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
衛葑恨不得一步跨到老沈住處,同時又對拉車人滿懷歉意。
他主張廢除人力車,但他也常坐,因為沒有更合适的交通工具。
“這幾天座兒不多吧?”他問,“夠吃嗎?” “一天奔一天的嚼谷兒。
”車夫把車放平了,“肚子能大能小,就是苦了孩子們——這不過剛開個頭兒罷了。
” 車快到東四牌樓,正有一輛電車搖搖晃晃駛過,車輪碰着鐵軌,發出異乎尋常的響聲。
“要是從東單坐電車就快多了。
”衛葑想,招呼車夫把車放在路邊。
衛葑掏出幾張毛票塞過去,轉身就走。
“謝您哪!”車夫大聲說。
衛葑擺擺手,大步走去。
他想跑步,但克制住了,走得比平時還慢。
街上鋪面大都開着,顧客寥寥可數。
“不知老沈在不在。
”他思忖,暗自希望老沈已經離開。
他們對于逮捕早有準備,但沒有料到來得這樣快。
忽然一陣整齊沉重的腳步聲從背後傳來,他回頭,看見一隊荷槍的日本兵正穿過東四牌樓,向北前進。
這是午間巡邏。
這些前些年修繕過的牌樓彩繪輝煌,現在從這輝煌裡,正在慢慢吐出一條毒蛇。
衛葑覺得頭暈,忙轉進一條胡同。
不時回頭,見刺刀一閃一閃,從胡同口過去了。
仔細看周圍,知是隆福寺。
“無怪乎洋車不願意走大街。
”他想。
他沒有穿小胡同的本事,隻好仍退出來,走到錢糧胡同時,大褂後背都濕透了。
老沈的住處是一所普通四合院,像當時所有北平城的住戶一樣,大門緊閉。
衛葑拉那舊拉鈴。
半晌,門開了一條縫,露出半張枯皺的臉,這是那位老房東。
他認得衛葑,還是用一隻眼睛上下打量,然後遞出一本書,輕聲說:“二十九頁。
”便關了門。
衛葑緊緊拿着書走開了,看那書,是一本舊《花月痕》。
老沈那裡大概已受到注意。
他隻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走着,看看街上還是空蕩蕩,不像有人跟蹤,漸漸定下心來。
正好路邊有一個公廁,便走進去,見沒有人,遂翻書來看。
二十九頁上端空白處,用鉛筆寫着“速走”兩字,是老沈的筆迹。
字下畫一圓圈,分出三個箭頭寫着A.B.C.。
這些字迹都很淡,卻重重地撞進他心裡。
他迅速地撕下這一頁,着細撕碎有字迹的地方,扔在坑裡。
他不敢停留,順着地安門大街往北走。
他沒有目的,隻知道不能回家。
走到後門橋信步向西拐,到得什刹海旁。
湖面水汽氤氲中透出幾枝垂着頭的荷葉,堤岸上柳絲也懶洋洋垂着。
路上有幾個人走動,都是懶洋洋的。
他也盡力放慢腳步,想從紛亂的心緒中理出個頭緒來。
他有一個任務:通知ABC中的任何一人停止近期的一次會議,然後自己立刻離開北平。
三個人,一個在南城,兩個在西郊。
若到南城,可照原來計劃乘火車,若到西郊,怎樣去法?老沈安全嗎?别的同志安全嗎?他在學生運動中,是有勇有謀的人物,這時他感到緊張不安。
反對政府當局,終究是中國人自己家裡的事,鬥争再嚴酷,他沒有斷過和組織的聯系。
現在他孤身一人,要對付兇殘強大的日本侵略者。
雪妍家會受牽連嗎?有那缪老兒,總可以過得去。
他決定還是乘火車時,發現已走上什刹海西堤。
這裡夏日的集市已中斷了一個多月,現在又有些吃食玩物攤子,隻是稀稀落落。
一個耍猴兒的拉着個戴鬼臉的猴兒走圈子,走到一個箱子前,那猴兒自己探爪取出另一個面具換上,再接着走圈子。
耍猴人不像平常一樣敲鑼助興,隻是機械地行動。
一個七八歲滿臉泥迹的男孩伸着一頂舊帽子要錢。
“你真慷慨!”他聽見一句英文,擡頭,見一個苗條女郎正把一張鈔票扔到帽子裡。
再看時,是澹台玹,旁邊站着她的美國朋友麥保羅。
“哈啰!”玹子從眼角看見他了,高興地走過來,“你怎麼有興緻來這裡?一個人?太太呢?”她不說淩雪妍,聽起來有點諷刺意味。
衛葑不知道有什麼好諷刺的,隻機械地和麥保羅招呼。
“我們出來走走,簡直沒什麼可玩的。
”玹子抱怨地說,又好奇地盯着衛葑,“真的,你怎麼上這兒來,不上我們那兒去?” “随便走走。
”衛葑淡淡地說,“你們不怕熱?” “我們打賭,”麥保羅說,“我說這兒又擺起攤子了,玹子不信,立刻出來看看。
” “可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賭的。
”玹子的目光溜過路旁稀落的攤子。
到了八月下旬,鮮碗兒也不那麼鮮了,但攤頭還擺着。
剝好的蓮子、菱角等放在碎冰上,玹子不屑一顧,隻往前走。
衛葑也随着。
前面是什刹海有名的飯館會賢堂了,忽然一面鮮紅的太陽旗撞入眼簾。
衛葑踉跄了一下,玹子和麥保羅也停住腳步。
“都是日本人的了!”玹子冷笑說。
麥保羅同情地看看這兩個中國人。
衛葑恨不得跳上去把那旗扯下來撕碎,放在腳下踩!他覺得真該馬上走,馬上離開北平! 玹子的目光從太陽旗移到衛葑身上,她感到身邊有波濤在翻騰。
“怎麼樣?衛先生!上我們家坐坐?”口氣帶幾分調皮,目光表達了真誠的邀請,她看出來衛葑需要休息和鎮定
他主張廢除人力車,但他也常坐,因為沒有更合适的交通工具。
“這幾天座兒不多吧?”他問,“夠吃嗎?” “一天奔一天的嚼谷兒。
”車夫把車放平了,“肚子能大能小,就是苦了孩子們——這不過剛開個頭兒罷了。
” 車快到東四牌樓,正有一輛電車搖搖晃晃駛過,車輪碰着鐵軌,發出異乎尋常的響聲。
“要是從東單坐電車就快多了。
”衛葑想,招呼車夫把車放在路邊。
衛葑掏出幾張毛票塞過去,轉身就走。
“謝您哪!”車夫大聲說。
衛葑擺擺手,大步走去。
他想跑步,但克制住了,走得比平時還慢。
街上鋪面大都開着,顧客寥寥可數。
“不知老沈在不在。
”他思忖,暗自希望老沈已經離開。
他們對于逮捕早有準備,但沒有料到來得這樣快。
忽然一陣整齊沉重的腳步聲從背後傳來,他回頭,看見一隊荷槍的日本兵正穿過東四牌樓,向北前進。
這是午間巡邏。
這些前些年修繕過的牌樓彩繪輝煌,現在從這輝煌裡,正在慢慢吐出一條毒蛇。
衛葑覺得頭暈,忙轉進一條胡同。
不時回頭,見刺刀一閃一閃,從胡同口過去了。
仔細看周圍,知是隆福寺。
“無怪乎洋車不願意走大街。
”他想。
他沒有穿小胡同的本事,隻好仍退出來,走到錢糧胡同時,大褂後背都濕透了。
老沈的住處是一所普通四合院,像當時所有北平城的住戶一樣,大門緊閉。
衛葑拉那舊拉鈴。
半晌,門開了一條縫,露出半張枯皺的臉,這是那位老房東。
他認得衛葑,還是用一隻眼睛上下打量,然後遞出一本書,輕聲說:“二十九頁。
”便關了門。
衛葑緊緊拿着書走開了,看那書,是一本舊《花月痕》。
老沈那裡大概已受到注意。
他隻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走着,看看街上還是空蕩蕩,不像有人跟蹤,漸漸定下心來。
正好路邊有一個公廁,便走進去,見沒有人,遂翻書來看。
二十九頁上端空白處,用鉛筆寫着“速走”兩字,是老沈的筆迹。
字下畫一圓圈,分出三個箭頭寫着A.B.C.。
這些字迹都很淡,卻重重地撞進他心裡。
他迅速地撕下這一頁,着細撕碎有字迹的地方,扔在坑裡。
他不敢停留,順着地安門大街往北走。
他沒有目的,隻知道不能回家。
走到後門橋信步向西拐,到得什刹海旁。
湖面水汽氤氲中透出幾枝垂着頭的荷葉,堤岸上柳絲也懶洋洋垂着。
路上有幾個人走動,都是懶洋洋的。
他也盡力放慢腳步,想從紛亂的心緒中理出個頭緒來。
他有一個任務:通知ABC中的任何一人停止近期的一次會議,然後自己立刻離開北平。
三個人,一個在南城,兩個在西郊。
若到南城,可照原來計劃乘火車,若到西郊,怎樣去法?老沈安全嗎?别的同志安全嗎?他在學生運動中,是有勇有謀的人物,這時他感到緊張不安。
反對政府當局,終究是中國人自己家裡的事,鬥争再嚴酷,他沒有斷過和組織的聯系。
現在他孤身一人,要對付兇殘強大的日本侵略者。
雪妍家會受牽連嗎?有那缪老兒,總可以過得去。
他決定還是乘火車時,發現已走上什刹海西堤。
這裡夏日的集市已中斷了一個多月,現在又有些吃食玩物攤子,隻是稀稀落落。
一個耍猴兒的拉着個戴鬼臉的猴兒走圈子,走到一個箱子前,那猴兒自己探爪取出另一個面具換上,再接着走圈子。
耍猴人不像平常一樣敲鑼助興,隻是機械地行動。
一個七八歲滿臉泥迹的男孩伸着一頂舊帽子要錢。
“你真慷慨!”他聽見一句英文,擡頭,見一個苗條女郎正把一張鈔票扔到帽子裡。
再看時,是澹台玹,旁邊站着她的美國朋友麥保羅。
“哈啰!”玹子從眼角看見他了,高興地走過來,“你怎麼有興緻來這裡?一個人?太太呢?”她不說淩雪妍,聽起來有點諷刺意味。
衛葑不知道有什麼好諷刺的,隻機械地和麥保羅招呼。
“我們出來走走,簡直沒什麼可玩的。
”玹子抱怨地說,又好奇地盯着衛葑,“真的,你怎麼上這兒來,不上我們那兒去?” “随便走走。
”衛葑淡淡地說,“你們不怕熱?” “我們打賭,”麥保羅說,“我說這兒又擺起攤子了,玹子不信,立刻出來看看。
” “可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賭的。
”玹子的目光溜過路旁稀落的攤子。
到了八月下旬,鮮碗兒也不那麼鮮了,但攤頭還擺着。
剝好的蓮子、菱角等放在碎冰上,玹子不屑一顧,隻往前走。
衛葑也随着。
前面是什刹海有名的飯館會賢堂了,忽然一面鮮紅的太陽旗撞入眼簾。
衛葑踉跄了一下,玹子和麥保羅也停住腳步。
“都是日本人的了!”玹子冷笑說。
麥保羅同情地看看這兩個中國人。
衛葑恨不得跳上去把那旗扯下來撕碎,放在腳下踩!他覺得真該馬上走,馬上離開北平! 玹子的目光從太陽旗移到衛葑身上,她感到身邊有波濤在翻騰。
“怎麼樣?衛先生!上我們家坐坐?”口氣帶幾分調皮,目光表達了真誠的邀請,她看出來衛葑需要休息和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