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節
關燈
小
中
大
的出路。
”通電最後呼籲:“武裝保衛平津華北!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全中國人民、政府和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的長城,抵抗日寇侵略!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驅逐日寇出中國!” “這是符合全體中國人的心願的。
”弗之說,他安靜地将通電放在一旁。
“我也這樣覺得。
國共合作共禦民族之敵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蕭澂睜大黑白分明的眼睛,“我認為你看了會大為高興,你這個SincereLeftist。
” 弗之一笑:“正因為我sincere,我是比較客觀的。
現政府如同家庭之長子,負擔着實際責任,考慮問題要全面,且有多方掣肘。
在我們這多年積貧積弱的情況下,制定決策是不容易的。
共産黨如同家庭之幼子,包袱少,常常是目光敏銳的。
他們應該這樣做。
” “這也是事實,大學中人,看來沒有主張議和的。
”蕭澂說。
“在城裡聽說盧溝橋已經停戰。
大概有這樣幾項辦法:雙方部隊撤回原防;中國方面駐守軍換防,由河北保安隊駐守。
你想日本人會守信約嗎?不過是拖延幾天時間,哄一哄人罷了。
” 弗之說着,站起身踱來踱去,随手翻看紅木高幾上的信、報,抽出一張油印紙,和蕭澂帶來的通電完全一樣。
“這兒也有一份。
”他們對望微笑,都猜到是誰安排送來,隻是心照不宣。
“卣辰處一定也有。
”弗之說。
“我今天下午去南京,到廬山去。
全面抗戰是不可避免的,還要反對把北平作為文化城的謬論。
”蕭澂說,“缪東惠的那個提案是四六骈文,聽起來倒是音調铿锵。
” “以前有這種幻想還可諒,現在就不可諒了。
估計政府不會這樣做。
前市長的做法還可以說是幻想,現在就是純粹的投降。
” 弗之說起前市長,兩人都想起那次告别的場面。
前市長袁某人對文化城的設想頗有興趣,曾大力修繕東、西四牌樓,把木架換為洋灰結構,又修建通往頤和園的路,還出了一本裝幀精美的《故都文物略》。
可是對日本人不肯全面逢迎,終于卸任,被限期離開北京。
他臨行時在北京飯店舉行告别宴會,邀請了各界名流,弗之和子蔚都參加了。
席間袁市長手持空酒杯,到幾個主要桌面,把酒杯一舉,同外一照,并不說話。
菜未上完,市府秘書走過來對他說,時間已到。
他默然片刻,說:“這一點時間也不給嗎!”随即站起身,向四方拱手,離席去了。
當時滿場肅靜,無一人再舉箸。
這是幾年前的事了,想起來還很沉重。
子蔚道:“誰能想象這是在中國領土上!我走後,局勢不知會怎樣發展,寓所有系裡同人照應,可不必費心。
” 弗之颔首道:“如果時局可能,我大概在二十五日左右動身往廬山。
” 這時孟峨出現在客廳門口:“爸爸,校長辦公室來電話。
” 弗之去接電話。
她走過來靠着一個高背藤椅站住,向子蔚微笑:“學校是不是要搬家?” “還不知道。
我想這是遲早的事。
” “我還考不考大學呢?”峨一半像問自己。
“當然應該考,唯其國家有難,更要在艱難中培養人才。
不然國家誰來支撐?”子蔚一向覺得峨有些古怪,矯情,不像嵋那樣天真自然,當然嵋還是個孩子。
峨又問了:“生物系呢?該學生物嗎?”她似乎很困惑。
“我當初選定這門學科,是從對哲學的興趣開始的。
人生太奇怪了,生命也太奇怪了。
我想學生物有幾點好處:它不像數學物理那樣,如果天分不夠,會學不下去。
也不像文科那樣,若不到最出色,就似乎很平庸。
一般來說,總可以成為專門人才。
” 這是說我很平庸,才應該上生物系嗎?峨臉紅了:“其實我也覺得生命很奇怪。
” 弗之進來,對峨一揮手,要她退去,一面對子蔚說:“秦校長從南京來電話,要我代召開一次校務會議,要大家堅守待命。
他今天動身到廬山,參加第一期座談會,遲到了。
” “好。
那我下午走了。
不知何時再見。
”子蔚站起身說。
伸手去拿那份傳單。
“這個就放在這裡一并處理好了。
”弗之忙說。
心想,子蔚幸無家室之累。
不過這話不能說,說出來會有些嘲笑意味。
他看着子蔚騎車走了。
峨又出來叫他接莊伯伯的電話,見蕭澂已走,怅怅地說:“娘還說讓留他吃飯呢。
” 弗之說:“咱們商量一下,乘這兩天城門還開,你和娘最好進城。
你要好好複習功課。
” “那爹爹呢?” “我留在學校。
”弗之回答,拿起高幾上的東西,先進書房,才去接電話。
“我在實驗室。
”卣辰在那邊說。
“我剛到方壺,你真快。
” “衛葑不在我這裡。
” “有人找他嗎?” “淩太太打電話,說他一早就不見了。
” “登個尋人啟事?” “怎麼登?走失愛婿一名?”卣辰幽默地說,“要是看見他,說實驗室也等他。
現在還能正常工作,做一分鐘是一分鐘。
” 兩邊都放下電話,去搶那一分鐘。
”通電最後呼籲:“武裝保衛平津華北!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全中國人民、政府和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的長城,抵抗日寇侵略!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驅逐日寇出中國!” “這是符合全體中國人的心願的。
”弗之說,他安靜地将通電放在一旁。
“我也這樣覺得。
國共合作共禦民族之敵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蕭澂睜大黑白分明的眼睛,“我認為你看了會大為高興,你這個SincereLeftist。
” 弗之一笑:“正因為我sincere,我是比較客觀的。
現政府如同家庭之長子,負擔着實際責任,考慮問題要全面,且有多方掣肘。
在我們這多年積貧積弱的情況下,制定決策是不容易的。
共産黨如同家庭之幼子,包袱少,常常是目光敏銳的。
他們應該這樣做。
” “這也是事實,大學中人,看來沒有主張議和的。
”蕭澂說。
“在城裡聽說盧溝橋已經停戰。
大概有這樣幾項辦法:雙方部隊撤回原防;中國方面駐守軍換防,由河北保安隊駐守。
你想日本人會守信約嗎?不過是拖延幾天時間,哄一哄人罷了。
” 弗之說着,站起身踱來踱去,随手翻看紅木高幾上的信、報,抽出一張油印紙,和蕭澂帶來的通電完全一樣。
“這兒也有一份。
”他們對望微笑,都猜到是誰安排送來,隻是心照不宣。
“卣辰處一定也有。
”弗之說。
“我今天下午去南京,到廬山去。
全面抗戰是不可避免的,還要反對把北平作為文化城的謬論。
”蕭澂說,“缪東惠的那個提案是四六骈文,聽起來倒是音調铿锵。
” “以前有這種幻想還可諒,現在就不可諒了。
估計政府不會這樣做。
前市長的做法還可以說是幻想,現在就是純粹的投降。
” 弗之說起前市長,兩人都想起那次告别的場面。
前市長袁某人對文化城的設想頗有興趣,曾大力修繕東、西四牌樓,把木架換為洋灰結構,又修建通往頤和園的路,還出了一本裝幀精美的《故都文物略》。
可是對日本人不肯全面逢迎,終于卸任,被限期離開北京。
他臨行時在北京飯店舉行告别宴會,邀請了各界名流,弗之和子蔚都參加了。
席間袁市長手持空酒杯,到幾個主要桌面,把酒杯一舉,同外一照,并不說話。
菜未上完,市府秘書走過來對他說,時間已到。
他默然片刻,說:“這一點時間也不給嗎!”随即站起身,向四方拱手,離席去了。
當時滿場肅靜,無一人再舉箸。
這是幾年前的事了,想起來還很沉重。
子蔚道:“誰能想象這是在中國領土上!我走後,局勢不知會怎樣發展,寓所有系裡同人照應,可不必費心。
” 弗之颔首道:“如果時局可能,我大概在二十五日左右動身往廬山。
” 這時孟峨出現在客廳門口:“爸爸,校長辦公室來電話。
” 弗之去接電話。
她走過來靠着一個高背藤椅站住,向子蔚微笑:“學校是不是要搬家?” “還不知道。
我想這是遲早的事。
” “我還考不考大學呢?”峨一半像問自己。
“當然應該考,唯其國家有難,更要在艱難中培養人才。
不然國家誰來支撐?”子蔚一向覺得峨有些古怪,矯情,不像嵋那樣天真自然,當然嵋還是個孩子。
峨又問了:“生物系呢?該學生物嗎?”她似乎很困惑。
“我當初選定這門學科,是從對哲學的興趣開始的。
人生太奇怪了,生命也太奇怪了。
我想學生物有幾點好處:它不像數學物理那樣,如果天分不夠,會學不下去。
也不像文科那樣,若不到最出色,就似乎很平庸。
一般來說,總可以成為專門人才。
” 這是說我很平庸,才應該上生物系嗎?峨臉紅了:“其實我也覺得生命很奇怪。
” 弗之進來,對峨一揮手,要她退去,一面對子蔚說:“秦校長從南京來電話,要我代召開一次校務會議,要大家堅守待命。
他今天動身到廬山,參加第一期座談會,遲到了。
” “好。
那我下午走了。
不知何時再見。
”子蔚站起身說。
伸手去拿那份傳單。
“這個就放在這裡一并處理好了。
”弗之忙說。
心想,子蔚幸無家室之累。
不過這話不能說,說出來會有些嘲笑意味。
他看着子蔚騎車走了。
峨又出來叫他接莊伯伯的電話,見蕭澂已走,怅怅地說:“娘還說讓留他吃飯呢。
” 弗之說:“咱們商量一下,乘這兩天城門還開,你和娘最好進城。
你要好好複習功課。
” “那爹爹呢?” “我留在學校。
”弗之回答,拿起高幾上的東西,先進書房,才去接電話。
“我在實驗室。
”卣辰在那邊說。
“我剛到方壺,你真快。
” “衛葑不在我這裡。
” “有人找他嗎?” “淩太太打電話,說他一早就不見了。
” “登個尋人啟事?” “怎麼登?走失愛婿一名?”卣辰幽默地說,“要是看見他,說實驗室也等他。
現在還能正常工作,做一分鐘是一分鐘。
” 兩邊都放下電話,去搶那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