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星期天,對于千家萬戶都是一個小型的節日,合家歡聚一日,七天隻有這麼一次。
采買、洗衣服,改善夥食……雖然勞累,甚至比上班還勞累,但這又算得了什麼!況且這是為自己幹,為自己的小家幹,隻有這一天是屬于自己的。
越是休息天越得拼命做家務活,中國人似乎不大懂休息。
這裡沒有海濱,也就沒有去洗海水浴的習慣,沒有郊外樹林,也就沒有野遊打獵的嗜好。
隻有一堆平日沒有時間做的家務活兒。
幹完了活兒,腰疼腿疼,樂在其中。
所以星期一成了工作效率最低的日子,人們要在這天把星期天的勞累慢慢消除。
星期天,柳若晨站在窗前遠遠望着街上穿梭般往來的人群,人們手提菜籃,購物袋,在為過一個星期天而忙碌。
他忽然感到一陣孤寂。
他沒有這種忙碌,沒有那種樂在其中的福分。
他這個家,三室一廳,兩口人住得蠻寬裕,然而有家如同沒有家。
他和妻子分居兩室,從結婚起至今他們沒有同過床。
他今年四十八歲了,結過兩次婚。
第一個妻子是大學的同學,第二個就是現在戶口本第二頁标着的徐力裡。
第一個妻子隻跟他生活了一年。
一次意外的車禍帶走了她和她腹中四個月的胎兒。
他很愛她。
讀大學時,他學習上是班裡拔尖的高材生,可政治上,他的家族是“黑”色的,父親雖已去世,但他的大資本家成分給兒子帶來了抹不去的顔色。
母親是父親的二姨太,雖然是平民出身,但嫁給了資本家,也無力給他政治上染上一點紅色。
更不要說僑居美國經商的二伯和逃到台灣的大伯這些不光彩、甚至令人畏懼的社會關系給他罩上的陰影了。
他在大學沒能得到他應該得到的東西。
信任、榮譽、平等,這不是他努力争取就能得到的。
他曾努力争取過。
入學的第一天早晨,他就候在系黨總支辦公室的門口,手裡捧着他幾乎熬了一夜寫成的入黨申請書,像捧着自己一顆赤誠的心。
看見系總支書記遠遠地走來,他趕緊迎上去,把這顆“心”雙手捧給了他。
他沒有勇氣說一句話,說什麼?上面寫着自己的心願,自己的靈魂和自己的信念。
當系黨總支書記驚愕地看看他,又微笑地瞧瞧手裡的申請書時,柳若晨紅着臉,逃走了。
他跑出多遠,心還怦怦地跳。
後來,他後悔了,當時的樣子實在太不嚴肅,怎麼連一句铿锵的誓言都沒有表示,做賊似的溜掉。
申請書寫得很好,但交得太不像樣,他一直這樣想。
沒有人找他就入黨問題談話,班上同學入黨,沒人通知他參加,都是那第一印象太糟了,他幼稚地一直這樣想。
直到後來,他才知道那跟第一印象毫無關系,倒是與他那些毫無聯系的社會關系和九泉之下的父親有直接關系。
他埋頭于公式和書本裡,悄無聲息地拼命念書,班裡仿佛沒有他這樣一個人存在。
但有人卻時刻感到他的存在,那就是她。
畢業前夕,她向他走來。
“我喜歡你。
”她說。
他覺得自己像是在夢中,夢中也不曾希望夢見她這樣一個純潔、美麗而又根紅苗正的姑娘。
他當然一點也沒有想到,是二年級時的一場班級籃球賽成為他倆的月老的。
那次比賽,班裡少一名隊員,大家想到了他這個一米八三的“大蝦米”,作為團支部文體委員的她,代表組織交給了他這項光榮的任務———當一名班級籃球隊隊員,打一場球。
他打得很賣力氣,賣出了他吃“二姨太”奶的力氣(他在每月必交的思想彙報中就這樣稱他的母親),他的血沸騰了,上下所有能活動的關節都在劇烈地、亢奮地活動。
他的眼鏡被打掉了,膝蓋蹭掉了一塊皮,手腕搓傷了,他還是拼命地跑、跳、奪球,豁了命地蹿上籃闆去争球,他忘了一切。
他隻有這一次才感到自己是一條生命,一條和别人具有同樣價值的,活生生的,跳躍着的,和榮譽聯系在一起的生命。
四周觀衆覺他“滑稽”,把他看成一個笑料。
隻有她沒有笑,卻哭了。
他對她說過:“隻要是組織交給我的任務,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出色地完成。
”組織上沒有任務給他,因為不信任他,隻有這一次給他任務。
這個幼稚得傻氣,而又真誠得可愛的大個子同學,從此進入了她的心扉。
他當然不知道她的心路曆程,她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一個童話:一個美麗的公主向一個砍柴的樵夫求愛,樵夫答應了,從此他便有了一把金斧和舉世無雙的神力。
她沒有給他金斧和神力,隻不過和他一起扛起了原來壓在他一個人身上的包袱。
這包袱不輕,一個人背着沉重,兩個人背着似乎更沉重。
她也知道了這包袱的分量,和他一樣,畢業後她沒有分到科
采買、洗衣服,改善夥食……雖然勞累,甚至比上班還勞累,但這又算得了什麼!況且這是為自己幹,為自己的小家幹,隻有這一天是屬于自己的。
越是休息天越得拼命做家務活,中國人似乎不大懂休息。
這裡沒有海濱,也就沒有去洗海水浴的習慣,沒有郊外樹林,也就沒有野遊打獵的嗜好。
隻有一堆平日沒有時間做的家務活兒。
幹完了活兒,腰疼腿疼,樂在其中。
所以星期一成了工作效率最低的日子,人們要在這天把星期天的勞累慢慢消除。
星期天,柳若晨站在窗前遠遠望着街上穿梭般往來的人群,人們手提菜籃,購物袋,在為過一個星期天而忙碌。
他忽然感到一陣孤寂。
他沒有這種忙碌,沒有那種樂在其中的福分。
他這個家,三室一廳,兩口人住得蠻寬裕,然而有家如同沒有家。
他和妻子分居兩室,從結婚起至今他們沒有同過床。
他今年四十八歲了,結過兩次婚。
第一個妻子是大學的同學,第二個就是現在戶口本第二頁标着的徐力裡。
第一個妻子隻跟他生活了一年。
一次意外的車禍帶走了她和她腹中四個月的胎兒。
他很愛她。
讀大學時,他學習上是班裡拔尖的高材生,可政治上,他的家族是“黑”色的,父親雖已去世,但他的大資本家成分給兒子帶來了抹不去的顔色。
母親是父親的二姨太,雖然是平民出身,但嫁給了資本家,也無力給他政治上染上一點紅色。
更不要說僑居美國經商的二伯和逃到台灣的大伯這些不光彩、甚至令人畏懼的社會關系給他罩上的陰影了。
他在大學沒能得到他應該得到的東西。
信任、榮譽、平等,這不是他努力争取就能得到的。
他曾努力争取過。
入學的第一天早晨,他就候在系黨總支辦公室的門口,手裡捧着他幾乎熬了一夜寫成的入黨申請書,像捧着自己一顆赤誠的心。
看見系總支書記遠遠地走來,他趕緊迎上去,把這顆“心”雙手捧給了他。
他沒有勇氣說一句話,說什麼?上面寫着自己的心願,自己的靈魂和自己的信念。
當系黨總支書記驚愕地看看他,又微笑地瞧瞧手裡的申請書時,柳若晨紅着臉,逃走了。
他跑出多遠,心還怦怦地跳。
後來,他後悔了,當時的樣子實在太不嚴肅,怎麼連一句铿锵的誓言都沒有表示,做賊似的溜掉。
申請書寫得很好,但交得太不像樣,他一直這樣想。
沒有人找他就入黨問題談話,班上同學入黨,沒人通知他參加,都是那第一印象太糟了,他幼稚地一直這樣想。
直到後來,他才知道那跟第一印象毫無關系,倒是與他那些毫無聯系的社會關系和九泉之下的父親有直接關系。
他埋頭于公式和書本裡,悄無聲息地拼命念書,班裡仿佛沒有他這樣一個人存在。
但有人卻時刻感到他的存在,那就是她。
畢業前夕,她向他走來。
“我喜歡你。
”她說。
他覺得自己像是在夢中,夢中也不曾希望夢見她這樣一個純潔、美麗而又根紅苗正的姑娘。
他當然一點也沒有想到,是二年級時的一場班級籃球賽成為他倆的月老的。
那次比賽,班裡少一名隊員,大家想到了他這個一米八三的“大蝦米”,作為團支部文體委員的她,代表組織交給了他這項光榮的任務———當一名班級籃球隊隊員,打一場球。
他打得很賣力氣,賣出了他吃“二姨太”奶的力氣(他在每月必交的思想彙報中就這樣稱他的母親),他的血沸騰了,上下所有能活動的關節都在劇烈地、亢奮地活動。
他的眼鏡被打掉了,膝蓋蹭掉了一塊皮,手腕搓傷了,他還是拼命地跑、跳、奪球,豁了命地蹿上籃闆去争球,他忘了一切。
他隻有這一次才感到自己是一條生命,一條和别人具有同樣價值的,活生生的,跳躍着的,和榮譽聯系在一起的生命。
四周觀衆覺他“滑稽”,把他看成一個笑料。
隻有她沒有笑,卻哭了。
他對她說過:“隻要是組織交給我的任務,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出色地完成。
”組織上沒有任務給他,因為不信任他,隻有這一次給他任務。
這個幼稚得傻氣,而又真誠得可愛的大個子同學,從此進入了她的心扉。
他當然不知道她的心路曆程,她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一個童話:一個美麗的公主向一個砍柴的樵夫求愛,樵夫答應了,從此他便有了一把金斧和舉世無雙的神力。
她沒有給他金斧和神力,隻不過和他一起扛起了原來壓在他一個人身上的包袱。
這包袱不輕,一個人背着沉重,兩個人背着似乎更沉重。
她也知道了這包袱的分量,和他一樣,畢業後她沒有分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