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貝村裡數星星

關燈
節令雖然已近春分,可是大同城裡,依然一片肅殺。

    住在東城的大金國西路軍左監軍完顔希尹,正在衙堂與門客聊天。

    希尹通文墨。

    所謂文,即遼文、漢文,女真部落隻有語言,卻無文字。

    大金立國後的一應文書,皆用漢文書寫。

    有鑒于此,希尹認為有傷國體尊嚴,遂下決心要學漢之倉颉,創立一套女真文字。

    但他畢竟是行伍中人,率軍打仗金戈鐵馬是分内正事,因此,他隻有在閑暇時才能推進造字的工作。

    為了實現這一願望,他搜求征召了十幾位谙熟遼、漢文字的秀才作為門客。

    春節後,完顔宗翰回金上京面聖述職,他與西路軍右都監耶律餘睹二人留下來處理軍務。

    因為主帥不在加之又未授權,故對大宋的一應談判及交涉也全都停止。

    兩位大将除了例行防禦之外,倒也清閑無事。

    所以,完顔希尹才得空與門客商讨造字的事。

     此時衙堂内坐了十幾位門客及監軍府官員,門客中學問最大的,是前遼南京秦晉王王府中的錄事王吉久,他是漢人,卻是遼國的進士,因職務的原因,他對遼、漢兩國文字多有見地。

    當談到皇帝這兩個漢字如何造成女真字時,希尹問王吉久:“你說說,皇帝這兩個字,漢字中還有哪些同義的詞兒?” 王吉久回答:“有皇上、天子、陛下,還有皇上自稱的朕,老百姓稱叫的萬歲爺。

    古時候,皇上還稱寡人。

    ” “這麼多?” “大将軍,咱還沒說完呢……” 看到王吉久擺着架勢要掉書袋,希尹阻止了他,兀自說道:“咱女真人不要學漢人,弄一堆詞語說一個稱呼,道一件事兒,所以,同漢人說話,他們之乎者也一大篇,忒他娘的費勁。

    ” “是啊,漢人的字盡是彎彎繞。

    ” “哪怕三兩個娘兒們坐一塊兒嘬牙花子,聽了也像耍花舌子。

    ” 門客們你一嘴他一嘴地附和完顔希尹。

    王吉久不同意他們的說法,他耐心解釋說:“諸位仁兄所言,還是在說話語,不是講文字,文字與話語,究有不同。

    漢人作字,自有規矩,凡天下之事,沒有文字所不能表現者,因事而異,字有損增。

    如爵字可減化為,鶴字可減化為隺,這是為了刻碑的方便。

    有時為表示敬重,亦可增畫。

    如春字可寫作,秋字可寫作穐,把天地寫為墬等等,其例子不勝枚舉。

    漢人的字,既帶吉祥,也帶感情。

    咱們女真造字,還得學習漢字的規矩。

    ” 完顔希尹盡管心裡頭贊賞王吉久的學問淵博,卻不贊同他的觀點。

    他說:“王先生提起葫蘆根也動,漢字好是好,但沒有十年八載,怎麼造得出這些古怪字來?咱們得抄近道兒,把重要的字先造出來,争取一年時間,咱們就能用女真字出告示,你們各位意下如何?” 衆門客回答:“謹遵大将軍之命。

    ” 完顔希尹立即下令:“今天,你們就把皇帝這兩個字給我造出來。

    ” 門客們點頭,紛紛開始冥思苦想。

     這時,衙堂外冒冒失失走進一個身着戎裝的小校,趨到完顔希尹跟前單腿一跪行了軍禮。

     “有何事?”完顔希尹問。

     小校張大了嘴巴,憋紅了臉,卻說不出一個字來。

    完顔希尹感到蹊跷,便起身踱步過來,問小校:“你怎麼失了聲兒?” 小校伸手撕撓着喉嚨,指了指自己的嘴,又指了指外頭。

     完顔希尹懷着好奇心随小校走出門來,發現院子裡橫七豎八或蹲或坐着八九個士兵,都在撓喉嚨。

     “你們怎麼啦?” 士兵們同小校一樣,表情痛苦,說不出話來。

     “他們是幹啥的?” 完顔希尹問一位站在院子裡的名叫吉伯力的牙将。

    其實不待他問,吉伯力也準備告訴他:這些士兵是同一支巡邏隊的,那位小校便是他們的隊長。

    大約半炷香之前他們來到監軍府,那時,小校嗓子沙啞,但勉強還能說話,他艱難地說他要求見希尹大将軍,有緊要的事兒禀報。

    當值的吉伯力認為希尹的造字會議剛剛開始,他害怕小校闖進去會敗了希尹的興頭,故阻撓小校不讓他進去。

    小校耐着性子等了一會兒,忽然間手抓喉嚨,也不顧吉伯力的阻撓,發瘋地沖進了值事廳。

    他一走,吉伯力發現院子裡的士兵都發了小校同樣的症狀,正慌張着不知怎麼處置,恰好完顔希尹走了出來。

     知曉事情的經過之後,完顔希尹心中産生了更大的疑問,他拉着小校的手,折身又返回衙堂,本想向小校問個究竟,即便不會說話,能打個手勢也行呀。

    誰知此時小校已口吐白沫,癱倒在地上了,門客們也都離了座位,圍着小校七嘴八舌: “看他這樣子,是火毒封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