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陳名夏大聲喝彩,張漢卻蓦地站了起來,好像受了驚吓,随後又覺得失禮,重新坐下。
陳、龔兩人都沒有注意他。
漸漸的,張漢的眼睛瞪大了,一個醜陋的臉隐隐浮現着,還有暗紅的帳幔、閃爍不定的燈光……可怕的回憶糾纏着他,他渾身戰栗,閉上了眼睛。
但戲台上的詞曲卻無情地向他襲來: ……驚疑,多應是醜魑魅将咱魇迷。
憑何計,賺出重圍?…… 他再也無法忍受,搖晃着站起來,對主人拱手道:“學生還有些賤事要料理,不能終席,老大人見諒!……”說罷,他腳步踉跄,跌跌撞撞地走了。
陳名夏鄙夷地一笑,簡單地說:“喝醉了。
” 龔鼎孳搖搖頭:“唉,如此名士!” 張漢離席,顧媚生就可以從簾後移進廳中看戲了。
三人說笑着越看興緻越高。
顧媚生曾是紅氍毹上的一代名優,自然指長道短,格外精神。
《南渡記》開始了。
兩個主要人物——一生一末剛剛自報家門,三位看戲的立時寂靜無聲。
台上人哪裡知道他們所演的角色正坐在台下觀看,還因為報酬優厚而格外賣力,又唱又說又做,曲盡其妙。
台上的陳名夏、龔鼎孳血污滿面地從王氏胯下爬出的一瞬間,顧媚生一聲刺耳的尖叫,雙手蒙臉,跑出了客廳。
龔鼎孳面色鐵青,渾身顫抖,說不出話,隻對聞聲而來的戲班班主連連揮手,叫他們趕快退下。
一陣混亂之後,客廳空空蕩蕩,隻剩下陳名夏和龔鼎孳。
兩人慢慢轉過慘無人色的臉,互相看了一眼,龔鼎孳突然“哇”地放聲痛哭。
陳名夏沒出聲,隻有兩行淚水沿面頰緩緩流下。
龔鼎孳捶胸頓足:“名節掃地至此,還有什麼可說!……”他的羞憤很快轉為惱怒,咬牙切齒地罵道:“許巨源!你個黃口孺子!陰損如此,必殺以洩忿!……” 良久,陳名夏才慢慢地輕聲說道:“我輩吃虧在怕死二字,自然不如史可法、閻應元,卻不肯自甘寂寞,總以為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在名利場上角逐一番,則又不如黃梨洲、顧亭林……可是,我輩總也算是應運而生、應運而出。
大兵進關入主中原,若無我輩,成何世界?人生在世,人生在世啊!……”他突然仰天大笑,笑了好一陣,笑聲既狂妄又悲酸,很像夜枭在月夜林中的呼叫,龔鼎孳直聽得停止了痛哭,毛骨悚然。
陳名夏睜着淚汪汪的眼睛,笑盈盈地對龔鼎孳說:“當個内院大學士,錦衣玉食,調和天下,上為天子分憂,下為萬民解苦,這比當年死于忠節,比今日浪迹江湖,是強過,還是不及呢?……” 龔鼎孳和陳名夏互相安慰着,心境漸漸平和了。
他們約定三日後到陳名夏府上聚會。
陳名夏還再三囑咐,一定要帶顧媚生去,好開導開導他的妻妾。
他們沒想到,烏雲已籠罩在陳名夏的頭頂。
當晚,剛剛回府的陳名夏被逮鎖問罪。
聖旨命吏、禮二部大臣會同刑部共同審理這一案件。
五 辰初三刻,皇上退朝了。
早朝後的第一件事,是往慈甯宮向母後請安,這是福臨定下的規矩。
在宮内,儀駕比較簡單:前面侍衛舉着四杆豹尾槍導行,便輿四角各有一名禦前侍衛,挎着名叫“小神鋒”的二尺多長的寶刀跟随,太監打兩面雀金扇,頭頂遮一柄黃羅傘,後面跟着一些服侍小太監。
福臨坐在輿中,心情十分不快。
沒想到陳名夏的案件震動了整個朝廷,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員,無論滿漢,都眼巴巴地盯着。
福臨感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難以應付。
甯完我的彈章參了八條,主要的,一是“留發複衣冠”;二是陳名夏父子暴惡,攬權納賄,結黨營私,士民怨憤;三是塗改谕旨。
會審時,陳名夏隻承認第一條,說其他各款都是誣陷。
而甯完我會同内秘書院學士劉正宗共證陳名夏所犯各罪都是事實。
今天早朝,吏、禮、刑三部會審後題本上奏,最後拟出的處理意見是:斬。
現在,陳名夏的生死,完全取決于福臨了。
朝廷裡的傾向太鮮明。
參與議政的王公大臣和滿官對此十分快意;多數漢臣口中不說,卻都表現出一種兔死狐悲、黯然神傷的憂郁。
敢于替陳名夏講情的,隻有一個外國人湯若望…… 剛進慈甯宮,迎接福臨的,竟是一派檀闆輕敲、笛聲嘹亮、歌喉宛轉。
東配殿裡新搭起小宮台,莊太後和兩位太宗的妃嫔——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還有一位太祖皇帝的壽康太妃,在許多福晉命婦的陪同下,正興緻勃勃地觀看傀儡戲。
傀儡大約有真人的四分之一大小,做得十分精細,說唱操縱都由太監擔任。
一出勸善的《魚兒佛》正演得熱鬧。
福臨一腳踏進配殿,吓得那些福晉命婦們紛紛站起身向後退避、低頭、跪倒。
福臨依次向壽康太妃、莊太後、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等祖母、母後請安。
她們一一受禮,問了皇帝好,便要向莊太後告辭。
莊太後笑着挽留說:“今兒的宮戲怪認真的,戲碼也好,還是看完吧!一會兒有北邊新進的松仁、白果,正好品茶。
” 白發蒼蒼的壽康太妃先笑着坐下,懿靖大貴妃和康惠淑妃也跟着告坐。
莊太後起身笑着對她們道了歉意,領着福臨往慈甯宮正殿走去。
剛進殿門,她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叫一個宮女回配殿請佟夫人。
一位衣飾華麗的滿裝貴婦走來向福臨請安。
太後笑着對福臨說:“照家常禮數說,這是你的丈母,不該受禮的。
”福臨連忙遜謝。
按宮内制度,内廷主位遇娠,有生母者允許進内照看。
福臨問道:“佟妃的日子近了嗎?” 佟夫人連忙回答:“就在這個月了。
” 莊太後笑道:“這是宮内主位第一次誕育,佟夫人要精心照料才好。
早些回景仁宮陪伴去吧。
” 佟夫人連連稱是,後退幾步,向殿外走去。
福臨的不快又增加一重:太後引見佟夫人,無非是表示她對佟圖賴家的恩寵。
這不是又在給自己增加壓力嗎? 母子倆方坐定,太監來禀告:鄭親王濟爾哈朗恭請皇太後召見。
太後看看福臨,福臨立刻站起來說:“額娘,皇叔一定是為了陳名夏的事情。
” 莊太後揚了揚眉峰,沒有說話。
“額娘,我把複審的題本帶來了,請額娘過目。
”福臨說着,吳良輔跪進折匣。
太後的貼身女侍蘇麻喇姑接過打開,雙手放在太後的禦案上。
莊太後先吩咐太監:“請鄭王進宮。
”然後對福臨說:“皇兒,你還是從安郡王和佟皇親兩家争圈民地說起,近日朝廷裡都有些什麼議論?” 很多次了,不等福臨細說,母親已把朝中大事的來龍去脈摸得一清二楚。
福臨知道,這些進宮侍奉母後的福晉、命婦們,等于是一個副朝廷,但他還是對母親的明睿感到驚奇,不由得說:“額娘,你什麼都清楚吧?” 莊太後避開他的問題,隻靜靜地望着他,道:“說吧!” 于是,從午門自戕案到陳名夏獄成的全部過程,由皇帝繪聲繪色地向皇太後叙述了一遍。
聽罷,太後不表态度,低頭去看題本。
鄭親王進宮來了。
他向皇太後和皇上的跪拜被止住,太後賜給他一個座位——那是一個杏黃色的織着龍紋的錦緞坐墊,置于太後右側向南較遠的地方。
鄭親王盤腿坐下,因為這一陣走得太急,止不住喘着粗氣,臉色泛白,看上去很虛弱,和他魁梧肥碩的身材很不相稱。
太後連忙命太監賜茶,并和悅地說:“王兄年紀大了,要多多保重。
行走不便,乘馬進宮吧。
自家骨肉,不必太拘禮。
” 在紫禁城乘馬,這是極高的禮遇。
鄭親王非常感動,又要下位叩謝,再次被太後止住。
他喝了那碗熱氣騰騰的奶茶,方覺得心定氣靜,這才誠笃地仰望着福臨說:“皇上是不是有赦免陳名夏的意思?” 福臨不置可否。
“奴才就是為這事求見,請太後、皇上明察,陳名夏不能赦呀!……皇上很看中他的才學,但我大清富有四海,我皇上是普天下的主子,有能耐的人比河裡的沙子還多,不少陳名夏一個!這人一向結黨,是個反複小人,皇上早就瞧透他了……” 濟爾哈朗指的是兩年前的事情:禦史張煊彈劾陳名夏結黨行私,铨選不公。
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時,議政大臣譚泰袒護陳名夏,反而以誣奏反坐,判處張煊死刑。
不久,譚泰因黨附多爾衮論罪誅死,順治複命議政王貝勒大臣按張煊所劾陳名夏罪狀再審。
陳名夏竭力為自己辯解,到了理屈詞窮之際,便哀哀哭泣,訴說自己投降有功,希冀免死。
當時福臨對議政王大臣們說:“此人真乃輾轉狡詐的小人,罪實難赦。
但朕已有旨,凡與譚泰事有牽連者,皆赦而不問。
若罪陳名夏,則失信于天下了。
”這樣,陳名夏才得以革職留命。
福臨畢竟看重陳名夏的學問才幹,去年,陳名夏複職。
但剛得意一年多,又生出事來。
福臨不大高興鄭親王提起往事。
因為就是順治九年那次赦免陳名夏,他的出發點也是重才而不是守信。
此刻他說:“朕觀曆代英主用人,無不用其所長棄其所短,如漢高祖之用陳平,魏武帝之容張繡。
須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要掉書袋,鄭親王哪裡是福臨的對手!那些繁複雜亂的漢文,至今他仍是鬥大的字識不得一石。
但是他有對朝廷最實際的考慮:“皇上說的是。
可陳名夏的大害不隻在反複,要緊的是結黨。
二十九名漢官膽敢另立一議,本朝從來沒有過!陳名夏就是魁首,就是害群之馬,不加嚴懲還成個朝廷?……” 福臨半晌沒作聲,後來遲疑地說:“或者免官遣戍?……” 鄭親王歎息道:“皇上心地慈善,奴才真怕皇上養虎傷身。
這種不忠不義的小人,奴才瞧着都發憷。
皇上這樣待他,他對皇上又安過什麼好心?”他惴惴不安地迅速看了莊太後一眼,太後坐在她的寶座上,一如既往,端莊、慈藹、溫和,看不出可否。
于是,他硬着頭皮使出了殺手锏: “多爾衮攝政那會兒,皇上年幼,陳名夏不是夜谒睿王府,陳請多爾衮登皇位的嗎?” 福臨渾身一震,緊緊咬住牙關。
鄭親王心疼地看着福臨,繼續說:“多爾衮雖然回答說‘本朝自有家法,非爾等所知’,沒有接受,但陳名夏立時由學士超擢吏部侍郎,從此大受重用。
幸虧老天爺不佑惡人,多爾衮病死,不然……唉!”鄭親王低下頭,老态龍鐘。
福臨也低着頭不出聲,看不清他的表情。
但濟爾哈朗知道擊中了要害。
凡事凡人,隻要和多爾衮逆謀有所牽連,就能立刻激起福臨的憎惡;隻要被多爾衮打擊排斥過,就能立刻引起福臨的好感。
多爾衮一倒台,索尼、希福、鳌拜、遏必隆等人立刻參與議政,就是這個道理。
鄭親王站起,向皇太後和順治躬身再拜。
他真心疼愛這個十六歲的侄子,知道自己這麼說會刺激福臨,心裡很覺難過,可又不能不說。
他默默地望了福臨一會兒,歎了口氣:“唉,皇上不要過于勞累,奴才去了……” 濟爾哈朗走後,母子倆相對無言,不時交換一道目光。
後來,莊太後輕輕贊歎道:“真是個忠心耿耿的老臣!”她看定福臨那目光遊動的眼睛,溫和地問:“皇兒,你的意思呢?” “陳名夏有罪,但罪不至死。
湯瑪法今天還有奏本替他講情,說身為君上的,必得仁慈為本。
兒一心施仁政、行王道,怎能随意誅殺大臣!” 太後微微一笑:“瑪法道德高尚,是個仁義長者。
但究竟是外邦人,不懂得中土民俗人心、曆朝興衰,更不懂得治理天下的根本。
” 福臨烏黑的眸子盯住母親,竭力隐藏心裡的不服。
“陳名夏并非不可赦。
但是赦了陳名夏,李呈祥赦不赦?他可比陳名夏罪名小官職低。
陳名夏、李呈祥都赦免了,二十九名漢官結黨如何處置?隻得不聞不問,他們比陳、李更少罪名。
三案都不定罪,議政王貝勒大臣服不服?滿洲親貴服不服?八旗将士服不服?皇兒,你坐江山究竟靠的誰?” 福臨一哆嗦,垂下眼簾,濃黑的睫毛簌簌抖動。
“能靠那些漢人嗎?皇兒,我屢次要你想,今天還要你想,你以為天下漢民已經都臣服了嗎?如今你身踐帝位,本當懔懔然如以朽缰馭六馬,稍有閃失,就會使太祖、太宗百戰得來的天下毀于一旦。
皇兒,你千萬不可大意啊!……” 福臨覺得背上滾過一個又一個冷戰,額頭也滲出了汗珠。
他羞愧地低聲說:“我隻是想,陳名夏罪不至死,所以……” 莊太後溫靜地笑笑:“到了這個地步,還談什麼有罪無罪?”略一沉吟,她說:“隻須治陳名夏抹删谕旨、結黨營私之罪。
‘留發複衣冠’的話,就不必提了。
” 福臨欽佩母親。
因為這樣一來,不僅為福臨曾首肯此話留了面子,也免得更激起漢臣漢民的反感。
佟夫人進了景仁門,繞過一架名為遠山疊翠的大理石方屏風,穿過前院,由西側門進了後院,見她的女兒端坐在寝殿前廊,身上灑滿燦爛的陽光。
廊邊雀替上挂着幾隻金絲鳥籠,兩個宮女給籠裡添食添水。
佟妃身子一動不動,隻嘬着小嘴,揚着下巴颏,逗弄面前那隻活潑的青綠相間、黃腹紅嘴鹦哥。
“哎喲,我的姑奶奶!你可真有閑心!”佟夫人風風火火地來到前廊,倒沒有忘記向她的親女兒請安。
佟妃轉過臉,睜大圓圓的眼睛:“出什麼事兒啦?” “你舅爺爺進慈甯宮,請太後一起勸皇上。
也不知勸妥了沒有!皇上要是非赦免那個姓陳的南蠻子不可,那可怎麼辦喲!” 佟妃今年剛剛十四歲。
進宮時是個十足的毛丫頭,還在玩抓子兒的年齡,因為想娘幾乎天天哭鼻子。
近年漸漸學會不哭了,卻又懷了孕。
自己還是個離不開媽媽的孩子,眼看又要當媽媽,真是又驚又怕又喜又憂。
她的小小的心裡隻裝得下三個人:皇上、太後和她未出世的娃娃。
别的她無暇去想,也沒有興趣。
對這些朝政,她更是一點不懂。
佟夫人進宮後對她多方開導,她依然不那麼開竅,這時便說:“一個漢官,赦不赦的,有什麼了不起!” “哎呀,好我的姑奶奶!我跟你說了這麼些日子,敢情白費唾沫!這姓陳的南蠻子糾了一夥子漢官,專跟咱們過不去!” “不就是退還圈占民地那事嗎?皇上說叫退,就該退嘛!”佟妃在支持皇上這方面,毫不含糊。
“退百十畝地算什麼,對咱們也不過九牛一毛。
可那姓陳的蠻子又要殺投充人啦,又要處罰地方官啦,明擺着要倒咱們的架子,掃咱們的威風呀!他要成了事,還有咱們旗人的好果子吃嗎?……” 佟妃稚氣地望着母親。
佟夫人一拍手,歎着氣叫一聲:“我的小冤家!這事兒還挂着你呀!” “我?”佟妃聳了聳細細的眉毛,有點驚異。
“可不是咋的!”佟夫人趕緊把女兒攙進卧室,扶她在又軟又厚的床上躺好。
等宮女們都到外間侍候了,佟夫人才坐在床邊的繡墩上,壓低嗓音,開門見山地問: “你就不想當皇後?” 這話太尖銳了,佟妃的臉“刷”地紅到脖子根,簡直像一塊紅绫,連顴上、唇邊那些黃褐色的蝴蝶斑也被紅暈蓋過去了。
她盡管入世不深,許多方面還是個孩子,但對自己的地位卻非常敏感。
皇後被廢以後,她常常半夜醒來,悄悄地禱告蒼天神佛,保佑她能有繼立之分。
這是她的秘密,平日絕不敢有所流露。
她本能地感到,如果她這“非分之想”被人發現,定會招緻皇上的厭棄,溫厚慈愛的皇太後也會憎惡她,她将如皇後被廢為靜妃、永居側宮那樣,被貶為庶妃或貴人,永無出頭之日。
她的從不敢出口的隐秘,竟被母親一語道破,窘得她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臉紅什麼!”佟夫人心直口快,“現今皇上雖說有一位皇子、兩位公主,可他們母親位份低。
主位娘娘裡,你第一個有喜。
我看你這肚子尖,花花臉,準生兒子!母以子貴,曆來如此,還有什麼說的?……” 佟妃微微一皺眉,連忙伸手撫摸自己凸出的腹部。
不安分的小東西,正在肚子裡踢腳伸拳。
佟夫人的話其實多餘,佟妃自己想過何止幾百回。
“你繼立皇後,原是十拿九穩,偏偏這姓陳的蠻子跟咱們作對。
皇上要是赦他,對咱家算個啥意思?你當皇後還有啥指望?” 佟妃愣住了。
她真不曾想到這一層。
“你說我能不着急上火嗎?你倒沒事人兒似的!你也該瞅空子給皇上念叨念叨,可不能喝那南蠻子的迷魂藥!” 佟妃扯着绫被把臉蓋上,細聲說:“宮裡有胎訓,皇上有半個月沒來了。
再說妃嫔不許預政,這是家法,我不能……” 佟夫人呆了半晌,“嗐”了一聲,說:“真是的!好端端的美事,要是敗在南蠻子手裡,老娘我死不瞑目!……這南蠻子究竟有什麼妖術,迷得這些人把祖宗的規矩都忘了?别瞧那安郡王,也是那路貨!……” “你别說了!叫人聽了笑話咱家沒規矩!”佟妃突然不高興了,顯出了主位娘娘的身份。
佟夫人吓了一跳,意識到自己太過分,連忙收斂,躬身謝罪,按照官定的禮節說:“娘娘恕罪。
臣妾實在是心中不平……” 宮女進來禀告:“啟娘娘,佟夫人的侍女求見佟夫人。
” 佟夫人慌得猛然站起,旋又坐下,急煎煎地對佟妃說:“消息來了!我叫她到舅爺爺府上去打聽來着!” 佟妃不知哪裡來的勁,忽地坐起來:“快傳她進來!” 侍女進見,先跪佟妃,後跪佟夫人。
佟夫人一把拽住急問:“怎麼樣?”侍女擡頭一看,佟妃和佟夫人神情緊張,都瞪大眼睛盯着自己,一眨都不眨,頓時心裡發慌,舌頭打結,半天才說道:“皇上……批下吏、禮、刑三部題本,說是,念在陳名夏率先投誠,效勞年久……” 侍女一口氣上不來,那母女二人臉色刹那間雪一樣白,佟妃嘴唇都灰了,臉上一塊塊黃褐斑變得非常觸目。
佟夫人急得揚手要打侍女,侍女已緩過氣,繼續說:“……皇上開恩,将斬刑改為絞刑。
是絞立決!” 靜默片刻,佟妃頹然倒在枕上,随着臉色複原,笑容也漸漸泛上嘴角眉梢。
佟夫人樂得手舞足蹈,放聲大笑:“哈哈哈哈!好皇上!好皇上!這才是太祖、太宗的好子孫!”她拍着大腿,爽快地說笑着,透露出早年部落婦女的帶有男性味道的豪氣。
她扯住侍女又問:“就這些?還有嗎?” 侍女想了想:“禦史李呈祥免死,流徙盛京。
二十九名漢官分别予以革職、降級、罰俸處分。
” 佟夫人樂不可支,推了侍女一把:“去!回府給我拿幾件衣裳,今晚趕回宮裡來!”這分明是要侍女回佟府報喜。
侍女會意,匆匆往宮殿監領腰牌去了。
宮女侍女都不在跟前,佟夫人興緻更高了:“哈哈,這一回,你爹能當國丈,我叫啥呢?國丈母娘?你兄弟可就是正牌的國舅啦!封王咱也不想,可封個公侯太師啥的,總錯不了吧?永平府那些個田地,都封給咱們家好了!皇後的娘家,看誰還敢争!”她又拉着女兒的手,憐愛備至地撫摸着,笑眯眯地說:“你從小兒就命貴,好幾個有名的老道都算你大富大貴,有個老和尚還指實了說,你有皇後之分。
我們心裡明白,不敢告訴你。
打你一進宮,我們就盼着這一天啦!……” 她再也坐不住了,在屋裡走來走去,興奮地大聲叨叨:“可得敬謝老天,敬謝神佛保佑!快,快!我得立馬給佛爺燒炷香!”她找來線香點着,跑到卧室後的小次間,那裡佛龛上供着一尊尺多高的金佛像。
她舉着香拜了又拜,嘴裡不住地念着禱詞。
不一會兒,她覺着有人挨着她跪下了。
回頭一看,她那身子笨重、相貌嬌小的女兒,也舉着線香,滿臉喜悅和虔誠,對着金佛像頻頻拜禱。
“萬歲爺,膳齊。
”管膳大太監向站在一盆牡丹花前發愣的福臨跪禀,福臨無可奈何地回到東暖閣。
洋漆花膳桌上已經擺好三十多個琺琅質、銀質及瓷質的盤、碟、碗。
兩名擺膳太監一左一右地站着,前面還有四個養心殿當值太監垂手恭候。
福臨入座後,擺膳太監便把一品一品的菜碗菜盤的銀蓋打開,請皇上過目。
看見皇上用眼瞧哪品菜,就得趕緊拿它往皇上跟前挪。
福臨此時毫無胃口,連眼皮都不擡。
吳良輔乖巧地走過來,用眼色支開了擺膳太監,笑道:“萬歲爺批本批了兩個時辰,怎麼也得進點膳。
”他看着滿桌的菜,點着數地說:“萬歲爺往這兒瞧,這一品燕窩絲雞絲香蕈絲火腿絲白菜絲,鮮美無比;這一品燕窩冬筍肥雞熱鍋,熱騰騰香噴噴;攢盤裡燒狍肉、鍋塌雞絲、晾羊肉,是北地的名菜;黃碗裡芽韭炒鹿脯絲紅黃相間,是太廟的供獻;象眼小饅頭,又軟又暄;折疊奶皮子、酸奶子,白格生生饞人眼!……” 吳良輔一套油腔滑調,活像是市上酒樓的跑堂,倒把福臨逗笑了,說:“貧嘴賤舌的,饞死你!” 吳良輔趕緊跪下叩頭:“奴才哪敢承望萬歲爺的賞,隻求皇上開開臉,進得香,奴才就是餓三天也心甘情願!” 福臨半笑半惱地說:“少給我耍嘴皮子!”他在面前的幾個碗裡夾了一點菜,吃了幾口,便放下筷子,微微蹙起眉頭說:“把菜賞給妃嫔們。
佟妃那兒多分兩品。
” 太監們連忙撤膳,用黃錦緞的棉包袱将膳盒包好,捧着、抱着、擡着退出養心殿,緊趕着送往東西各宮。
吳良輔還在接福臨的話茬:“佟娘娘日子近了,是得好好保養。
要是誕育一位太子,可是大清的洪福啊!” 福臨心頭一動:太子?為什麼是太子?……佟妃想當皇後?她憑什麼?…… 上午,他從慈甯宮回來,立刻批下題本:陳名夏處絞,李呈祥和二十九名漢官都給了嚴厲懲罰。
下筆時他并不猶豫,甚至還有點痛快。
批本很快被送走了,陳名夏的死便成定局。
之後,他在批複其他題本時,腦子經常回到這件事上來。
想到幾乎天天照面的内秘書院大學士,才幹卓著、倜傥不群,能和福臨論詩談史的陳名夏,三兩天内便要成為一具屍體,他又感到心裡不是滋味,感到違心的痛苦,感到受了壓制的憤懑。
他絕非對母親不滿,因為母親是全心全意為自己着想的。
他忍受不了鄭親王的挾制!是的,他覺得這位老叔王是在利用他痛恨多爾衮的弱點,達到庇護親貴的目的,而最終還是為了他的外甥女婿佟圖賴! 這些思緒糾纏着他,使他心情十分惡劣。
吳良輔一句有關太子的話,一下子使他把兩件事情聯系起來了:鄭親王表面上是為江山社稷,實際上也在營私。
他打擊陳名夏是為了保護佟圖賴。
保護佟圖賴是為了幫助佟妃謀取後位…… 福臨站在一排排藍緞遮掩的巨大書櫥邊,緊緊抿住嘴唇,下巴凸了出來。
史書史冊浩如煙海,記載了多少帝王将相的興亡,多少宮闱秘事掩蓋着争權奪利的生死搏鬥!那些昏昧的、醉生夢死的帝王糊裡糊塗,像被人玩弄于指掌中的木偶。
可是我福臨,是大清一統江山的第一代君主,絕不能任人挾制,絕不軟弱! 他穩穩地轉過身,背起雙手,一步一步走回西暖閣,在禦案上找出那兩份重要題本,堅定地提起了朱筆。
佟夫人的侍女回到景仁宮,已是上燈時分。
佟妃母女的喜氣,因皇上賜給菜肴而更加火熾。
一品燕窩雞絲香蕈絲火腿絲白菜絲裝在五福大琺琅碗裡;一品山藥酒炖鴨子熱鍋盛在紅潮海碗中,另有紫龍黃碟裝的幹濕點心四品;五寸黃龍盤盛的奶餅敖爾布哈一品;銀碟小菜四品,佟妃都畢恭畢敬地吃了。
富麗的禦用餐具還放在八仙桌上,等候禦膳房的太監來取。
佟妃臉上一團嬌慵,流露出愉快和滿足。
佟夫人不住聲地又笑又說:“……想想啊,上午批本絞了那蠻子,中午就賞來禦肴,皇上的心意還不明白嗎?有情有義呢!”她不再壓低嗓門,滿院都能聽到她的聲音:“啧啧!這膳具多漂亮!多精緻!瞧見嗎,這是龍盤,還是黃龍盤哪!拿這紫龍碟黃龍盤給你送點心,準有意思。
這可不是小事!……咦,你站在這兒幹什麼?進來呀!”她發現侍女悄悄地站在門邊,伸手把她拽進來,問: “家裡人都樂壞了吧?你家老爺再不用吊着他那大馬臉啦!這可是托姑奶奶的福!……你怎麼不說話?” 侍女跪下,低頭道:“禀夫人……禀夫人……” 佟夫人心緒正好,很爽快:“有什麼為難事,盡管說!” “禀夫人,聖旨下到府裡,說是圈占的永平府民地一概退還;不敢受理民詞的縣府州官停職待參;老爺罰俸三月,降二級……” “啪!”佟夫人掄起胳膊抽了侍女一耳光,跺着腳喊道:“你胡說!小賤人,看我不鞭死你!” 侍女連忙叩頭嗚咽道:“奴才有多大膽量,敢捏造聖旨……” 佟妃臉色一變,張嘴倒吸一口冷氣,把手指咬在唇齒間,抽抽噎噎地哭了。
佟夫人心亂如麻,顧不得細問侍女,連忙回身摟着女兒安慰:“快别哭!傷了胎氣,可不是鬧着玩的。
小孩子家嘴沒遮攔,胡說八道,别聽她的!……” “佟妹妹好嗎?”清脆柔媚的聲音從院裡傳來,仿佛含着笑意,響亮地招呼着。
永和宮端妃和景陽宮恭妃進來了。
這一對姐妹花,都穿着蒙古式的錦緞便袍,端妃粉紅,恭妃深藍,閃着柔和的亮光。
這是兩位科爾沁蒙古王公的格格,難得來景仁宮串門。
佟妃有喜以後,她們更不舒坦,隻是懾于皇太後的威嚴和宮裡的規矩,不敢形于詞色。
這會兒,她們來做什麼? 佟妃困難地移動身子,請她們坐上臨南窗的短炕,宮女為她們收拾好杏黃緞墊和靠枕,奉上奶茶。
她們向佟夫人表示了問候,坐下了。
端妃流動的目光,立刻集注到八仙桌上:“呀,佟妹妹,禦膳房的人還沒來收膳具?我那兒的早就收去了。
” 恭妃笑道:“剛上我那兒去收。
今兒賞的菜怪有味道的。
” 佟妃不由得看了母親一眼,佟夫人傻了似的張嘴瞪眼,一語不發。
客人看在眼裡,互相使着眼色,暗暗發笑。
端妃說:“佟妹妹,我們姐兒倆可有要緊事告訴你……” 恭妃連忙打斷:“先别說,讓妹妹猜一猜。
” 佟妃強笑着搖頭,表情十分可憐:“小妹猜不着。
” 端妃笑嘻嘻地說:“告訴你吧,咱們就要有一位中宮娘娘了。
妹妹猜是誰?” 端妃和恭妃都笑着,閃爍的目光一齊盯住佟妃。
佟妃經受不住,臉色漸漸發白,心頭
陳、龔兩人都沒有注意他。
漸漸的,張漢的眼睛瞪大了,一個醜陋的臉隐隐浮現着,還有暗紅的帳幔、閃爍不定的燈光……可怕的回憶糾纏着他,他渾身戰栗,閉上了眼睛。
但戲台上的詞曲卻無情地向他襲來: ……驚疑,多應是醜魑魅将咱魇迷。
憑何計,賺出重圍?…… 他再也無法忍受,搖晃着站起來,對主人拱手道:“學生還有些賤事要料理,不能終席,老大人見諒!……”說罷,他腳步踉跄,跌跌撞撞地走了。
陳名夏鄙夷地一笑,簡單地說:“喝醉了。
” 龔鼎孳搖搖頭:“唉,如此名士!” 張漢離席,顧媚生就可以從簾後移進廳中看戲了。
三人說笑着越看興緻越高。
顧媚生曾是紅氍毹上的一代名優,自然指長道短,格外精神。
《南渡記》開始了。
兩個主要人物——一生一末剛剛自報家門,三位看戲的立時寂靜無聲。
台上人哪裡知道他們所演的角色正坐在台下觀看,還因為報酬優厚而格外賣力,又唱又說又做,曲盡其妙。
台上的陳名夏、龔鼎孳血污滿面地從王氏胯下爬出的一瞬間,顧媚生一聲刺耳的尖叫,雙手蒙臉,跑出了客廳。
龔鼎孳面色鐵青,渾身顫抖,說不出話,隻對聞聲而來的戲班班主連連揮手,叫他們趕快退下。
一陣混亂之後,客廳空空蕩蕩,隻剩下陳名夏和龔鼎孳。
兩人慢慢轉過慘無人色的臉,互相看了一眼,龔鼎孳突然“哇”地放聲痛哭。
陳名夏沒出聲,隻有兩行淚水沿面頰緩緩流下。
龔鼎孳捶胸頓足:“名節掃地至此,還有什麼可說!……”他的羞憤很快轉為惱怒,咬牙切齒地罵道:“許巨源!你個黃口孺子!陰損如此,必殺以洩忿!……” 良久,陳名夏才慢慢地輕聲說道:“我輩吃虧在怕死二字,自然不如史可法、閻應元,卻不肯自甘寂寞,總以為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在名利場上角逐一番,則又不如黃梨洲、顧亭林……可是,我輩總也算是應運而生、應運而出。
大兵進關入主中原,若無我輩,成何世界?人生在世,人生在世啊!……”他突然仰天大笑,笑了好一陣,笑聲既狂妄又悲酸,很像夜枭在月夜林中的呼叫,龔鼎孳直聽得停止了痛哭,毛骨悚然。
陳名夏睜着淚汪汪的眼睛,笑盈盈地對龔鼎孳說:“當個内院大學士,錦衣玉食,調和天下,上為天子分憂,下為萬民解苦,這比當年死于忠節,比今日浪迹江湖,是強過,還是不及呢?……” 龔鼎孳和陳名夏互相安慰着,心境漸漸平和了。
他們約定三日後到陳名夏府上聚會。
陳名夏還再三囑咐,一定要帶顧媚生去,好開導開導他的妻妾。
他們沒想到,烏雲已籠罩在陳名夏的頭頂。
當晚,剛剛回府的陳名夏被逮鎖問罪。
聖旨命吏、禮二部大臣會同刑部共同審理這一案件。
五 辰初三刻,皇上退朝了。
早朝後的第一件事,是往慈甯宮向母後請安,這是福臨定下的規矩。
在宮内,儀駕比較簡單:前面侍衛舉着四杆豹尾槍導行,便輿四角各有一名禦前侍衛,挎着名叫“小神鋒”的二尺多長的寶刀跟随,太監打兩面雀金扇,頭頂遮一柄黃羅傘,後面跟着一些服侍小太監。
福臨坐在輿中,心情十分不快。
沒想到陳名夏的案件震動了整個朝廷,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員,無論滿漢,都眼巴巴地盯着。
福臨感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難以應付。
甯完我的彈章參了八條,主要的,一是“留發複衣冠”;二是陳名夏父子暴惡,攬權納賄,結黨營私,士民怨憤;三是塗改谕旨。
會審時,陳名夏隻承認第一條,說其他各款都是誣陷。
而甯完我會同内秘書院學士劉正宗共證陳名夏所犯各罪都是事實。
今天早朝,吏、禮、刑三部會審後題本上奏,最後拟出的處理意見是:斬。
現在,陳名夏的生死,完全取決于福臨了。
朝廷裡的傾向太鮮明。
參與議政的王公大臣和滿官對此十分快意;多數漢臣口中不說,卻都表現出一種兔死狐悲、黯然神傷的憂郁。
敢于替陳名夏講情的,隻有一個外國人湯若望…… 剛進慈甯宮,迎接福臨的,竟是一派檀闆輕敲、笛聲嘹亮、歌喉宛轉。
東配殿裡新搭起小宮台,莊太後和兩位太宗的妃嫔——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還有一位太祖皇帝的壽康太妃,在許多福晉命婦的陪同下,正興緻勃勃地觀看傀儡戲。
傀儡大約有真人的四分之一大小,做得十分精細,說唱操縱都由太監擔任。
一出勸善的《魚兒佛》正演得熱鬧。
福臨一腳踏進配殿,吓得那些福晉命婦們紛紛站起身向後退避、低頭、跪倒。
福臨依次向壽康太妃、莊太後、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等祖母、母後請安。
她們一一受禮,問了皇帝好,便要向莊太後告辭。
莊太後笑着挽留說:“今兒的宮戲怪認真的,戲碼也好,還是看完吧!一會兒有北邊新進的松仁、白果,正好品茶。
” 白發蒼蒼的壽康太妃先笑着坐下,懿靖大貴妃和康惠淑妃也跟着告坐。
莊太後起身笑着對她們道了歉意,領着福臨往慈甯宮正殿走去。
剛進殿門,她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叫一個宮女回配殿請佟夫人。
一位衣飾華麗的滿裝貴婦走來向福臨請安。
太後笑着對福臨說:“照家常禮數說,這是你的丈母,不該受禮的。
”福臨連忙遜謝。
按宮内制度,内廷主位遇娠,有生母者允許進内照看。
福臨問道:“佟妃的日子近了嗎?” 佟夫人連忙回答:“就在這個月了。
” 莊太後笑道:“這是宮内主位第一次誕育,佟夫人要精心照料才好。
早些回景仁宮陪伴去吧。
” 佟夫人連連稱是,後退幾步,向殿外走去。
福臨的不快又增加一重:太後引見佟夫人,無非是表示她對佟圖賴家的恩寵。
這不是又在給自己增加壓力嗎? 母子倆方坐定,太監來禀告:鄭親王濟爾哈朗恭請皇太後召見。
太後看看福臨,福臨立刻站起來說:“額娘,皇叔一定是為了陳名夏的事情。
” 莊太後揚了揚眉峰,沒有說話。
“額娘,我把複審的題本帶來了,請額娘過目。
”福臨說着,吳良輔跪進折匣。
太後的貼身女侍蘇麻喇姑接過打開,雙手放在太後的禦案上。
莊太後先吩咐太監:“請鄭王進宮。
”然後對福臨說:“皇兒,你還是從安郡王和佟皇親兩家争圈民地說起,近日朝廷裡都有些什麼議論?” 很多次了,不等福臨細說,母親已把朝中大事的來龍去脈摸得一清二楚。
福臨知道,這些進宮侍奉母後的福晉、命婦們,等于是一個副朝廷,但他還是對母親的明睿感到驚奇,不由得說:“額娘,你什麼都清楚吧?” 莊太後避開他的問題,隻靜靜地望着他,道:“說吧!” 于是,從午門自戕案到陳名夏獄成的全部過程,由皇帝繪聲繪色地向皇太後叙述了一遍。
聽罷,太後不表态度,低頭去看題本。
鄭親王進宮來了。
他向皇太後和皇上的跪拜被止住,太後賜給他一個座位——那是一個杏黃色的織着龍紋的錦緞坐墊,置于太後右側向南較遠的地方。
鄭親王盤腿坐下,因為這一陣走得太急,止不住喘着粗氣,臉色泛白,看上去很虛弱,和他魁梧肥碩的身材很不相稱。
太後連忙命太監賜茶,并和悅地說:“王兄年紀大了,要多多保重。
行走不便,乘馬進宮吧。
自家骨肉,不必太拘禮。
” 在紫禁城乘馬,這是極高的禮遇。
鄭親王非常感動,又要下位叩謝,再次被太後止住。
他喝了那碗熱氣騰騰的奶茶,方覺得心定氣靜,這才誠笃地仰望着福臨說:“皇上是不是有赦免陳名夏的意思?” 福臨不置可否。
“奴才就是為這事求見,請太後、皇上明察,陳名夏不能赦呀!……皇上很看中他的才學,但我大清富有四海,我皇上是普天下的主子,有能耐的人比河裡的沙子還多,不少陳名夏一個!這人一向結黨,是個反複小人,皇上早就瞧透他了……” 濟爾哈朗指的是兩年前的事情:禦史張煊彈劾陳名夏結黨行私,铨選不公。
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時,議政大臣譚泰袒護陳名夏,反而以誣奏反坐,判處張煊死刑。
不久,譚泰因黨附多爾衮論罪誅死,順治複命議政王貝勒大臣按張煊所劾陳名夏罪狀再審。
陳名夏竭力為自己辯解,到了理屈詞窮之際,便哀哀哭泣,訴說自己投降有功,希冀免死。
當時福臨對議政王大臣們說:“此人真乃輾轉狡詐的小人,罪實難赦。
但朕已有旨,凡與譚泰事有牽連者,皆赦而不問。
若罪陳名夏,則失信于天下了。
”這樣,陳名夏才得以革職留命。
福臨畢竟看重陳名夏的學問才幹,去年,陳名夏複職。
但剛得意一年多,又生出事來。
福臨不大高興鄭親王提起往事。
因為就是順治九年那次赦免陳名夏,他的出發點也是重才而不是守信。
此刻他說:“朕觀曆代英主用人,無不用其所長棄其所短,如漢高祖之用陳平,魏武帝之容張繡。
須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要掉書袋,鄭親王哪裡是福臨的對手!那些繁複雜亂的漢文,至今他仍是鬥大的字識不得一石。
但是他有對朝廷最實際的考慮:“皇上說的是。
可陳名夏的大害不隻在反複,要緊的是結黨。
二十九名漢官膽敢另立一議,本朝從來沒有過!陳名夏就是魁首,就是害群之馬,不加嚴懲還成個朝廷?……” 福臨半晌沒作聲,後來遲疑地說:“或者免官遣戍?……” 鄭親王歎息道:“皇上心地慈善,奴才真怕皇上養虎傷身。
這種不忠不義的小人,奴才瞧着都發憷。
皇上這樣待他,他對皇上又安過什麼好心?”他惴惴不安地迅速看了莊太後一眼,太後坐在她的寶座上,一如既往,端莊、慈藹、溫和,看不出可否。
于是,他硬着頭皮使出了殺手锏: “多爾衮攝政那會兒,皇上年幼,陳名夏不是夜谒睿王府,陳請多爾衮登皇位的嗎?” 福臨渾身一震,緊緊咬住牙關。
鄭親王心疼地看着福臨,繼續說:“多爾衮雖然回答說‘本朝自有家法,非爾等所知’,沒有接受,但陳名夏立時由學士超擢吏部侍郎,從此大受重用。
幸虧老天爺不佑惡人,多爾衮病死,不然……唉!”鄭親王低下頭,老态龍鐘。
福臨也低着頭不出聲,看不清他的表情。
但濟爾哈朗知道擊中了要害。
凡事凡人,隻要和多爾衮逆謀有所牽連,就能立刻激起福臨的憎惡;隻要被多爾衮打擊排斥過,就能立刻引起福臨的好感。
多爾衮一倒台,索尼、希福、鳌拜、遏必隆等人立刻參與議政,就是這個道理。
鄭親王站起,向皇太後和順治躬身再拜。
他真心疼愛這個十六歲的侄子,知道自己這麼說會刺激福臨,心裡很覺難過,可又不能不說。
他默默地望了福臨一會兒,歎了口氣:“唉,皇上不要過于勞累,奴才去了……” 濟爾哈朗走後,母子倆相對無言,不時交換一道目光。
後來,莊太後輕輕贊歎道:“真是個忠心耿耿的老臣!”她看定福臨那目光遊動的眼睛,溫和地問:“皇兒,你的意思呢?” “陳名夏有罪,但罪不至死。
湯瑪法今天還有奏本替他講情,說身為君上的,必得仁慈為本。
兒一心施仁政、行王道,怎能随意誅殺大臣!” 太後微微一笑:“瑪法道德高尚,是個仁義長者。
但究竟是外邦人,不懂得中土民俗人心、曆朝興衰,更不懂得治理天下的根本。
” 福臨烏黑的眸子盯住母親,竭力隐藏心裡的不服。
“陳名夏并非不可赦。
但是赦了陳名夏,李呈祥赦不赦?他可比陳名夏罪名小官職低。
陳名夏、李呈祥都赦免了,二十九名漢官結黨如何處置?隻得不聞不問,他們比陳、李更少罪名。
三案都不定罪,議政王貝勒大臣服不服?滿洲親貴服不服?八旗将士服不服?皇兒,你坐江山究竟靠的誰?” 福臨一哆嗦,垂下眼簾,濃黑的睫毛簌簌抖動。
“能靠那些漢人嗎?皇兒,我屢次要你想,今天還要你想,你以為天下漢民已經都臣服了嗎?如今你身踐帝位,本當懔懔然如以朽缰馭六馬,稍有閃失,就會使太祖、太宗百戰得來的天下毀于一旦。
皇兒,你千萬不可大意啊!……” 福臨覺得背上滾過一個又一個冷戰,額頭也滲出了汗珠。
他羞愧地低聲說:“我隻是想,陳名夏罪不至死,所以……” 莊太後溫靜地笑笑:“到了這個地步,還談什麼有罪無罪?”略一沉吟,她說:“隻須治陳名夏抹删谕旨、結黨營私之罪。
‘留發複衣冠’的話,就不必提了。
” 福臨欽佩母親。
因為這樣一來,不僅為福臨曾首肯此話留了面子,也免得更激起漢臣漢民的反感。
佟夫人進了景仁門,繞過一架名為遠山疊翠的大理石方屏風,穿過前院,由西側門進了後院,見她的女兒端坐在寝殿前廊,身上灑滿燦爛的陽光。
廊邊雀替上挂着幾隻金絲鳥籠,兩個宮女給籠裡添食添水。
佟妃身子一動不動,隻嘬着小嘴,揚着下巴颏,逗弄面前那隻活潑的青綠相間、黃腹紅嘴鹦哥。
“哎喲,我的姑奶奶!你可真有閑心!”佟夫人風風火火地來到前廊,倒沒有忘記向她的親女兒請安。
佟妃轉過臉,睜大圓圓的眼睛:“出什麼事兒啦?” “你舅爺爺進慈甯宮,請太後一起勸皇上。
也不知勸妥了沒有!皇上要是非赦免那個姓陳的南蠻子不可,那可怎麼辦喲!” 佟妃今年剛剛十四歲。
進宮時是個十足的毛丫頭,還在玩抓子兒的年齡,因為想娘幾乎天天哭鼻子。
近年漸漸學會不哭了,卻又懷了孕。
自己還是個離不開媽媽的孩子,眼看又要當媽媽,真是又驚又怕又喜又憂。
她的小小的心裡隻裝得下三個人:皇上、太後和她未出世的娃娃。
别的她無暇去想,也沒有興趣。
對這些朝政,她更是一點不懂。
佟夫人進宮後對她多方開導,她依然不那麼開竅,這時便說:“一個漢官,赦不赦的,有什麼了不起!” “哎呀,好我的姑奶奶!我跟你說了這麼些日子,敢情白費唾沫!這姓陳的南蠻子糾了一夥子漢官,專跟咱們過不去!” “不就是退還圈占民地那事嗎?皇上說叫退,就該退嘛!”佟妃在支持皇上這方面,毫不含糊。
“退百十畝地算什麼,對咱們也不過九牛一毛。
可那姓陳的蠻子又要殺投充人啦,又要處罰地方官啦,明擺着要倒咱們的架子,掃咱們的威風呀!他要成了事,還有咱們旗人的好果子吃嗎?……” 佟妃稚氣地望着母親。
佟夫人一拍手,歎着氣叫一聲:“我的小冤家!這事兒還挂着你呀!” “我?”佟妃聳了聳細細的眉毛,有點驚異。
“可不是咋的!”佟夫人趕緊把女兒攙進卧室,扶她在又軟又厚的床上躺好。
等宮女們都到外間侍候了,佟夫人才坐在床邊的繡墩上,壓低嗓音,開門見山地問: “你就不想當皇後?” 這話太尖銳了,佟妃的臉“刷”地紅到脖子根,簡直像一塊紅绫,連顴上、唇邊那些黃褐色的蝴蝶斑也被紅暈蓋過去了。
她盡管入世不深,許多方面還是個孩子,但對自己的地位卻非常敏感。
皇後被廢以後,她常常半夜醒來,悄悄地禱告蒼天神佛,保佑她能有繼立之分。
這是她的秘密,平日絕不敢有所流露。
她本能地感到,如果她這“非分之想”被人發現,定會招緻皇上的厭棄,溫厚慈愛的皇太後也會憎惡她,她将如皇後被廢為靜妃、永居側宮那樣,被貶為庶妃或貴人,永無出頭之日。
她的從不敢出口的隐秘,竟被母親一語道破,窘得她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臉紅什麼!”佟夫人心直口快,“現今皇上雖說有一位皇子、兩位公主,可他們母親位份低。
主位娘娘裡,你第一個有喜。
我看你這肚子尖,花花臉,準生兒子!母以子貴,曆來如此,還有什麼說的?……” 佟妃微微一皺眉,連忙伸手撫摸自己凸出的腹部。
不安分的小東西,正在肚子裡踢腳伸拳。
佟夫人的話其實多餘,佟妃自己想過何止幾百回。
“你繼立皇後,原是十拿九穩,偏偏這姓陳的蠻子跟咱們作對。
皇上要是赦他,對咱家算個啥意思?你當皇後還有啥指望?” 佟妃愣住了。
她真不曾想到這一層。
“你說我能不着急上火嗎?你倒沒事人兒似的!你也該瞅空子給皇上念叨念叨,可不能喝那南蠻子的迷魂藥!” 佟妃扯着绫被把臉蓋上,細聲說:“宮裡有胎訓,皇上有半個月沒來了。
再說妃嫔不許預政,這是家法,我不能……” 佟夫人呆了半晌,“嗐”了一聲,說:“真是的!好端端的美事,要是敗在南蠻子手裡,老娘我死不瞑目!……這南蠻子究竟有什麼妖術,迷得這些人把祖宗的規矩都忘了?别瞧那安郡王,也是那路貨!……” “你别說了!叫人聽了笑話咱家沒規矩!”佟妃突然不高興了,顯出了主位娘娘的身份。
佟夫人吓了一跳,意識到自己太過分,連忙收斂,躬身謝罪,按照官定的禮節說:“娘娘恕罪。
臣妾實在是心中不平……” 宮女進來禀告:“啟娘娘,佟夫人的侍女求見佟夫人。
” 佟夫人慌得猛然站起,旋又坐下,急煎煎地對佟妃說:“消息來了!我叫她到舅爺爺府上去打聽來着!” 佟妃不知哪裡來的勁,忽地坐起來:“快傳她進來!” 侍女進見,先跪佟妃,後跪佟夫人。
佟夫人一把拽住急問:“怎麼樣?”侍女擡頭一看,佟妃和佟夫人神情緊張,都瞪大眼睛盯着自己,一眨都不眨,頓時心裡發慌,舌頭打結,半天才說道:“皇上……批下吏、禮、刑三部題本,說是,念在陳名夏率先投誠,效勞年久……” 侍女一口氣上不來,那母女二人臉色刹那間雪一樣白,佟妃嘴唇都灰了,臉上一塊塊黃褐斑變得非常觸目。
佟夫人急得揚手要打侍女,侍女已緩過氣,繼續說:“……皇上開恩,将斬刑改為絞刑。
是絞立決!” 靜默片刻,佟妃頹然倒在枕上,随着臉色複原,笑容也漸漸泛上嘴角眉梢。
佟夫人樂得手舞足蹈,放聲大笑:“哈哈哈哈!好皇上!好皇上!這才是太祖、太宗的好子孫!”她拍着大腿,爽快地說笑着,透露出早年部落婦女的帶有男性味道的豪氣。
她扯住侍女又問:“就這些?還有嗎?” 侍女想了想:“禦史李呈祥免死,流徙盛京。
二十九名漢官分别予以革職、降級、罰俸處分。
” 佟夫人樂不可支,推了侍女一把:“去!回府給我拿幾件衣裳,今晚趕回宮裡來!”這分明是要侍女回佟府報喜。
侍女會意,匆匆往宮殿監領腰牌去了。
宮女侍女都不在跟前,佟夫人興緻更高了:“哈哈,這一回,你爹能當國丈,我叫啥呢?國丈母娘?你兄弟可就是正牌的國舅啦!封王咱也不想,可封個公侯太師啥的,總錯不了吧?永平府那些個田地,都封給咱們家好了!皇後的娘家,看誰還敢争!”她又拉着女兒的手,憐愛備至地撫摸着,笑眯眯地說:“你從小兒就命貴,好幾個有名的老道都算你大富大貴,有個老和尚還指實了說,你有皇後之分。
我們心裡明白,不敢告訴你。
打你一進宮,我們就盼着這一天啦!……” 她再也坐不住了,在屋裡走來走去,興奮地大聲叨叨:“可得敬謝老天,敬謝神佛保佑!快,快!我得立馬給佛爺燒炷香!”她找來線香點着,跑到卧室後的小次間,那裡佛龛上供着一尊尺多高的金佛像。
她舉着香拜了又拜,嘴裡不住地念着禱詞。
不一會兒,她覺着有人挨着她跪下了。
回頭一看,她那身子笨重、相貌嬌小的女兒,也舉着線香,滿臉喜悅和虔誠,對着金佛像頻頻拜禱。
“萬歲爺,膳齊。
”管膳大太監向站在一盆牡丹花前發愣的福臨跪禀,福臨無可奈何地回到東暖閣。
洋漆花膳桌上已經擺好三十多個琺琅質、銀質及瓷質的盤、碟、碗。
兩名擺膳太監一左一右地站着,前面還有四個養心殿當值太監垂手恭候。
福臨入座後,擺膳太監便把一品一品的菜碗菜盤的銀蓋打開,請皇上過目。
看見皇上用眼瞧哪品菜,就得趕緊拿它往皇上跟前挪。
福臨此時毫無胃口,連眼皮都不擡。
吳良輔乖巧地走過來,用眼色支開了擺膳太監,笑道:“萬歲爺批本批了兩個時辰,怎麼也得進點膳。
”他看着滿桌的菜,點着數地說:“萬歲爺往這兒瞧,這一品燕窩絲雞絲香蕈絲火腿絲白菜絲,鮮美無比;這一品燕窩冬筍肥雞熱鍋,熱騰騰香噴噴;攢盤裡燒狍肉、鍋塌雞絲、晾羊肉,是北地的名菜;黃碗裡芽韭炒鹿脯絲紅黃相間,是太廟的供獻;象眼小饅頭,又軟又暄;折疊奶皮子、酸奶子,白格生生饞人眼!……” 吳良輔一套油腔滑調,活像是市上酒樓的跑堂,倒把福臨逗笑了,說:“貧嘴賤舌的,饞死你!” 吳良輔趕緊跪下叩頭:“奴才哪敢承望萬歲爺的賞,隻求皇上開開臉,進得香,奴才就是餓三天也心甘情願!” 福臨半笑半惱地說:“少給我耍嘴皮子!”他在面前的幾個碗裡夾了一點菜,吃了幾口,便放下筷子,微微蹙起眉頭說:“把菜賞給妃嫔們。
佟妃那兒多分兩品。
” 太監們連忙撤膳,用黃錦緞的棉包袱将膳盒包好,捧着、抱着、擡着退出養心殿,緊趕着送往東西各宮。
吳良輔還在接福臨的話茬:“佟娘娘日子近了,是得好好保養。
要是誕育一位太子,可是大清的洪福啊!” 福臨心頭一動:太子?為什麼是太子?……佟妃想當皇後?她憑什麼?…… 上午,他從慈甯宮回來,立刻批下題本:陳名夏處絞,李呈祥和二十九名漢官都給了嚴厲懲罰。
下筆時他并不猶豫,甚至還有點痛快。
批本很快被送走了,陳名夏的死便成定局。
之後,他在批複其他題本時,腦子經常回到這件事上來。
想到幾乎天天照面的内秘書院大學士,才幹卓著、倜傥不群,能和福臨論詩談史的陳名夏,三兩天内便要成為一具屍體,他又感到心裡不是滋味,感到違心的痛苦,感到受了壓制的憤懑。
他絕非對母親不滿,因為母親是全心全意為自己着想的。
他忍受不了鄭親王的挾制!是的,他覺得這位老叔王是在利用他痛恨多爾衮的弱點,達到庇護親貴的目的,而最終還是為了他的外甥女婿佟圖賴! 這些思緒糾纏着他,使他心情十分惡劣。
吳良輔一句有關太子的話,一下子使他把兩件事情聯系起來了:鄭親王表面上是為江山社稷,實際上也在營私。
他打擊陳名夏是為了保護佟圖賴。
保護佟圖賴是為了幫助佟妃謀取後位…… 福臨站在一排排藍緞遮掩的巨大書櫥邊,緊緊抿住嘴唇,下巴凸了出來。
史書史冊浩如煙海,記載了多少帝王将相的興亡,多少宮闱秘事掩蓋着争權奪利的生死搏鬥!那些昏昧的、醉生夢死的帝王糊裡糊塗,像被人玩弄于指掌中的木偶。
可是我福臨,是大清一統江山的第一代君主,絕不能任人挾制,絕不軟弱! 他穩穩地轉過身,背起雙手,一步一步走回西暖閣,在禦案上找出那兩份重要題本,堅定地提起了朱筆。
佟夫人的侍女回到景仁宮,已是上燈時分。
佟妃母女的喜氣,因皇上賜給菜肴而更加火熾。
一品燕窩雞絲香蕈絲火腿絲白菜絲裝在五福大琺琅碗裡;一品山藥酒炖鴨子熱鍋盛在紅潮海碗中,另有紫龍黃碟裝的幹濕點心四品;五寸黃龍盤盛的奶餅敖爾布哈一品;銀碟小菜四品,佟妃都畢恭畢敬地吃了。
富麗的禦用餐具還放在八仙桌上,等候禦膳房的太監來取。
佟妃臉上一團嬌慵,流露出愉快和滿足。
佟夫人不住聲地又笑又說:“……想想啊,上午批本絞了那蠻子,中午就賞來禦肴,皇上的心意還不明白嗎?有情有義呢!”她不再壓低嗓門,滿院都能聽到她的聲音:“啧啧!這膳具多漂亮!多精緻!瞧見嗎,這是龍盤,還是黃龍盤哪!拿這紫龍碟黃龍盤給你送點心,準有意思。
這可不是小事!……咦,你站在這兒幹什麼?進來呀!”她發現侍女悄悄地站在門邊,伸手把她拽進來,問: “家裡人都樂壞了吧?你家老爺再不用吊着他那大馬臉啦!這可是托姑奶奶的福!……你怎麼不說話?” 侍女跪下,低頭道:“禀夫人……禀夫人……” 佟夫人心緒正好,很爽快:“有什麼為難事,盡管說!” “禀夫人,聖旨下到府裡,說是圈占的永平府民地一概退還;不敢受理民詞的縣府州官停職待參;老爺罰俸三月,降二級……” “啪!”佟夫人掄起胳膊抽了侍女一耳光,跺着腳喊道:“你胡說!小賤人,看我不鞭死你!” 侍女連忙叩頭嗚咽道:“奴才有多大膽量,敢捏造聖旨……” 佟妃臉色一變,張嘴倒吸一口冷氣,把手指咬在唇齒間,抽抽噎噎地哭了。
佟夫人心亂如麻,顧不得細問侍女,連忙回身摟着女兒安慰:“快别哭!傷了胎氣,可不是鬧着玩的。
小孩子家嘴沒遮攔,胡說八道,别聽她的!……” “佟妹妹好嗎?”清脆柔媚的聲音從院裡傳來,仿佛含着笑意,響亮地招呼着。
永和宮端妃和景陽宮恭妃進來了。
這一對姐妹花,都穿着蒙古式的錦緞便袍,端妃粉紅,恭妃深藍,閃着柔和的亮光。
這是兩位科爾沁蒙古王公的格格,難得來景仁宮串門。
佟妃有喜以後,她們更不舒坦,隻是懾于皇太後的威嚴和宮裡的規矩,不敢形于詞色。
這會兒,她們來做什麼? 佟妃困難地移動身子,請她們坐上臨南窗的短炕,宮女為她們收拾好杏黃緞墊和靠枕,奉上奶茶。
她們向佟夫人表示了問候,坐下了。
端妃流動的目光,立刻集注到八仙桌上:“呀,佟妹妹,禦膳房的人還沒來收膳具?我那兒的早就收去了。
” 恭妃笑道:“剛上我那兒去收。
今兒賞的菜怪有味道的。
” 佟妃不由得看了母親一眼,佟夫人傻了似的張嘴瞪眼,一語不發。
客人看在眼裡,互相使着眼色,暗暗發笑。
端妃說:“佟妹妹,我們姐兒倆可有要緊事告訴你……” 恭妃連忙打斷:“先别說,讓妹妹猜一猜。
” 佟妃強笑着搖頭,表情十分可憐:“小妹猜不着。
” 端妃笑嘻嘻地說:“告訴你吧,咱們就要有一位中宮娘娘了。
妹妹猜是誰?” 端妃和恭妃都笑着,閃爍的目光一齊盯住佟妃。
佟妃經受不住,臉色漸漸發白,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