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在椅上坐下,說:“打算非常好!資金呢?辦個刊物也不簡單。
紙張費、排版費、印刷費、發行費……挺麻煩呢!” 家霆說:“姗姗大姐說,紙張她可以借到,集資她可以拉一部分,印刷她有熟人。
當然,我在想,資金的事爸爸你也幫我找人籌措些。
比如找找‘中華實業信托公司’,甚至褚之班這些有錢人,一人捐一點也就行了。
” 童霜威沉吟着說:“我曆來不喜歡麻煩人,這你知道。
可是,你們要辦刊物是好事,我當然盡力設法。
不知你們這個刊物打算怎麼辦?叫什麼名字?” “刊名我倒想了一個,姗姗大姐和燕寅兒都說好,就是上次那空白卷軸上的偈詩中的‘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上的‘明鏡台’三字。
刊物名字叫《明鏡台》,爸爸看如何?” 童霜威被觸動心事,又想起了缙雲山上雨中那一抔黃土的荒冢,點着頭說:“《明鏡台》,倒是可以。
你們這刊物應當使讀者感到是一台明鏡,照出塵世的污濁,照亮行人的道路。
” “就是這意思。
我們要辦一個使人能沐浴着光明走向進步道路的刊物。
燕寅兒主張不偏不倚,不黨不派。
我則說,主要是八個字:抗戰,團結,民主,進步。
八個字她也擁護,辦刊宗旨就有了。
你覺得如何?” 童霜威念了一遍“抗戰,團結,民主,進步”,說:“很好!”喝着茶又說:“主要對象是誰呢?” “當然是有知識的青年為主要對象!”家霆說,“我想隻要有時代氣息,辦好了,上年歲的人也愛看的。
我們要辦得使關心國家大事的人都愛看都想看!” “誰給你們寫文章呢?” “我們自己當然要寫。
有一批老師和往昔畢業的校友都在新聞界、出版界。
我們還可以擴大作者隊伍,像爸爸,你就可以寫。
像燕老伯,他去年在參政會上的發言和提案精彩得很,當時如果發表,影響一定很大。
” “是份政治性的刊物?” “綜合性的!當然都離不開政治。
我們從報道、通訊特寫到評論,都可以有,形式不拘。
反正要辦得言之有物,新鮮些,多樣化,豐富多彩,有特色,使人愛讀。
” “好倒是好。
”童霜威走過去“啪”地開了電燈,說,“隻是我怕檢查官的剪刀等着你們呢!” “是呀!”家霆點頭說,“這點也想到了。
姗姗大姐是個自由主義者,說:‘要辦成民間的、中立的,不把“抗戰、團結、民主、進步”八個字印在刊物上’。
” 侯嫂開飯來了。
她的泡菜肉末和麻婆豆腐始終是童霜威和家霆最欣賞的。
到四川的日子久了,吃慣了川味,覺得誘人食欲,反倒不常想江南那種清淡的菜肴了。
父子倆邊吃邊談。
雨還在淅瀝下着。
不知為什麼,童霜威聽着雨聲,雖在同兒子談話,心裡怎麼也擺脫不了缙雲山上凄涼寂寞的黃土小冢。
他仿佛能看到那個穿黑色旗袍、身材中等、體型勻稱的美麗女人,滿頭黑發梳着一個好看的發髻,素淨大方,有一種傲氣與悲戚籠罩臉上,肅雅而又矜持,在漫天飛舞的雨絲中,怕冷般抱着臂,淋着雨,無語地望着缭繞在缙雲山頂的雲霧……連帶着,他又想起了荒涼的雨花台。
那裡埋葬着被槍殺了的可愛的柳葦。
淪陷了的南京,今夜或許也在下雨?春寒料峭,柳葦她在地下冷嗎?南京已常有飛機去空襲轟炸,她在地下安否?……童霜威從燈下家霆的臉上又仿佛尋覓到了柳葦那脫俗的氣質和美麗的眼睛。
這使他不禁心裡酸楚而凄切。
人生傷心的事為什麼總是這麼多呢? 窗外,是黑黝黝的雨夜。
家霆早離開他去上課了。
外面隐隐傳來陳太太敲木魚念經的聲音。
童霜威覺得:今晚将會失眠。
他擺脫不了對許多往事的思念。
第二天中午,當家霆陪童霜威到達燕翹家吃中飯時,廳裡桌上已經放好了筷碟湯匙和幾隻冷盤。
燕翹正同兒子東山興緻勃勃地下圍棋。
東山已經敗局,見童霜威來到,起立叫了一聲:“童老伯!”說:“爸爸,棋差一着滿盤輸,我輸了!和平吧。
” 燕翹坐在推車上哈哈朗笑,說:“‘人生好似一枰棋,局局赢來何足奇?’你輸了就叫和平,這種假和平我是不要的!”轉回身來對童霜威說:“嘯天先生,好久沒有見面暢談了。
今天請你來,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擺擺龍門陣。
快請坐,請坐!” 家霆叫了一聲:“燕老伯!”讓童霜威在燕翹對面的沙發上坐了,陪侍在旁。
一會兒,燕姗姗、燕寅兒都出來招呼童霜威,叫:“童老伯!”專門侍候燕翹的年輕人名叫李耀宗的上來敬茶。
童霜威說:“本該常來看望,隻是在複興大學兼了些課後,增加了負擔。
最近,國史館也常開些無聊的會,我又在醞釀寫點東西,腳就懶了。
”說完,哈哈一笑。
燕寅兒活潑地說:“童老伯,今天姗姗大姐親自動手為您做了一道名菜,您猜是什麼?” 童霜威打趣道:“我猜這道名菜是‘内幕新聞’!” 燕寅兒撒嬌說:“不對!哪有什麼名菜叫‘内幕新聞’的!” 童霜威笑了:“名菜我固然愛吃,更愛聽姗姗談點時局,聽點内幕新聞。
所以我希望這隻名菜叫‘内幕新聞’!” 燕東山說:“姗姗的烹調手藝蹩腳得像湯恩伯打仗!她做不出什麼名菜來的!今天精彩的是酒!我帶了真正的泸州老窖來。
” 家霆笑着說:“東山大哥愛酒,可惜這裡除你之外,缺少酒的知音!” 燕寅兒說:“童老伯還沒有猜出姗姗大姐今天做的名菜是什麼呢!” 燕姗姗隻是笑。
童霜威看着她說:“神仙葫蘆裡的藥是猜不出的。
同你們這些年輕人在一起,真高興,使我感到自己也年輕了。
怪不得翹老不老!” 燕翹說:“還是我來打破這個啞謎吧!今天姗姗做的名菜是‘轟炸東京’!” 童霜威笑道:“好極了!好極了!這道名菜聞名已久,還不曾吃過。
今天欣賞一下,真叫人高興。
” 原來,自從民國三十一年四月十八日,美機首次襲擊日本東京後,日本大為震驚,當時懷疑轟炸機是從浙江衢縣機場起飛的,日寇打算破壞美國空軍在浙江的航空基地,遂在五月發動了浙贛戰役。
那時童霜威父子正在上海打算到大後方來,曾因浙贛路發生戰事路途中斷,而延遲到六月才啟程由南京繞道安徽過封鎖線。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轟炸東京是起了極大鼓舞人心的作用的。
會做生意的重慶大飯店裡,立刻創制了一道既有抗戰意義又激勵人心的名菜,名叫“轟炸東京”。
實際這同“鍋巴三鮮”類似,端來一大盤脆生生的油炸鍋巴,有的館店甚至在鍋巴上加點酒精,然後用一鍋沸滾的燴好的腰花、蹄筋、雞片“嘩啦”倒在油炸鍋巴上,頓時如同轟炸似的,“嗤啦”一聲,鍋巴遇熱炸裂,酒精還會發出藍火燃燒,頗有遭到轟炸的象征意義。
食客十分歡迎,宴席上有這一道菜增加不少熱鬧氣氛。
從去年六月起,美機轟炸日本本土的次數多起來了。
今年二月中旬,千架以上美機,包括大批B—29重轟炸機,連續轟炸東京、橫濱、八幡、長崎、名古屋,館店裡這隻名菜就更吃香,怪不得姗姗要做這道菜招待客人了! 大家嘻嘻哈哈笑了一陣,姗姗招呼說:“童老伯,請入席吧。
不過,不是酒席,是便飯!” 燕翹也說:“主要是談談,談談。
” 大家一起入座。
姗姗和李耀宗又端了好幾道菜上來。
燕東山馬上打開了酒瓶,一股
紙張費、排版費、印刷費、發行費……挺麻煩呢!” 家霆說:“姗姗大姐說,紙張她可以借到,集資她可以拉一部分,印刷她有熟人。
當然,我在想,資金的事爸爸你也幫我找人籌措些。
比如找找‘中華實業信托公司’,甚至褚之班這些有錢人,一人捐一點也就行了。
” 童霜威沉吟着說:“我曆來不喜歡麻煩人,這你知道。
可是,你們要辦刊物是好事,我當然盡力設法。
不知你們這個刊物打算怎麼辦?叫什麼名字?” “刊名我倒想了一個,姗姗大姐和燕寅兒都說好,就是上次那空白卷軸上的偈詩中的‘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上的‘明鏡台’三字。
刊物名字叫《明鏡台》,爸爸看如何?” 童霜威被觸動心事,又想起了缙雲山上雨中那一抔黃土的荒冢,點着頭說:“《明鏡台》,倒是可以。
你們這刊物應當使讀者感到是一台明鏡,照出塵世的污濁,照亮行人的道路。
” “就是這意思。
我們要辦一個使人能沐浴着光明走向進步道路的刊物。
燕寅兒主張不偏不倚,不黨不派。
我則說,主要是八個字:抗戰,團結,民主,進步。
八個字她也擁護,辦刊宗旨就有了。
你覺得如何?” 童霜威念了一遍“抗戰,團結,民主,進步”,說:“很好!”喝着茶又說:“主要對象是誰呢?” “當然是有知識的青年為主要對象!”家霆說,“我想隻要有時代氣息,辦好了,上年歲的人也愛看的。
我們要辦得使關心國家大事的人都愛看都想看!” “誰給你們寫文章呢?” “我們自己當然要寫。
有一批老師和往昔畢業的校友都在新聞界、出版界。
我們還可以擴大作者隊伍,像爸爸,你就可以寫。
像燕老伯,他去年在參政會上的發言和提案精彩得很,當時如果發表,影響一定很大。
” “是份政治性的刊物?” “綜合性的!當然都離不開政治。
我們從報道、通訊特寫到評論,都可以有,形式不拘。
反正要辦得言之有物,新鮮些,多樣化,豐富多彩,有特色,使人愛讀。
” “好倒是好。
”童霜威走過去“啪”地開了電燈,說,“隻是我怕檢查官的剪刀等着你們呢!” “是呀!”家霆點頭說,“這點也想到了。
姗姗大姐是個自由主義者,說:‘要辦成民間的、中立的,不把“抗戰、團結、民主、進步”八個字印在刊物上’。
” 侯嫂開飯來了。
她的泡菜肉末和麻婆豆腐始終是童霜威和家霆最欣賞的。
到四川的日子久了,吃慣了川味,覺得誘人食欲,反倒不常想江南那種清淡的菜肴了。
父子倆邊吃邊談。
雨還在淅瀝下着。
不知為什麼,童霜威聽着雨聲,雖在同兒子談話,心裡怎麼也擺脫不了缙雲山上凄涼寂寞的黃土小冢。
他仿佛能看到那個穿黑色旗袍、身材中等、體型勻稱的美麗女人,滿頭黑發梳着一個好看的發髻,素淨大方,有一種傲氣與悲戚籠罩臉上,肅雅而又矜持,在漫天飛舞的雨絲中,怕冷般抱着臂,淋着雨,無語地望着缭繞在缙雲山頂的雲霧……連帶着,他又想起了荒涼的雨花台。
那裡埋葬着被槍殺了的可愛的柳葦。
淪陷了的南京,今夜或許也在下雨?春寒料峭,柳葦她在地下冷嗎?南京已常有飛機去空襲轟炸,她在地下安否?……童霜威從燈下家霆的臉上又仿佛尋覓到了柳葦那脫俗的氣質和美麗的眼睛。
這使他不禁心裡酸楚而凄切。
人生傷心的事為什麼總是這麼多呢? 窗外,是黑黝黝的雨夜。
家霆早離開他去上課了。
外面隐隐傳來陳太太敲木魚念經的聲音。
童霜威覺得:今晚将會失眠。
他擺脫不了對許多往事的思念。
第二天中午,當家霆陪童霜威到達燕翹家吃中飯時,廳裡桌上已經放好了筷碟湯匙和幾隻冷盤。
燕翹正同兒子東山興緻勃勃地下圍棋。
東山已經敗局,見童霜威來到,起立叫了一聲:“童老伯!”說:“爸爸,棋差一着滿盤輸,我輸了!和平吧。
” 燕翹坐在推車上哈哈朗笑,說:“‘人生好似一枰棋,局局赢來何足奇?’你輸了就叫和平,這種假和平我是不要的!”轉回身來對童霜威說:“嘯天先生,好久沒有見面暢談了。
今天請你來,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擺擺龍門陣。
快請坐,請坐!” 家霆叫了一聲:“燕老伯!”讓童霜威在燕翹對面的沙發上坐了,陪侍在旁。
一會兒,燕姗姗、燕寅兒都出來招呼童霜威,叫:“童老伯!”專門侍候燕翹的年輕人名叫李耀宗的上來敬茶。
童霜威說:“本該常來看望,隻是在複興大學兼了些課後,增加了負擔。
最近,國史館也常開些無聊的會,我又在醞釀寫點東西,腳就懶了。
”說完,哈哈一笑。
燕寅兒活潑地說:“童老伯,今天姗姗大姐親自動手為您做了一道名菜,您猜是什麼?” 童霜威打趣道:“我猜這道名菜是‘内幕新聞’!” 燕寅兒撒嬌說:“不對!哪有什麼名菜叫‘内幕新聞’的!” 童霜威笑了:“名菜我固然愛吃,更愛聽姗姗談點時局,聽點内幕新聞。
所以我希望這隻名菜叫‘内幕新聞’!” 燕東山說:“姗姗的烹調手藝蹩腳得像湯恩伯打仗!她做不出什麼名菜來的!今天精彩的是酒!我帶了真正的泸州老窖來。
” 家霆笑着說:“東山大哥愛酒,可惜這裡除你之外,缺少酒的知音!” 燕寅兒說:“童老伯還沒有猜出姗姗大姐今天做的名菜是什麼呢!” 燕姗姗隻是笑。
童霜威看着她說:“神仙葫蘆裡的藥是猜不出的。
同你們這些年輕人在一起,真高興,使我感到自己也年輕了。
怪不得翹老不老!” 燕翹說:“還是我來打破這個啞謎吧!今天姗姗做的名菜是‘轟炸東京’!” 童霜威笑道:“好極了!好極了!這道名菜聞名已久,還不曾吃過。
今天欣賞一下,真叫人高興。
” 原來,自從民國三十一年四月十八日,美機首次襲擊日本東京後,日本大為震驚,當時懷疑轟炸機是從浙江衢縣機場起飛的,日寇打算破壞美國空軍在浙江的航空基地,遂在五月發動了浙贛戰役。
那時童霜威父子正在上海打算到大後方來,曾因浙贛路發生戰事路途中斷,而延遲到六月才啟程由南京繞道安徽過封鎖線。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轟炸東京是起了極大鼓舞人心的作用的。
會做生意的重慶大飯店裡,立刻創制了一道既有抗戰意義又激勵人心的名菜,名叫“轟炸東京”。
實際這同“鍋巴三鮮”類似,端來一大盤脆生生的油炸鍋巴,有的館店甚至在鍋巴上加點酒精,然後用一鍋沸滾的燴好的腰花、蹄筋、雞片“嘩啦”倒在油炸鍋巴上,頓時如同轟炸似的,“嗤啦”一聲,鍋巴遇熱炸裂,酒精還會發出藍火燃燒,頗有遭到轟炸的象征意義。
食客十分歡迎,宴席上有這一道菜增加不少熱鬧氣氛。
從去年六月起,美機轟炸日本本土的次數多起來了。
今年二月中旬,千架以上美機,包括大批B—29重轟炸機,連續轟炸東京、橫濱、八幡、長崎、名古屋,館店裡這隻名菜就更吃香,怪不得姗姗要做這道菜招待客人了! 大家嘻嘻哈哈笑了一陣,姗姗招呼說:“童老伯,請入席吧。
不過,不是酒席,是便飯!” 燕翹也說:“主要是談談,談談。
” 大家一起入座。
姗姗和李耀宗又端了好幾道菜上來。
燕東山馬上打開了酒瓶,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