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視死如歸郭判官

關燈
觸動,點點頭後問道:“嶽飛,你說,這仗何時能打起來?拱衛燕京的軍隊,能抗擊大金的軍隊嗎?” “不能!”嶽飛回答堅決。

     “為什麼?” “常勝軍,先前叫怨軍,郭藥師也不是漢人。

    ” 看似答非所問,但郭永完全明白了嶽飛的意思,對這位年輕人更是刮目相看了。

    他說:“驿亭到了,嶽飛你隻能送到這裡了。

    大金管轄之地,是不允許大宋官軍帶着刀槍進入的。

    你回去,待我進鎮處理完公務後回到南鎮,再請你來細聊。

    ” “好的,郭大人保重,我等着你歸來。

    ” 嶽飛站在原地不動,眼看着郭永一行四人在大金兵的帶領下,踏上清河的木闆橋。

    一叢叢茂密的楓樹擋住了視線,嶽飛若有所失。

    他剛轉身,聽得樹叢中有隻烏鴉飛起,聒噪着飛過頭頂。

    他情不自禁将左手伸到腦後,他本意是去掏背上的箭囊,但手一擡起來,才意識到箭囊并沒有背出來。

     郭永萬萬沒有想到,這次他來到北清河鎮,見到的不是一般的職事官員,而是大金國東路軍元帥完顔宗望。

     大金國清河總務衙門設在一處臨時征用的老祠堂裡。

    郭永被帶進來時,隻見祠堂裡密密匝匝坐了大大小小幾十位官員。

    說是官員,穿的卻都是戎裝。

    大金國皇帝吳乞買下旨,為方便行事,授完顔宗望挂東樞密使頭銜,完顔宗翰挂西樞密使頭銜,各開衙辦公,軍政同衙。

    這是一種臨時的戰時體制,由此也可以看出吳乞買對兩位骁将的充分信任。

     祠堂裡光線有些暗,郭永剛從陽光下走進來,看不清屋子裡衆人的面孔,隻覺得祠堂裡氣氛有些瘆人,他跨過門檻走到屋中,便聽得左邊廂有人高喊:“爾南朝官,自報家門上來。

    ” 郭永朝上看了看,也不知正中案台坐了何人,隻不卑不亢回答:“南朝河北轉運司判官郭永。

    ” 左邊廂那人顯然是值日官,接了郭永話頭又喊:“還不跪下參見?” “我南朝命官,奉差前來與貴國官員議事,哪有跪參之禮?” “你知道你見的是誰嗎?” “不知道。

    ” “你見的是大金國東路軍統帥,東樞密院掌院。

    ” “啊,是完顔宗望将軍嗎?”郭永不免有些吃驚,“本官不知道能在這裡見到将軍。

    ” “還不跪拜!”值日官傲橫喊道。

     郭永兀自站得樹樁一般,據理而言:“将軍在貴國身份雖高,但我郭某是南朝命官,決無跪拜貴國高官之禮。

    ” “你放肆!” “爾官若再這樣無禮,本官這就退出。

    ” 郭永說着轉身就要走出祠堂,忽聽得有人在背後說了一句:“慢着!” 這聲音并不大,但卻透着無比的威嚴。

    郭永猜想,這應該是完顔宗望說話了,于是他停下了腳步。

     “給郭判官看座。

    ” “大帥!”值日官有些驚詫。

     “郭判官說得對,兩國使官,各奉其主。

    ” 郭永在衙役遞過來的闆凳上坐下,而他的随從則隻能退到祠堂天井下的台階上站立。

     完顔宗望不似完顔宗翰長了一雙鷹隼樣的厲眼,讓人一看就不寒而栗。

    他看上去則有幾分儒雅的書生氣質,但隻要一開口說話,依然能讓人感受到他異乎常人的冷酷。

    他盯着與他對面而坐的郭永,問:“河北轉運司衙門在哪裡?” “在燕京。

    ”郭永答。

     “在燕京哪條街上?” “得勝門裡。

    ” “啊,那裡我知道。

    當年攻破居庸關,我就是陪着阿骨打皇帝從那裡進城的。

    ” 郭永接不住這話茬兒,便沉默。

     完顔宗望又問:“貴國向我大金輸貢錢糧,是由你們衙門辦理?” “是的。

    ”郭永忽覺有些緊張。

     “你覺得你們衙門辦理輸貢錢糧一事,是辦得好呢,還是辦得不好?” “本衙僅遵皇命。

    ” “僅遵皇命。

    ”完顔宗望微微冷笑了一下,又問,“在你們衙門裡,你這個判官算不算堂官?” “不是,本衙堂官三人,一個正使,兩個副使。

    本官職位,是在三位堂官之下。

    ” “那,這麼重要的差事,為什麼讓你這個判官來呢?” 郭永沒有回答,他也無法回答。

     完顔宗望口氣嚴厲起來:“當年兩國密盟,貴國答應将每年向前遼輸貢的錢鈔絹糧一應物資,照數轉貢大金。

    可是,如今兩年了,爾南朝從未認真履行。

    因收複燕雲十六州之艱難,我方提出另增一萬馬匹折銀款、二十萬石軍糧,爾南朝也以各種理由設限不肯兌現。

    我朝皇帝很是生氣,認定爾南朝已經叛盟,故遣旨責臣與你們再行談判,事關重大,本帥親自從平州趕來,爾南朝卻隻來了個轉運司的小小判官。

    看來,爾南朝已是鐵下心來,要與咱大金撕破臉皮了。

    ” 聽了完顔宗望的指責,郭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