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阿格妮絲
關燈
小
中
大
房裡隻有我姨婆和我兩個人了,我們一直談到深夜。
我們談到了移舍海外的那些人,米考伯先生卸掉金銀負擔珍妮特小姐如何結婚和迪克先生的一些事迹。
“那麼,特洛特,你什麼時候,”我姨婆拍着我的手背說,“你打算什麼時候去坎特伯雷?” “我想騎馬去,姨婆,除非你也跟我一起去。
” “我不去!”我姨婆直截了當的說,“我不離開這裡。
” 于是我說:“那我就騎馬去啦。
” 她聽了很開心,但是她卻回答說:“特洛特呀,特洛特,我這把老骨頭是可以活到明天的呀!”在我滿懷心事地坐在那兒面對爐火出神的時候,她又輕輕拍我的手。
我心事重重,因為隻要我來到這裡,離阿格妮絲近,就會回想起長時間盤踞我心頭的懊悔,那些懊悔,也許變得柔和些了,隻是教會了我年輕氣盛的時候所沒有學會的知識,但懊悔依然存在。
“哦,特洛特,”我好像聽到我姨婆又在對我說,我現在更能領會她的深意了——“瞎眼哪,瞎眼哪,瞎眼哪!” 我們都沉默了。
當我擡起頭來的時候,我發現她正目不轉睛地觀察我。
或許,她看出了我的心思,追尋我的思路,因為,雖然在過去,我的思路恣肆無羁,不可捉摸,而現在卻是不難尋其蹤覓其迹了。
“你會看到,她父親已經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了,”我姨婆說,“不過,是個棄舊圖新的人了。
他不在會去衡量人生的利害、憂樂了。
相信我的話,孩子,那種事,照這樣的量法,不等結果,肯定萎縮了。
”“确實如此。
”我說,“你也會看到她,”我姨婆接着說,“跟從前一樣善良、美麗、真誠、無私。
要是我知道還有什麼更高的贊賞的字眼兒,我一定用來贊美她。
” 對她再高的贊譽也不過分,對我再苛的譴責也很正常。
哦,我徘徊歧路,何其遠兮! “假如她把她周圍的姑娘們訓練得像她一樣,”我姨婆被自己的熱誠感動得熱淚盈眶,說道,“老天明鑒,她就不虛此生!于人有益,于己快樂,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她除了這些還能是别的樣子嗎!” “阿格妮絲有沒有——”我與其說是對我姨婆說話,還不如說是在自言自語。
“呃?嘿?有沒有什麼?”我姨婆追問道。
“有沒有向她求婚的人哪。
”我說。
“有二十個,”我姨婆得意之中蘊含着憤怒,喊道,“自你走後,她要是想結婚,二十次婚都結了!” “毫無疑問,”我說,“毫無疑問。
” 姨婆手托着腮思索了一會兒,擡起頭來,注視我說: “我懷疑她情有所鐘,特洛特。
” “是個大有希望的人麼?” “特洛特,”我姨婆嚴肅地說,“這我可不能說。
她沒對我說過這事,我隻不過懷疑罷了。
” 她那樣專注,那樣急切地望着我(我甚至看見她顫抖),我現在明确地感覺到,她一直在追蹤我的思路。
“假如是真的,”我開始說,“那我就希望——” “我并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我姨婆連忙答道,“你不應該受我的懷疑制約。
這話你要保守秘密。
也許這種可能性是不大的。
我本不該說的。
” “假真如此,”我重複道,“她會告訴我的。
” 我們兩個就這樣僵持着,一言不發,回憶過去,直到分手就寝的時候。
次日清晨我便策馬上路,向我度過學生時代的地方奔去。
盡管我很快又能和她見面了,但在那種希望戰勝自我的心情下,我并不是很快樂。
那段熟悉的路程一晃而過,我進入寂靜的街道,對我說來,那兒的每一塊石頭都是我童年讀的一本書。
經過先是尤利亞·希普、後來是米考伯先生經常坐的圓形屋子時,我從窗戶向裡張望,發現那已經不是事務所,而改作小客廳了。
除此之外,别的沒有變化。
我請新來女仆通報威克菲爾小姐,說一位海外歸來的朋友正在下面恭候。
我被帶領着登上那肅靜的樓梯(我對那些階梯了如指掌,卻仍被提醒注意腳下),進入那個依然如故的客廳。
我和阿格妮絲一起讀過的那些書,都擺在書架上;我用功的那張書桌,依然擺在一張大桌的旁邊。
希普母子占據這間屋子時所帶來的變化都恢複了在那快樂歲月裡的原樣。
我站立窗前,看古老街道對面的住宅,回想我初次臨窗眺望那些房子。
這時女人們穿的木屐在人行道上咯咯噔噔走過,凄風斜雨,從天而降,滴水檐頭,水流如注,充溢街道。
在陰雨的晚間,傍晚,我常看見無家可歸的人們進城,用棍子挑着他們的行李,蹒跚而過,我當年透察他們時的心情,這時又回到我的心頭,就像當年那
我們談到了移舍海外的那些人,米考伯先生卸掉金銀負擔珍妮特小姐如何結婚和迪克先生的一些事迹。
“那麼,特洛特,你什麼時候,”我姨婆拍着我的手背說,“你打算什麼時候去坎特伯雷?” “我想騎馬去,姨婆,除非你也跟我一起去。
” “我不去!”我姨婆直截了當的說,“我不離開這裡。
” 于是我說:“那我就騎馬去啦。
” 她聽了很開心,但是她卻回答說:“特洛特呀,特洛特,我這把老骨頭是可以活到明天的呀!”在我滿懷心事地坐在那兒面對爐火出神的時候,她又輕輕拍我的手。
我心事重重,因為隻要我來到這裡,離阿格妮絲近,就會回想起長時間盤踞我心頭的懊悔,那些懊悔,也許變得柔和些了,隻是教會了我年輕氣盛的時候所沒有學會的知識,但懊悔依然存在。
“哦,特洛特,”我好像聽到我姨婆又在對我說,我現在更能領會她的深意了——“瞎眼哪,瞎眼哪,瞎眼哪!” 我們都沉默了。
當我擡起頭來的時候,我發現她正目不轉睛地觀察我。
或許,她看出了我的心思,追尋我的思路,因為,雖然在過去,我的思路恣肆無羁,不可捉摸,而現在卻是不難尋其蹤覓其迹了。
“你會看到,她父親已經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了,”我姨婆說,“不過,是個棄舊圖新的人了。
他不在會去衡量人生的利害、憂樂了。
相信我的話,孩子,那種事,照這樣的量法,不等結果,肯定萎縮了。
”“确實如此。
”我說,“你也會看到她,”我姨婆接着說,“跟從前一樣善良、美麗、真誠、無私。
要是我知道還有什麼更高的贊賞的字眼兒,我一定用來贊美她。
” 對她再高的贊譽也不過分,對我再苛的譴責也很正常。
哦,我徘徊歧路,何其遠兮! “假如她把她周圍的姑娘們訓練得像她一樣,”我姨婆被自己的熱誠感動得熱淚盈眶,說道,“老天明鑒,她就不虛此生!于人有益,于己快樂,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她除了這些還能是别的樣子嗎!” “阿格妮絲有沒有——”我與其說是對我姨婆說話,還不如說是在自言自語。
“呃?嘿?有沒有什麼?”我姨婆追問道。
“有沒有向她求婚的人哪。
”我說。
“有二十個,”我姨婆得意之中蘊含着憤怒,喊道,“自你走後,她要是想結婚,二十次婚都結了!” “毫無疑問,”我說,“毫無疑問。
” 姨婆手托着腮思索了一會兒,擡起頭來,注視我說: “我懷疑她情有所鐘,特洛特。
” “是個大有希望的人麼?” “特洛特,”我姨婆嚴肅地說,“這我可不能說。
她沒對我說過這事,我隻不過懷疑罷了。
” 她那樣專注,那樣急切地望着我(我甚至看見她顫抖),我現在明确地感覺到,她一直在追蹤我的思路。
“假如是真的,”我開始說,“那我就希望——” “我并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我姨婆連忙答道,“你不應該受我的懷疑制約。
這話你要保守秘密。
也許這種可能性是不大的。
我本不該說的。
” “假真如此,”我重複道,“她會告訴我的。
” 我們兩個就這樣僵持着,一言不發,回憶過去,直到分手就寝的時候。
次日清晨我便策馬上路,向我度過學生時代的地方奔去。
盡管我很快又能和她見面了,但在那種希望戰勝自我的心情下,我并不是很快樂。
那段熟悉的路程一晃而過,我進入寂靜的街道,對我說來,那兒的每一塊石頭都是我童年讀的一本書。
經過先是尤利亞·希普、後來是米考伯先生經常坐的圓形屋子時,我從窗戶向裡張望,發現那已經不是事務所,而改作小客廳了。
除此之外,别的沒有變化。
我請新來女仆通報威克菲爾小姐,說一位海外歸來的朋友正在下面恭候。
我被帶領着登上那肅靜的樓梯(我對那些階梯了如指掌,卻仍被提醒注意腳下),進入那個依然如故的客廳。
我和阿格妮絲一起讀過的那些書,都擺在書架上;我用功的那張書桌,依然擺在一張大桌的旁邊。
希普母子占據這間屋子時所帶來的變化都恢複了在那快樂歲月裡的原樣。
我站立窗前,看古老街道對面的住宅,回想我初次臨窗眺望那些房子。
這時女人們穿的木屐在人行道上咯咯噔噔走過,凄風斜雨,從天而降,滴水檐頭,水流如注,充溢街道。
在陰雨的晚間,傍晚,我常看見無家可歸的人們進城,用棍子挑着他們的行李,蹒跚而過,我當年透察他們時的心情,這時又回到我的心頭,就像當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