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上元節後胡塵起

關燈
朕今年九月為何要去揚州?” 徐神翁不假思索回道:“這就是社稷偈第三句,龍渡河。

    ” “朕為何要渡河?汴京北邊是黃河,南邊是淮河。

    ” “皇上渡的是淮河。

    ” “朕為何要渡淮河呢?” “這就是社稷偈第四句,胡塵起。

    ” “那第一句馬披鱗是什麼意思? “明年丙午,是馬年,龍鱗披到馬身上。

    ” “蛇蛻皮呢?” “今年乙巳,是蛇年,大災大難接踵而至,民間有說法,災厄攏身,不死也要蛻層皮。

    ” “今年朕非得退位不可?” 徐神翁堅定地點點頭。

     趙佶顯得沮喪,又問:“今年朕為何就邁不過這道坎呢?” 徐神翁下意識看了看緊閉的殿門,聲音低得不能再低了:“聖上,我大宋國祚綿長,您是大宋的第八位皇帝,除第四位仁宗皇帝享祚四十一年,您和第三位真宗皇帝均享祚二十五年,真宗手上與大遼簽訂了澶淵之盟,國朝從此進入太平歲月,自後經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禦極七十八年,聖上嗣位,當了二十五年太平天子,現在,聖上……” “不說了,”趙佶急于想知道原因,便揮手打斷徐神翁的話頭,“你别繞圈子,直接告訴朕,為何今年要退位?” 徐神翁卻是不急不躁,按照自己的思路講下去:“天幹地支,顯藏進退盡在其中,太祖庚申年登基,丙子年駕崩,丙火克庚金,金本生水,奈何子水被丙火燒幹,龍運無濟。

    與聖上龍運相近的國朝第三位皇帝真宗,享祚也是二十五年,起于戊戌,止于壬戌,戌為火庫,必為土争。

    土,疆域也。

    真宗簽訂澶淵之盟,與大遼結束殺伐,放棄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念頭,從此河清海晏,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百官萬民,對真宗皇帝莫不擁戴,這位明君火年來,火年走。

    蓋因來時戊戌,乃火生土,印官強盛;走時壬戌,陽水淹土,命官無救。

    聖上您登極于辛巳,今年為乙巳,辛乃陰金,乙為陰木,金克木為正克。

    蛇蛻皮之言,說的就是巳蛇遭到強金所克。

    恰好起于東北的女真人,立國号為大金。

    這也是天命啊!” 徐神翁不疾不徐緩緩道來,趙佶卻聽得心驚肉跳四肢發麻,勾着頭怔怔地盯着自己的腳尖,半晌才歎道:“胡塵起,就是與這個金字兒有關?” “是的。

    ”徐神翁略一思忖,又補充道,“九月聖上去揚州,亦與這金字兒有關,九月是辛月,強金得勢之時,去南方木旺之地,可避兇咎。

    ” 趙佶起身反剪着手在殿内走動幾步,又停下來盯着徐神翁,加重語氣說:“徐神翁,你要知曉,你的話若有一句不實,就有欺君之罪!” “修道之人,從不打诳語。

    聖君,今年多事之秋,您要格外保重。

    ” 趙佶走到窗戶跟前,看了看遮天蔽日的浮塵,不免長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這胡塵席卷而來,事先竟無一點征兆。

    ” “征兆的出現還是有苗頭的,隻不過凡人看不出來。

    ” “朕的危險有多大?” “聖上沐體更衣,焚香禱天,老朽替您做場法事。

    ” “什麼時候?” “越早越好。

    ” 從啟祥宮出來往北不過一箭之地便是朝元宮,它旁邊的熙春閣,是趙佶設宴款待女眷與近臣的地方。

    朝元宮乃禁城内齋醮之地,大門前有兩尊漢白玉雕鑿的大香鼎。

    三十六神仙圖滿刻其上,一百多位人物栩栩如生,極為精緻典雅。

    與朝元宮南北相向的還有一座虛皇台,這是當年建造朝元宮時,皇上敕旨從汴河邊上的上清宮内遷移而來,台前有兩根長約五尺的青石幢,上面刻滿龍鳳團花,極見工巧,它們本是唐時朱溫椒蘭殿的舊物。

    台上有拜石,方廣二丈;四周彩石欄杆,雲霞環繞;地面碧石鋪砌,光潔如玉;台上有品字形三方素地,乃内醮時禱天之所。

    齋醮時有三人分别站立于品字地上,一般是趙佶居上首,主醮者與另一位羽士居兩側下首。

     趙佶采納了徐神翁的建議,當即離開啟祥宮來到朝元宮舉行齋醮,蔡京與童貫兩人一同前往參加。

    離開啟祥宮的時候,看到趙佶神色嚴峻,兩人心裡頭便生了許多緊張,雖然他們無從知曉徐神翁對趙佶說了些什麼,但斷定不是愉快的話題。

     到了朝元宮,趁趙佶進入便殿沐浴更衣的空兒,童貫問徐神翁:“杜十四,你同皇上說了些什麼?” “老朽告訴聖上,我不叫杜十四,我叫徐神翁。

    ” “你到底還是說了,皇上沒責怪你?我看他臉色很難堪。

    ” “聖上沒有糾纏這件事。

    ” “那他為啥突然冷若冰霜?” “聖上還是關心天象。

    ” “天上下塵土,真的是胡塵嗎?” 童貫的擔心讓徐神翁看上去有做戲的成分,故沒有回答。

    這一向很少說話的蔡京開口了:“太師啊,胡塵有什麼可怕的?說到底,大金國隻不過混同江以北的幾個蟊賊,若不是我大宋襄助,再給他三十萬勁旅,他們也滅不了大遼國啊。

    ” “左元仙伯說的是。

    ”童貫被噎了一下,心裡不痛快,趁機揶揄道,“但老大人您可從來沒把女真人當蟊賊,哪一個大金國使臣來,不是被您當成座上賓?” “你以為我心裡頭情願嗎?”蔡京理了理花白的長須,優雅地回答,“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