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華山遇仙亭

關燈


     “那嶺呢?太行山中的嶺多着呢!” “大帥,到時候你就知曉了。

    ” “老神仙,多謝您特意趕來賜教。

    老拙無以回報,唯保固大宋疆土而已。

    ” 種師道說罷拱手告辭,殘棋道人堅持要送到山下,複又叮囑:“你來到亭子時,看到了什麼?” “看到您在吹箫。

    ” “為何吹箫?” 種師道沒有回答,道人接着反問:“您看到喜鵲了嗎?” “看到了。

    ” “這裡有兩層意思,貧道吹箫引來喜鵲,說明大帥您此次出征,一月内并無兇險。

    但秋風起後,必有惡戰。

    ” “老拙聽老神仙的箫聲,似有些凄涼,這是什麼曲子?” 四面楚歌。

    ” “啊,項羽垓下之戰,聞聽此曲,軍心渙散,一戰而失天下。

    ” “四面楚歌聲中,飛來九隻喜鵲,大帥自有天救。

    ” 種師道問:“帥有救,國有救乎?” 殘棋道人不語,半晌才歎道:“大宋興,興于澶淵之盟;大宋衰,衰于海上密盟。

    真可謂人算不如天算。

    ” 談話到此,種師道心情沉重,臨上馬前,又問了一個心中存疑的事情:“老神仙,您為何取名殘棋?” 殘棋道人回答:“太祖與陳抟在華山上下的那一局殘棋,貧道畢生推演,世人常說世事如棋局局新,殊不知世事如棋局局殘。

    曆朝曆代,列祖列宗,留下了多少沒有下完的殘棋啊,每一局殘棋都留下了無窮奧妙。

    大帥此時去山西,不正是去對弈宋金之間的一局殘棋嗎?” 種師道若有所悟,遂與殘棋道人一揖别過,與種師中打馬奔向潼關。

     這幾天,待在太原的童貫心情糟透了。

    那一日,送走大金特使傑布之後,他讓一衆官員各自回衙,單獨留下馬擴與李棁。

    讓他們詳細禀報前往大同面見宗翰的情況。

    馬擴禀畢,童貫問李棁可有補充,李棁說:“卑職随馬大使去大同,真個是百聞不如一見,大金是攢足了勁兒要與咱天朝開仗了。

    太師大人,咱們須早作打算。

    ” “作什麼打算?”童貫問。

     “和談。

    ” 童貫一驚:“你為何有此主張?” “我在大同城内,很少見到百姓,城裡城外,全是大金兵馬,真個是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猴、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

    ” 童貫倒吸一口涼氣,加重語氣問:“有這麼厲害?你再說一遍。

    ” 李棁像念戲詞一樣,又有闆有眼念了一遍:“大金國的那些個軍人,真個是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猴、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

    ” 童貫内心充滿恐懼,但表面上卻擺出不屑一顧的樣子,斥道:“李棁,尿褲子了吧,熊樣兒。

    從此後,叫你六如給事好了。

    ” “是,大王。

    ”李棁面紅耳赤嗫嚅着回答。

     童貫讓李棁先出去,然後又問馬擴:“你說說,李棁的話有幾分靠譜?” 馬擴回道:“僅從表面上看,李棁的話真實不虛。

    ” “聽你的話風,大金方面還有隐情?如果有,又是什麼?” “我上次去大同面見宗翰,卻沒有見到完顔希尹與耶律餘睹。

    ” “耶律餘睹都死毬了,你當然見不着他。

    ”童貫說着,又問道,“那完顔希尹,有沒有聽到他的消息?” 馬擴搖搖頭:“大金軍控制甚嚴,想找個人搭讪比登天還難。

    ” 童貫:“你認為完顔希尹真的被宗翰關進了大牢?” 馬擴:“依宗翰的性格,他恨不能把完顔希尹大卸八塊,因為希尹借機殺了他的愛妾蕭莫谛。

    ” 童貫搖搖頭:“希尹未必在牢裡。

    ” 馬擴問:“大王何以見得?” “西路軍一帥兩将,如果兩将都去了,他宗翰還能興兵犯邊?” “大王分析也有道理。

    ” “你與傑布在一起待了五天,也打探不出一個像樣的情報?” “傑布從不單獨見我。

    ” 童貫手撐着下巴愣了一會兒,才用陰沉沉的口氣說:“宗翰這個人,是熊瞎子與海東青的結合體。

    他冷血、兇殘、愚蠢,像熊瞎子;他機警、固執、桀骜不馴,又像海東青。

    此人不除,我大宋必國無甯日。

    ” “怎麼能除掉他呢?” “本王的意思,你先不要洩露,待本王想清楚了再說。

    ” “卑職知曉。

    ” “本王還有一件緊要事交給你。

    ” “請大王吩咐。

    ” “你即刻出發,到郭藥師軍中走一趟,代表本王犒軍。

    ” 馬擴聞聽此言,知是童貫擔心當前形勢下,郭藥師可能會腳踩兩隻船,故遣他前往犒軍,以示羁縻之策,于是言道:“大王,您對郭藥師恩重如山,如果不是您加意提攜,皇上怎麼能将他倚為國之幹臣呢?卑職若是郭藥師,必定會肝腦塗地以死相報。

    ” “理是這個理兒,”童貫憂心忡忡地說,“甄五臣是郭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