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四節
關燈
小
中
大
并無印象,默然片刻,點頭道:“過兩天到我辦公室來拿字。
”又對同學們說,“雖然要離開,蚊帳還得帶着。
蚊子是龜回的,蚊帳不是龜回的。
還得請這裡的蚊子别給昆明的通消息。
”大家都笑了,那正發寒戰的同學也咧咧嘴。
弗之又到别的宿舍看了一轉,出校園時托門房老頭去李家告訴一聲。
這時天已正午,進城的路兩旁是郁郁蔥蔥的灌木,缺少樹陰,太陽直曬。
他脫了長衫,拿在手上,隻想快點回家。
快進城門時,見一個高個兒木棍似的女人吃力地提了一個木桶,歪歪斜斜走來,盯住他看,随後笑道:“這不是孟先生嗎?您這身短打扮,可認不出來了。
”弗之仔細看,猜着大概是李太太。
她自到龜回後,從未往孟家來過。
“叫人給李太太送信去了,文漣到昆明去買藥,三兩天就回來。
”弗之有點緊張,以為她要大發雷霆。
“那好!他張羅他的,我張羅我的。
”李太太不動聲色,“我煮了一桶草藥水,治擺子,也有預防作用。
”說着把桶提在弗之面前。
藥汁上蓋着一張荷葉,荷葉邊上聚集着混濁的泡沫。
“李太太這是——”弗之不知她要做什麼。
“給同學們送去。
”士珍有幾分自豪,“我在北平就在醫書上看見過,這種草藥治擺子,這兒百姓也說。
城牆邊上就有。
”說着提起桶往前走。
弗之隻好轉身跟着。
心想,巫和醫本有聯系,李太太熱心腸,想救人,不知這藥有毒沒有,怎敢讓學生飲用!到校園門房,便讓士珍休息,命老頭請醫生來。
一會兒,醫生來了,見了這一桶渾水,皺眉說:“草藥我已經試過幾種了,沒得用的。
弄不好——” 未等他說完,士珍随手抓起一個碗,舀了半碗藥水咕咚咚喝下,然後說:“怕有毒嗎?我喝這碗你們看!”弗之不由得有些佩服。
這藥水至少無毒,因和醫生商量,是否可用。
“快送進去喝吧!瘧疾鬼怕這種氣味。
”士珍要來拎桶。
她一提瘧疾鬼,弗之和醫生不約而同都不想用這藥。
弗之說:“李太太很辛苦了,煮藥送藥為同學,這種精神,各家太太們都該學習。
這桶水放在這兒,一會兒趙醫生會分派。
”他的語氣和婉,但很堅決。
士珍還要說話,弗之又說:“孩子太小,李太太還是回去照顧孩子。
宿舍裡還有趙醫生,你不要操心了。
” “那麼你們快點讓病人喝。
”可能士珍認為藥水送到校門可算盡到救人之責,沒有多糾纏,自己回去了。
弗之和醫生提桶到僻靜處,把藥水倒在草叢裡。
隻聽呼啦啦一片響,離草叢相當遠處蹿起三四條蛇,豎着上身向遠處滑走了,兩人都吓一跳。
“倒沒有聞見特别的氣味。
”醫生說。
“大概瘧疾鬼聞得見。
”弗之說。
三天後,李漣回來,帶回許多藥品,擊敗了瘧疾鬼。
又一個星期一,弗之到學校參加升旗儀式。
規定時間已過,操場上學生不多,沒有排隊。
年輕的體育教員跑過來說,這幾天換了一個教官,常常遲到。
說話間,那教官慢吞吞走來。
他衣領敞開,帽子歪戴,一手拿國旗,一手拿着一根雲南特有的長水煙袋,懶洋洋走到旗杆前。
不負責任!弗之生氣地想。
低聲批評道:“你遲到了。
” “你說哪樣?”那兵大概有點醉意,立刻沉下臉來,把國旗扔在地上,“老子見不得!” 弗之不禁大怒,大聲喝道:“你失職!你怎麼把國旗随便扔!你是教官嗎?” “連長派我來的。
我是排長!陳排長!怎麼樣嘛!老子這邊收容你們這些難民就不錯!”排長接連說了些粗話,一面揮舞那根煙袋,幾乎打着弗之的肩。
幾個學生上前護住,幾位先生也走過來。
弗之且不理論,命學生升旗,大家肅立。
升旗後,陸續有學生蹑手蹑腳進入隊伍。
弗之講話。
他說:“抗戰已經一年多了。
敵人想速戰速決,三個月吞并中國,他們沒有辦到。
因為我們的民族覺醒了,終于認識到團結的重要,共同投入抵抗外侮的戰鬥。
這次抗戰,是我們民族的轉折點,我們的生機!同學們知道折筷子的故事,一隻筷子容易折斷,一束筷子折不斷。
每個人負起自己的責任,貢獻出自己力量,哪怕這力量極微薄,合在一起,便不可擋。
前一陣有同學病倒,好在現
”又對同學們說,“雖然要離開,蚊帳還得帶着。
蚊子是龜回的,蚊帳不是龜回的。
還得請這裡的蚊子别給昆明的通消息。
”大家都笑了,那正發寒戰的同學也咧咧嘴。
弗之又到别的宿舍看了一轉,出校園時托門房老頭去李家告訴一聲。
這時天已正午,進城的路兩旁是郁郁蔥蔥的灌木,缺少樹陰,太陽直曬。
他脫了長衫,拿在手上,隻想快點回家。
快進城門時,見一個高個兒木棍似的女人吃力地提了一個木桶,歪歪斜斜走來,盯住他看,随後笑道:“這不是孟先生嗎?您這身短打扮,可認不出來了。
”弗之仔細看,猜着大概是李太太。
她自到龜回後,從未往孟家來過。
“叫人給李太太送信去了,文漣到昆明去買藥,三兩天就回來。
”弗之有點緊張,以為她要大發雷霆。
“那好!他張羅他的,我張羅我的。
”李太太不動聲色,“我煮了一桶草藥水,治擺子,也有預防作用。
”說着把桶提在弗之面前。
藥汁上蓋着一張荷葉,荷葉邊上聚集着混濁的泡沫。
“李太太這是——”弗之不知她要做什麼。
“給同學們送去。
”士珍有幾分自豪,“我在北平就在醫書上看見過,這種草藥治擺子,這兒百姓也說。
城牆邊上就有。
”說着提起桶往前走。
弗之隻好轉身跟着。
心想,巫和醫本有聯系,李太太熱心腸,想救人,不知這藥有毒沒有,怎敢讓學生飲用!到校園門房,便讓士珍休息,命老頭請醫生來。
一會兒,醫生來了,見了這一桶渾水,皺眉說:“草藥我已經試過幾種了,沒得用的。
弄不好——” 未等他說完,士珍随手抓起一個碗,舀了半碗藥水咕咚咚喝下,然後說:“怕有毒嗎?我喝這碗你們看!”弗之不由得有些佩服。
這藥水至少無毒,因和醫生商量,是否可用。
“快送進去喝吧!瘧疾鬼怕這種氣味。
”士珍要來拎桶。
她一提瘧疾鬼,弗之和醫生不約而同都不想用這藥。
弗之說:“李太太很辛苦了,煮藥送藥為同學,這種精神,各家太太們都該學習。
這桶水放在這兒,一會兒趙醫生會分派。
”他的語氣和婉,但很堅決。
士珍還要說話,弗之又說:“孩子太小,李太太還是回去照顧孩子。
宿舍裡還有趙醫生,你不要操心了。
” “那麼你們快點讓病人喝。
”可能士珍認為藥水送到校門可算盡到救人之責,沒有多糾纏,自己回去了。
弗之和醫生提桶到僻靜處,把藥水倒在草叢裡。
隻聽呼啦啦一片響,離草叢相當遠處蹿起三四條蛇,豎着上身向遠處滑走了,兩人都吓一跳。
“倒沒有聞見特别的氣味。
”醫生說。
“大概瘧疾鬼聞得見。
”弗之說。
三天後,李漣回來,帶回許多藥品,擊敗了瘧疾鬼。
又一個星期一,弗之到學校參加升旗儀式。
規定時間已過,操場上學生不多,沒有排隊。
年輕的體育教員跑過來說,這幾天換了一個教官,常常遲到。
說話間,那教官慢吞吞走來。
他衣領敞開,帽子歪戴,一手拿國旗,一手拿着一根雲南特有的長水煙袋,懶洋洋走到旗杆前。
不負責任!弗之生氣地想。
低聲批評道:“你遲到了。
” “你說哪樣?”那兵大概有點醉意,立刻沉下臉來,把國旗扔在地上,“老子見不得!” 弗之不禁大怒,大聲喝道:“你失職!你怎麼把國旗随便扔!你是教官嗎?” “連長派我來的。
我是排長!陳排長!怎麼樣嘛!老子這邊收容你們這些難民就不錯!”排長接連說了些粗話,一面揮舞那根煙袋,幾乎打着弗之的肩。
幾個學生上前護住,幾位先生也走過來。
弗之且不理論,命學生升旗,大家肅立。
升旗後,陸續有學生蹑手蹑腳進入隊伍。
弗之講話。
他說:“抗戰已經一年多了。
敵人想速戰速決,三個月吞并中國,他們沒有辦到。
因為我們的民族覺醒了,終于認識到團結的重要,共同投入抵抗外侮的戰鬥。
這次抗戰,是我們民族的轉折點,我們的生機!同學們知道折筷子的故事,一隻筷子容易折斷,一束筷子折不斷。
每個人負起自己的責任,貢獻出自己力量,哪怕這力量極微薄,合在一起,便不可擋。
前一陣有同學病倒,好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