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二節
關燈
小
中
大
活捉叛徒,豪勇之氣,千載下令人折服。
晏不來忽然說:“江先生這些時很不高興。
” 弗之忙問:“為什麼?” 晏不來道:“江先生鼓勵學生從軍,受到有些進步學生的批評,說這是幫助腐敗的政府。
江先生對這樣的批評不以為然。
可是,據說這種批評是有來頭的。
” “隻能憑良心辦事了。
”弗之喃喃道。
“我也不以為然。
愛國、從軍也要受批評!”晏不來憤然道。
他本是熱血青年,反對飛機運狗,反對貪污腐敗,很有正義感,也在進步一路。
自從《青鳥》演出受到進步方面批評後,想法複雜了許多。
“晏老師!”一個學生一面叫,一面走進屋來,看見孟先生,止住了腳步。
晏不來說,這是中文系學生朱偉智,他常常主持學生活動。
弗之想想,似乎有些印象。
晏不來的有些消息,都是從朱偉智那裡來。
他們年紀約差十多歲,意見又常常不同,卻是好朋友,是那種常常吵架的好朋友,最近為從軍事還大吵一架。
朱偉智看見孟先生,有些拘束。
弗之溫和地說:“你也喜歡書法嗎?來看看這些字。
” 朱偉智看見那首《破陣子》,不知是孟先生寫的,連聲說好,又批評道:“書法不用說了,好看。
這詞,很有豪氣。
可是結尾表現出封建思想,要不得。
” 晏不來問:“怎麼是封建思想?” “‘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還不是封建思想?”朱偉智振振有詞。
晏不來瞪大眼睛說:“有你這樣讀書的!我告訴你該怎樣讀書。
” 眼看兩位好朋友又要吵架,弗之随便說了幾句話,辭出。
稼軒詞是寫在一張好紙上的,卻不像預測的那樣,能提高多少售價。
寫字需要準備工作,如不能有序地進行,也不能常寫。
弗之兩人的小計劃淺嘗辄止,沒有多少實效。
那硯台到了小飯鋪,有人見了喜歡,出了一個好價錢。
柴發利又把硯台仔細擦拭一遍才交出去。
孟家得到這筆售款,維持了一段時間。
過了幾天,孟家又來了一位舊相識,那是呂香閣。
碧初正坐在外間桌旁擇豆角,呂香閣一進門,便輕盈地跪倒在地,倒把碧初吓了一跳。
碧初忙站起說:“快起來,弄髒了衣服。
” 香閣端正地磕了頭,才站起身,面頰上挂着淚水,卻是滿臉堆笑,開口說:“這麼多年了,同在一個城裡,我沒有來看望祖姑,真是天大的罪過。
” 碧初搖手道:“不要說這些。
這樣的亂世,都能平安就好。
” 香閣用手帕在臉上按了按,說:“其實,我哪一天不想着祖姑?前一陣聽說姑爺爺身體不好,最近聽說連嵋姑也參了軍。
我要再不來看望,就不是人了。
”說着把帶來的一個圓盒放在桌上,打開盒蓋說:“這是冠生園的蛋糕,我那裡專賣冠生園的東西。
祖姑自己擇菜?我來,我來。
”自己坐了,抓了一把豆角,一根根掐去兩頭,一面笑問:“是這樣嗎?” 嚴亮祖出征以後,要娶香閣為妾的事不了了之。
香閣已經從嚴家得到一些關系,知道軍界頗有些高級将領喜歡書法,又知嚴軍長深重孟先生。
孟家雖無現成的用處,親戚關系是要時時擡出來的。
這時,她擇了幾個豆角,站起說:“我給祖姑切蛋糕。
”見牆邊櫥上有茶具、水果刀,便拿了,将蛋糕切開,向碧初面前推了推。
碧初笑笑,說:“你的事,我也聽說一些。
咖啡館能開上幾年,很不容易。
” “不瞞祖姑說,”香閣仍坐下來擇豆角,“我開這咖啡館也靠了祖姑們的蔭庇。
客人多,不斷添項目,現在要擴大門面,這也準備了不少時日了。
籌資金啊,跑關系啊,總算有了些眉目。
要把新店布置得像樣些,很想求一幅姑爺爺的字,挂在店堂裡。
” 碧初見香閣來,知她必有所求,沒想到她求字,躊躇了一下,說:“你知道他身體不好,久不寫字了,寫字是要費精神的。
” 香閣賠笑道:“當然,當然。
一幅字的精神,下一幅就不能重複,我知道的。
其實就是有舊的,寫壞了的,有幾個字就好。
”說着,懇求地望着碧初。
碧初說:“聽說你那裡是外國軍人活動的場所,他們也喜歡這個?” “怎麼不喜歡?!”香閣道,“店裡挂上名人書法是件有氣派的事。
” 碧初打量她的裝束,一件紫紅色半長大衣,裡面是黑色薄呢旗袍。
碧初岔開話題說:“你父親有消息嗎?” 香閣道:“來了這麼多年隻接到兩三次信。
說真的,我也寫得不多。
” 碧初歎道:“那邊的日子不知怎樣過。
還有嬸兒,住的地方是有的,别的可怎麼辦呢。
” 兩人說了些過去的事,香閣又拉回話題,吞吞吐吐地說:“不瞞祖姑說,讨幾個字,是想付一點兒錢。
” 碧初有些不快,冷下來說:“你付多少錢?” 香閣笑了兩聲,說:“隻管開價。
” 這時天色漸晚,門外有人叫三姨媽,玹子用嬰兒車推着阿難來了,看見香閣,說:“你在這裡?”自和碧初說話。
香閣素來對玹子有些發怵,逗了一會兒阿難,說還要來看祖姑,自去了。
碧初說了香閣來意,又說:“前幾天也商量過賣字意圖,還真的賣了幾幅。
” 玹子道:“其實字也不是不可以賣,藝術家也賣畫。
不過三姨父賣字,呂香閣買字,這世界也太奇怪了。
” 說着,拿出一張報給碧初看,報上有一個标題,《現代花木蘭》,報道女學生從軍的消息。
文中有一行說:孟樾教授幼女孟靈己是數學系一年級學生,業已從軍,現在曲靖接受訓練。
碧初說:“多少人都去了,何必單說她。
玮玮在譯訓班怎麼樣?” “那裡生活還好,”玹子說,“他很快就習慣了。
” 阿難在嬰兒車裡扭動着,向碧初伸出兩手,發出“抱——抱——”的聲音。
碧、玹二人都笑了。
碧初抱出阿難來,輕輕搖着。
兩人熱心地讨論阿難的喂養:羊奶,蛋黃,稀粥,菜泥——心裡同時想着,阿難最需要的是,一個和平時代。
晚飯時,弗之回來,碧初說了呂香閣來求字的事。
弗之說:“寫不寫由你決定。
” 碧初說:“照說寫幅字沒有什麼,隻不知道她挂在什麼地方,想起來有點兒别扭。
” 弗之道:“那就不要寫了,我近來也沒有興緻。
” 碧初心想,連一個好硯台都存不住,确實沒有興緻。
晏不來忽然說:“江先生這些時很不高興。
” 弗之忙問:“為什麼?” 晏不來道:“江先生鼓勵學生從軍,受到有些進步學生的批評,說這是幫助腐敗的政府。
江先生對這樣的批評不以為然。
可是,據說這種批評是有來頭的。
” “隻能憑良心辦事了。
”弗之喃喃道。
“我也不以為然。
愛國、從軍也要受批評!”晏不來憤然道。
他本是熱血青年,反對飛機運狗,反對貪污腐敗,很有正義感,也在進步一路。
自從《青鳥》演出受到進步方面批評後,想法複雜了許多。
“晏老師!”一個學生一面叫,一面走進屋來,看見孟先生,止住了腳步。
晏不來說,這是中文系學生朱偉智,他常常主持學生活動。
弗之想想,似乎有些印象。
晏不來的有些消息,都是從朱偉智那裡來。
他們年紀約差十多歲,意見又常常不同,卻是好朋友,是那種常常吵架的好朋友,最近為從軍事還大吵一架。
朱偉智看見孟先生,有些拘束。
弗之溫和地說:“你也喜歡書法嗎?來看看這些字。
” 朱偉智看見那首《破陣子》,不知是孟先生寫的,連聲說好,又批評道:“書法不用說了,好看。
這詞,很有豪氣。
可是結尾表現出封建思想,要不得。
” 晏不來問:“怎麼是封建思想?” “‘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還不是封建思想?”朱偉智振振有詞。
晏不來瞪大眼睛說:“有你這樣讀書的!我告訴你該怎樣讀書。
” 眼看兩位好朋友又要吵架,弗之随便說了幾句話,辭出。
稼軒詞是寫在一張好紙上的,卻不像預測的那樣,能提高多少售價。
寫字需要準備工作,如不能有序地進行,也不能常寫。
弗之兩人的小計劃淺嘗辄止,沒有多少實效。
那硯台到了小飯鋪,有人見了喜歡,出了一個好價錢。
柴發利又把硯台仔細擦拭一遍才交出去。
孟家得到這筆售款,維持了一段時間。
過了幾天,孟家又來了一位舊相識,那是呂香閣。
碧初正坐在外間桌旁擇豆角,呂香閣一進門,便輕盈地跪倒在地,倒把碧初吓了一跳。
碧初忙站起說:“快起來,弄髒了衣服。
” 香閣端正地磕了頭,才站起身,面頰上挂着淚水,卻是滿臉堆笑,開口說:“這麼多年了,同在一個城裡,我沒有來看望祖姑,真是天大的罪過。
” 碧初搖手道:“不要說這些。
這樣的亂世,都能平安就好。
” 香閣用手帕在臉上按了按,說:“其實,我哪一天不想着祖姑?前一陣聽說姑爺爺身體不好,最近聽說連嵋姑也參了軍。
我要再不來看望,就不是人了。
”說着把帶來的一個圓盒放在桌上,打開盒蓋說:“這是冠生園的蛋糕,我那裡專賣冠生園的東西。
祖姑自己擇菜?我來,我來。
”自己坐了,抓了一把豆角,一根根掐去兩頭,一面笑問:“是這樣嗎?” 嚴亮祖出征以後,要娶香閣為妾的事不了了之。
香閣已經從嚴家得到一些關系,知道軍界頗有些高級将領喜歡書法,又知嚴軍長深重孟先生。
孟家雖無現成的用處,親戚關系是要時時擡出來的。
這時,她擇了幾個豆角,站起說:“我給祖姑切蛋糕。
”見牆邊櫥上有茶具、水果刀,便拿了,将蛋糕切開,向碧初面前推了推。
碧初笑笑,說:“你的事,我也聽說一些。
咖啡館能開上幾年,很不容易。
” “不瞞祖姑說,”香閣仍坐下來擇豆角,“我開這咖啡館也靠了祖姑們的蔭庇。
客人多,不斷添項目,現在要擴大門面,這也準備了不少時日了。
籌資金啊,跑關系啊,總算有了些眉目。
要把新店布置得像樣些,很想求一幅姑爺爺的字,挂在店堂裡。
” 碧初見香閣來,知她必有所求,沒想到她求字,躊躇了一下,說:“你知道他身體不好,久不寫字了,寫字是要費精神的。
” 香閣賠笑道:“當然,當然。
一幅字的精神,下一幅就不能重複,我知道的。
其實就是有舊的,寫壞了的,有幾個字就好。
”說着,懇求地望着碧初。
碧初說:“聽說你那裡是外國軍人活動的場所,他們也喜歡這個?” “怎麼不喜歡?!”香閣道,“店裡挂上名人書法是件有氣派的事。
” 碧初打量她的裝束,一件紫紅色半長大衣,裡面是黑色薄呢旗袍。
碧初岔開話題說:“你父親有消息嗎?” 香閣道:“來了這麼多年隻接到兩三次信。
說真的,我也寫得不多。
” 碧初歎道:“那邊的日子不知怎樣過。
還有嬸兒,住的地方是有的,别的可怎麼辦呢。
” 兩人說了些過去的事,香閣又拉回話題,吞吞吐吐地說:“不瞞祖姑說,讨幾個字,是想付一點兒錢。
” 碧初有些不快,冷下來說:“你付多少錢?” 香閣笑了兩聲,說:“隻管開價。
” 這時天色漸晚,門外有人叫三姨媽,玹子用嬰兒車推着阿難來了,看見香閣,說:“你在這裡?”自和碧初說話。
香閣素來對玹子有些發怵,逗了一會兒阿難,說還要來看祖姑,自去了。
碧初說了香閣來意,又說:“前幾天也商量過賣字意圖,還真的賣了幾幅。
” 玹子道:“其實字也不是不可以賣,藝術家也賣畫。
不過三姨父賣字,呂香閣買字,這世界也太奇怪了。
” 說着,拿出一張報給碧初看,報上有一個标題,《現代花木蘭》,報道女學生從軍的消息。
文中有一行說:孟樾教授幼女孟靈己是數學系一年級學生,業已從軍,現在曲靖接受訓練。
碧初說:“多少人都去了,何必單說她。
玮玮在譯訓班怎麼樣?” “那裡生活還好,”玹子說,“他很快就習慣了。
” 阿難在嬰兒車裡扭動着,向碧初伸出兩手,發出“抱——抱——”的聲音。
碧、玹二人都笑了。
碧初抱出阿難來,輕輕搖着。
兩人熱心地讨論阿難的喂養:羊奶,蛋黃,稀粥,菜泥——心裡同時想着,阿難最需要的是,一個和平時代。
晚飯時,弗之回來,碧初說了呂香閣來求字的事。
弗之說:“寫不寫由你決定。
” 碧初說:“照說寫幅字沒有什麼,隻不知道她挂在什麼地方,想起來有點兒别扭。
” 弗之道:“那就不要寫了,我近來也沒有興緻。
” 碧初心想,連一個好硯台都存不住,确實沒有興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