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不動感情的人,苦的是心裡辦不到。
他學老僧盤腿打坐入定,閉上眼也仍是胡思亂想。
他想起了戰前死在蘇州的章太炎,早年曾以大勳章作扇墜,到總統府诟罵袁世凱包藏禍心,一生七次被追捕,三次入牢獄,革命之志終不屈撓。
為了逃避追捕,一次曾悄悄地到浙江餘姚,躲在一所寺院裡。
太炎先生堅決主張抗日,曾說:“日本侵略者想要滅亡中國。
中國人民當加緊研究本國燦爛文化,發揚民族主義精神,喚起愛國主義思想。
”而今,他死後厝棺蘇州,看到日寇鐵騎踐踏,豈能瞑目? 寺院内不知哪個和尚有一盆盆景放在殿旁。
是一棵圓柏,蒼老龜裂的主幹,老态龍鐘。
緊貼枯幹卻從底部又發出了盤曲婆娑的新枝,伸展向上,蓊蓊蔚蔚。
有時,他在這棵盆景前默默伫立,覺得自己太像這棵圓柏,生命雖在,但被圍栽在一隻狹小的“盆”中,已經蒼老龜裂,何時能發新枝? 遐想雖多,有一條是堅定的。
處境哪怕如同囚犯,能不做漢奸,他就覺得欣慰。
這該是柳忠華說的人生的選擇吧?他不能辜負自己的清白初衷,不能做國家民族的罪人,不能幫助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為虎作伥。
為了達到保持操守、保持大節的目的,他甯可吃苦受難,哪怕要下十八層地獄! 在寒山寺裡接受煎熬,從往事的回憶上,使他更堅定了信念,要貫徹初衷。
開頭,有個姓裘的面容清癯的老中醫,被“冷面人”請來到寒山寺給童霜威把脈看病。
童霜威素知“吳醫”一向享有盛名。
從元末綜合各家名醫之長而成名的戴思恭開始,出了不少妙手回春的醫生。
戴思恭在明初洪武年間曾被征召為禦醫,醫道高超,由他創始,“吳醫”形成一個醫派,在中醫裡影響很大。
這個老中醫七十多歲了,他來,面上笑容可掬。
開藥方,總是先服兩三劑試試,然後再開新藥方,由那個冷面的中年人用藥罐煎藥侍候。
裘老先生除治病外,話不多,例行公事,一星期由馬車接來一次,又由馬車送走。
老中醫的醫道很高明,服了他的藥後,童霜威感到心跳得不那麼快了,頭也不那麼暈了,人也舒服了點,心裡對老中醫很是感激。
一天,裘老先生又來看病。
童霜威說:“老先生,醫道高明,我服藥後遍體爽快,十分感謝!” 老中醫撚着白胡須點頭,恭謹地緻謝,說:“誇獎!誇獎!愧不敢當!”忽又說:“見到尊駕的字,筆迹流利酣暢,章法自由不羁,龍飛鳳舞。
想求一幅墨寶,不知可否?” 童霜威明白,是自己寫了一些草書,有的放在桌上,有的貼在牆上,被他看到了,所以想索取的,慨然應允,說:“當然可以!” 他走到桌旁,勺水磨墨,飽蘸墨汁,鋪開宣紙,當場揮毫,将剛來寒山寺時填的一首詞,寫成一個屏條: 一天香雲繞碧山,心随鳥飛煙散。
隻因庭園殘,愛上禅林憑欄杆。
起家立業在江南,鳳舞龍蟠鐘山,而今栖霞嶺,已經幾度血斑斓? 字寫得草,監視的“冷面人”看了半天,從表情揣測,是讀不成句。
老中醫顯然能欣賞,看了一遍,連聲稱贊:“好!好!好!”接着,歎息一聲,拱手說:“先生真是‘出世猶垂憂國淚,居寺仍作感時詩’呀!”對童霜威格外恭敬。
後來,老中醫連聲道謝後,帶着那幅字走了。
童霜威發現不會笑的中年人跟出去同老中醫不知說些什麼。
童霜威明白:一定是問老中醫他寫的什麼。
他想:是的!我這首詩裡,是寓含着我對被囚的悲憤,也寓含着我對鐵騎踐踏及南京大屠殺的仇恨的。
卻含蓄而不明顯,你這條獵狗又能逮到些什麼?老中醫對他說的話,使他仿佛得到了一種極大的鼓勵。
中國人,人心不死,行将入土的白發老者也如此,太可珍貴了! 可惜,從那,老中醫不來了,換了一個年輕的西醫,是個戰戰兢兢不敢同他說話的人,有話隻同“冷面人”說。
童霜威明白一定是那幅字連累了老中醫,心裡不免抱歉,也不知老中醫會遭到什麼厄運,隻能自己警戒,今後更加要學那大殿兩側堂屋内的小型木雕五百羅漢一樣,不聲不響,一言不發。
偶有日本軍人來到寒山寺,估計是慕名來的。
來後就在寺内頂禮膜拜。
有時把軍馬也牽進來拴在樹上拉屎撒尿。
日本人常用參拜神社的禮節參拜菩薩,斂手到了佛像前,先“啪!啪!啪!”拍三下巴掌,然後雙手合十,低頭默禱。
有日本人來,陪伴的“冷面人”就來吩咐童霜威:“日本人來了,不要出去吧!”語氣平和,态度很好,童霜威也就在寮房内打坐養神或閱讀經書,間或也從桑皮紙已經破裂的窗隙裡張望出去,可以看到穿黃呢軍大衣佩軍刀邁八字步大皮鞋踩地“誇誇”響的日本軍官,也有帶着武器背一個貓皮背包和一條毯子,帶一個腰圓形鋼精飯盒的日本陸軍士兵在外邊經過。
有幾次,還聽到日本兵大喊大叫,他聽得懂日語,是在叱罵和尚。
隻要見到日本人,他就想起了死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弟弟童軍威,一股仇恨侵略者的心火燃燒在胸膛。
他想:侵略者對中國百姓大肆屠殺,殘酷成性,完全有違大乘佛教救世學說,偏又号稱信奉佛教,來拜佛祈求菩薩保佑,豈不可恨又可笑!一種痛心、仇恨、憤怒、恐怖交雜的感情湧滿心頭,久久不能平歇。
有一天,陪伴的“冷面人”來,問童霜威:“童委員,能幫廟裡和尚刻個廟印嗎?” “廟印?” “是啊!住持老和尚早跑得不知去向了,廟印找不到了。
現在日本皇軍來叩頭禮拜,拿出護身符請求廟僧加蓋廟印,沒有廟印不好打發。
日本人來禮拜,用軍用券作布施,和尚可以用來買米維生。
” 童霜威點頭答應,拿出刻圖章的刀具,用和尚給的木塊刻了一方廟印,上用篆體刻了“大慈大悲”四字,外加“蘇州寒山古寺廟印”八個字,心想:唉,對禽獸不能喻之以理,借佛祖或可使他們少開殺戒。
刻了這方廟印交給和尚,他覺得心裡反倒舒服了一些。
他深深感到:人在戰争環境下,對自己的命運,對未來的種種,全都是把握不住的,一切都是特别不确定、特别模糊的。
一天複一天,老是像在夢中,又老是清醒地認識到:不是夢!童霜威在寒山寺裡,以一種舍身的姿态以空無的觀念默默生活。
他不但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也不能預蔔自己的命運。
他心裡總有一種可怕的暗影威脅着,時常深深悲哀。
有一天,下着晶瑩的細雪,空間充滿了灰蒙蒙的荒涼的意境,聽不到爆竹聲,也沒有發現一點點熱鬧的感覺。
那個陪伴的“冷面人”,望着漫天的風雪,獨自輕輕哼着蘇灘,一會兒,用一種寂寞無聊的聲調告訴他說:“童委員,明天就過年了!” 啊,明天就要過年了!冰冷的雪,籠罩着蒼穹,從不會笑的中年漢子的聲音和面容裡,他窺察到連這個“冷面人”也有一種心神搖惑陰郁的心境。
愁緒哽咽着他。
過年,又引想起多少沉落在他心底的事!但他不能當着這個特工的面表露感情。
他木然端坐,似乎一切都無動于衷。
[1]蘇曼殊(1884—1918):近代文學家,廣東香山人,留學日本,漫遊南洋各地,能詩文,善繪畫,出家為僧。
[2]李叔同(1880—1942):早期話劇活動家、藝術教育家。
浙江平湖人,一九一八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為僧。
[3]影佐祯昭:原為日本大本營陸軍省中國課課長。
一九三九年八月,日本成立“梅機關”,以影佐為機關長,任務是監護汪精衛漢奸集團、扶植汪精衛籌組中央政權。
一九四○年三月,汪僞政權登場,“梅機關”相應改稱為日本駐汪僞政府最高軍事顧問部,影佐任汪僞國民政府最高軍事顧問,具有至高權力。
此人日本投降後押于東京國際軍事法院監獄,一九四八年病死獄中。
他學老僧盤腿打坐入定,閉上眼也仍是胡思亂想。
他想起了戰前死在蘇州的章太炎,早年曾以大勳章作扇墜,到總統府诟罵袁世凱包藏禍心,一生七次被追捕,三次入牢獄,革命之志終不屈撓。
為了逃避追捕,一次曾悄悄地到浙江餘姚,躲在一所寺院裡。
太炎先生堅決主張抗日,曾說:“日本侵略者想要滅亡中國。
中國人民當加緊研究本國燦爛文化,發揚民族主義精神,喚起愛國主義思想。
”而今,他死後厝棺蘇州,看到日寇鐵騎踐踏,豈能瞑目? 寺院内不知哪個和尚有一盆盆景放在殿旁。
是一棵圓柏,蒼老龜裂的主幹,老态龍鐘。
緊貼枯幹卻從底部又發出了盤曲婆娑的新枝,伸展向上,蓊蓊蔚蔚。
有時,他在這棵盆景前默默伫立,覺得自己太像這棵圓柏,生命雖在,但被圍栽在一隻狹小的“盆”中,已經蒼老龜裂,何時能發新枝? 遐想雖多,有一條是堅定的。
處境哪怕如同囚犯,能不做漢奸,他就覺得欣慰。
這該是柳忠華說的人生的選擇吧?他不能辜負自己的清白初衷,不能做國家民族的罪人,不能幫助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為虎作伥。
為了達到保持操守、保持大節的目的,他甯可吃苦受難,哪怕要下十八層地獄! 在寒山寺裡接受煎熬,從往事的回憶上,使他更堅定了信念,要貫徹初衷。
開頭,有個姓裘的面容清癯的老中醫,被“冷面人”請來到寒山寺給童霜威把脈看病。
童霜威素知“吳醫”一向享有盛名。
從元末綜合各家名醫之長而成名的戴思恭開始,出了不少妙手回春的醫生。
戴思恭在明初洪武年間曾被征召為禦醫,醫道高超,由他創始,“吳醫”形成一個醫派,在中醫裡影響很大。
這個老中醫七十多歲了,他來,面上笑容可掬。
開藥方,總是先服兩三劑試試,然後再開新藥方,由那個冷面的中年人用藥罐煎藥侍候。
裘老先生除治病外,話不多,例行公事,一星期由馬車接來一次,又由馬車送走。
老中醫的醫道很高明,服了他的藥後,童霜威感到心跳得不那麼快了,頭也不那麼暈了,人也舒服了點,心裡對老中醫很是感激。
一天,裘老先生又來看病。
童霜威說:“老先生,醫道高明,我服藥後遍體爽快,十分感謝!” 老中醫撚着白胡須點頭,恭謹地緻謝,說:“誇獎!誇獎!愧不敢當!”忽又說:“見到尊駕的字,筆迹流利酣暢,章法自由不羁,龍飛鳳舞。
想求一幅墨寶,不知可否?” 童霜威明白,是自己寫了一些草書,有的放在桌上,有的貼在牆上,被他看到了,所以想索取的,慨然應允,說:“當然可以!” 他走到桌旁,勺水磨墨,飽蘸墨汁,鋪開宣紙,當場揮毫,将剛來寒山寺時填的一首詞,寫成一個屏條: 一天香雲繞碧山,心随鳥飛煙散。
隻因庭園殘,愛上禅林憑欄杆。
起家立業在江南,鳳舞龍蟠鐘山,而今栖霞嶺,已經幾度血斑斓? 字寫得草,監視的“冷面人”看了半天,從表情揣測,是讀不成句。
老中醫顯然能欣賞,看了一遍,連聲稱贊:“好!好!好!”接着,歎息一聲,拱手說:“先生真是‘出世猶垂憂國淚,居寺仍作感時詩’呀!”對童霜威格外恭敬。
後來,老中醫連聲道謝後,帶着那幅字走了。
童霜威發現不會笑的中年人跟出去同老中醫不知說些什麼。
童霜威明白:一定是問老中醫他寫的什麼。
他想:是的!我這首詩裡,是寓含着我對被囚的悲憤,也寓含着我對鐵騎踐踏及南京大屠殺的仇恨的。
卻含蓄而不明顯,你這條獵狗又能逮到些什麼?老中醫對他說的話,使他仿佛得到了一種極大的鼓勵。
中國人,人心不死,行将入土的白發老者也如此,太可珍貴了! 可惜,從那,老中醫不來了,換了一個年輕的西醫,是個戰戰兢兢不敢同他說話的人,有話隻同“冷面人”說。
童霜威明白一定是那幅字連累了老中醫,心裡不免抱歉,也不知老中醫會遭到什麼厄運,隻能自己警戒,今後更加要學那大殿兩側堂屋内的小型木雕五百羅漢一樣,不聲不響,一言不發。
偶有日本軍人來到寒山寺,估計是慕名來的。
來後就在寺内頂禮膜拜。
有時把軍馬也牽進來拴在樹上拉屎撒尿。
日本人常用參拜神社的禮節參拜菩薩,斂手到了佛像前,先“啪!啪!啪!”拍三下巴掌,然後雙手合十,低頭默禱。
有日本人來,陪伴的“冷面人”就來吩咐童霜威:“日本人來了,不要出去吧!”語氣平和,态度很好,童霜威也就在寮房内打坐養神或閱讀經書,間或也從桑皮紙已經破裂的窗隙裡張望出去,可以看到穿黃呢軍大衣佩軍刀邁八字步大皮鞋踩地“誇誇”響的日本軍官,也有帶着武器背一個貓皮背包和一條毯子,帶一個腰圓形鋼精飯盒的日本陸軍士兵在外邊經過。
有幾次,還聽到日本兵大喊大叫,他聽得懂日語,是在叱罵和尚。
隻要見到日本人,他就想起了死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弟弟童軍威,一股仇恨侵略者的心火燃燒在胸膛。
他想:侵略者對中國百姓大肆屠殺,殘酷成性,完全有違大乘佛教救世學說,偏又号稱信奉佛教,來拜佛祈求菩薩保佑,豈不可恨又可笑!一種痛心、仇恨、憤怒、恐怖交雜的感情湧滿心頭,久久不能平歇。
有一天,陪伴的“冷面人”來,問童霜威:“童委員,能幫廟裡和尚刻個廟印嗎?” “廟印?” “是啊!住持老和尚早跑得不知去向了,廟印找不到了。
現在日本皇軍來叩頭禮拜,拿出護身符請求廟僧加蓋廟印,沒有廟印不好打發。
日本人來禮拜,用軍用券作布施,和尚可以用來買米維生。
” 童霜威點頭答應,拿出刻圖章的刀具,用和尚給的木塊刻了一方廟印,上用篆體刻了“大慈大悲”四字,外加“蘇州寒山古寺廟印”八個字,心想:唉,對禽獸不能喻之以理,借佛祖或可使他們少開殺戒。
刻了這方廟印交給和尚,他覺得心裡反倒舒服了一些。
他深深感到:人在戰争環境下,對自己的命運,對未來的種種,全都是把握不住的,一切都是特别不确定、特别模糊的。
一天複一天,老是像在夢中,又老是清醒地認識到:不是夢!童霜威在寒山寺裡,以一種舍身的姿态以空無的觀念默默生活。
他不但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也不能預蔔自己的命運。
他心裡總有一種可怕的暗影威脅着,時常深深悲哀。
有一天,下着晶瑩的細雪,空間充滿了灰蒙蒙的荒涼的意境,聽不到爆竹聲,也沒有發現一點點熱鬧的感覺。
那個陪伴的“冷面人”,望着漫天的風雪,獨自輕輕哼着蘇灘,一會兒,用一種寂寞無聊的聲調告訴他說:“童委員,明天就過年了!” 啊,明天就要過年了!冰冷的雪,籠罩着蒼穹,從不會笑的中年漢子的聲音和面容裡,他窺察到連這個“冷面人”也有一種心神搖惑陰郁的心境。
愁緒哽咽着他。
過年,又引想起多少沉落在他心底的事!但他不能當着這個特工的面表露感情。
他木然端坐,似乎一切都無動于衷。
浙江平湖人,一九一八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為僧。
一九三九年八月,日本成立“梅機關”,以影佐為機關長,任務是監護汪精衛漢奸集團、扶植汪精衛籌組中央政權。
一九四○年三月,汪僞政權登場,“梅機關”相應改稱為日本駐汪僞政府最高軍事顧問部,影佐任汪僞國民政府最高軍事顧問,具有至高權力。
此人日本投降後押于東京國際軍事法院監獄,一九四八年病死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