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節

關燈
為多拿回扣,北平話叫底子錢,那有一定比例;而是他喜歡這廣東挑,覺得它有超出隻是吃飽的趣味。

    有時候他也買兩塊棗泥餡的綠豆糕,給他想象中的兒子。

     兩個孩子回到自己房間。

    嵋立即抱起坐在桌上的一個破舊的洋囡囡,那是峨傳下來的“小可憐”,很得嵋的關心。

    嵋安慰它:“你别怕,有我呢。

    ”她想想,說的仍是這兩句:“你别怕,有我呢。

    ” “打仗是怎麼回事?”小娃沉思地問。

     嵋抱着洋囡囡站在窗前,看着花園的一片濃綠。

    一個花圃裡種着一片波斯菊,這種花的莖細而長,頭上頂着一朵花,顯得很單薄,合成一片卻很豐富,好像長荒了,給人不羁不拘的感覺。

     必須多看兩眼,嵋想。

    接着向小娃說:“這就是打仗。

    ”見小娃不懂,又說:“打了仗,這些花都沒有了,所以得多看兩眼。

    ” “我不喜歡打仗。

    ”小娃仍沉思地說。

     “我也不喜歡。

    ”嵋把洋囡囡放在窗台上,讓她幫着多看兩眼。

     整個中午孟家的電話頻繁,客人不斷。

    中午二時許澹台勉來接呂老太爺,說日方要我方上午十一時撤離盧溝橋,我方當然不答應,又打起來了。

    他很興奮,說隻要打,就有希望,怕的是不打。

     老人說,過幾天雖然還要來,那“還我河山”大圖章必須帶着,好不時修改。

    他上了車,忽然又下車,要到花園看看。

     “爹,這會兒正熱,等再來,傍晚到園子裡坐。

    ”碧初說。

     老人似乎聽不見,隻管走,大家隻好跟着,一同來到花園。

     花園裡驕陽當頭,照得花草都沒有精神。

    老人扶杖在柳陰下站定,眯着眼打量眼前的一切。

     學校對老人來說,是個美好的地方。

    他半生奔走革命,深知事在人為,人材最為重要。

    從花園望過去,在綠陰掩映間,可見一排排的教室和兩座樓。

    老人曾多次站在這兒,看學生夾着書來來去去,心中總升起模糊的希望。

    這時因值暑假,校園裡靜悄悄的。

    炮火還沒有引起動靜。

    衆人把眼光落在那五顔六色的波斯菊上,心裡都不平靜。

     “這花開得好盛。

    ”澹台勉歎道。

     “公公也多看兩眼。

    ”小娃忽然仰頭說。

     “是要多看兩眼。

    ”老人輕撫小娃的頭。

     大家不由得都多看兩眼。

    柳陰遮住陽光,遮不住地下的熱氣。

    說話間,老人已是汗涔涔了。

     碧初說道:“爹,上車吧。

    子勤兄進城還有事。

    ” “我不忙。

    下午有一處邀去講講華北供電情況。

    今天不知道還講不講。

    ”子勤在老人耳邊大聲說。

     老人默然,擺擺手,上車走了。

     碧初進屋,安排吩咐了幾件事,就去梳妝。

    趙媽給孩子們換了衣服。

    小娃的是一套淡藍色海軍服,他穿好了立即在房間裡來來去去正步走。

    嵋換上一件白紗衣,領口袖邊都是荷葉绉邊,秀美的頭襯在绉邊中,真像挺立的花朵。

    腳下是紅白相間薄皮編結的涼鞋。

     趙媽把她一提,放在梳妝台鏡前,“看看我們二小姐,多麼俊!” 嵋立刻擠着碧初坐下了,“娘,給我擦點什麼。

    ”她靠着母親笑。

     一面橢圓形大鏡子嵌在硬木流雲雕框中,鏡中映出依偎着的母女,眉兒都彎彎的,眼睛充滿笑意。

     碧初給嵋系上一條鮮紅的發帶,一面說:“小孩子以自然為好,不用擦東西。

    擦上反顯得做作。

    ” 嵋不說話了,隻看着碧初梳頭。

    碧初的頭發很多很黑,全都攏到後面,梳了一個圓形的髻,是照呂老太太的樣式梳的。

    老太太的發髻在阜陽縣城裡很有名,有呂家髻之稱。

    呂家三姊妹都不剪發,婚後都梳頭。

    北平是大地方,無人注意了。

     這時碧初在髻上插了一朵紅絨喜字,又帶上一對翡翠耳墜兒,衣領上别了同樣的别針,都是橢圓形的。

    她天生肌膚雪白,并不需怎樣修飾,一會兒便停當。

    母女兩個對鏡微笑,忽然從鏡子裡看見峨走進房來。

     “娘,你們都去,就我一個人在家。

    ”峨不高興地說。

     “你不是要參加音樂會嗎?是不是不開了?一起進城吧。

    ”碧初耐心地說。

     “怎麼不開?我還得去收門票呢。

    ” “掌心雷來嗎?”嵋好奇地問。

     “關你什麼事!”姐姐怒目而視。

     “真的,今晚上能不去也好。

    ”碧初想想很不放心。

    但是峨的脾氣執拗,很難管她。

    “有同學一塊兒去嗎?” “當然了。

    ”峨看了看一雙弟妹,轉身走了。

     老宋車到門前時,弗之四人已在門廳裡了。

    他們很少讓車等。

    碧初又叮囑趙媽好生招呼峨。

    趙媽笑說:“您走您的,大小姐在家有我們,我們都是管幹什麼的!” 兩個孩子上了車,照老規矩坐倒座。

    弗之夫婦面對這一雙粉妝玉琢的小兒女,不覺對看了一下。

    他們沒有說話,可是彼此了解心中所想:不知在人生道路上,嵋和小娃會有怎樣的遭遇。

     “咱們讓玮玮哥把他的捕蟲網帶來。

    ”小娃悄悄對嵋說。

     他們兩個也會心地對望了一下。

    有一次玮玮來,捕了好些螢火蟲放在屋裡,三個人開螢火大會,挨了碧初好一頓訓斥。

    可他們并無改過之意。

     “孟先生,您瞧這回怎麼樣啊?”老宋是個極規矩的車夫,坐車的先生們談話,他從不插嘴,也絕不傳話。

    今天情況實在不同一般,他覺得有必要問一問。

     “除了抵抗,咱們沒有别的生路。

    ”弗之平靜地說。

     “這北平城,這麼多好東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