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九月下旬,重慶的大霧天氣更多了。
早晚時分,有時霧氣氤氲,像是流動着的透明體,輕紗一般,籠罩着江面,籠罩着山巒,籠罩着山城。
迷霧開豁的地方,才露出缥缥缈缈的建築物、人群熙來攘往的街道和山岩、樹木的輪廓。
霧,有時乳白色,有時淺灰色,像煙,又不是煙;像雲,又不是雲。
人在濃霧中行走,特别郁悶,特别迷茫和孤單。
霧中在崎岖陡峭的石級上行走,艱難地逐級攀登,似乎這種攀登永無盡頭,使人分外疲勞。
霧,撲在臉上,睫毛、頭發都濕漉漉的沾上了細水珠,皮膚也滑膩膩的像淋上了膠水。
這種時候,晚上月亮出來了,月光會給霧氣增加凄涼和寒冽的銀光;早上,太陽出來了,會像是一個托在遠處海上的孤孑的火球,似乎無法與這将天地掩蓋塗抹成白茫茫混沌一片的濃霧搏鬥。
山城的霧,成了一個象征。
仿佛迷漫的白霧遮掩了許多卑劣肮髒見不得人的勾當,仿佛中國的命運是處在一種缥缈得難以明朗的杌陧狀态之中。
有時,聽得到霧中的江濤聲、人聲、車聲,卻看不見水,看不見人,看不見車,使人在霧中生活,害怕濃霧會遮掩了前邊那些深淵,也怕霧中突然會飛駛出将人撞倒的車輛。
即使是白晝,也會産生在黑夜中的心态。
來到重慶,僅僅不過一個半月,家霆已經感到厭倦、痛苦而失望了。
在淪陷區時的生活像是一個逝去的噩夢。
現在,重慶的生活,使他感到像從一個舊的噩夢又走進了一個新的噩夢之中。
他同情爸爸,發現到重慶後的一個半月中,爸爸一直是在為思想上的寄托和生活上的出路奔走。
最後,爸爸受到了冷落。
赈濟委員會常務委員的事沒有謀成,結果是送了一個“委員”的空銜,沒有固定工資,隻在逢年過節時可以送點特别費或車馬費。
那麼,生計就隻能主要依靠“中華實業信托公司”那個“設計委員”的挂名差使按月拿“車馬費”當作薪水了。
他知道爸爸并不想挂個空銜拿幹薪,更不樂意拿杜月笙的錢,但卻沒有一個真正合乎他發揮才能的崗位。
爸爸像是被遺棄了!燃燒在胸膛的抗戰烈火,到重慶後好像老是被人用涼水在一盆一盆地澆潑。
火焰快被撲滅了,心裡的憤怒卻更高漲了。
思想上的寄托,就更可憐了。
除了從馮村處,從那次在馮玉祥那裡,得到過一些安慰和鼓舞外,目睹的是不平的世事,腐化的宦途,崇美媚外的醜态,豺狼虎豹般的作威作福。
耳聞的是上層的腐敗,小民在呻吟,艱難的生活,特務的橫行,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在受苦受難。
從童霜威無數次的搖頭歎息之中,家霆能體會到爸爸内心有多麼痛苦。
他察覺爸爸在變,當然也掌握不準爸爸想的全部。
有一次,他見爸爸同馮村談話時,憤憤地說:“如果讓我能再從年輕活起,我就會懂得怎樣做人怎樣生活了!” 又有一夜,睡下後,父子閑談,他聽到爸爸自言自語地說:“忠華不知現在在哪裡?他在幹什麼?”後來忽然又歎口氣,說:“唉,要是你生母現在還活着,該多好啊!……”也不知他是什麼意思。
家霆明白,爸爸透露的僅僅是一點點,他所想的,一定更深、更遠。
整個家,像一隻在戰争中航行在炮火橫飛的洋面上的小舟。
家霆感到無法為爸爸解除困境、排遣煩惱。
家霆也想念舅舅柳忠華,不時反齧、回味着舅舅在由上海入川途中講過的一些話。
在這種對生活充滿厭倦、痛苦和失望的時候,他才最感到舅舅說過的那些話的可貴。
舅舅的話常常餘味無窮,引起思索。
有時,家霆想拿馮村舅舅來代替忠華舅舅。
憑了解與感覺,馮村舅舅的思想确是進步的,絕不是一個如他自己所标榜的“如今不愛過問政治”的人。
馮村舅舅可能是因為形勢惡劣,必須謹慎小心。
爸爸似乎明白這一點。
自從葉秋萍給了勸告和警告後,爸爸對馮村說過:“謹慎小心,鋒芒不宜太露,自投羅網的事不能做。
”又說過:“你的處境看來不好,但如果出了事,我一定竭盡全力護着你。
”人同人之間,相交貴在知心。
爸爸與馮村之間,似乎就有這種默契。
這種默契在家霆和馮村之間也存在。
當家霆将在南京見到尹二和莊嫂的事告訴馮村時,他看到馮村兩眼充滿感情,後來說:“地獄裡是有勇士用頭顱去撞開鐵門的!我希望到勝利後能在南京再見到尹二!”又有一晚,當家霆把與柳忠華舅舅一路來川的情況告訴馮村時,也談到了忠華舅舅講的許多深刻的話。
馮村聽了,最後點頭說:“家霆,記住他對你說的話吧!他的話有道理!你應當鑒别比較,懂得政治。
但是,他的話你不要随意對别人說。
現在,需要的是自己
早晚時分,有時霧氣氤氲,像是流動着的透明體,輕紗一般,籠罩着江面,籠罩着山巒,籠罩着山城。
迷霧開豁的地方,才露出缥缥缈缈的建築物、人群熙來攘往的街道和山岩、樹木的輪廓。
霧,有時乳白色,有時淺灰色,像煙,又不是煙;像雲,又不是雲。
人在濃霧中行走,特别郁悶,特别迷茫和孤單。
霧中在崎岖陡峭的石級上行走,艱難地逐級攀登,似乎這種攀登永無盡頭,使人分外疲勞。
霧,撲在臉上,睫毛、頭發都濕漉漉的沾上了細水珠,皮膚也滑膩膩的像淋上了膠水。
這種時候,晚上月亮出來了,月光會給霧氣增加凄涼和寒冽的銀光;早上,太陽出來了,會像是一個托在遠處海上的孤孑的火球,似乎無法與這将天地掩蓋塗抹成白茫茫混沌一片的濃霧搏鬥。
山城的霧,成了一個象征。
仿佛迷漫的白霧遮掩了許多卑劣肮髒見不得人的勾當,仿佛中國的命運是處在一種缥缈得難以明朗的杌陧狀态之中。
有時,聽得到霧中的江濤聲、人聲、車聲,卻看不見水,看不見人,看不見車,使人在霧中生活,害怕濃霧會遮掩了前邊那些深淵,也怕霧中突然會飛駛出将人撞倒的車輛。
即使是白晝,也會産生在黑夜中的心态。
來到重慶,僅僅不過一個半月,家霆已經感到厭倦、痛苦而失望了。
在淪陷區時的生活像是一個逝去的噩夢。
現在,重慶的生活,使他感到像從一個舊的噩夢又走進了一個新的噩夢之中。
他同情爸爸,發現到重慶後的一個半月中,爸爸一直是在為思想上的寄托和生活上的出路奔走。
最後,爸爸受到了冷落。
赈濟委員會常務委員的事沒有謀成,結果是送了一個“委員”的空銜,沒有固定工資,隻在逢年過節時可以送點特别費或車馬費。
那麼,生計就隻能主要依靠“中華實業信托公司”那個“設計委員”的挂名差使按月拿“車馬費”當作薪水了。
他知道爸爸并不想挂個空銜拿幹薪,更不樂意拿杜月笙的錢,但卻沒有一個真正合乎他發揮才能的崗位。
爸爸像是被遺棄了!燃燒在胸膛的抗戰烈火,到重慶後好像老是被人用涼水在一盆一盆地澆潑。
火焰快被撲滅了,心裡的憤怒卻更高漲了。
思想上的寄托,就更可憐了。
除了從馮村處,從那次在馮玉祥那裡,得到過一些安慰和鼓舞外,目睹的是不平的世事,腐化的宦途,崇美媚外的醜态,豺狼虎豹般的作威作福。
耳聞的是上層的腐敗,小民在呻吟,艱難的生活,特務的橫行,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在受苦受難。
從童霜威無數次的搖頭歎息之中,家霆能體會到爸爸内心有多麼痛苦。
他察覺爸爸在變,當然也掌握不準爸爸想的全部。
有一次,他見爸爸同馮村談話時,憤憤地說:“如果讓我能再從年輕活起,我就會懂得怎樣做人怎樣生活了!” 又有一夜,睡下後,父子閑談,他聽到爸爸自言自語地說:“忠華不知現在在哪裡?他在幹什麼?”後來忽然又歎口氣,說:“唉,要是你生母現在還活着,該多好啊!……”也不知他是什麼意思。
家霆明白,爸爸透露的僅僅是一點點,他所想的,一定更深、更遠。
整個家,像一隻在戰争中航行在炮火橫飛的洋面上的小舟。
家霆感到無法為爸爸解除困境、排遣煩惱。
家霆也想念舅舅柳忠華,不時反齧、回味着舅舅在由上海入川途中講過的一些話。
在這種對生活充滿厭倦、痛苦和失望的時候,他才最感到舅舅說過的那些話的可貴。
舅舅的話常常餘味無窮,引起思索。
有時,家霆想拿馮村舅舅來代替忠華舅舅。
憑了解與感覺,馮村舅舅的思想确是進步的,絕不是一個如他自己所标榜的“如今不愛過問政治”的人。
馮村舅舅可能是因為形勢惡劣,必須謹慎小心。
爸爸似乎明白這一點。
自從葉秋萍給了勸告和警告後,爸爸對馮村說過:“謹慎小心,鋒芒不宜太露,自投羅網的事不能做。
”又說過:“你的處境看來不好,但如果出了事,我一定竭盡全力護着你。
”人同人之間,相交貴在知心。
爸爸與馮村之間,似乎就有這種默契。
這種默契在家霆和馮村之間也存在。
當家霆将在南京見到尹二和莊嫂的事告訴馮村時,他看到馮村兩眼充滿感情,後來說:“地獄裡是有勇士用頭顱去撞開鐵門的!我希望到勝利後能在南京再見到尹二!”又有一晚,當家霆把與柳忠華舅舅一路來川的情況告訴馮村時,也談到了忠華舅舅講的許多深刻的話。
馮村聽了,最後點頭說:“家霆,記住他對你說的話吧!他的話有道理!你應當鑒别比較,懂得政治。
但是,他的話你不要随意對别人說。
現在,需要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