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節

關燈
我大軍渡江後,陸續有部隊過江,高明全師也在積極準備。

    通訊連要盡快鋪設一條過江通訊線路,已經架過兩次,都因水流太急,無法到達對岸。

    他們總結了經驗,調整了人力,安排了美國上尉謝夫帶領兩個美國士兵參加,這就需要一個翻譯。

    澹台玮便參加了這一行動。

     怒江的水洶湧奔騰,因為太急,不停地打着回旋。

    水面上像有一個個洞,把漂浮的東西都旋進去。

    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的偉大場面,已長留天地間。

    江水載負了許多人馬船隻,現在仍不知疲倦,繼續急速地奔流。

    這次架線在海婆山下一個較隐蔽的渡口,兩年來兩岸對峙,有幾個渡口民間還有來往,這是其中之一。

     天剛破曉,澹台玮一行人趕到渡口,鄧連副和兩個通訊兵、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船工老萬已在等候。

    老萬世代居住江邊,深谙怒江水性。

    前幾天大軍渡江,他來往掌船百餘次。

     玮向謝夫等介紹老萬的情況,謝夫豎起大拇指說:“頂好!” 謝夫指揮人打下木樁,安放底座,兩個人擡着繞滿電纜的輪盤上了船。

    謝夫問玮:“你會遊泳嗎?” “當然會。

    ”玮答,“不過這條江最好不要遊。

    ” “它太兇了。

    ”謝夫感歎地望着腳下的江水。

     老萬和幾個人用力逆水劃着。

    江風很大,小船搖搖晃晃。

    謝夫喊了一聲“放線!”電纜一段段沉入江底。

    因為有電線下墜,船行很艱難,勉強劃了一段,遇到一個旋渦,電纜擰來擰去,船身傾斜,大家都捏一把汗。

    管輪盤的小兵把握不住,不知怎麼順勢一推,輪盤竟掉入江中,濺起一丈多的水花,把大家澆個透濕。

     謝夫大叫一聲,掏出手槍,對準那個兵的腦袋。

     玮急忙推開槍口,對謝夫說:“他不是故意的。

    ” 這時船也順着一個旋渦在轉,老萬喝命大家都蹲下,自己掌着舵,船慢慢轉了出來。

     沒有了電纜,隻好仍回渡口,取了備用的一盤。

    這個渡口不能用了,老萬領他們到另一個渡口。

    大家複又上船,換了一個人把持輪盤,仍舊放線。

     這裡風似乎小一些,沒有遇到旋渦,放線較順利。

    因為電線的重量,船越來越傾斜,老萬大聲讓兩人坐到另一邊去。

    快到東岸時,忽然遠處一陣槍響。

     “繼續放!”謝夫說,做着手勢,一面看着鄧連副。

     “不要緊的。

    ”鄧連副說,“這大概是遊擊隊的什麼門道。

    ” 槍聲伴随着他們到了對岸,沒有影響架線。

    他們上了岸,槍聲越來越遠。

    後來知道這是遊擊隊在搜索散逃的敵兵。

     在岸上,還有一段路需要架線。

    從江岸上來,地勢崎岖,又要隐蔽,很費了時間。

    玮傳達着謝夫的意見和大家的問題,在江坡上上下奔走。

     “我軍渡江了!”鄧連副忽然指着遠處叫了一聲。

    隻見江面上蓦地湧出一片草綠色,這草綠色在江面上起伏,向西岸移來。

    這時天已傍晚,夕陽慘淡的光輝籠罩着這一切,和大霧晨曦中又是不同。

     玮站在草叢中望着江面,覺得熱血在全身奔流,他拾起一塊小石頭,向江中抛去,石頭掉在山崖上。

    他覺得這從沒有見過的山水,雄壯而親切,都是他澹台玮的親人。

     謝夫叫他,他立刻走過去,傳達了謝夫的意見。

    前面的路線有許多處需要修改。

    按計劃,他們應返回東岸,但把守灰坡的我軍要求謝夫留下,修整線路。

    于是玮和布林頓聯系後,便和謝夫等人留下了。

    鄧連副等人連夜返回東岸。

     玮在灰坡停了兩天。

    天好像是壞了的水龍頭,關不住了,不停地下雨。

    帳篷不夠用,士兵們搭了草棚居住,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

    這裡的美軍人員搭有帳篷,雨布較厚,玮和謝夫等人住裡面,衣服還有幹的時候。

     第三天稍晴,美軍聯絡官說要空投物資了。

    一架美國運輸機從東岸飛來,向灰坡宿營地連續投了一百多袋各種物資。

     “最好飛機都是投放物資,而不是扔炸彈。

    ”玮想,“隻是對于扔炸彈的人隻能用炸彈對付。

    ” 一個一個的降落傘在空中飄動,好像許多五彩缤紛的氣球,慢慢飄落。

    物資中有食物、藥品,還有大量的雨具。

    把它們送到高黎貢山上,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