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經深深淡淡地彌漫了江面,将對岸的燈火與一切遮掩得若隐若現。
微風送來江水的腥味,傳來江水的奔騰聲。
忽然,看到天空中有人放的“孔明燈”正在冉冉升飛。
“孔明燈”像照明彈,又像水晶球似的與月亮争輝,在黑色的天空中緩慢地飛行、升高。
是從遙遠的曠野裡升起的,晶光四射,太好看了。
家霆用手指着說:“爸爸,看呀!孔明燈!真美!” “孔明燈”,在四川傳說是諸葛孔明發明的:用輕竹篾作骨架,紮成小燈籠形狀,四周和頂部都用油浸的白桑皮紙糊嚴實。
燈的底部支架上放一隻裝着菜油和燈芯草的小碗。
用火點亮油燈後,熱空氣向上猛烈蒸騰,将燈籠裡的冷空氣驅淨,“孔明燈”就會漸漸騰空而起,自由自在地在夜色中飛行。
四川的習俗,喪家齋醮,放“孔明燈”,是招魂指路的意思。
但,逐漸也有年輕人用放“孔明燈”當作一種消遣,像放風筝一樣具有玩樂欣賞的性質了。
童霜威立定腳步,仰臉看着“孔明燈”冉冉飛行,說:“聽講這本是三國諸葛亮作戰時,為了夜戰發明了作信号用的。
後來,不再用于戰争,就給民間用了。
要是所有用在戰争上的東西都用在和平上,該有多好!這燈很美!但假如是作戰的信号、敵機投彈轟炸的信号,我們站在這裡,恐怕也欣賞不了它的美了。
” 朝天門下,沐着月色,光斑明滅、變幻無定的滔滔江水在霧氣中嗚咽着潺潺地流。
黑暗的水面,幽幽像水銀一般,閃着陰森森的光。
白霧漫江,茫茫的,朦朦胧胧的,煙氣似的逐漸擴大、彌漫着。
天,有點朦胧;地,也有點朦胧;月光、星光,也朦胧。
沿着石級往下去江邊,水天渾然連成一體,幽深而又神秘。
來往的人,都像影子。
從高處望下去,下邊澎湃交彙的長江與嘉陵江是黑咕隆咚的。
遠處,河壩上面的梯坎旁,有棚戶區。
附近,有一小堆火,火光沖破濃霧閃爍着。
火舌舔舞,冒着白煙,遠遠随着輕風傳來凄厲的“嗚嗚呵呵”的哭聲。
有女人的哀哭,還有小孩的恸哭,同唧唧的蟲聲和夜風拂動野草發出的沙沙聲攪和在一起。
啊,在這月光明亮而又多霧的暗夜裡,哭聲令人聽了分外心澀。
哭聲像眼前的濃霧似的緊緊纏繞着他們。
這準是在給過去大轟炸裡死去了的親人在焚化錫箔送點冥币表心意吧?去年,前年,大前年,重慶都遭到過日機的滅絕人性的大轟炸。
有時一次來一百多架飛機,燒夷彈毀了半個市區,臨河壩的棚戶區全燒光過。
前些時,家霆來江邊漫步,也見到過焚化紙錢有人啼哭的情景。
今夜,聽着哭聲,看着火光,心裡哀怨悱恻的感觸更深。
家霆心在戰栗,不禁歎了一口氣。
霧真濃,像煙似的,是從地裡、江裡冒出來的?還是像從半空中輕輕盈盈地飄下來的? 童霜威意興索然,忽然停步,說:“不下去了!回去吧。
” 家霆卻不想回去。
他忽然聽到哭聲停止,在江邊另外一個方向,随着微風傳來了清晰動聽的口琴聲。
口琴聲悠悠揚揚,如煙如雲,像是絲絲縷縷缥缥缈缈的思緒緩緩飄升,顫悠在不為人知的另一個世界裡,虛虛幻幻地回蕩而來。
而那有濃有淡、紛纭纏綿的霧氣,仿佛撕扯着不盡的琴音,輕攏慢撚,如幽咽,如裂帛,飒飒飕飕,有仙樂之音。
啊,月光下水濤邊神奇悅耳的口琴聲喲!此時此地,透過江邊的霧霭随風飄來,使家霆兩隻腳像膠住了似的不能動彈了。
家霆轉身側耳,微喟地說:“哎,爸爸,您聽口琴聲!……您聽呀!……多麼美!” 童霜威聽着動人心弦的口琴聲,口琴聲袅袅動聽。
藍色的明月夜,霧氣彌漫的江邊之夜,純潔、美好的口琴旋律,抑揚頓挫,起伏在霧氣中,使人心上産生一種神聖的浪潮在拍打着心扉。
他不禁站定腳步同家霆一起靜靜聆聽。
過了一會兒,口琴忽然換了一個曲子。
家霆一聽,心動了!多麼意外啊!口琴吹奏的動人曲調是家霆熟悉的! 家霆身上洋溢着勃勃生氣,散發着青春氣息,口琴聲在他聽來,像是在憂郁地訴說,訴說着逝去的童年,訴說着失去的情愛,訴說着那在環龍路上發生過的一個神奇的夜晚……他說:“爸爸,口琴吹的歌我熟悉!我要去看看,是誰在那裡吹奏?” 江水在霧海中流,月光也在霧氣中的水上流。
霧氣茫茫,濕潤得像有微不可見的粉塵撲面。
聽着口琴聲,口琴聲似乎是靈魂的歎息,有眼淚和深情,沁上愛的芬芳,一直電傳到全身,鑽進了心靈深處。
他從來沒有聽過這樣使他感動的音樂聲。
家霆有一種奇特的預感。
吹口琴的一定是他熟識的人。
但卻是
微風送來江水的腥味,傳來江水的奔騰聲。
忽然,看到天空中有人放的“孔明燈”正在冉冉升飛。
“孔明燈”像照明彈,又像水晶球似的與月亮争輝,在黑色的天空中緩慢地飛行、升高。
是從遙遠的曠野裡升起的,晶光四射,太好看了。
家霆用手指着說:“爸爸,看呀!孔明燈!真美!” “孔明燈”,在四川傳說是諸葛孔明發明的:用輕竹篾作骨架,紮成小燈籠形狀,四周和頂部都用油浸的白桑皮紙糊嚴實。
燈的底部支架上放一隻裝着菜油和燈芯草的小碗。
用火點亮油燈後,熱空氣向上猛烈蒸騰,将燈籠裡的冷空氣驅淨,“孔明燈”就會漸漸騰空而起,自由自在地在夜色中飛行。
四川的習俗,喪家齋醮,放“孔明燈”,是招魂指路的意思。
但,逐漸也有年輕人用放“孔明燈”當作一種消遣,像放風筝一樣具有玩樂欣賞的性質了。
童霜威立定腳步,仰臉看着“孔明燈”冉冉飛行,說:“聽講這本是三國諸葛亮作戰時,為了夜戰發明了作信号用的。
後來,不再用于戰争,就給民間用了。
要是所有用在戰争上的東西都用在和平上,該有多好!這燈很美!但假如是作戰的信号、敵機投彈轟炸的信号,我們站在這裡,恐怕也欣賞不了它的美了。
” 朝天門下,沐着月色,光斑明滅、變幻無定的滔滔江水在霧氣中嗚咽着潺潺地流。
黑暗的水面,幽幽像水銀一般,閃着陰森森的光。
白霧漫江,茫茫的,朦朦胧胧的,煙氣似的逐漸擴大、彌漫着。
天,有點朦胧;地,也有點朦胧;月光、星光,也朦胧。
沿着石級往下去江邊,水天渾然連成一體,幽深而又神秘。
來往的人,都像影子。
從高處望下去,下邊澎湃交彙的長江與嘉陵江是黑咕隆咚的。
遠處,河壩上面的梯坎旁,有棚戶區。
附近,有一小堆火,火光沖破濃霧閃爍着。
火舌舔舞,冒着白煙,遠遠随着輕風傳來凄厲的“嗚嗚呵呵”的哭聲。
有女人的哀哭,還有小孩的恸哭,同唧唧的蟲聲和夜風拂動野草發出的沙沙聲攪和在一起。
啊,在這月光明亮而又多霧的暗夜裡,哭聲令人聽了分外心澀。
哭聲像眼前的濃霧似的緊緊纏繞着他們。
這準是在給過去大轟炸裡死去了的親人在焚化錫箔送點冥币表心意吧?去年,前年,大前年,重慶都遭到過日機的滅絕人性的大轟炸。
有時一次來一百多架飛機,燒夷彈毀了半個市區,臨河壩的棚戶區全燒光過。
前些時,家霆來江邊漫步,也見到過焚化紙錢有人啼哭的情景。
今夜,聽着哭聲,看着火光,心裡哀怨悱恻的感觸更深。
家霆心在戰栗,不禁歎了一口氣。
霧真濃,像煙似的,是從地裡、江裡冒出來的?還是像從半空中輕輕盈盈地飄下來的? 童霜威意興索然,忽然停步,說:“不下去了!回去吧。
” 家霆卻不想回去。
他忽然聽到哭聲停止,在江邊另外一個方向,随着微風傳來了清晰動聽的口琴聲。
口琴聲悠悠揚揚,如煙如雲,像是絲絲縷縷缥缥缈缈的思緒緩緩飄升,顫悠在不為人知的另一個世界裡,虛虛幻幻地回蕩而來。
而那有濃有淡、紛纭纏綿的霧氣,仿佛撕扯着不盡的琴音,輕攏慢撚,如幽咽,如裂帛,飒飒飕飕,有仙樂之音。
啊,月光下水濤邊神奇悅耳的口琴聲喲!此時此地,透過江邊的霧霭随風飄來,使家霆兩隻腳像膠住了似的不能動彈了。
家霆轉身側耳,微喟地說:“哎,爸爸,您聽口琴聲!……您聽呀!……多麼美!” 童霜威聽着動人心弦的口琴聲,口琴聲袅袅動聽。
藍色的明月夜,霧氣彌漫的江邊之夜,純潔、美好的口琴旋律,抑揚頓挫,起伏在霧氣中,使人心上産生一種神聖的浪潮在拍打着心扉。
他不禁站定腳步同家霆一起靜靜聆聽。
過了一會兒,口琴忽然換了一個曲子。
家霆一聽,心動了!多麼意外啊!口琴吹奏的動人曲調是家霆熟悉的! 家霆身上洋溢着勃勃生氣,散發着青春氣息,口琴聲在他聽來,像是在憂郁地訴說,訴說着逝去的童年,訴說着失去的情愛,訴說着那在環龍路上發生過的一個神奇的夜晚……他說:“爸爸,口琴吹的歌我熟悉!我要去看看,是誰在那裡吹奏?” 江水在霧海中流,月光也在霧氣中的水上流。
霧氣茫茫,濕潤得像有微不可見的粉塵撲面。
聽着口琴聲,口琴聲似乎是靈魂的歎息,有眼淚和深情,沁上愛的芬芳,一直電傳到全身,鑽進了心靈深處。
他從來沒有聽過這樣使他感動的音樂聲。
家霆有一種奇特的預感。
吹口琴的一定是他熟識的人。
但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