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太子登基

關燈
同住禁城内苑,卻是見面極少。

    今天看到母親與父皇坐在一起,趙桓便十分激動,他趨前一步,行了觐見禮。

     徽宗讓趙桓坐下,見他一身簇新的龍袍,笑道:“桓兒,你穿上了這身衣服,天底下的難事,就都擾你了。

    ” 趙桓歎了一口氣,回道:“父皇,兒還年輕,本不該登這個寶座。

    ” “你還年輕?咱登基時,隻有二十歲,你已二十六歲了,這年齡,不小啊!” 趙桓苦笑了笑,頂嘴道:“父皇,您當皇帝時,遼宋修好,邊境敉甯,四海升平,百業興旺。

    可是,現在,現在……” 趙桓本想說“現在虜塵嚣張,民怨沸騰,官貪吏滑,危機四伏”。

    但他怕刺激父皇,便把沒說的話咽了回去。

    他雖然沒說,但徽宗知道兒子要說什麼,他的臉耷了下來,冷冷地說:“看來,我傳位給你,你不但不感激,反而怨恨。

    ” 趙桓受這話刺激,便壯了膽子反唇相譏:“父皇,您如果早兩年傳位給我,朝廷局勢絕不會演變到今天這個地步。

    ” “桓兒,你?” 惠恭皇後眼看父子倆剛一見面就劍拔弩張,趕緊制止。

    但一向懦弱的趙桓不知哪來的勇氣,竟不顧母親的勸阻,朝着父親吼了起來:“大金國南侵,是因為咱們應對失誤,讓人家拿到了把柄。

    如果咱們不策反張覺,不使反間計讓大金殺掉耶律餘睹,大金有何理由侵我中原,掠我城池,殺我命官?” 趙桓說着說着就站了起來,像一隻咆哮的獅子在花廳裡旋轉,惠恭皇後強拽着他重新坐了下來。

     徽宗從未見過兒子發這麼大的脾氣,而且絲毫不給他面子,他氣得雙手哆嗦,強忍了半天,仍咬牙切齒回道:“趙桓哪趙桓,如果你前天敢說這樣的話,我立馬就廢了你這個太子。

    今天你是皇帝,你有種,就廢了我的太上道君皇帝的尊号,或者,幹脆,你把我的頭顱拿去以謝天下。

    ” “上皇,你這是說的什麼話?”惠恭皇後聽到父子惡語相向,又急又怕,禁不住嘤嘤哭泣起來,一邊哭一邊數落趙桓,“桓兒,今天,上皇刻意安排咱到這裡來,與你見面,咱這當娘的别提有多高興了。

    咱算了算,咱三個人一起見面唠唠家常話兒,還是十五年前。

    從此以後,咱見了上皇見不着你,見着你又見不着上皇。

    桓兒,你知道為娘的心裡有多苦嗎?本想今天好好地高興高興,誰知你們父子二人一見面,就你一槍我一刀地打起嘴仗來,咱這為娘的心裡該有多酸苦。

    你們兩個皇帝,一個是我的夫君,一個是我的兒子,咱本應該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可是,又有誰知,咱是天底下最苦的女人。

    ” 說着說着,惠恭皇後放了悲聲,驚了龍德宮裡的内侍宮女,慌慌張張地跑進保元殿打探,為首的妙官朝花廳探頭,趙桓就惡狠狠地吼道:“看什麼看,快滾!” 妙官吓得差點沒尿褲子,他撒腿兒一跑,腳步聲遠了,但花廳裡的氣氛仍是凝重。

     惠恭皇後的哭訴觸動了父子二人的心思,在徽宗眼裡,太子柔弱乖順,言語寡且性子緩,霸氣少而儒氣多,他并不是理想的皇位繼承者,在十幾個兒子中,最讨徽宗喜歡的是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

    但嫡長繼位是朝廷大政,徽宗不想改變。

    今年春夏之交,汴京沙霾之後,徽宗覺得這是“虜塵”示警,于是立即任命太子為開封牧,他有意讓這位儲君多有一些政事的曆練。

    凡能為太子着想的,徽宗都想到了。

    但他卻萬萬沒有想到,太子在當上皇帝後的第一時間,竟跑到龍德宮來言辭尖銳地指斥一番。

    徽宗既感到很難堪,又很傷心。

    他恨不能上前掴兒子幾個巴掌,把他趕出龍德宮永不見面。

    但是,惠恭皇後的一席話句句戳心,又讓他的心腸軟了下來。

    他盯着兒子慘白的臉,潛藏在他心中的父愛緩緩浮升起來,他長歎了一口氣,竭力壓下心中的不快,以一種充滿愛憐的語氣問道: “桓兒,還記得你小時候的名字嗎?” 趙桓本在氣頭上,見父親和顔悅色問他,便答道:“記得,父皇給我取名為亶。

    ” 惠恭皇後插話說:“對,你出生的第二天,你的父皇就給你賜名亶。

    ” “母後您說過,那時候我很瘦弱。

    ” “是啊,你生下來才四斤八兩,奶媽給你沐浴,她的手掌很小,但你的屁股更小,我看到你小巧得像一隻波斯貓,心中既是歡喜,又有些擔心。

    ” 徽宗說着,仿佛回到了二十六年前那個清晨,慈祥的臉色愈發生動。

     這種情緒感染了趙桓,他開始回憶童年,向往着說:“父皇那時把我當作寵物。

    ” “寵物,對,是寵物,啊,不對,應該是一個小神仙。

    ” 徽宗舔了舔嘴唇,笑得很開心,但表情仍有些尴尬。

    惠恭皇後也忘掉了剛才的悲傷,沉浸到往事的回憶中,她說:“兒啊,你生下來時的哭聲并不嘹亮,你的父皇将你舉過頭頂,像舉着太陽一樣,嘴裡還說,哭一個,哭一個,像銅鈴那樣哭。

    ” “我哭了嗎?”趙桓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