸前那片暖地裡,一顆心怦怦地跳動。
她覺得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愛的沖動在燃燒。
她沉醉在他身上那種陌生的男人氣息中,恨不得把自己化在那股煙草和汗味混合的氣息中。
她有些痙攣地摟緊了他。
她的發絲撩撥着他的面頰,一陣發香使他勃然心動。
五年了,從柳若菲走後,他從未接觸過女性。
可此時此刻此景,這風這雪這懷中的女孩子,一切又都那麼似曾相識,像在草原那些寒冷的夜晚,隻不過當初那個女孩子心裡結滿了冰,而這一個則心裡燃燒着火。
她仰臉望着他,她的臉離他是這樣的近,嘴唇向上張開着,軟軟的潮濕的,像在等待和渴求什麼。
他低下頭,迎過去。
一陣熟悉而陌生的藕香直沖他的口腔,這香氣竟跟她的,柳若菲口中的香氣一樣。
他猛然停止了自己的動作。
一陣刺痛。
猛然間,這個熟悉的動作使他想起柳若菲。
她現在幹什麼?也有一個男人陪伴着她嗎? 這五年,他竭力不去想她,然而,在心底深處,卻始終嵌着一個抹不掉的影子。
他慢慢轉過頭去。
不遠處,橋頭上,有一個人緩緩向他們走過來。
今天一收工,陳寶柱便離開了工地,他騎車跑了四十裡路,從郊區火化場取來了母親的骨灰。
大橋上梁的那天淩晨四點。
大夫驚奇地發現寶柱媽的脈搏已經沒有了,但她仍睜着眼睛支撐着等待着,呼吸完全停止了,依然戀戀地不肯閉上眼睛,她要最後再看看兒子。
兩個小時後,寶柱趕來了,他撲在母親身上痛哭,媽已聽不見兒子的聲音,她的身體已經變涼變僵,可她仿佛又聽到了,雙目竟漸漸合上了。
這是他第二次面對親人的死去。
他爹被處決時,他隻是覺着栽面,并沒怎麼當回事,一門心思在他那群哥們兒中鬼混,隻是對再也不能跟爹一塊坐吉普車兜風多少有點遺憾。
那個專橫跋扈的爹除了教會他抽煙,喝酒,沒給他留下什麼值得追憶的東西。
母親的死卻使他悲痛萬分。
在這世上,媽就隻寶柱這一個親人,而他,也隻有媽最疼他。
他知道自己不是媽的骨血,為此,他恨過她,也恨過那對把自己遺棄了的親生父母。
然而當他一點點從那個混沌的世界中拔出腿來時,他卻越來越珍惜媽對他的疼愛。
尤其,這幾個月,當他遭白眼落聘時;當他挑起大旗在建華的激勵下成立起“陳寶柱突擊隊”時;母親平時那些絮絮叨叨的、聽不入耳的話卻常常在耳邊響起,他後悔自己平時驕橫,後悔不聽母親的話,才落到這個地步。
這種悔恨心情甚至在監獄裡他也不曾有過。
關在大牆裡面的他,是淪落到底而不知恥的他;在工地上的他,是視無能落後為羞的他。
這兩個他之間,是一個多麼遙遠的距離。
為了争這口氣,他和十幾個哥們兒,付出了自己大量的汗水和力氣,也得到了他從來沒得到過的東西。
當他在寒風和酷暑之中和哥們兒一起上完最後一車混凝土收工回棚的路上,當他聽到那些原先不屑于理睬他們的人誇獎他們時,當他代表大夥領取到全施工隊的最高月獎金,他的心裡就會湧起一種複雜的感情。
活了二十多年,他從來沒有這樣真真切切地意識到自己的尊嚴和價值,也從沒有像如今這樣把榮辱看得那麼至關重要。
他渴望着将來把立功受獎的獎狀拿回去給母親看一看,也想推着母親到他親手修建的橋上走一走,他想讓媽知道:她的寶柱出息了。
然而,母親沒有等到這一天。
陳寶柱輕輕地把布包放在地上,打開。
裡面端端正正地放着母親的骨灰盒,一個雕刻精細,做工考究的檀木骨灰盒。
這本是專門供給高級人士使用的,不賣給一般市民。
陳寶柱火了,人他媽的死了,還分什麼高級低級!他掏出這幾個月積蓄的全部獎金和工資,放在櫃台上:“我就要買這個高級的!我娘她受了一輩子罪,死了,我這當兒子的怎麼也得讓她住得好點。
”經理為難了:“這上面有規定的,得有證明。
” “什麼證明?我沒有!我媽就我一個當架橋工的兒子,咱們是平民百姓。
”陳寶柱氣得牙咬得發響,語氣盡量平緩,但還露出了火氣。
“經理,您就照顧一下我們隊長,他為了修環線,親娘去世都沒見上一面……”同去的隊友幫寶柱求情。
“噢。
” 經理望着寶柱,沉思片刻。
親自給他挑選了一個最講究的盒子。
此刻,陳寶柱雙手捧着骨灰盒,緩緩地走向立交橋的欄杆,喃喃自語: “媽,您瞧瞧吧,這就是我修的立體交叉橋……” 他把盒子放在欄杆上,兩手撫摸着盒蓋,如同撫摸着母親瘦削的肩頭。
寒風吹亂了頭發,拍打着他的臉,他絲毫不覺得冷,他陪着母親觀賞着這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凝聚着他的心血和再生的大橋。
小時候,父親最愛去戲園子看大戲,每次都帶着他,甩給他個布袋,讓他在西瓜攤前拾人家嘴裡吐出的西瓜子,父親則大搖大擺地進去看戲,他在戲院門口的瓜攤前撿瓜子。
等戲散了,他把撿到的半布袋瓜子交給父親。
父親把他架在脖子上,拎着布袋子哼着戲,把他馱回家。
母親把這瓜子洗淨,配上作料炒熟,然後賣給家福爹,家福爹再推車去賣。
六歲的寶柱,開始為家裡掙錢。
那次,戲散了,人走盡了,寶柱沒有見到父親,他哪裡知道,父親在看戲時和人動了手,被揪到了派出所裡去了。
老子光顧上去攪理,早忘了在戲院門口等着的兒子。
夜深了,人稀了,寶柱哭着順馬路往家跑,他不記得路,隻顧向來的方向跑。
在一座大橋頭,碰到了尋找他的母親。
母親一把把他抱在懷裡,他不停地哆嗦,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吓壞了。
母親撫摸着他的肩,抱着他,把他放在橋的木欄杆上,逗他看月亮照在水裡的倒影,看橋邊那昏黃燈光中飛來飛去的蟲。
直到他慢慢地不再害怕,恢複了平靜,才背他回了家。
從此,小橋,水中的月亮,燈光裡的飛蟲,像一個朦胧而又清晰的夢,和母親的愛融合在一起,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裡。
“媽,您認不出來了吧?那兒就是那座木橋,那條污水河填平了,變成了自行車道。
” 他對母親說,他覺得母親的亡靈什麼都能看到。
“媽,那天,我沒趕上送您,就是為這座橋。
這橋比那木橋排場多了吧?我知道您盼的是我長出息,像建華那樣做人。
我這陣子聽您的話了。
您看那邊插的旗子了嗎?那是我的旗子,我就是那青年突擊隊的隊長。
您盼我出息,盼了一輩子。
現在,兒子出息了,您就細細瞧瞧吧……” 淚水從陳寶柱的眼中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