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華山遇仙亭
關燈
小
中
大
多年的心腹,他突然叛變投到宗翰麾下,這究竟是甄五臣真的與郭藥師鬧翻了,還是兩人打内行架,演一曲雙簧呢?本王不得不擔心啊!你這回去,到河北順便把甄五臣的事查個水落石出。
還有……” “還有什麼?” 童貫于是與馬擴咬了一會兒耳朵,馬擴聽了,不免頭上冒冷汗,但仍堅定地回答:“卑職遵命!” 馬擴走後,童貫又下令宣撫司知事前來,替他草拟一封密劄給徽宗皇帝。
這封密劄的大緻内容是:大金軍犯邊南侵之意已十分明顯,日前大金國使傑布送國書至太原,不但不肯交還無理侵占的靈丘、飛狐兩縣,還提出歸還山前九州的無理要求。
近日,大金國西路軍已在邊境陳兵十萬餘衆,戰事一觸即發。
雖前次請旨重新起用種師道,挂樞密院使同知銜主持山西軍務,但畢竟年事已高,且所轄陝軍久未訓練,軍紀松弛。
望聖上恩準淮南經略使姚平仲率所部二十萬兵馬急速赴晉,與種師道部共同抵禦犯邊金軍。
知事起草密劄後,童貫又親為潤色,然後封緘蓋了宣撫使關防,差驿卒八百裡馳行連夜送往汴京。
童貫辦理這幾件要事的期間,還有幾撥官員求見,都是一些軍費劃撥、兵馬調動、糧草支付等要緊事,他不批示就無法辦成。
童貫懶得見他們,隻讓司衙總管将這些官員分領到各辦事廨房,令專責官員收件并簽署議決,然後由總督彙總呈他閱示加蓋關防。
省事倒省事,隻是給予各廨房官員責權太大,導緻賄賂貪渎情況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
撥付的軍費器具款項,很大一部分都落進辦事官員的腰包。
平日十分精明的童貫,知道其中有貓膩,但他卻懶得追究。
在他看來,國難當頭,這些官員仍能堅守值衙勤勉辦事,已經很好了,此時若對他們求全責備苛求嚴管,勢必會引起僚吏不滿生發事端。
卻說密劄簽發後,童貫問總管:“馬擴走了嗎?” “走了快一個時辰了。
” “種師道到了哪兒了?” “聽說已過了風陵渡。
” “怎麼這麼慢?” “他在風陵渡住了一晚。
” “他不趕來太原,住那裡幹什麼?” “不知道,聽說是察看黃河兩岸的形勢。
” “那兒是晉東南,完顔宗翰的兵馬在晉西北,中間還隔着太原與河東路呢,難道大金軍會打到那裡?我看這個種師道,脫不了文人習氣,肯定是留在風陵渡吟詩作賦了。
” 童貫噼裡啪啦斥責了一通,總督不敢插話,木樁似的站在一旁。
罵夠了,童貫又問:“繁峙那邊怎樣了?” 總管答:“奉大王令,駐紮在五台縣官軍一千人,雁門縣城官軍一千二百人星夜趕往繁峙縣城,激戰半日,劫城的叛軍棄城逃跑,官軍兩路合圍一路掩殺,斬叛軍首級二百餘人。
” “韓慶呢?”童貫問的是叛軍頭目。
“不見了,或許已逃竄。
” “查一查那些首級,看韓慶在不在裡頭,擒賊擒王,如果把韓慶斬殺了,這可是大功。
” 總管明白童貫的意思,立刻回答說:“我這就派人去查驗,我想那一堆首級裡面,肯定有韓慶的人頭。
” “唔,查驗須得準确無誤,”童貫與其說是交代,不如說是暗示,接着又問,“繁峙大捷,是否向皇上奏報?” “沒呢。
” “這麼大的喜訊,怎不及時上奏?” 總管小心回答:“捷報傳來都兩個多時辰了,卑職見大王太忙,沒有及時禀報。
卑職這就立即讓文書房起草捷報,寫上韓慶已被擒斬,急迅報給聖上。
” 童貫點點頭,吩咐說:“要與前一封邸報一起報呈皇上,這是鼓舞士氣的大捷,要給将士們邀功請賞,這事兒要快辦。
” 總管唯唯諾諾出門的時候,童貫又叮囑他:“事兒要辦得利索,不給人留話把兒。
” “卑職明白。
” 看到總管大蝦樣的身影消失在門外長廊,童貫的臉上總算有了一絲笑意。
晚上童貫吃了一碗羊湯煮出的揪耳朵。
因為疲倦,他早早睡去了。
半夜裡,他被一場噩夢驚醒,夢見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坐在他的對面,笑着笑着,那女子突然揪下自己的腦袋,擱在膝蓋上,一手扶住頭,另一隻手叉開五指當梳子梳自己的頭發。
那抹過粉的脖子兀自立在身子上,沒有鮮血噴湧,卻如同一隻藥臼袅着絲絲的白煙。
那樣子令童貫十分害怕,他想撒腿兒逃跑,兩腿卻動彈不得,他想呼救,喉頭似乎被一雙無形的手扼住。
恰在此時,那顆擱在膝上的頭顱張嘴說話了: “大王,你要往哪裡逃?” 童貫呻吟着說:“這是在哪裡?” 女子說:“這是在你家裡。
” “家裡?” 童貫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但見昏黃的夜燈下,屋子裡悄無人影。
童貫明顯感到有一股刺骨的寒風在他臉上掃了一下。
還有……” “還有什麼?” 童貫于是與馬擴咬了一會兒耳朵,馬擴聽了,不免頭上冒冷汗,但仍堅定地回答:“卑職遵命!” 馬擴走後,童貫又下令宣撫司知事前來,替他草拟一封密劄給徽宗皇帝。
這封密劄的大緻内容是:大金軍犯邊南侵之意已十分明顯,日前大金國使傑布送國書至太原,不但不肯交還無理侵占的靈丘、飛狐兩縣,還提出歸還山前九州的無理要求。
近日,大金國西路軍已在邊境陳兵十萬餘衆,戰事一觸即發。
雖前次請旨重新起用種師道,挂樞密院使同知銜主持山西軍務,但畢竟年事已高,且所轄陝軍久未訓練,軍紀松弛。
望聖上恩準淮南經略使姚平仲率所部二十萬兵馬急速赴晉,與種師道部共同抵禦犯邊金軍。
知事起草密劄後,童貫又親為潤色,然後封緘蓋了宣撫使關防,差驿卒八百裡馳行連夜送往汴京。
童貫辦理這幾件要事的期間,還有幾撥官員求見,都是一些軍費劃撥、兵馬調動、糧草支付等要緊事,他不批示就無法辦成。
童貫懶得見他們,隻讓司衙總管将這些官員分領到各辦事廨房,令專責官員收件并簽署議決,然後由總督彙總呈他閱示加蓋關防。
省事倒省事,隻是給予各廨房官員責權太大,導緻賄賂貪渎情況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
撥付的軍費器具款項,很大一部分都落進辦事官員的腰包。
平日十分精明的童貫,知道其中有貓膩,但他卻懶得追究。
在他看來,國難當頭,這些官員仍能堅守值衙勤勉辦事,已經很好了,此時若對他們求全責備苛求嚴管,勢必會引起僚吏不滿生發事端。
卻說密劄簽發後,童貫問總管:“馬擴走了嗎?” “走了快一個時辰了。
” “種師道到了哪兒了?” “聽說已過了風陵渡。
” “怎麼這麼慢?” “他在風陵渡住了一晚。
” “他不趕來太原,住那裡幹什麼?” “不知道,聽說是察看黃河兩岸的形勢。
” “那兒是晉東南,完顔宗翰的兵馬在晉西北,中間還隔着太原與河東路呢,難道大金軍會打到那裡?我看這個種師道,脫不了文人習氣,肯定是留在風陵渡吟詩作賦了。
” 童貫噼裡啪啦斥責了一通,總督不敢插話,木樁似的站在一旁。
罵夠了,童貫又問:“繁峙那邊怎樣了?” 總管答:“奉大王令,駐紮在五台縣官軍一千人,雁門縣城官軍一千二百人星夜趕往繁峙縣城,激戰半日,劫城的叛軍棄城逃跑,官軍兩路合圍一路掩殺,斬叛軍首級二百餘人。
” “韓慶呢?”童貫問的是叛軍頭目。
“不見了,或許已逃竄。
” “查一查那些首級,看韓慶在不在裡頭,擒賊擒王,如果把韓慶斬殺了,這可是大功。
” 總管明白童貫的意思,立刻回答說:“我這就派人去查驗,我想那一堆首級裡面,肯定有韓慶的人頭。
” “唔,查驗須得準确無誤,”童貫與其說是交代,不如說是暗示,接着又問,“繁峙大捷,是否向皇上奏報?” “沒呢。
” “這麼大的喜訊,怎不及時上奏?” 總管小心回答:“捷報傳來都兩個多時辰了,卑職見大王太忙,沒有及時禀報。
卑職這就立即讓文書房起草捷報,寫上韓慶已被擒斬,急迅報給聖上。
” 童貫點點頭,吩咐說:“要與前一封邸報一起報呈皇上,這是鼓舞士氣的大捷,要給将士們邀功請賞,這事兒要快辦。
” 總管唯唯諾諾出門的時候,童貫又叮囑他:“事兒要辦得利索,不給人留話把兒。
” “卑職明白。
” 看到總管大蝦樣的身影消失在門外長廊,童貫的臉上總算有了一絲笑意。
晚上童貫吃了一碗羊湯煮出的揪耳朵。
因為疲倦,他早早睡去了。
半夜裡,他被一場噩夢驚醒,夢見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坐在他的對面,笑着笑着,那女子突然揪下自己的腦袋,擱在膝蓋上,一手扶住頭,另一隻手叉開五指當梳子梳自己的頭發。
那抹過粉的脖子兀自立在身子上,沒有鮮血噴湧,卻如同一隻藥臼袅着絲絲的白煙。
那樣子令童貫十分害怕,他想撒腿兒逃跑,兩腿卻動彈不得,他想呼救,喉頭似乎被一雙無形的手扼住。
恰在此時,那顆擱在膝上的頭顱張嘴說話了: “大王,你要往哪裡逃?” 童貫呻吟着說:“這是在哪裡?” 女子說:“這是在你家裡。
” “家裡?” 童貫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但見昏黃的夜燈下,屋子裡悄無人影。
童貫明顯感到有一股刺骨的寒風在他臉上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