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節

關燈
果不出弗之所料,休戰的第三天,日軍違約向宛平縣大舉進攻。

    戰事持續,到七月十三日中午,在永定門外發生激戰,北平南城一帶聽得很清楚。

    一陣陣槍炮聲,讓人不時激靈靈打個冷戰,雖然天氣還是熱得悶人。

    北城聽不見槍聲,但炮聲隆隆,不時傳來。

    人們也驚惶,也興奮。

    街談巷議,是咱們的隊伍打到哪裡了,好像我們擁有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

    報紙空前暢銷,尚未普及的收音機更成了稀罕物兒,凡有的就常開着聽新聞。

     香粟斜街三号大門内和整個北平城一樣,氣氛非常。

    呂老太爺這天誦經已畢,着急地等報紙,催問過多次。

    有時他弄不清到底是炮聲還是雷聲,快到中午忽問是不是要下雨。

    趙蓮秀高聲解釋那是愈來愈緊的炮聲。

    遇到任何情況絕不隐瞞,這是她在老太爺身邊多年受的訓練。

     “這麼說,是越打離城越近了。

    ”老人自言自語,一面在寬敞的客廳裡踱步。

    客廳是舊式方磚墁地,隻在一組主要的座椅間鋪了塊舊地毯。

    他總是沿着房間當中一行方磚走,從不踩錯行。

    趙蓮秀就坐在靠窗處一張格外舊的高背椅上。

    椅背上的花呢破了,用顔色近似的碎布綴補得很諧調,卻仍看出舊來。

    她以為坐這樣的椅子才合自己身份。

    平常她手裡總拿着活計,有時縫有時織,因為沒有什麼實際用途,常常是縫好織好又拆了重做。

    這時因為心裡亂,一個繡花繃子放在椅旁幾上,半天沒有動。

     “這麼說,是越打離城越近了?”老人踱過來時,轉臉向蓮秀說。

     “聽她二姐說,得商量商量往哪兒避一避呢。

    ”蓮秀聲音依舊很高,這是習慣,但聲音有些怯怯的。

    這是因為幾次時局緊張時,親朋中有的往南方,有的往天津租界,老太爺都反對。

     “避什麼?”老人站在客廳中間,停住了。

     “爹起來了。

    ”绛初掀簾子進來,随着她是一陣炮響。

    “時局不好呢。

    大炮打過來,不知落在哪兒,德國醫院有房間,好些朋友上那兒去避着。

    子勤的意思讓伺候爹去住兩天呢。

    ” 老人仍站着,好像不大懂。

    绛初又說:“爹和孩子們一起,他們準得高興得了不得。

    ” “孩子們是要找個安全的地方。

    ”老人沉吟地說,“去德國醫院——” “缪府一家,淩先生一家,還有好幾家親戚都去。

    子勤他們公司幾個副經理的家眷也要去,可還沒有房間。

    咱們的房間已訂下了。

    ”绛初忙說。

     “孩子未嘗不可以去。

    ”老人說,“你安排吧,我是不去的。

    你三妹什麼時候進城?” “今早上電話又不通。

    現在打起來,諒必進不了城了。

    嵋和小娃都在玮玮屋裡寫大字。

    ”绛初停了一會兒,忍不住問:“那就吩咐開午飯,爹吃點什麼就去吧。

    ” “我不去!”老人說了就繼續踱步,意思是不要再打擾他。

     “爹不去,我們怎麼放心?把爹撇在家,也不成個道理。

    ” “你們隻管去。

    ”老人一面走一面溫和地說,“我今年七十六歲,能親眼看見中國兵抵抗外侮,死也瞑目。

    隻蓮秀陪着就行了。

    ” “那裡什麼都方便,爹不過就是上車下車——” 老人仍一面走一面擺一擺手,示意不要說了。

     绛初知道勸也無用,隻好說:“那隻好随爹的意思。

    ”轉身要走。

     蓮秀忙走過來,輕聲問:“她二姐,要不然請老太爺往後面樓下住兩天?” “我早就想着了。

    你先勸勸,我還有事料理。

    ” 绛初說着走出門。

     外面已近正午,因為廊前搭着卷棚,院子裡已經按規矩灑了兩次水,壓了些酷熱。

    绛初到自己屋裡,先吩咐劉媽打點衣物,又按鈴叫了聽差劉鳳才來,交代收拾後樓。

     “後樓避避流彈倒可以,街上幾家鄰居剛剛來問能不能遮蔽他們幾天。

    ”劉鳳才小心地說。

     “全是心理作用。

    ”绛初不耐煩地說,“收拾好了再說。

    ” 這時電話響了,是嶽蘅芬打來。

    先說她和雪妍已經在德國醫院,一家一個房間,打仗的時候也就可以了。

    問澹台家什麼時候去,又說秦校長眷屬也在那裡。

    問碧初進城沒有,接着才問有無衛葑的消息。

     “衛葑不在家嗎?”绛初倒有些詫異。

     “第二天就出城去了,說是有要緊事。

    ”淩太太抱怨地說,“這已經快一個星期了,前幾天有電話來,說今天進城,看來也來不了。

    ” 绛初安慰了幾句,挂了電話。

    略一定神,往玹子屋裡來。

    玹子住前院西首小跨院,三間小北房,兩明一暗。

    院子沒有正經的門,隻從廊上的門進去,大家就稱之為廊門院。

    房子全像绛初上房那樣裝修過,棕色地闆綠色紗窗,中西合璧的布置。

    最突出的是滿屋擺滿了洋囡囡,實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