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我們要吃飯,要火。
”一個鬼子兵比畫着說,“你來做飯。
”他摸摸老戰的糧食袋,把老戰和另外兩個村民趕進村邊一個農家,“做飯!做飯!”鬼子兵說。
老戰和另兩個村民互相看了一眼,蹭到竈前做飯。
“看見我媳婦嗎?”他低聲問那兩個村人,他們都搖頭。
可惜沒有毒藥,老戰想。
飯還不很熟,那些東西便到鍋前來盛,一會兒便吃光。
一個村人趁他們不注意,溜出後門想逃跑,一個鬼子一槍打中他的腦袋。
跑是跑不脫了,怎麼才能換他兩個!老戰思忖。
沒等他想出主意,鬼子兵紛紛起身,把老戰和鄰居背對背捆在屋中柱子上,用幾束稻草引了火亂扔。
屋裡竹器多,一會兒便燒起來。
鬼子們出門上馬呼嘯而去。
老戰他們掙紮,腳下的稻草燒着了,火苗撲上來,繩子還沒有斷。
忽然從爐竈後面閃出一個人,臉上塗着黃泥,原來是老戰的媳婦,兒子還拽着她的衣服。
她用剪刀手忙腳亂地剪繩子,先把老戰解開。
老戰劈手奪過剪刀,三下兩下剪下了同伴的繩子,幾個人撲打着身上的火,奪門而出。
隻見村中好幾處火光,火在燃燒中發出奇怪的聲音,此外沒有一點聲息。
不久前的人喊馬嘶都飄散了,許多活生生的人都成了屍首,活生生的村莊成了廢墟。
老戰和媳婦一人拉着兒子一隻手往山上跑,拼命沖過密集的植物,手臉都刮破了,衣服撕成一條條,植物竟和敵人一樣兇狠。
村民們陸續逃到靠近山頂的一個村寨裡,像老戰一家三口都在的人家,沒有幾戶。
他們三個人在一起,沒有家也是家了。
幾堆人在村邊,有的放聲大哭,有的低聲抽泣。
這裡的村民端水、端飯,勸說:“莫哭了,莫哭了,哭有哪樣用。
”都打開家門,讓他們休息。
不久,有人來招募民夫去挖路。
把路挖斷,好阻止敵人。
領導挖路的是軍隊工程處的人,他們和這一帶的土司聯系,向各村招募民夫。
熟悉地理情況的民夫一起商議,确定了挖大路,留小路的方案。
他們日伏夜做,用鋤用鍬,很快把路面破壞得百孔千瘡。
老戰趴在一棵樹上觀看自己的成績,果然,鬼子那東西的馬到這裡全趴下了。
淺坑阻擋不了坦克,挖深點,再挖深點。
他們在夜裡幹活,齊心拼死力揮動着手裡簡陋的工具。
一天,終于看見那鋼鐵怪物——坦克車,栽進一個坑裡爬不出來。
他們要給正規部隊赢得時間,可是日本鬼子跑得更快,趁着在緬甸的勝勢,很快占了騰沖、龍陵等地。
中國軍隊向怒江東岸撤退。
一天夜裡,老戰和媳婦,還有别的人,正在挖路,有人跑過來說:“撤退,撤退!” 工程處的一個兵也說:“部隊撤退了,大家跟着走吧!” 媳婦忙抱起睡在路邊的兒子,人群向怒江邊趕,趕過江去,可以把敵人甩在西岸。
士兵扛着步槍,拖着機槍、小鋼炮,還有軍車和一門重炮也夾在後退的隊伍裡。
有幾個傷兵顯然沒有了力氣。
一個兵忽然大叫:“還不如死在戰場上!”又走了兩步,仆地不起。
還有幾個越走越慢,不見了。
沿途不斷有難民跟着走。
突然後邊響起槍聲,鬼子追來了。
潰不成軍的隊伍像得了什麼号令,齊齊地轉過身,向敵人開火。
他們邊打邊撤,大量的人群都來到江邊。
江水奔騰,不斷地打着回旋,好像因為不甘心流走而憤怒。
江上有惠通橋,這是救命的橋。
人們推着、拉着、擠着上了橋,老戰被裹挾在人群中也上了橋。
這時他發現媳婦不在身邊,手上也沒有拉着兒子。
他想停下來找他們,可是隻能随着人流向前走,要停也停不住。
“快,快!”有人在喊。
敵人就在後邊,他們如果也過了橋,東岸就沒有平安了。
老戰到了東岸,人群在岸上散開來,老戰向橋上尋找,隻見穿着黃色軍裝的那東西正在過橋,已經過橋的士兵發射了機關槍,有人反身沖上去,扔了幾個手榴彈。
但是日本鬼子仍然擁上橋,往這邊跑。
忽然間,老戰看見自己的媳婦了,她抱着兒子在日本兵前面跑,老戰清楚地看見日本兵推倒了她,踩着她往前跑,這時轟然一聲巨響,一陣硝煙罩住了江面。
惠通橋斷了。
惠通橋斷了,隻剩下兩條粗大的鋼索懸在空中。
橋上的日本兵統統掉入江中,橋上的中國軍隊和老百姓也掉進了江裡。
江水憤怒地流着,打着旋渦,帶走了落下來的一切。
兩岸忽然靜了下來,隻聽見江聲浩蕩。
突然爆發出哭聲、喊聲,撼天震地,撕人心肺。
這哭喊聲很快向空中飄散了,持續的時間不長,人們還要繼續戰鬥。
”一個鬼子兵比畫着說,“你來做飯。
”他摸摸老戰的糧食袋,把老戰和另外兩個村民趕進村邊一個農家,“做飯!做飯!”鬼子兵說。
老戰和另兩個村民互相看了一眼,蹭到竈前做飯。
“看見我媳婦嗎?”他低聲問那兩個村人,他們都搖頭。
可惜沒有毒藥,老戰想。
飯還不很熟,那些東西便到鍋前來盛,一會兒便吃光。
一個村人趁他們不注意,溜出後門想逃跑,一個鬼子一槍打中他的腦袋。
跑是跑不脫了,怎麼才能換他兩個!老戰思忖。
沒等他想出主意,鬼子兵紛紛起身,把老戰和鄰居背對背捆在屋中柱子上,用幾束稻草引了火亂扔。
屋裡竹器多,一會兒便燒起來。
鬼子們出門上馬呼嘯而去。
老戰他們掙紮,腳下的稻草燒着了,火苗撲上來,繩子還沒有斷。
忽然從爐竈後面閃出一個人,臉上塗着黃泥,原來是老戰的媳婦,兒子還拽着她的衣服。
她用剪刀手忙腳亂地剪繩子,先把老戰解開。
老戰劈手奪過剪刀,三下兩下剪下了同伴的繩子,幾個人撲打着身上的火,奪門而出。
隻見村中好幾處火光,火在燃燒中發出奇怪的聲音,此外沒有一點聲息。
不久前的人喊馬嘶都飄散了,許多活生生的人都成了屍首,活生生的村莊成了廢墟。
老戰和媳婦一人拉着兒子一隻手往山上跑,拼命沖過密集的植物,手臉都刮破了,衣服撕成一條條,植物竟和敵人一樣兇狠。
村民們陸續逃到靠近山頂的一個村寨裡,像老戰一家三口都在的人家,沒有幾戶。
他們三個人在一起,沒有家也是家了。
幾堆人在村邊,有的放聲大哭,有的低聲抽泣。
這裡的村民端水、端飯,勸說:“莫哭了,莫哭了,哭有哪樣用。
”都打開家門,讓他們休息。
不久,有人來招募民夫去挖路。
把路挖斷,好阻止敵人。
領導挖路的是軍隊工程處的人,他們和這一帶的土司聯系,向各村招募民夫。
熟悉地理情況的民夫一起商議,确定了挖大路,留小路的方案。
他們日伏夜做,用鋤用鍬,很快把路面破壞得百孔千瘡。
老戰趴在一棵樹上觀看自己的成績,果然,鬼子那東西的馬到這裡全趴下了。
淺坑阻擋不了坦克,挖深點,再挖深點。
他們在夜裡幹活,齊心拼死力揮動着手裡簡陋的工具。
一天,終于看見那鋼鐵怪物——坦克車,栽進一個坑裡爬不出來。
他們要給正規部隊赢得時間,可是日本鬼子跑得更快,趁着在緬甸的勝勢,很快占了騰沖、龍陵等地。
中國軍隊向怒江東岸撤退。
一天夜裡,老戰和媳婦,還有别的人,正在挖路,有人跑過來說:“撤退,撤退!” 工程處的一個兵也說:“部隊撤退了,大家跟着走吧!” 媳婦忙抱起睡在路邊的兒子,人群向怒江邊趕,趕過江去,可以把敵人甩在西岸。
士兵扛着步槍,拖着機槍、小鋼炮,還有軍車和一門重炮也夾在後退的隊伍裡。
有幾個傷兵顯然沒有了力氣。
一個兵忽然大叫:“還不如死在戰場上!”又走了兩步,仆地不起。
還有幾個越走越慢,不見了。
沿途不斷有難民跟着走。
突然後邊響起槍聲,鬼子追來了。
潰不成軍的隊伍像得了什麼号令,齊齊地轉過身,向敵人開火。
他們邊打邊撤,大量的人群都來到江邊。
江水奔騰,不斷地打着回旋,好像因為不甘心流走而憤怒。
江上有惠通橋,這是救命的橋。
人們推着、拉着、擠着上了橋,老戰被裹挾在人群中也上了橋。
這時他發現媳婦不在身邊,手上也沒有拉着兒子。
他想停下來找他們,可是隻能随着人流向前走,要停也停不住。
“快,快!”有人在喊。
敵人就在後邊,他們如果也過了橋,東岸就沒有平安了。
老戰到了東岸,人群在岸上散開來,老戰向橋上尋找,隻見穿着黃色軍裝的那東西正在過橋,已經過橋的士兵發射了機關槍,有人反身沖上去,扔了幾個手榴彈。
但是日本鬼子仍然擁上橋,往這邊跑。
忽然間,老戰看見自己的媳婦了,她抱着兒子在日本兵前面跑,老戰清楚地看見日本兵推倒了她,踩着她往前跑,這時轟然一聲巨響,一陣硝煙罩住了江面。
惠通橋斷了。
惠通橋斷了,隻剩下兩條粗大的鋼索懸在空中。
橋上的日本兵統統掉入江中,橋上的中國軍隊和老百姓也掉進了江裡。
江水憤怒地流着,打着旋渦,帶走了落下來的一切。
兩岸忽然靜了下來,隻聽見江聲浩蕩。
突然爆發出哭聲、喊聲,撼天震地,撕人心肺。
這哭喊聲很快向空中飄散了,持續的時間不長,人們還要繼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