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小孫在休息室裡喊,陸大夫,電話!冰鋒給病人把氧化鋅安撫做完,讓他在治療椅上等自己回來寫病曆、收三聯單,起身去接電話。
最近每當有電話打來,他就滿懷期望;但除了小妹和鐵鋒,剩下都是找他加号看病的。
他也知道葉生留了字條,禮數已到,沒有必要也不大可能再找他了。
冰鋒拿起話筒問,哪位?那邊的聲音很輕,語氣也很委婉:我是葉生。
我爸爸已經出院了,現在在家靜養。
謝謝你的關心照顧,當時轉院很匆忙,沒來得及打招呼,總覺得有些失禮。
今天下午我來你們醫院,爸爸住院時留下些東西要取走,想順便到你科裡當面道個謝,不知是否打擾?冰鋒說,好啊。
葉生說,一會兒見。
冰鋒挂上電話,走過通診室的門時,很想伸直雙臂拍打一下門框的上檻。
命運翻覆如此,真令人難以把握。
葉生的身影出現在診室門口,已經快五點了。
冰鋒的治療台對着門,他正在給一個病人做前牙根管充填。
葉生戴了副黑色大圓框眼鏡,顯得臉色更為白淨,冰鋒頭一次見她這樣打扮。
她沖他招了招手:我在外面等你。
幾乎沒有出聲,隻是從口型看出這意思。
然後她就消失了。
小照相室在科裡的一側,冰鋒趁病人去照牙片的工夫出門張望了一下。
這是門診樓的二樓,一二樓設計成挑空中庭,口腔科門外的部分回廊用作候診室,有四排長椅。
葉生坐在幾位候診的病人中間,雙腳蹬在前面椅子的牚兒上,穿了件白色真絲蝙蝠袖圓領連衣裙,裙腳露出白色襯裙,腳上是一雙回力白色高幫帆布球鞋,白色的鞋帶松松地系着,沒穿襪子。
帆布鞋面和同樣是白色的厚厚的橡膠鞋底都很幹淨,之間有條紅線,鞋内側有一排三個鉚釘透氣眼,還有一塊紅色的半月形标志。
她正低頭讀一本書,又黑又密的披肩長發,總是像塌方,不是一縷縷,而是一塊塊地坍塌下來,她一次次用手撩回去。
葉生看見冰鋒,輕聲說,本來以為你快下班了,可以順便一道走。
冰鋒說,快了,稍等。
你取的東西呢?葉生說,司機拉走了。
冰鋒明白她是特意等他,至少不是客套地道聲謝就完了。
她父親是部長,家裡應該有司機,有秘書,部裡老幹部局也有負責的人,按理說取東西之類的事不必由這個女兒來幹。
冰鋒看完最後一個病人,趕緊脫掉白大褂,洗了手。
出門一看,候診室裡隻剩下葉生了,還在安安靜靜地讀書。
冰鋒叫她的名字,才擡起頭來。
他們一起走出醫院。
到了胡同口,冰鋒說,我住在東直門附近,坐107路電車,你住哪兒?葉生說,崇文門。
冰鋒心裡一動,果然是那個地方。
就說,那應該坐111路,咱們可以一起坐這趟車到地安門,我在那兒換107路。
葉生說,這樣吧,咱們走一小段路去坐44路環形,你到東直門,我到崇文門,誰也不用換車。
他們沿着馬路東邊向北走去。
稀薄的陽光斜照着一溜老槐樹,都有七八十年了,盤根曲枝,樹冠寬闊,便道幾乎已經容納不下。
馬路對面那排槐樹,看着要比這邊的樹齡小些。
到了新街口豁口,冰鋒說,咱們過馬路坐往西去的車吧,這樣我可以送你,剛才讓你等了好久,真不好意思。
葉生說,聽你的。
兩個人上了44路汽車。
葉生說,有件事正好請教你一下。
我已經着手寫畢業論文了,寫的是美國六十年代的黑色幽默文學。
老師說去年清除精神污染,有人把這也算在裡面,你最好另外改個題目。
我說這跟我寫論文有什麼關系呢?老師說好吧,多加點批判。
我托二川——哦,這是我二哥——在美國找材料。
他很熱心,也很負責,但他是學計算機的,要找書必須說出具體書名,至于雜志就更沒能力查了。
可是咱們這兒也沒處查論文目錄索引,要他代找論著,隻能是書名帶“blackhumor”的。
你知道這一派有哪些作品被譯成中文了麼?她說這番話時神态認真而專注,就像一個在課堂上站起來向老師提問的學生。
冰鋒回答說,其實也沒有幾本,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小庫特·馮尼格的《回到你老婆孩子身邊去吧》、《茫茫黑夜》,再就是《外國文藝》和《世界文學》上登的幾篇。
《萬有引力之虹》《煙草經紀人》和《五号屠場》,都還沒有翻譯過來。
另外有人說納博科夫是這一派的前驅,出過一本他的《普甯》,不過我覺得好像沒有多少黑色幽默的味道。
葉生說,你說的書,我都記住了,到學校圖書館去找找。
冰鋒說,找不到我可以借給你。
葉生開心地笑了,她平常神情稍顯愁苦
最近每當有電話打來,他就滿懷期望;但除了小妹和鐵鋒,剩下都是找他加号看病的。
他也知道葉生留了字條,禮數已到,沒有必要也不大可能再找他了。
冰鋒拿起話筒問,哪位?那邊的聲音很輕,語氣也很委婉:我是葉生。
我爸爸已經出院了,現在在家靜養。
謝謝你的關心照顧,當時轉院很匆忙,沒來得及打招呼,總覺得有些失禮。
今天下午我來你們醫院,爸爸住院時留下些東西要取走,想順便到你科裡當面道個謝,不知是否打擾?冰鋒說,好啊。
葉生說,一會兒見。
冰鋒挂上電話,走過通診室的門時,很想伸直雙臂拍打一下門框的上檻。
命運翻覆如此,真令人難以把握。
葉生的身影出現在診室門口,已經快五點了。
冰鋒的治療台對着門,他正在給一個病人做前牙根管充填。
葉生戴了副黑色大圓框眼鏡,顯得臉色更為白淨,冰鋒頭一次見她這樣打扮。
她沖他招了招手:我在外面等你。
幾乎沒有出聲,隻是從口型看出這意思。
然後她就消失了。
小照相室在科裡的一側,冰鋒趁病人去照牙片的工夫出門張望了一下。
這是門診樓的二樓,一二樓設計成挑空中庭,口腔科門外的部分回廊用作候診室,有四排長椅。
葉生坐在幾位候診的病人中間,雙腳蹬在前面椅子的牚兒上,穿了件白色真絲蝙蝠袖圓領連衣裙,裙腳露出白色襯裙,腳上是一雙回力白色高幫帆布球鞋,白色的鞋帶松松地系着,沒穿襪子。
帆布鞋面和同樣是白色的厚厚的橡膠鞋底都很幹淨,之間有條紅線,鞋内側有一排三個鉚釘透氣眼,還有一塊紅色的半月形标志。
她正低頭讀一本書,又黑又密的披肩長發,總是像塌方,不是一縷縷,而是一塊塊地坍塌下來,她一次次用手撩回去。
葉生看見冰鋒,輕聲說,本來以為你快下班了,可以順便一道走。
冰鋒說,快了,稍等。
你取的東西呢?葉生說,司機拉走了。
冰鋒明白她是特意等他,至少不是客套地道聲謝就完了。
她父親是部長,家裡應該有司機,有秘書,部裡老幹部局也有負責的人,按理說取東西之類的事不必由這個女兒來幹。
冰鋒看完最後一個病人,趕緊脫掉白大褂,洗了手。
出門一看,候診室裡隻剩下葉生了,還在安安靜靜地讀書。
冰鋒叫她的名字,才擡起頭來。
他們一起走出醫院。
到了胡同口,冰鋒說,我住在東直門附近,坐107路電車,你住哪兒?葉生說,崇文門。
冰鋒心裡一動,果然是那個地方。
就說,那應該坐111路,咱們可以一起坐這趟車到地安門,我在那兒換107路。
葉生說,這樣吧,咱們走一小段路去坐44路環形,你到東直門,我到崇文門,誰也不用換車。
他們沿着馬路東邊向北走去。
稀薄的陽光斜照着一溜老槐樹,都有七八十年了,盤根曲枝,樹冠寬闊,便道幾乎已經容納不下。
馬路對面那排槐樹,看着要比這邊的樹齡小些。
到了新街口豁口,冰鋒說,咱們過馬路坐往西去的車吧,這樣我可以送你,剛才讓你等了好久,真不好意思。
葉生說,聽你的。
兩個人上了44路汽車。
葉生說,有件事正好請教你一下。
我已經着手寫畢業論文了,寫的是美國六十年代的黑色幽默文學。
老師說去年清除精神污染,有人把這也算在裡面,你最好另外改個題目。
我說這跟我寫論文有什麼關系呢?老師說好吧,多加點批判。
我托二川——哦,這是我二哥——在美國找材料。
他很熱心,也很負責,但他是學計算機的,要找書必須說出具體書名,至于雜志就更沒能力查了。
可是咱們這兒也沒處查論文目錄索引,要他代找論著,隻能是書名帶“blackhumor”的。
你知道這一派有哪些作品被譯成中文了麼?她說這番話時神态認真而專注,就像一個在課堂上站起來向老師提問的學生。
冰鋒回答說,其實也沒有幾本,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小庫特·馮尼格的《回到你老婆孩子身邊去吧》、《茫茫黑夜》,再就是《外國文藝》和《世界文學》上登的幾篇。
《萬有引力之虹》《煙草經紀人》和《五号屠場》,都還沒有翻譯過來。
另外有人說納博科夫是這一派的前驅,出過一本他的《普甯》,不過我覺得好像沒有多少黑色幽默的味道。
葉生說,你說的書,我都記住了,到學校圖書館去找找。
冰鋒說,找不到我可以借給你。
葉生開心地笑了,她平常神情稍顯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