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節

關燈
敵人知道中國人是殺不死的。

     後來玮等漸漸得知,彭田立原來不是軍人,自動參加抗戰,也不知他是從哪裡來的。

    因為智勇雙全,深得團長的器重,後來團長急病身亡,他就成為遊擊隊的領導。

     當時彭田立一眼看見澹台玮,心想這是哪裡來的公子哥兒。

    高師長介紹了兩位美國軍官,又介紹了兩位翻譯官。

    彭田立大聲說歡迎歡迎。

     玮懷着敬意與彭田立握手,不覺注意到這位英雄人物生就一雙顧盼生光的眼睛,那簡直是女孩兒的眼睛。

    彭田立也打量着玮,并不說話。

     高師長和彭田立站在騰沖地理圖前,談着各方面的情況。

    高師長傳達了軍長對“飛軍”的指示,并說軍長過山來後還要面談。

     玮和布林頓由趙參謀陪同去看空投場。

    趙參謀是通訊參謀,和玮等聯系較多。

     他們走了很長的路,還經過幾戶人家,房屋東倒西歪,籬笆院牆應該是爬滿木香花的,也東倒西歪,不成為牆,看來是主人已無力整治自己的家園。

     一位頭發花白的婦人挑着一擔水,正要進門,看見玮等,友善地問:“可要喝水?” 玮道謝後,找話道:“老人家年紀大了,還自己挑水。

    ” 老婦人忽然很生氣,狠狠地瞪着玮,大聲說:“自己不挑,哪個挑?當家人死了,兩個兒子當兵了,媳婦帶着孫子跑了。

    我們這個村名叫上绮羅,像綢緞一樣的,是個大村呀!你看看,現在還剩什麼!” 玮想安慰幾句,說:“老人家放心,我們正是來打日本鬼子的。

    ” 他把這話翻譯給布林頓。

    布林頓指指玮和自己:“我是從幾萬裡以外來打日本侵略者的。

    ”說着拿出一大塊巧克力糖遞過去。

     老婦人不要,說:“我們等着。

    ”挑着水桶進了籬笆門,把門仔細關好。

     所謂空投場是一片較平坦的山地,可能遭過炮火,土色黑黃不一。

    工兵們正在用大小不等的白石塊圍出一大片場地。

    在這憔悴的土地上,這裡那裡竟然仍點綴着五顔六色的野花。

    和早上玮等經過的小山谷不同,這裡的野花似乎更為粗犷,更富有生命力,挺身對着六月下午的驕陽。

     玮看着這執拗的土地,花朵伴着焦土,鮮豔伴着破壞,忽然想起一個人來。

    刹那間思念、渴望混雜成一種痛苦的感情,擠在心頭。

     趙參謀說:“高師長一到駐地,先命令察看空投場,糧草為用兵之本。

    ” 布林頓點頭,說這片空投場很合用。

     趙參謀又說:“它離士兵的營房有一段距離。

    ” 布林頓說:“免得順手牽羊。

    ”兩人都笑了。

     玮覺得自己被劈成兩半,一半沉浸在那些野花裡,一半應付着眼前的翻譯,對哪一方面都不能全神貫注。

    他愣了一會兒,強迫自己驅逐了那美麗的執拗的神情,把自己拴在中英文彼此過渡的橋梁上。

     當時天色尚早,玮等決定直接去看那座待修的橋。

    他們走到江邊,原來的橋已經從當中炸斷,隻剩兩邊橋頭。

    廢石、水泥堆在水中,河水通過,發出嘩嘩的聲音,河岸上也堆着石塊。

    從保山運送給養的騾馬都繞道淺灘,涉水而過。

     謝夫說:“我們先得知道江水有多深。

    ”布林頓點頭。

     道路的一邊有一個陡坡,形成一段峽谷,谷底有些爛木頭,有一根很長,大概是原來橋上的。

     布林頓看了謝夫一眼說:“我們可以用這木頭測量江水。

    ” 謝夫說:“誰能去拿這木頭,我是不去的。

    ” 布林頓說:“我去。

    ” 謝夫說:“我勸你也不要去。

    ” 玮走到路邊向下看,坡陡谷深,遍生灌木雜草,多為有刺的植物,無法攀登。

    回身看見路這邊靠山處有幾叢竹子,便對布林頓說:“我們砍一根竹子,就不需要那木頭了。

    ”布林頓很高興。

     三人砍下一根最高的竹子,拉到江邊。

    玮等走下江岸,把竹竿浸在水裡,再取出刻上記号,又沿着河岸測了幾處,選了一處先搭便橋的橋址。

     從遠處山邊出現一道黑線,向這邊移動,那是我們的辎重隊伍。

    他們向下遊繞去,好從淺灘處過河。

    忽然響起了槍聲,他們遭到襲擊。

    辎重隊伍散了開來,接着是一陣槍戰。

    那裡有我們的隊伍,玮高興地想。

     “回營房。

    ”布林頓說。

    他們拖着竹竿快步走回去。

    随時随地都可能發生各種情況,他們必須在自己的位置上。

     一小隊士兵迎面跑步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