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店門口排成了一字長蛇陣,等待售米。
一家賣煤球的店門口也有人搶着在買煤球。
再往前走,經過浙江興業銀行的門口,見拉着鐵栅門,一些要提取存款的戶主正在銀行門口大聲叫嚷、“砰砰”敲門,要銀行趕快開業付款。
一家大南貨店,平時生意興隆,櫃台裡堆滿了五顔六色的罐頭、紙盒、瓶酒以及海味、紅棗、桂圓之類的食品,今天未卸排門,貼了一張紙條,上寫:“今日本号盤貨,休業一天。
” 街上行人腳步匆匆,臉色倉皇。
家霆最關心的是日本兵進租界的問題了。
一路上,卻沒有見到一個日本兵,向人打聽,也都說沒有看到日本兵。
家霆想:到嘴的肉日本人何必急着馬上吃。
他歎息着,心裡明白:無論如何,日本兵是一定要開進租界來了!以後,“孤島”淪亡,沉沒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潮水中,原來在上海租界上的中國人過的将是更加黑暗、悲慘的亡國奴歲月了。
心裡充滿仇恨,湧塞了一種悲壯的情緒。
忽然覺得歐陽素心去到了香港,看不到、過不到這樣的生活,是一種幸福。
為了這,他甯可她走。
家霆在一個賣粢飯團的小攤上,買了一隻包油條和白糖的粢飯團,拿在手裡一邊吃一邊向學校所在的慈淑大樓方向走去。
忽然聽見有些人在驚叫:“東洋兵!”“東洋兵!”隻見一輛日本軍用卡車風馳電掣般開過來,“嗤”地停在路邊。
軍用卡車上堆着許許多多剛印好的日軍報道部編的《新申報》。
日本軍車上的幾個穿黃軍衣的日本兵撒傳單似的散發報紙。
有些路人在搶拾報紙。
家霆凝望着那些日本兵,心裡仇恨,為了好奇,也上前拾了一張報紙。
邊走邊看,見報上有日本向英美兩國宣戰的消息,有日軍昨日用海空軍突然襲擊珍珠港獲得輝煌大捷,擊毀擊傷美國許多軍艦和飛機的消息,也有日軍今日黎明在黃浦江中擊沉英國炮艦“彼得烈爾号”和美國炮艦“威克号”升起白旗投降的消息。
他看完了報上的消息,心裡發洩不出的憤怒更加強烈,将報紙揉成一團,扔在地上,甩起一腳,踢到了被雨水灑得濕漉漉的路邊去。
他又向慈淑大樓走。
當看見慈淑大樓灰色的七層樓房身影時,忽然又想起同程心如、餘伯良一起等着歐陽素心從樓上将傳單撒下來的情景了。
那是多麼峥嵘豪放的舉動!可是現在,歐陽素心去香港了,心如跟他父親到抗日地區去了,上海公共租界形勢突變,日軍鐵蹄眼看馬上要進來踐踏在中國人頭上了!真是不勝感慨啊! 蒙蒙細雨不知什麼時候停歇了。
天仍陰沉沉。
路上見到的人,臉也都陰沉沉。
路面潮濕,天氣有些凍手凍腳。
慈淑大樓南面是個公墓,上海人通常叫它“外國墳山”。
此刻,他也不知為什麼跑到那裡轉了一圈。
是因為從公墓想到了為抗日而英勇犧牲了的楊秋水舅媽嗎?也許是的。
公墓裡冷冷清清,有些十字架東歪西倒。
往昔,過陰曆年時,這裡有花市,專賣紅色鮮豔的天竹子和黃色噴香的臘梅花。
家霆記得剛回上海那年,大舅媽“小翠紅”、方麗清、巧雲和他一起到這裡買了好些天竹子和臘梅花回仁安裡插花瓶。
那時候,方立荪還沒有同日本人和漢奸盛老三勾搭在一起,誰也料不到他後來會既發橫财又送了命。
那時候大舅媽“小翠紅”風韻玲珑,誰也想不到她會這麼快不在人世!那時候,當然誰也想不到巧雲會又成為别人家的姨太太。
……人事滄桑,死别生離,變化真是太大了啊! 家霆吃完了粢飯團,在一種難以形容的紛亂情緒中走進光線幽暗、陰森森的慈淑大樓後門,踏上樓梯走到四樓自己的教室裡去。
大樓裡人異常地少,阒靜無聲。
到了四樓,見來學校上課的人也十分稀少,多數人是害怕外出?還是忙着在馬路上張望?啊,不!公共汽車和電車全停駛了,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路又截斷了,人當然不會來得很多了。
寬大的教室裡一共不過五個同班同學,全是男的,一個女的也沒有來。
餘伯良也在,家霆閃身剛朝門口一站,餘伯良馬上歡叫:“童家霆!我去約你來學校,‘小娘娘’說你已經走了,怎麼現在剛到?” 家霆沒心回答,将手裡一疊用帆布帶捆住的課本和練習本往課桌上一放,對着餘伯良歎了一口氣,說:“唉,以後,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像以前一樣地上課了呢!”說着,内心痛苦,戚然想掉淚。
聽他這樣說,同學們有的歎氣,有的露出愁悶和氣惱。
餘伯良忽然用粉筆在黑闆中央端端正正寫了四個大字:“最後一課”! 他一寫,家霆心裡更難過了。
過去,在國文課本上讀過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當時也感染到這篇文學名著中那種國土變色的凄涼心情。
可是,今天,此時此地再來回想這篇名作時,感受更親切更深沉了。
眼看,日寇要來了!以後,也許一定要取締那些富有民族精神、愛國抗日、反對賣國和楬橥氣節和骨氣的課程内容,代之以奴化教育的吧?學校裡一定會讓日本人或漢奸來教日文日語的吧?家霆雖然與《最後一課》中寫的主人公完全不同,小時候并不逃課,從小學到高中功課一直很好,并沒有那種後悔過去未曾好好用功讀書的憾意,但仇恨敵人即将來到的思想,使他内心像被刀刃刺傷流着鮮血。
他看着“最後一課”四個大字,眼眶發熱,心裡發酸。
餘伯良寫的正是他心裡想的。
今天,可能是來上最後一課了呢! 啊!多麼悲痛、多麼屈辱、多麼令人留戀的最後一課啊! 有兩個同學也在黑闆上跟餘伯良一樣,用粉筆加寫了“最後一課”“最後一課”……将整塊黑闆都寫滿了。
然後,其中一個名叫黃玉書的同學突然哭了起來,抽搐着趴在課桌上聳動着肩膀嗚嗚出聲。
他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同學。
他出聲一哭,家霆淚水忍不住嘩嘩流下來了。
他正想去安慰黃玉書,卻聽見站在窗口俯瞰下邊南京路的餘伯良忽然高聲大叫:“來看呀!蘿蔔頭來了!” 大家一起跑到窗口。
四層樓的窗下是南京路。
平日車水馬龍行駛着雙層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小汽車的南京路,行人擁擠、商店集中十分熱鬧的南京路,此刻,寬廣的馬路上空蕩蕩,店家都不開門。
遠處從外灘方向列隊走過來一支人數衆多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當頭是一杆海軍太陽旗,正在舉行聲威赫赫的入城式。
那些打着日本海軍太陽旗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一色穿藍色海軍陸戰隊的制服,戴着鋼盔,全副武裝,奏着震懾人心的軍樂,正以分列式的隊形,在寬闊平坦的南京路上耀武揚威地邁着八字步行進。
啊!日寇來了!進公共租界來了,“孤島”徹底淪陷在日本帝國主義者手中了,更黑暗嚴酷的歲月來臨了! 家霆同餘伯良肅立在一起,心上淌血,眼噙熱淚。
餘伯良忽然咬牙切齒輕輕對家霆說:“要是有一把傳單,我一定撒下去!”他一定是想起了那天同歐陽素心一起來撒傳單的事。
家霆點頭,拭去淚水,想:要是有手榴彈,我也一定扔下去!刹那間,忽然腦際閃過尹二仇恨滿腔的面容。
啊!發誓要殺死敵人報仇的尹二他怎麼了?他和尹嫂在南京好嗎?此刻,家霆忽然感到對尹二那種怒火沖天的情緒更理解了。
日本海軍的軍樂聲,不知奏的是個什麼軍歌,節奏粗暴,似咆哮,似爆炸,聽來特别狂熱,野蠻。
家霆歎息一聲,恨恨地說:“今後要在鐵蹄下生活了!”看着眼前的場景,他覺得國恥真是比個人的恥辱更叫人難受。
國恥牽連四萬萬五千萬同胞,國恥使子孫萬代蒙塵。
他心底裡不禁呼喊:中國!中國!你什麼時候能變得強盛起來收複國土不被帝國主義欺侮呢?你什麼時候能使中國人在世界上揚眉吐氣呢?你什麼時候能使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頂天立地做主人呢?啊,啊!看到日本帝國主義的士兵昂首闊步踐踏橫行在“孤島”的土地上,“誇誇”的腳步,像踩在他的頭上和心上,他痛苦得簡直不想活了。
正沉浸在痛苦中,忽然,聽到教室門響,有人來了。
家霆回頭一看,不禁叫了一聲:“啊!戴老師!” 他一聲喊叫,餘伯良、黃玉書等也都轉過身來,同聲叫道:“戴老師!” 戴老師是個頭發花白胡子也花白的老頭子,瘦削、矮小、戴副黑邊框眼鏡。
眼鏡的黑邊框大,更襯得他的臉小、頭小。
他家裡人口多,負擔重,從穿着上也看得出來,總是穿的破布鞋,寒冬時節,仍穿着一件薄薄的古銅色駱駝絨袍。
袍子邊沿和袖口全破損了,像被蟲咬過似的,剝蝕着,丁丁挂挂。
他平日為人古闆,不苟言笑,嚴肅得過分,考試時批卷打分很緊,對學生在課堂上說笑或者背書時提示别人等一類事情,都要厲聲教訓,同學們大都不喜歡他。
但今天,戴老師來了,大家對他的感情完全不同,叫他“戴老師”時,聽得出每個學生對他
一家賣煤球的店門口也有人搶着在買煤球。
再往前走,經過浙江興業銀行的門口,見拉着鐵栅門,一些要提取存款的戶主正在銀行門口大聲叫嚷、“砰砰”敲門,要銀行趕快開業付款。
一家大南貨店,平時生意興隆,櫃台裡堆滿了五顔六色的罐頭、紙盒、瓶酒以及海味、紅棗、桂圓之類的食品,今天未卸排門,貼了一張紙條,上寫:“今日本号盤貨,休業一天。
” 街上行人腳步匆匆,臉色倉皇。
家霆最關心的是日本兵進租界的問題了。
一路上,卻沒有見到一個日本兵,向人打聽,也都說沒有看到日本兵。
家霆想:到嘴的肉日本人何必急着馬上吃。
他歎息着,心裡明白:無論如何,日本兵是一定要開進租界來了!以後,“孤島”淪亡,沉沒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潮水中,原來在上海租界上的中國人過的将是更加黑暗、悲慘的亡國奴歲月了。
心裡充滿仇恨,湧塞了一種悲壯的情緒。
忽然覺得歐陽素心去到了香港,看不到、過不到這樣的生活,是一種幸福。
為了這,他甯可她走。
家霆在一個賣粢飯團的小攤上,買了一隻包油條和白糖的粢飯團,拿在手裡一邊吃一邊向學校所在的慈淑大樓方向走去。
忽然聽見有些人在驚叫:“東洋兵!”“東洋兵!”隻見一輛日本軍用卡車風馳電掣般開過來,“嗤”地停在路邊。
軍用卡車上堆着許許多多剛印好的日軍報道部編的《新申報》。
日本軍車上的幾個穿黃軍衣的日本兵撒傳單似的散發報紙。
有些路人在搶拾報紙。
家霆凝望着那些日本兵,心裡仇恨,為了好奇,也上前拾了一張報紙。
邊走邊看,見報上有日本向英美兩國宣戰的消息,有日軍昨日用海空軍突然襲擊珍珠港獲得輝煌大捷,擊毀擊傷美國許多軍艦和飛機的消息,也有日軍今日黎明在黃浦江中擊沉英國炮艦“彼得烈爾号”和美國炮艦“威克号”升起白旗投降的消息。
他看完了報上的消息,心裡發洩不出的憤怒更加強烈,将報紙揉成一團,扔在地上,甩起一腳,踢到了被雨水灑得濕漉漉的路邊去。
他又向慈淑大樓走。
當看見慈淑大樓灰色的七層樓房身影時,忽然又想起同程心如、餘伯良一起等着歐陽素心從樓上将傳單撒下來的情景了。
那是多麼峥嵘豪放的舉動!可是現在,歐陽素心去香港了,心如跟他父親到抗日地區去了,上海公共租界形勢突變,日軍鐵蹄眼看馬上要進來踐踏在中國人頭上了!真是不勝感慨啊! 蒙蒙細雨不知什麼時候停歇了。
天仍陰沉沉。
路上見到的人,臉也都陰沉沉。
路面潮濕,天氣有些凍手凍腳。
慈淑大樓南面是個公墓,上海人通常叫它“外國墳山”。
此刻,他也不知為什麼跑到那裡轉了一圈。
是因為從公墓想到了為抗日而英勇犧牲了的楊秋水舅媽嗎?也許是的。
公墓裡冷冷清清,有些十字架東歪西倒。
往昔,過陰曆年時,這裡有花市,專賣紅色鮮豔的天竹子和黃色噴香的臘梅花。
家霆記得剛回上海那年,大舅媽“小翠紅”、方麗清、巧雲和他一起到這裡買了好些天竹子和臘梅花回仁安裡插花瓶。
那時候,方立荪還沒有同日本人和漢奸盛老三勾搭在一起,誰也料不到他後來會既發橫财又送了命。
那時候大舅媽“小翠紅”風韻玲珑,誰也想不到她會這麼快不在人世!那時候,當然誰也想不到巧雲會又成為别人家的姨太太。
……人事滄桑,死别生離,變化真是太大了啊! 家霆吃完了粢飯團,在一種難以形容的紛亂情緒中走進光線幽暗、陰森森的慈淑大樓後門,踏上樓梯走到四樓自己的教室裡去。
大樓裡人異常地少,阒靜無聲。
到了四樓,見來學校上課的人也十分稀少,多數人是害怕外出?還是忙着在馬路上張望?啊,不!公共汽車和電車全停駛了,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路又截斷了,人當然不會來得很多了。
寬大的教室裡一共不過五個同班同學,全是男的,一個女的也沒有來。
餘伯良也在,家霆閃身剛朝門口一站,餘伯良馬上歡叫:“童家霆!我去約你來學校,‘小娘娘’說你已經走了,怎麼現在剛到?” 家霆沒心回答,将手裡一疊用帆布帶捆住的課本和練習本往課桌上一放,對着餘伯良歎了一口氣,說:“唉,以後,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像以前一樣地上課了呢!”說着,内心痛苦,戚然想掉淚。
聽他這樣說,同學們有的歎氣,有的露出愁悶和氣惱。
餘伯良忽然用粉筆在黑闆中央端端正正寫了四個大字:“最後一課”! 他一寫,家霆心裡更難過了。
過去,在國文課本上讀過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當時也感染到這篇文學名著中那種國土變色的凄涼心情。
可是,今天,此時此地再來回想這篇名作時,感受更親切更深沉了。
眼看,日寇要來了!以後,也許一定要取締那些富有民族精神、愛國抗日、反對賣國和楬橥氣節和骨氣的課程内容,代之以奴化教育的吧?學校裡一定會讓日本人或漢奸來教日文日語的吧?家霆雖然與《最後一課》中寫的主人公完全不同,小時候并不逃課,從小學到高中功課一直很好,并沒有那種後悔過去未曾好好用功讀書的憾意,但仇恨敵人即将來到的思想,使他内心像被刀刃刺傷流着鮮血。
他看着“最後一課”四個大字,眼眶發熱,心裡發酸。
餘伯良寫的正是他心裡想的。
今天,可能是來上最後一課了呢! 啊!多麼悲痛、多麼屈辱、多麼令人留戀的最後一課啊! 有兩個同學也在黑闆上跟餘伯良一樣,用粉筆加寫了“最後一課”“最後一課”……将整塊黑闆都寫滿了。
然後,其中一個名叫黃玉書的同學突然哭了起來,抽搐着趴在課桌上聳動着肩膀嗚嗚出聲。
他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同學。
他出聲一哭,家霆淚水忍不住嘩嘩流下來了。
他正想去安慰黃玉書,卻聽見站在窗口俯瞰下邊南京路的餘伯良忽然高聲大叫:“來看呀!蘿蔔頭來了!” 大家一起跑到窗口。
四層樓的窗下是南京路。
平日車水馬龍行駛着雙層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小汽車的南京路,行人擁擠、商店集中十分熱鬧的南京路,此刻,寬廣的馬路上空蕩蕩,店家都不開門。
遠處從外灘方向列隊走過來一支人數衆多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當頭是一杆海軍太陽旗,正在舉行聲威赫赫的入城式。
那些打着日本海軍太陽旗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一色穿藍色海軍陸戰隊的制服,戴着鋼盔,全副武裝,奏着震懾人心的軍樂,正以分列式的隊形,在寬闊平坦的南京路上耀武揚威地邁着八字步行進。
啊!日寇來了!進公共租界來了,“孤島”徹底淪陷在日本帝國主義者手中了,更黑暗嚴酷的歲月來臨了! 家霆同餘伯良肅立在一起,心上淌血,眼噙熱淚。
餘伯良忽然咬牙切齒輕輕對家霆說:“要是有一把傳單,我一定撒下去!”他一定是想起了那天同歐陽素心一起來撒傳單的事。
家霆點頭,拭去淚水,想:要是有手榴彈,我也一定扔下去!刹那間,忽然腦際閃過尹二仇恨滿腔的面容。
啊!發誓要殺死敵人報仇的尹二他怎麼了?他和尹嫂在南京好嗎?此刻,家霆忽然感到對尹二那種怒火沖天的情緒更理解了。
日本海軍的軍樂聲,不知奏的是個什麼軍歌,節奏粗暴,似咆哮,似爆炸,聽來特别狂熱,野蠻。
家霆歎息一聲,恨恨地說:“今後要在鐵蹄下生活了!”看着眼前的場景,他覺得國恥真是比個人的恥辱更叫人難受。
國恥牽連四萬萬五千萬同胞,國恥使子孫萬代蒙塵。
他心底裡不禁呼喊:中國!中國!你什麼時候能變得強盛起來收複國土不被帝國主義欺侮呢?你什麼時候能使中國人在世界上揚眉吐氣呢?你什麼時候能使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頂天立地做主人呢?啊,啊!看到日本帝國主義的士兵昂首闊步踐踏橫行在“孤島”的土地上,“誇誇”的腳步,像踩在他的頭上和心上,他痛苦得簡直不想活了。
正沉浸在痛苦中,忽然,聽到教室門響,有人來了。
家霆回頭一看,不禁叫了一聲:“啊!戴老師!” 他一聲喊叫,餘伯良、黃玉書等也都轉過身來,同聲叫道:“戴老師!” 戴老師是個頭發花白胡子也花白的老頭子,瘦削、矮小、戴副黑邊框眼鏡。
眼鏡的黑邊框大,更襯得他的臉小、頭小。
他家裡人口多,負擔重,從穿着上也看得出來,總是穿的破布鞋,寒冬時節,仍穿着一件薄薄的古銅色駱駝絨袍。
袍子邊沿和袖口全破損了,像被蟲咬過似的,剝蝕着,丁丁挂挂。
他平日為人古闆,不苟言笑,嚴肅得過分,考試時批卷打分很緊,對學生在課堂上說笑或者背書時提示别人等一類事情,都要厲聲教訓,同學們大都不喜歡他。
但今天,戴老師來了,大家對他的感情完全不同,叫他“戴老師”時,聽得出每個學生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