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将軍一令動山川
關燈
小
中
大
十二桌酒席,中間的花廳裡是一張可坐十二人的棗木大圓桌,童貫及大金使副二人,還有九位押筵官員都在花廳裡落座。
開筵後,由于主客雙方各有心思,席面顯得沉悶,童貫于是拿了一把折扇遞給傑布說:“傑布大使,寡酒難喝。
本王已找了個戲班子,為咱們助助興,這折扇是戲單,你可随便點,想聽什麼點什麼。
” 傑布打開折扇,見一行行漢字都有蠶豆大,第三行起首兩字他總算認得,便問王儒中:“這‘将軍’兩字下面是些什麼?” 王儒中伸頭瞅了一眼,答:“将軍一令動山川。
” 傑布一聽,仰脖兒喝了一盅酒,嚷道:“将軍一令動山川,這戲詞兒好。
童太師,且唱這個。
” 童貫布置下去,頃刻工夫,便聽得鼓擂九通,铙缽驚耳,尖銳的唢呐聲中,一位腮下挂了長須身穿铠甲的魁梧大漢揚着馬鞭踩着鑼鼓點子盤旋上台。
顯然這大漢扮演的是将軍。
他走到前台中央站定,高喊一聲:“軍爺好!” 一溜武士一色持刀魚貫上台,高聲呼應:“小将們在。
” 将軍:“反賊犯我邊境,爾等随我出征。
” 衆軍爺舉刀齊吼:“走,走哇——” 将軍:“某甲牽馬上來。
” 某甲拖着一根棗木棍連翻三個筋鬥在将軍前站穩,喊道:“将軍上馬!” 将軍作上馬狀,而後揮鞭作急馳狀,一衆軍爺跟在他身後。
将軍立馬高崗,引吭高歌: 将軍一令動山川征鞭指處賊膽寒砍下賊頭如切瓜 衆軍爺揮刀作砍頭狀,一齊放聲怒吼: 砍下賊頭如切瓜如切瓜——如切瓜—— 将軍撩起戰袍踢了一個雲腿,耍玩了一陣娴熟的刀法,做了一個砍頭的動作後,又高唱: 大好河山變瓜田 衆軍爺一起吼嗓子: 大好河山變瓜田 将軍:“軍爺們哪,殺——” 衆軍爺吼着:“殺!殺!殺——” 當台上将軍領着軍爺們收了殺伐的動作,一起走到台前向花廳裡的長官謝幕時,庭院中立刻鼓噪起來,因為這折戲演得有聲有色,主賓雙方坐席者都看得入迷。
傑布覺得這詞兒好像是新編出來的,便惱着臉問童貫:“這戲是你們新編的?” “哪裡是新編的,這戲牌子叫秦晉老腔,是當年唐玄宗坐朝時,那奸賊安祿山反了漁陽,與史思明一起殺來長安。
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勤王兵馬抵抗安祿山,這戲詞兒是那時候留下的,而勤王的兵馬多半來自秦晉兩地,戰場也在秦晉,故産生了這個秦晉老腔。
” 聽了童貫的解釋,傑布不作聲,但心裡頭仍覺别扭,再也不想待在這裡生悶氣了,于是起身告辭。
童貫正想挽留,忽見司衙總管匆匆跑進來,禀道:“童太師,前陝西經略司種師道老将軍已接聖旨,日夜兼程趕到這裡了。
” 童貫高聲問:“你是說種師道老将軍?他到了哪兒?” “種師道老将軍已到了宣撫司,已在簽押房候見。
” “好,好。
”童貫喜形于色,又對傑布說,“照料不周,萬望傑布大使多加包涵。
” 傑布問:“童太師,咱回去如何回複國相元帥?” 童貫說:“本王派馬擴去面見宗翰國相,已申明了我朝的态度,山後六州暫時擱置不議,但是,應、蔚兩州及靈丘、飛狐兩縣,還望貴朝歸還。
” 傑布叮問:“這就是童太師的最後答複?” 童貫回答:“不是本王的答複,是咱們皇帝的旨意。
至于你們這次開出的條件,本王會盡快奏報皇上。
” 傑布一拱手,冷冷地說:“告辭了。
” 童貫虛擡一下手算是還禮,囑咐馬擴代為送客。
待傑布一行退出,一直站在一旁的張孝純急着問:“童太師,種師道老将軍這麼快就來了?” 童貫搖搖頭:“皇上請他出山的敕令,這會兒他恐怕還沒收到呢。
” 張孝純道:“那你為何……”本來他想說“你為何騙人呢”,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
童貫盯着他,苦笑了一下:“咱知道你的意思,皇上說打鬼要借助鐘馗,種師道就是打鬼的鐘馗,指望他能成為宗翰的克星。
” 張孝純隐約感到童貫有難言之隐,于是試探地問:“傑布送來的國書說了些什麼?” 童貫沉着臉,半晌才回答:“宗翰他異想天開,要咱們歸還已交割的山前九州給大金,不然,他就興師南侵。
” 張孝純倒吸一口冷氣,兩人相視無語。
開筵後,由于主客雙方各有心思,席面顯得沉悶,童貫于是拿了一把折扇遞給傑布說:“傑布大使,寡酒難喝。
本王已找了個戲班子,為咱們助助興,這折扇是戲單,你可随便點,想聽什麼點什麼。
” 傑布打開折扇,見一行行漢字都有蠶豆大,第三行起首兩字他總算認得,便問王儒中:“這‘将軍’兩字下面是些什麼?” 王儒中伸頭瞅了一眼,答:“将軍一令動山川。
” 傑布一聽,仰脖兒喝了一盅酒,嚷道:“将軍一令動山川,這戲詞兒好。
童太師,且唱這個。
” 童貫布置下去,頃刻工夫,便聽得鼓擂九通,铙缽驚耳,尖銳的唢呐聲中,一位腮下挂了長須身穿铠甲的魁梧大漢揚着馬鞭踩着鑼鼓點子盤旋上台。
顯然這大漢扮演的是将軍。
他走到前台中央站定,高喊一聲:“軍爺好!” 一溜武士一色持刀魚貫上台,高聲呼應:“小将們在。
” 将軍:“反賊犯我邊境,爾等随我出征。
” 衆軍爺舉刀齊吼:“走,走哇——” 将軍:“某甲牽馬上來。
” 某甲拖着一根棗木棍連翻三個筋鬥在将軍前站穩,喊道:“将軍上馬!” 将軍作上馬狀,而後揮鞭作急馳狀,一衆軍爺跟在他身後。
将軍立馬高崗,引吭高歌: 将軍一令動山川征鞭指處賊膽寒砍下賊頭如切瓜 衆軍爺揮刀作砍頭狀,一齊放聲怒吼: 砍下賊頭如切瓜如切瓜——如切瓜—— 将軍撩起戰袍踢了一個雲腿,耍玩了一陣娴熟的刀法,做了一個砍頭的動作後,又高唱: 大好河山變瓜田 衆軍爺一起吼嗓子: 大好河山變瓜田 将軍:“軍爺們哪,殺——” 衆軍爺吼着:“殺!殺!殺——” 當台上将軍領着軍爺們收了殺伐的動作,一起走到台前向花廳裡的長官謝幕時,庭院中立刻鼓噪起來,因為這折戲演得有聲有色,主賓雙方坐席者都看得入迷。
傑布覺得這詞兒好像是新編出來的,便惱着臉問童貫:“這戲是你們新編的?” “哪裡是新編的,這戲牌子叫秦晉老腔,是當年唐玄宗坐朝時,那奸賊安祿山反了漁陽,與史思明一起殺來長安。
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勤王兵馬抵抗安祿山,這戲詞兒是那時候留下的,而勤王的兵馬多半來自秦晉兩地,戰場也在秦晉,故産生了這個秦晉老腔。
” 聽了童貫的解釋,傑布不作聲,但心裡頭仍覺别扭,再也不想待在這裡生悶氣了,于是起身告辭。
童貫正想挽留,忽見司衙總管匆匆跑進來,禀道:“童太師,前陝西經略司種師道老将軍已接聖旨,日夜兼程趕到這裡了。
” 童貫高聲問:“你是說種師道老将軍?他到了哪兒?” “種師道老将軍已到了宣撫司,已在簽押房候見。
” “好,好。
”童貫喜形于色,又對傑布說,“照料不周,萬望傑布大使多加包涵。
” 傑布問:“童太師,咱回去如何回複國相元帥?” 童貫說:“本王派馬擴去面見宗翰國相,已申明了我朝的态度,山後六州暫時擱置不議,但是,應、蔚兩州及靈丘、飛狐兩縣,還望貴朝歸還。
” 傑布叮問:“這就是童太師的最後答複?” 童貫回答:“不是本王的答複,是咱們皇帝的旨意。
至于你們這次開出的條件,本王會盡快奏報皇上。
” 傑布一拱手,冷冷地說:“告辭了。
” 童貫虛擡一下手算是還禮,囑咐馬擴代為送客。
待傑布一行退出,一直站在一旁的張孝純急着問:“童太師,種師道老将軍這麼快就來了?” 童貫搖搖頭:“皇上請他出山的敕令,這會兒他恐怕還沒收到呢。
” 張孝純道:“那你為何……”本來他想說“你為何騙人呢”,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
童貫盯着他,苦笑了一下:“咱知道你的意思,皇上說打鬼要借助鐘馗,種師道就是打鬼的鐘馗,指望他能成為宗翰的克星。
” 張孝純隐約感到童貫有難言之隐,于是試探地問:“傑布送來的國書說了些什麼?” 童貫沉着臉,半晌才回答:“宗翰他異想天開,要咱們歸還已交割的山前九州給大金,不然,他就興師南侵。
” 張孝純倒吸一口冷氣,兩人相視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