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誓師大會天神咒
關燈
小
中
大
當徽宗與幾位樞機大臣一片驚愣的時候,上書房裡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看到他們一個個呆若木雞的樣子,馬擴更是惶恐不安,逃離燕京的那一幕又浮現在眼前。
卻說那天夜裡馬擴被郭藥師帶到那座破敗的關帝廟,親眼目睹郭藥師設計逮捕了所有在燕京開衙的大小堂官,并脅迫他們一起開城揖降。
馬擴自認倒黴,卻沒想到郭藥師放他一馬,讓他回汴京報信,并派了一支十人衛隊送他出境。
在衛隊的“護送”下,馬擴一行三人如驚弓之鳥,出了燕京南大門,朝河間府狂奔,不消半日就到了滹沱河邊。
他們下馬歇息,正在等待渡船的時候,忽見身後官道上馳來三匹駿馬,馬背上都是身穿左衽軍服的常勝軍營兵。
一位哨長翻身下馬,同衛隊小頭目用女真話耳語了幾句,小頭目聽畢,立即對馬擴說:“走,咱們回燕京。
”說罷,也不聽馬擴問一個為什麼,就脅迫他重新上馬,奔回燕京城中。
入城後,衛隊直接将馬擴帶到舊日遼王宮的祈神殿前。
大約三年前,蕭莫娜為了在大金國皇帝完顔阿骨打的攻擊下保佑燕京的安全,曾在這裡舉行過一場盛大的薩滿儀式,乞求天神降臨。
馬擴被帶到這裡來的時候,又一場盛大的薩滿儀式即将開始。
不過,這一次的儀式不是乞求神靈保佑,而是迎請天神祝福燕京城重新回到大金國的版圖。
主持迎神大典的主人也不是蕭莫娜,而是大金國東路軍主帥完顔宗望。
皇城内外到處都是持槍握刀的軍士,祈神殿前的廣場上,大概有一千人穿着薩滿服,廣場中央已點燃一堆巨大的篝火。
馬擴被帶到宗望跟前的時候,宗望正坐在一座臨時搭起的高台上,他的左邊坐的是郭藥師,右邊坐的是拿着羊皮手鼓、頭戴桦皮冠的大薩滿。
一名小校讓馬擴給宗望下跪,因為有了上次在大同城中會見宗翰不肯下跪的教訓,馬擴再也不敢“以氣節為重”,而是老老實實跪下行了觐見之禮。
禮畢,宗望讓馬擴站起來,問他:“馬擴,咱倆多長時間沒見面了?” 作為使金副使,馬擴跟着擔任特命全權大使的趙良嗣多次前往大金軍行營面見阿骨打皇帝,每次宗望都在。
阿骨打駕崩後,馬擴出使大金國的機會少了,趙良嗣因反對誘降張覺被免去大使職務之後,馬擴接任,也隻是在平州見過宗望一次。
張覺叛降之後,馬擴就再沒見過宗望了。
宗望這麼一問,馬擴隻得老實回答:“宗望大帥,咱們大概有兩年多沒見面了。
” “兩年前,咱把你馬擴當朋友,現在,你是我的敵人。
” “大帥……” “知道咱為什麼要你回來嗎?” 馬擴搖搖頭。
宗望看了看廣場上的士兵,又扭頭看了看身邊的郭藥師,他身上的铠甲看上去很舊了,但依然很結實,手肘上的護鐵磨出了光澤,現在,他用手指着馬擴說:“請天神的儀式馬上就要開始了,把你追回來,是讓你看看這儀式。
” “啊!” “走,你下去,到你的座位上去。
” 宗望的口氣有些傲慢。
在馬擴看來,宗望一直是很溫和的。
往常,他到大金軍中拜見阿骨打皇帝之後,宗望總會請他們一行喝一頓酒,吃一隻烤羊或者野鹿什麼的。
那時,他并不覺得宗望是個人物,但是現在,他覺得宗望渾身上下都透露出騰騰的殺氣,即便是過去的老朋友,見了他也免不了産生恐懼。
當小校把馬擴從宗望跟前領開,回到另一處看台給他安排的座位上,他才如釋重負。
但是,當迎請天神的儀式一開始,馬擴的心又提到嗓子眼上。
女真人認為最大的天神住在西天,所以,他們習慣将西方稱為正位。
先遼燕王宮中祈神殿建築的方位就是坐東朝西,殿門對着落日方向。
門前的廣場也習慣稱為西廣場。
這會兒,天色黑盡,低垂的蒼穹上懸綴着不少亮晶晶的星星,沙漏器報了亥時,士兵們向廣場中心的篝火投擲着幹燥的木柴,火勢顯得更加蓬勃。
背靠祈神殿,七根約三丈高水桶粗的大木柱呈弧形圍着大火堆豎立,在這些木柱的底部,都繪有被稱為白納查的神人像。
這些神人的眼睛像松花江的小狗魚,嘴巴像是生了毛的月牙兒。
在白納查的上端,繪有女真人想象中的從地獄到天堂的所有場景。
繪畫主要用黑、白、紅三色。
七根神柱的頂端,繪有七尊主神像。
從左到右,他們依次為德力格音阿林額真——山林之神,齊穆沁岱敏德德——天禽之神,包呼泰莫爾根嘎爾霍青——護佑之神,阿布卡依蘭額頓媽媽——養育之神,給孫衣勒沙延寶呼羅——日月之神,圖們壬紉衣恩都額真——驅鬼之神,班達瑪奧依額真瑪發——消災之神。
七大神柱的造型也很奇特,遠遠看去,像是七個生機勃發的男性生殖器,它們偉岸而又神秘,色彩濃烈地矗立在星空之下。
在祈神殿與七大神柱之間,搭建了約有四十丈長的六層弧形大看台。
宗望以及東路軍的百十位主要将領坐在看台的最中間,大宋被俘的官員如蔡靖、張元濟等二百餘名官員也被押送到這裡來觀看這場儀式,馬擴就是被送到他們中間,他們的座位在看台中央的右廂,看台的左廂是東路軍将佐的家屬以及各司僚吏。
大火堆的周圍,坐滿了身穿薩滿服裝的參加儀式表演
看到他們一個個呆若木雞的樣子,馬擴更是惶恐不安,逃離燕京的那一幕又浮現在眼前。
卻說那天夜裡馬擴被郭藥師帶到那座破敗的關帝廟,親眼目睹郭藥師設計逮捕了所有在燕京開衙的大小堂官,并脅迫他們一起開城揖降。
馬擴自認倒黴,卻沒想到郭藥師放他一馬,讓他回汴京報信,并派了一支十人衛隊送他出境。
在衛隊的“護送”下,馬擴一行三人如驚弓之鳥,出了燕京南大門,朝河間府狂奔,不消半日就到了滹沱河邊。
他們下馬歇息,正在等待渡船的時候,忽見身後官道上馳來三匹駿馬,馬背上都是身穿左衽軍服的常勝軍營兵。
一位哨長翻身下馬,同衛隊小頭目用女真話耳語了幾句,小頭目聽畢,立即對馬擴說:“走,咱們回燕京。
”說罷,也不聽馬擴問一個為什麼,就脅迫他重新上馬,奔回燕京城中。
入城後,衛隊直接将馬擴帶到舊日遼王宮的祈神殿前。
大約三年前,蕭莫娜為了在大金國皇帝完顔阿骨打的攻擊下保佑燕京的安全,曾在這裡舉行過一場盛大的薩滿儀式,乞求天神降臨。
馬擴被帶到這裡來的時候,又一場盛大的薩滿儀式即将開始。
不過,這一次的儀式不是乞求神靈保佑,而是迎請天神祝福燕京城重新回到大金國的版圖。
主持迎神大典的主人也不是蕭莫娜,而是大金國東路軍主帥完顔宗望。
皇城内外到處都是持槍握刀的軍士,祈神殿前的廣場上,大概有一千人穿着薩滿服,廣場中央已點燃一堆巨大的篝火。
馬擴被帶到宗望跟前的時候,宗望正坐在一座臨時搭起的高台上,他的左邊坐的是郭藥師,右邊坐的是拿着羊皮手鼓、頭戴桦皮冠的大薩滿。
一名小校讓馬擴給宗望下跪,因為有了上次在大同城中會見宗翰不肯下跪的教訓,馬擴再也不敢“以氣節為重”,而是老老實實跪下行了觐見之禮。
禮畢,宗望讓馬擴站起來,問他:“馬擴,咱倆多長時間沒見面了?” 作為使金副使,馬擴跟着擔任特命全權大使的趙良嗣多次前往大金軍行營面見阿骨打皇帝,每次宗望都在。
阿骨打駕崩後,馬擴出使大金國的機會少了,趙良嗣因反對誘降張覺被免去大使職務之後,馬擴接任,也隻是在平州見過宗望一次。
張覺叛降之後,馬擴就再沒見過宗望了。
宗望這麼一問,馬擴隻得老實回答:“宗望大帥,咱們大概有兩年多沒見面了。
” “兩年前,咱把你馬擴當朋友,現在,你是我的敵人。
” “大帥……” “知道咱為什麼要你回來嗎?” 馬擴搖搖頭。
宗望看了看廣場上的士兵,又扭頭看了看身邊的郭藥師,他身上的铠甲看上去很舊了,但依然很結實,手肘上的護鐵磨出了光澤,現在,他用手指着馬擴說:“請天神的儀式馬上就要開始了,把你追回來,是讓你看看這儀式。
” “啊!” “走,你下去,到你的座位上去。
” 宗望的口氣有些傲慢。
在馬擴看來,宗望一直是很溫和的。
往常,他到大金軍中拜見阿骨打皇帝之後,宗望總會請他們一行喝一頓酒,吃一隻烤羊或者野鹿什麼的。
那時,他并不覺得宗望是個人物,但是現在,他覺得宗望渾身上下都透露出騰騰的殺氣,即便是過去的老朋友,見了他也免不了産生恐懼。
當小校把馬擴從宗望跟前領開,回到另一處看台給他安排的座位上,他才如釋重負。
但是,當迎請天神的儀式一開始,馬擴的心又提到嗓子眼上。
女真人認為最大的天神住在西天,所以,他們習慣将西方稱為正位。
先遼燕王宮中祈神殿建築的方位就是坐東朝西,殿門對着落日方向。
門前的廣場也習慣稱為西廣場。
這會兒,天色黑盡,低垂的蒼穹上懸綴着不少亮晶晶的星星,沙漏器報了亥時,士兵們向廣場中心的篝火投擲着幹燥的木柴,火勢顯得更加蓬勃。
背靠祈神殿,七根約三丈高水桶粗的大木柱呈弧形圍着大火堆豎立,在這些木柱的底部,都繪有被稱為白納查的神人像。
這些神人的眼睛像松花江的小狗魚,嘴巴像是生了毛的月牙兒。
在白納查的上端,繪有女真人想象中的從地獄到天堂的所有場景。
繪畫主要用黑、白、紅三色。
七根神柱的頂端,繪有七尊主神像。
從左到右,他們依次為德力格音阿林額真——山林之神,齊穆沁岱敏德德——天禽之神,包呼泰莫爾根嘎爾霍青——護佑之神,阿布卡依蘭額頓媽媽——養育之神,給孫衣勒沙延寶呼羅——日月之神,圖們壬紉衣恩都額真——驅鬼之神,班達瑪奧依額真瑪發——消災之神。
七大神柱的造型也很奇特,遠遠看去,像是七個生機勃發的男性生殖器,它們偉岸而又神秘,色彩濃烈地矗立在星空之下。
在祈神殿與七大神柱之間,搭建了約有四十丈長的六層弧形大看台。
宗望以及東路軍的百十位主要将領坐在看台的最中間,大宋被俘的官員如蔡靖、張元濟等二百餘名官員也被押送到這裡來觀看這場儀式,馬擴就是被送到他們中間,他們的座位在看台中央的右廂,看台的左廂是東路軍将佐的家屬以及各司僚吏。
大火堆的周圍,坐滿了身穿薩滿服裝的參加儀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