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上元節後胡塵起
關燈
小
中
大
樞機之位,對待密盟之國,能不這樣做嗎?”
在他們拌嘴的時候,已經換上青衣道袍的趙佶走了出來。
朝元宮中平日就養了一班專供齋醮的水火道士,早已準備了齋醮的一應供張。
徐神翁自薦為醮壇執事。
當徐神翁穿起前胸後背都繪有太極陰陽魚的玄色道袍念起道語遍請諸神的時候,朝元殿廂房内的道士們頓時管弦交奏,鐘鼓齊鳴。
門外那兩隻大香爐中,也已燃起了九真香。
這香氣飄進殿來,聞者莫不醒腦,并産生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此時徐神翁神色虔敬地舉着一支避邪香,走着功力深厚身姿柔軟的七星步,字正腔圓地唱喏: “恭請九天聖君玉皇大帝——” 衆道士接聲附和: “恭請——” “恭請至元天尊太上老君——” “恭請——” “恭請護國除魔元始天尊——” “恭請——” 請了諸神之後,徐神翁又燒了三道符紙,這才請趙佶與蔡京、童貫君臣三人呈品字形向殿中供奉的三清彩塑聖尊像磕頭禮拜。
趙佶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面對諸天神,眼看着徐神翁念起祈禱文:“望諸神護佑,天象示警,忽降塵土,朕不勝惶恐,朕謹遵大師之言,潔身修德。
大金女真人以金克鐵,契丹國亡;今猶妄想以金克木,滅我大宋。
此等災咎,實因朕流年不利,逢強金克木之象。
朕誠補火德,烈火流金,破此危局也。
朕若能得諸神眷顧,佑我趙家社稷逢兇化吉,則是朕之萬幸,社稷萬幸,百姓萬幸!” 念了一遍祈禱文,趙佶再次三叩首,蔡京、童貫如儀。
趙佶接着站了起來,按儀軌他要第二次上供。
祈禱前第一次上供,上的是三牲,由殿中道士執行,第二次上供是鮮花果品,由醮主親供。
當趙佶從值殿道士手中接過果盤時,徐神翁喊住了他,讓他放下果盤。
“為什麼?”趙佶問。
徐神翁摘下腰上挂着的葫蘆,在趙佶眼前晃了晃,說:“聖上,二供用這個。
” 趙佶望着葫蘆:“裡面是什麼?” “三建湯。
”徐神翁回答,接着說,“三建湯是用川烏、附子、天雄三味草藥熬制出來的。
” 趙佶頓時不高興了,惱着臉申斥道:“虧你想得出,讓我給天神進供藥湯。
” 童貫也跟着教訓:“杜十四,醮場不是兒戲,你也敢異想天開!” 徐神翁不急不惱耐心解釋:“聖上,請允許我把話說完。
所謂三建,就是調治一個人的全身。
川烏建上,主在調治頭目虛風者;附子建中,脾胃寒者主之;天雄建下,腰腎疲憊者,飲此可得調養。
常年喝三建湯,可讓人氣血兩通,身心俱旺。
” “這藥湯再好,也不能給天神喝呀。
咱不能說天神都病了。
這是大不敬啊!” 童貫說話刁鑽,偏偏徐神翁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反駁說:“人有病,天知否?人神之間,總得要知根知底呀。
三牲與花果上供,神吃了嗎?咱們用三牲與花果上供,是表示咱們對神的恭敬,老朽我準備這一葫蘆三建湯,既是更為用心表達恭敬,也是讓神知道,咱們這人間犯病了,讓天神下界救苦救難,祛病除憂。
” 趙佶聽了解釋總算理解了徐神翁的良苦用心,親自拿過三隻小碗,讓徐神翁倒出湯藥。
藥味很苦。
趙佶吸了吸鼻子,歎道:“打小兒我就怕喝藥,苦哇,吞咽不下。
” 趙佶說着,将三隻小碗恭恭敬敬擺在祭桌上。
他望着太上老君的高大塑像,自言自語道:“大宋病了,天神哪,您一定要用您無邊的法力,施以拯救。
” 蔡京用手撥拉了一下站在趙佶身後的徐神翁,正欲說什麼,卻聽得殿門咣啷一下被推開。
趙佶受驚身子一哆嗦。
“誰?” 童貫厲聲喝問的同時,卻見蔡攸氣喘籲籲跑了進來。
“是你?”趙佶氣不打一處來,“蔡攸,你給我退下!” “皇上,我有緊急邸報。
” 蔡京這時也覺得自己這個供職内樞密院的兒子太過魯莽,跟着申斥:“皇上叫你下去,你就下去。
” 趙佶看着蔡攸退出殿門,同時也看到門外那黏稠的可怕天象,于是又命人将蔡攸喊了回來。
蔡攸行過觐見禮,一衆賜座之後,趙佶問:“蔡攸,你猴兒馬急的,要禀報什麼事兒?” “皇上,大大的好事。
” “什麼事?” “太原府的邸報剛剛報到樞密院,彙報西京大同城裡,十天前發生了一場大火并。
” “啊,有這等事!” 蔡攸将邸報呈上,趙佶仔細看了一遍,又給在座的蔡京、童貫傳看。
趙佶臉上浮出難得的笑容。
蔡京撚着銀須,重又優雅起來,觑着徐神翁,譏道:“老夫說過,什麼胡塵起天象示警,這是庸人自擾啊。
” “是啊,”童貫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挪着屁股,他有些得意忘形了,“皇上的一封密劄,弄得大同城雞飛狗跳,完顔希尹攆跑了耶律餘睹,完顔宗翰又把完顔希尹綁了押入大牢。
西路軍這幫虎狼自相殘殺,好戲開場了。
” 趙佶問坐在稍遠處的徐神翁:“老神仙,大同城裡的争鬥,算不算胡塵起?” 徐神翁搖搖頭,随即起身雙手抱拳一揖到地,禀道:“聖上,您們君臣議論國事,老朽不便在場,告辭了。
”
朝元宮中平日就養了一班專供齋醮的水火道士,早已準備了齋醮的一應供張。
徐神翁自薦為醮壇執事。
當徐神翁穿起前胸後背都繪有太極陰陽魚的玄色道袍念起道語遍請諸神的時候,朝元殿廂房内的道士們頓時管弦交奏,鐘鼓齊鳴。
門外那兩隻大香爐中,也已燃起了九真香。
這香氣飄進殿來,聞者莫不醒腦,并産生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此時徐神翁神色虔敬地舉着一支避邪香,走着功力深厚身姿柔軟的七星步,字正腔圓地唱喏: “恭請九天聖君玉皇大帝——” 衆道士接聲附和: “恭請——” “恭請至元天尊太上老君——” “恭請——” “恭請護國除魔元始天尊——” “恭請——” 請了諸神之後,徐神翁又燒了三道符紙,這才請趙佶與蔡京、童貫君臣三人呈品字形向殿中供奉的三清彩塑聖尊像磕頭禮拜。
趙佶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面對諸天神,眼看着徐神翁念起祈禱文:“望諸神護佑,天象示警,忽降塵土,朕不勝惶恐,朕謹遵大師之言,潔身修德。
大金女真人以金克鐵,契丹國亡;今猶妄想以金克木,滅我大宋。
此等災咎,實因朕流年不利,逢強金克木之象。
朕誠補火德,烈火流金,破此危局也。
朕若能得諸神眷顧,佑我趙家社稷逢兇化吉,則是朕之萬幸,社稷萬幸,百姓萬幸!” 念了一遍祈禱文,趙佶再次三叩首,蔡京、童貫如儀。
趙佶接着站了起來,按儀軌他要第二次上供。
祈禱前第一次上供,上的是三牲,由殿中道士執行,第二次上供是鮮花果品,由醮主親供。
當趙佶從值殿道士手中接過果盤時,徐神翁喊住了他,讓他放下果盤。
“為什麼?”趙佶問。
徐神翁摘下腰上挂着的葫蘆,在趙佶眼前晃了晃,說:“聖上,二供用這個。
” 趙佶望着葫蘆:“裡面是什麼?” “三建湯。
”徐神翁回答,接着說,“三建湯是用川烏、附子、天雄三味草藥熬制出來的。
” 趙佶頓時不高興了,惱着臉申斥道:“虧你想得出,讓我給天神進供藥湯。
” 童貫也跟着教訓:“杜十四,醮場不是兒戲,你也敢異想天開!” 徐神翁不急不惱耐心解釋:“聖上,請允許我把話說完。
所謂三建,就是調治一個人的全身。
川烏建上,主在調治頭目虛風者;附子建中,脾胃寒者主之;天雄建下,腰腎疲憊者,飲此可得調養。
常年喝三建湯,可讓人氣血兩通,身心俱旺。
” “這藥湯再好,也不能給天神喝呀。
咱不能說天神都病了。
這是大不敬啊!” 童貫說話刁鑽,偏偏徐神翁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反駁說:“人有病,天知否?人神之間,總得要知根知底呀。
三牲與花果上供,神吃了嗎?咱們用三牲與花果上供,是表示咱們對神的恭敬,老朽我準備這一葫蘆三建湯,既是更為用心表達恭敬,也是讓神知道,咱們這人間犯病了,讓天神下界救苦救難,祛病除憂。
” 趙佶聽了解釋總算理解了徐神翁的良苦用心,親自拿過三隻小碗,讓徐神翁倒出湯藥。
藥味很苦。
趙佶吸了吸鼻子,歎道:“打小兒我就怕喝藥,苦哇,吞咽不下。
” 趙佶說着,将三隻小碗恭恭敬敬擺在祭桌上。
他望着太上老君的高大塑像,自言自語道:“大宋病了,天神哪,您一定要用您無邊的法力,施以拯救。
” 蔡京用手撥拉了一下站在趙佶身後的徐神翁,正欲說什麼,卻聽得殿門咣啷一下被推開。
趙佶受驚身子一哆嗦。
“誰?” 童貫厲聲喝問的同時,卻見蔡攸氣喘籲籲跑了進來。
“是你?”趙佶氣不打一處來,“蔡攸,你給我退下!” “皇上,我有緊急邸報。
” 蔡京這時也覺得自己這個供職内樞密院的兒子太過魯莽,跟着申斥:“皇上叫你下去,你就下去。
” 趙佶看着蔡攸退出殿門,同時也看到門外那黏稠的可怕天象,于是又命人将蔡攸喊了回來。
蔡攸行過觐見禮,一衆賜座之後,趙佶問:“蔡攸,你猴兒馬急的,要禀報什麼事兒?” “皇上,大大的好事。
” “什麼事?” “太原府的邸報剛剛報到樞密院,彙報西京大同城裡,十天前發生了一場大火并。
” “啊,有這等事!” 蔡攸将邸報呈上,趙佶仔細看了一遍,又給在座的蔡京、童貫傳看。
趙佶臉上浮出難得的笑容。
蔡京撚着銀須,重又優雅起來,觑着徐神翁,譏道:“老夫說過,什麼胡塵起天象示警,這是庸人自擾啊。
” “是啊,”童貫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挪着屁股,他有些得意忘形了,“皇上的一封密劄,弄得大同城雞飛狗跳,完顔希尹攆跑了耶律餘睹,完顔宗翰又把完顔希尹綁了押入大牢。
西路軍這幫虎狼自相殘殺,好戲開場了。
” 趙佶問坐在稍遠處的徐神翁:“老神仙,大同城裡的争鬥,算不算胡塵起?” 徐神翁搖搖頭,随即起身雙手抱拳一揖到地,禀道:“聖上,您們君臣議論國事,老朽不便在場,告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