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節

關燈
高明全師在指定時間淩晨六點以前,到達騰沖郊外的目的地。

    這裡仍是山巒起伏,不過較高黎貢山低矮多了。

    上萬人的隊伍很快隐沒在山中。

    師部設在一個小山坡上,和美軍聯絡組隔一個預備營。

     美軍聯絡組共用四個草棚,頂上覆蓋樹枝和草,枝葉垂下來好像門簾。

    布林頓和軍醫、翻譯官、尉官,還有士兵分住。

    薛蚡因體力不濟,後來在收容站休息,直到次日才到達。

    當時,他們很快在草棚外裝好手搖發電機,向美軍總部發報。

     一切安頓好了,師部通知下午開會。

     天很晴朗,好像雲霧都被遠山擋住了。

    玮随布林頓到師部去,走過一個小山谷,山巒凝翠,小路蜿蜒,遍地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紅黃白紫,各自仰着笑臉,對着燦爛的陽光。

     兩人不自覺地停住腳步,對望了一下。

     布林頓自語道:“好!好!” “這是一處還沒有經過戰争蹂躏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已經不多了,我們要保護它。

    ”玮想。

     各處營房都很隐蔽,隻有遠處有幾個帳篷很顯眼。

     師部除了帳篷以外還有兩間簡易房屋,比草棚牢固,屋門外拴着那匹白馬。

    來的美國人還有炮兵軍事顧問舒爾等,舒爾是職業軍人,深通炮術。

    老賈也來了,和玮相見,彼此都很高興。

    桌椅不夠,弄了些樹幹土坯當座位,倒也别緻。

    一面牆用白布遮着。

     高師長開始講話,揭開白布,那裡挂了三幅地圖:騰沖地理圖、騰沖街市圖和來鳳山工事圖。

     高師長說,騰沖的地理環境非常重要,從古以來就是我國和外國交往的交通要道,是我國的邊陲重鎮,為曆來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現在的滇緬公路分支終端、中印公路北段的中間站。

    現有明代所築的石頭城,城牆高約七米,厚四米,全為岩石砌成。

    環城皆有山,更為天然屏障。

    東、西、北分别有飛鳳山、寶鳳山、高良山。

    城南有來鳳山為南關外的唯一制高點,山壁陡峭,形似鋼盔,由西北向東南伸展,正好抱住城牆的南門。

    日寇據此已經兩年,修築了大量工事。

    在山上的象鼻子、文筆坡、文筆塔、營盤坡等處構築了堅固堡壘,并于四周設置了數道鐵絲網,凡可接近之處,均埋有地雷。

    來鳳山是騰沖城最險要、最難攻的敵人防地。

     高師長一面說,一面指着來鳳山工事圖。

    攻打來鳳山是高師的任務,攻克後從南門攻城,其他三面各有一師的兵力準備攻城。

    舒爾湊上前去,仔細觀察圖上的标記。

    炮兵一定是先于步兵行動的。

     高師長繼續說:“日本人認為他們已經把騰沖吞下了,消化了。

    據可靠消息,說他們要把騰沖龍陵一帶和緬北一起,建立一個騰越省。

    把中國的大好河山變做他們的一個省,真是做夢!” 布林頓說:“一場惡戰是免不了的。

    ” 高師長說:“不知道要有多少場惡戰。

    ” 布林頓說:“野戰醫院的準備工作是否都已安排到位?” 高師長說:“按照軍部安排,每個師要有一個野戰醫院。

    我們已經有衛生所,還要建立正式的野戰醫院。

    ” 布林頓說:“這裡河溝很多,多搭便橋利于行軍。

    ” 高師長說:“現在工兵正忙于修建機場,幾天後可以抽出人來。

    高黎貢山下龍川江上有一座橋,是通往保山的要道,已經炸壞了,如果能修好,行動會方便很多。

    ” 布林頓說,他可以先去看看。

     最後讨論了美軍空投物資計劃。

    高師長派了一位趙參謀陪同布林頓去看空投物資地點。

     這時,副官來報,遊擊隊來人了。

    一位一身粗布衣褲、農民模樣的年輕人走進師部辦公室。

     一九四二年日軍從緬甸入侵,守城官吏不戰而逃,敵人以二百九十二人的兵力占領了騰沖。

     我軍某團自東岸趕到,為時已晚,奉命在騰沖、龍陵一帶打遊擊戰,制止敵人擴展,破壞騰沖與另外幾個城市的聯系。

    幾年間,許多農民參加進來,成為一支軍民混合的遊擊隊。

    他們策劃了許多次埋伏,襲擊敵人辎重部隊,每次都殲敵甚衆,且得物資。

    他們神出鬼沒,行蹤不定,老百姓稱他們為“飛軍”,并說有了“飛軍”,人心不死。

     年輕人舉手敬禮,顯出了軍人風度。

    高師長向大家介紹,這人是遊擊隊的頭号人物彭田立,能雙手打槍,百發百中,而且多計謀、善用兵。

    他們一直和東岸保持聯系,時常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