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雪雪,你恨我嗎?”幹啞的聲音,是從煙燈上飄過來的。
“雪雪你來!”聲音遙遠而有力,是從山山水水的那邊傳過來的。
一晝夜後,雪妍坐在廊門院的舊椅上,耳邊萦繞着這兩個聲音。
她兩手插在鴿灰薄呢大衣口袋裡,摸着一個已經很皺的信封,是呂貴堂昨天到淩家時悄悄交給她的。
信封上寫着她的名字,那熟悉的親愛的筆迹!她一見這筆迹,就覺得灰暗的世界亮了起來,自己有了依靠。
信封内有一個紙條,上有四個字:雪雪你來。
雪雪你來! 她聽見這召喚,任何艱難險阻也擋不住她奔向他身邊。
她來了。
她不自覺地移動穿着黑色半高跟鞋準備跋山涉水的腳,碰着了随身帶的小藍箱,到底提着它走出自己的家了。
一年來她總在理這箱子,綢單夾棉,換過了四季衣服。
她曾不止一次提到父親面前,準備立刻随他走。
而總是又回到自己房間,悄悄地哭泣。
現在箱子在腳前,父母親已陷進泥沼,任何的召喚也拔不出了。
雪雪你來! 這召喚來得太晚了。
昨天呂貴堂帶來口信,要她到香粟斜街三号見李宇明——她和衛葑結婚時的伴郎,一起上路。
信來早一些也許能使父親離開陷阱?現在連自己的去向也無法說明了。
這一晝夜間,她屢次走到父母房前,隻想再看看他們,也許再争吵幾句,但都沒有進去。
蘅芬來看她時,覺得她可能需要散散心,同意她到呂家看望趙蓮秀,并住一晚。
可以看出來,家裡又要賓客盈門,母親是有幾分高興的。
可憐的以應酬為生的母親!她習慣了在衣香鬓影中周旋,習慣了在這棟房子裡走來走去發号施令,習慣了她從小沒有離開過的一切。
她離不開,雪妍卻要離開了。
雪妍懷着悲痛,懷着期冀,又一次理過小藍箱。
這時,阿勝來請她去父親房裡。
京堯點着了煙燈,沒有燒煙,正定定地看着那火苗。
雪妍開門,他擡頭苦笑,說:“雪雪,你恨我嗎?” 雪雪,你恨我嗎? 那是訣别的辭句,臨終榻前的問話。
雪妍走過去撫着他青筋暴露的手,沒有回答。
她不能審判自己的父親。
那素來自由自在心不在焉的父親躺在煙燈旁,簡直像一個無助的嬰兒,她實在放不下他。
他的痛苦是巨大的,是母親不會經受也無法分擔的。
她心裡洶湧着一種感情,恨不得把他抱走。
“我對不起你。
我們沒有時間了。
”他就得下樓去聽人宰割。
他很忙,被宰割的忙。
“我怕見不着你——雪雪,你恨我嗎?” 父親素來白淨的臉上籠罩着一團黑氣,久不見笑容了。
自己走後,誰來做父母之間的媒介,把他們彼此認為屬于異國的語言翻譯明白?誰還能使得父親發出會心的暢笑?其實,自己就是留着,也做不到了。
一個亡國奴的身份,能把人壓死,悶死,就算不直接死于非命的話。
父親心裡是明白的,明白時間不多了,他其實也會明白我的去向。
雪妍很想說,怎能恨您呢,我的父親!但她哽咽着說不出。
京堯慢慢站起身,拍拍她的頭,取了靠在榻邊的手杖,走出房去。
他瘦多了,身子在駝絨袍子裡晃蕩,腳步很不平穩。
雪妍想追過去扶,聽見阿勝說“走好”的聲音,便立住不動。
雙扇玻璃門關了,父親幹啞的聲音留着。
雪雪,你恨我嗎? 雪妍知道該恨誰,但她似乎生來缺少這種感情。
她提着小藍箱走下仆人樓梯,邁出家門時忽然轉回,在客廳後面的一個備用小間向裡張望。
她要再看看母親,向她告别。
廳裡三個大花吊燈都亮着,照着錯落陳設的數十盆菊花,滿堂輝煌,客人已經不少。
她一眼便看見母親穿着亮藍地灑細白紋薄呢旗袍,像是籠着輕紗,罩一件藍白相間的橫條毛衣,臉上堆笑,輕倚在鋼琴上,和幾位藝術界人士談得似乎很有趣。
倚琴是蘅芬心愛的姿勢,雖然她從不彈琴。
雪妍希望母親轉過眼光,向她這邊望一眼,但母親迎到門口去了。
進來幾個日本人,擡着臉看廳中一切。
母親那從容大方又有幾分讨好的态度,使得雪妍掩住臉。
她還得再看一眼父親。
他不知縮在哪個角落。
忽聽見鼓掌,父親從菊花叢中,遲疑地、畏縮地出來了。
他縮着肩,駝着背,和母親一起,雙雙站在一個日本人前,像在忏悔,像在由那人重新證婚,像是一對被捕入籠的小老鼠! 雪雪,你恨我嗎? 雪妍忍不住淚,轉身急速走出後門,上了車,又不斷回頭望。
她在這裡度過了二十三年的家,已經沒有什麼可依戀。
這棟房子依舊,而真正的家正在消失,就像薄暮中的房屋在視線中消失一樣。
蓮秀一陣咳嗽把雪妍拉回那張舊椅。
蓮秀很抱歉,她知道淩家小姐的心懸兩地的痛苦,不願打擾她,寒暄過後就由她坐着出神。
放在旁邊的茶換了兩回,雪妍并未覺察。
“又一個萬裡尋夫。
”蓮秀想着,心裡漾過一點羨慕和悲哀。
她咳得滿面漲紅,雪妍站起身給她輕輕捶着,“香閣呢?不在這裡?” “大概在黃家和黃瑞祺在一起。
”蓮秀覺得這是好事,她很願意香閣及早有着落,“那孩子人不錯,夠好了。
” 雪妍不知道黃瑞祺是誰,不好評論。
心想,不
“雪雪你來!”聲音遙遠而有力,是從山山水水的那邊傳過來的。
一晝夜後,雪妍坐在廊門院的舊椅上,耳邊萦繞着這兩個聲音。
她兩手插在鴿灰薄呢大衣口袋裡,摸着一個已經很皺的信封,是呂貴堂昨天到淩家時悄悄交給她的。
信封上寫着她的名字,那熟悉的親愛的筆迹!她一見這筆迹,就覺得灰暗的世界亮了起來,自己有了依靠。
信封内有一個紙條,上有四個字:雪雪你來。
雪雪你來! 她聽見這召喚,任何艱難險阻也擋不住她奔向他身邊。
她來了。
她不自覺地移動穿着黑色半高跟鞋準備跋山涉水的腳,碰着了随身帶的小藍箱,到底提着它走出自己的家了。
一年來她總在理這箱子,綢單夾棉,換過了四季衣服。
她曾不止一次提到父親面前,準備立刻随他走。
而總是又回到自己房間,悄悄地哭泣。
現在箱子在腳前,父母親已陷進泥沼,任何的召喚也拔不出了。
雪雪你來! 這召喚來得太晚了。
昨天呂貴堂帶來口信,要她到香粟斜街三号見李宇明——她和衛葑結婚時的伴郎,一起上路。
信來早一些也許能使父親離開陷阱?現在連自己的去向也無法說明了。
這一晝夜間,她屢次走到父母房前,隻想再看看他們,也許再争吵幾句,但都沒有進去。
蘅芬來看她時,覺得她可能需要散散心,同意她到呂家看望趙蓮秀,并住一晚。
可以看出來,家裡又要賓客盈門,母親是有幾分高興的。
可憐的以應酬為生的母親!她習慣了在衣香鬓影中周旋,習慣了在這棟房子裡走來走去發号施令,習慣了她從小沒有離開過的一切。
她離不開,雪妍卻要離開了。
雪妍懷着悲痛,懷着期冀,又一次理過小藍箱。
這時,阿勝來請她去父親房裡。
京堯點着了煙燈,沒有燒煙,正定定地看着那火苗。
雪妍開門,他擡頭苦笑,說:“雪雪,你恨我嗎?” 雪雪,你恨我嗎? 那是訣别的辭句,臨終榻前的問話。
雪妍走過去撫着他青筋暴露的手,沒有回答。
她不能審判自己的父親。
那素來自由自在心不在焉的父親躺在煙燈旁,簡直像一個無助的嬰兒,她實在放不下他。
他的痛苦是巨大的,是母親不會經受也無法分擔的。
她心裡洶湧着一種感情,恨不得把他抱走。
“我對不起你。
我們沒有時間了。
”他就得下樓去聽人宰割。
他很忙,被宰割的忙。
“我怕見不着你——雪雪,你恨我嗎?” 父親素來白淨的臉上籠罩着一團黑氣,久不見笑容了。
自己走後,誰來做父母之間的媒介,把他們彼此認為屬于異國的語言翻譯明白?誰還能使得父親發出會心的暢笑?其實,自己就是留着,也做不到了。
一個亡國奴的身份,能把人壓死,悶死,就算不直接死于非命的話。
父親心裡是明白的,明白時間不多了,他其實也會明白我的去向。
雪妍很想說,怎能恨您呢,我的父親!但她哽咽着說不出。
京堯慢慢站起身,拍拍她的頭,取了靠在榻邊的手杖,走出房去。
他瘦多了,身子在駝絨袍子裡晃蕩,腳步很不平穩。
雪妍想追過去扶,聽見阿勝說“走好”的聲音,便立住不動。
雙扇玻璃門關了,父親幹啞的聲音留着。
雪雪,你恨我嗎? 雪妍知道該恨誰,但她似乎生來缺少這種感情。
她提着小藍箱走下仆人樓梯,邁出家門時忽然轉回,在客廳後面的一個備用小間向裡張望。
她要再看看母親,向她告别。
廳裡三個大花吊燈都亮着,照着錯落陳設的數十盆菊花,滿堂輝煌,客人已經不少。
她一眼便看見母親穿着亮藍地灑細白紋薄呢旗袍,像是籠着輕紗,罩一件藍白相間的橫條毛衣,臉上堆笑,輕倚在鋼琴上,和幾位藝術界人士談得似乎很有趣。
倚琴是蘅芬心愛的姿勢,雖然她從不彈琴。
雪妍希望母親轉過眼光,向她這邊望一眼,但母親迎到門口去了。
進來幾個日本人,擡着臉看廳中一切。
母親那從容大方又有幾分讨好的态度,使得雪妍掩住臉。
她還得再看一眼父親。
他不知縮在哪個角落。
忽聽見鼓掌,父親從菊花叢中,遲疑地、畏縮地出來了。
他縮着肩,駝着背,和母親一起,雙雙站在一個日本人前,像在忏悔,像在由那人重新證婚,像是一對被捕入籠的小老鼠! 雪雪,你恨我嗎? 雪妍忍不住淚,轉身急速走出後門,上了車,又不斷回頭望。
她在這裡度過了二十三年的家,已經沒有什麼可依戀。
這棟房子依舊,而真正的家正在消失,就像薄暮中的房屋在視線中消失一樣。
蓮秀一陣咳嗽把雪妍拉回那張舊椅。
蓮秀很抱歉,她知道淩家小姐的心懸兩地的痛苦,不願打擾她,寒暄過後就由她坐着出神。
放在旁邊的茶換了兩回,雪妍并未覺察。
“又一個萬裡尋夫。
”蓮秀想着,心裡漾過一點羨慕和悲哀。
她咳得滿面漲紅,雪妍站起身給她輕輕捶着,“香閣呢?不在這裡?” “大概在黃家和黃瑞祺在一起。
”蓮秀覺得這是好事,她很願意香閣及早有着落,“那孩子人不錯,夠好了。
” 雪妍不知道黃瑞祺是誰,不好評論。
心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