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二國含糊地叫了一聲:買。
大國不叫,他叫不出來,但鼻子裡哼叽了一聲,也算……就此,蟲嫂已經非常滿意了,她捂着臉哭了。
老拐很權威、很幸福地說:哭啥,我還沒死呢。
老拐臨咽氣時,說:就是差一盤炒星星。
蟲嫂說:我去借一把豆面…… 老拐說:不用了。
還是肉包好吃……值了。
葬老拐的時候,經老姑父做主,村裡出了兩棵桐樹,給老拐做了口棺材。
那肉包不是白吃的,村裡人對蟲嫂的态度有了些轉變。
說人雖然有賤毛病,對老拐不賴。
所以,老拐下葬時,也沒有多難為她。
大國是長子,他摔的“牢盆”……按說,往下的事,就該大國負責了。
可大國葬了父親後就連夜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也許,大國是不想再看村人的目光了。
是啊,我們都生活在别人的目光裡,大國一定是在村人的目光裡看到了什麼。
他早就想離開村子了。
他一分鐘也不想多停。
他一直想去“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是他離開村子的念想。
老拐死後,二國上中學時,蟲嫂又去賣了兩次血,給二國交了學費。
二國和大國一樣,不讓她到學校裡去。
不去就不去。
最初,蟲嫂仍是每星期把馍送到橋頭上,等着二國來取。
在一些年份裡,每一個路過小橋的人,都會看到她,一個小個女人,手裡提着一個手巾兜,站在橋頭上。
到了三花上中學的時候,蟲嫂已經到縣城裡去了。
蟲嫂也算是很早就離開無梁的女人,她在縣城裡收破爛。
蟲嫂之所以能在縣城裡搞“商品經濟”——收破爛,還得虧了三花。
當三花考上縣城的中學後,蟲嫂擔心她是個女孩兒,怕她受人欺負,就跟過來了。
在蟲嫂眼裡,三花就是她的“國花”,是世上最漂亮的姑娘。
她是怕她出什麼意外。
再說,她常年在縣城邊上走,給一個個孩子送吃的,一來二去,就此認識了一個收破爛的老頭。
聽老頭說,在縣城裡收破爛能掙不少錢呢。
于是,她思摸了一些日子,就到縣城裡收破爛來了。
按說,三花上中學時,大國已經參加工作了。
這時候,大國有了工資,完全可以顧一顧家了。
可他卻是一毛不拔。
大國不但不給家裡拿一分錢,而且,連個面都不見。
大國師範畢業後,原是想報名支邊,去烏魯木齊的。
他是想走得遠遠的……可他沒有去成。
他先是分配在外鄉的一個學校裡當教師。
那時候他剛參加工作,工資低,顧不上家也就算了。
可他後來調到縣城裡來了,卻仍然不回去。
就此,他斷絕了與鄉村的一切聯系。
據說,大國能調到縣城是沾了他老丈人的光。
跟大國結婚的是他師範學校畢業的一個女同學,這女同學的父親是縣教育局的副局長,大國因此調到了縣教育局一個教研室工作,成了國家幹部了。
大國不但不回村,就連結婚也沒讓家人知道……大國先是住在城東的老丈人家裡,後來自己也分了房子,單住。
那些年,蟲嫂一直在縣城裡收破爛。
突然有一天,她在大街上吆喝着收破爛時,碰上了她大兒子…… 聽村裡人說,那一天,蟲嫂推着一輛收破爛的三輪車在街邊上一邊走一邊吆喝:收破爛了!收破爛了!收舊紙箱、舊報紙……可是,突然之間,她看見他的大兒子穿着一身西裝、騎着一輛破自行車從東邊走過來……蟲嫂捂着嘴,怔怔地望着他的兒子,就那麼眼睜睜地看着大國從她面前騎過去了。
可大國沒騎多遠。
他大約是走神兒了,跟人撞了車,把自行車給撞壞了。
大國把自行車推到一個附近的修車鋪去修。
大國沒有看見她(或是裝着沒看見),她也沒敢上前叫他,就一直在路邊上站着,可她記住了那個修車鋪。
第二天,蟲嫂用自己收破爛掙的錢,給大國買了一輛新自行車,一直在修車鋪門前等着。
她終于見到她的大兒子了。
多年不見,兒子看上去已是個有身份的人了,穿得很體面。
看到兒子後,她怯怯地叫道:國。
大國一回頭,看見是她,竟有些惶然。
他四下瞅瞅,說:你,你……怎麼來了?蟲嫂說:我在這兒收破爛,都好些年了。
大國怔怔地看着她,先是鼻子裡哼了一聲,爾後他把手伸進兜裡,從兜裡掏出十塊錢。
爾後,他遲疑着……又掏了一張,一共二十塊錢放在一起,又四下看看,這才把錢遞給了蟲嫂,說:給,拿着。
走吧,趕緊走。
蟲嫂說:大國,錢你自己花吧。
我不要你的錢。
我,我給你買了輛自行車。
你是國家的人了……蟲嫂說着,趕忙把那輛新自行車推到大國面前。
大國望着那輛新自行車,悶了一會兒,說:真是你……買的?蟲嫂趕忙把發票遞上去,說:有發票。
你看……大國接過發票看了,這才問:二國,還好吧?蟲嫂說:好。
快畢業了。
大國說:高三了?蟲嫂說:高三了。
大國說:三花呢?蟲嫂說:都好。
都好。
大國怔怔地望着她,又看了看她身後的那輛新嶄嶄的自行車……好久說不出話來。
終于,大國說:我,那啥,過幾天要出差。
去,去那個……烏魯木齊。
得一段時間才回來呢。
蟲嫂說:放心吧,我不去家找你,我不給你丢人。
這時候,大國突然眼眶濕了,他喏喏地說:我真的要去烏魯木齊……出差。
等我回來吧。
你讓二國找我,我給他出出主意。
就這樣,大國推着那輛新自行車走了。
臨走,他吩咐說:那輛車,還能騎,給二國吧。
記住,讓二國去找我。
他走了幾步,又回過身,小聲說:縣城裡有浴池,去洗個澡吧。
蟲嫂嚅嚅地說:我,在家天天洗。
那時候,蟲嫂在縣城收破爛已有些年份了。
她在城郊租了一個小趴趴房,先是每日裡沿街收,收了之後還要分揀,把各樣的廢品、垃圾分類……那地方還有個臭水溝。
到處都是蒼蠅和蚊子,整日嗡嗡的,是繁殖細菌的世界。
可以說,她每天都生活在細菌之中。
一個長年生活在細菌中的人,反倒是最不怕細菌的。
蟲嫂長年與蒼蠅蚊子做伴,與細菌為伍,她已成了一個“細菌人”。
細菌人身上早已有了抗體了,反而很少生病,一般的頭疼腦熱扛一扛也就過去了。
可細菌多了,汗多了,身上沒有别的,有味。
所以,她終年拿着一把芭蕉葉扇子,扇那些不好聞的味。
那一日,經大國提醒後,蟲嫂開始注意穿着,也知道講究些了。
大國不叫,他叫不出來,但鼻子裡哼叽了一聲,也算……就此,蟲嫂已經非常滿意了,她捂着臉哭了。
老拐很權威、很幸福地說:哭啥,我還沒死呢。
老拐臨咽氣時,說:就是差一盤炒星星。
蟲嫂說:我去借一把豆面…… 老拐說:不用了。
還是肉包好吃……值了。
葬老拐的時候,經老姑父做主,村裡出了兩棵桐樹,給老拐做了口棺材。
那肉包不是白吃的,村裡人對蟲嫂的态度有了些轉變。
說人雖然有賤毛病,對老拐不賴。
所以,老拐下葬時,也沒有多難為她。
大國是長子,他摔的“牢盆”……按說,往下的事,就該大國負責了。
可大國葬了父親後就連夜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也許,大國是不想再看村人的目光了。
是啊,我們都生活在别人的目光裡,大國一定是在村人的目光裡看到了什麼。
他早就想離開村子了。
他一分鐘也不想多停。
他一直想去“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是他離開村子的念想。
老拐死後,二國上中學時,蟲嫂又去賣了兩次血,給二國交了學費。
二國和大國一樣,不讓她到學校裡去。
不去就不去。
最初,蟲嫂仍是每星期把馍送到橋頭上,等着二國來取。
在一些年份裡,每一個路過小橋的人,都會看到她,一個小個女人,手裡提着一個手巾兜,站在橋頭上。
到了三花上中學的時候,蟲嫂已經到縣城裡去了。
蟲嫂也算是很早就離開無梁的女人,她在縣城裡收破爛。
蟲嫂之所以能在縣城裡搞“商品經濟”——收破爛,還得虧了三花。
當三花考上縣城的中學後,蟲嫂擔心她是個女孩兒,怕她受人欺負,就跟過來了。
在蟲嫂眼裡,三花就是她的“國花”,是世上最漂亮的姑娘。
她是怕她出什麼意外。
再說,她常年在縣城邊上走,給一個個孩子送吃的,一來二去,就此認識了一個收破爛的老頭。
聽老頭說,在縣城裡收破爛能掙不少錢呢。
于是,她思摸了一些日子,就到縣城裡收破爛來了。
按說,三花上中學時,大國已經參加工作了。
這時候,大國有了工資,完全可以顧一顧家了。
可他卻是一毛不拔。
大國不但不給家裡拿一分錢,而且,連個面都不見。
大國師範畢業後,原是想報名支邊,去烏魯木齊的。
他是想走得遠遠的……可他沒有去成。
他先是分配在外鄉的一個學校裡當教師。
那時候他剛參加工作,工資低,顧不上家也就算了。
可他後來調到縣城裡來了,卻仍然不回去。
就此,他斷絕了與鄉村的一切聯系。
據說,大國能調到縣城是沾了他老丈人的光。
跟大國結婚的是他師範學校畢業的一個女同學,這女同學的父親是縣教育局的副局長,大國因此調到了縣教育局一個教研室工作,成了國家幹部了。
大國不但不回村,就連結婚也沒讓家人知道……大國先是住在城東的老丈人家裡,後來自己也分了房子,單住。
那些年,蟲嫂一直在縣城裡收破爛。
突然有一天,她在大街上吆喝着收破爛時,碰上了她大兒子…… 聽村裡人說,那一天,蟲嫂推着一輛收破爛的三輪車在街邊上一邊走一邊吆喝:收破爛了!收破爛了!收舊紙箱、舊報紙……可是,突然之間,她看見他的大兒子穿着一身西裝、騎着一輛破自行車從東邊走過來……蟲嫂捂着嘴,怔怔地望着他的兒子,就那麼眼睜睜地看着大國從她面前騎過去了。
可大國沒騎多遠。
他大約是走神兒了,跟人撞了車,把自行車給撞壞了。
大國把自行車推到一個附近的修車鋪去修。
大國沒有看見她(或是裝着沒看見),她也沒敢上前叫他,就一直在路邊上站着,可她記住了那個修車鋪。
第二天,蟲嫂用自己收破爛掙的錢,給大國買了一輛新自行車,一直在修車鋪門前等着。
她終于見到她的大兒子了。
多年不見,兒子看上去已是個有身份的人了,穿得很體面。
看到兒子後,她怯怯地叫道:國。
大國一回頭,看見是她,竟有些惶然。
他四下瞅瞅,說:你,你……怎麼來了?蟲嫂說:我在這兒收破爛,都好些年了。
大國怔怔地看着她,先是鼻子裡哼了一聲,爾後他把手伸進兜裡,從兜裡掏出十塊錢。
爾後,他遲疑着……又掏了一張,一共二十塊錢放在一起,又四下看看,這才把錢遞給了蟲嫂,說:給,拿着。
走吧,趕緊走。
蟲嫂說:大國,錢你自己花吧。
我不要你的錢。
我,我給你買了輛自行車。
你是國家的人了……蟲嫂說着,趕忙把那輛新自行車推到大國面前。
大國望着那輛新自行車,悶了一會兒,說:真是你……買的?蟲嫂趕忙把發票遞上去,說:有發票。
你看……大國接過發票看了,這才問:二國,還好吧?蟲嫂說:好。
快畢業了。
大國說:高三了?蟲嫂說:高三了。
大國說:三花呢?蟲嫂說:都好。
都好。
大國怔怔地望着她,又看了看她身後的那輛新嶄嶄的自行車……好久說不出話來。
終于,大國說:我,那啥,過幾天要出差。
去,去那個……烏魯木齊。
得一段時間才回來呢。
蟲嫂說:放心吧,我不去家找你,我不給你丢人。
這時候,大國突然眼眶濕了,他喏喏地說:我真的要去烏魯木齊……出差。
等我回來吧。
你讓二國找我,我給他出出主意。
就這樣,大國推着那輛新自行車走了。
臨走,他吩咐說:那輛車,還能騎,給二國吧。
記住,讓二國去找我。
他走了幾步,又回過身,小聲說:縣城裡有浴池,去洗個澡吧。
蟲嫂嚅嚅地說:我,在家天天洗。
那時候,蟲嫂在縣城收破爛已有些年份了。
她在城郊租了一個小趴趴房,先是每日裡沿街收,收了之後還要分揀,把各樣的廢品、垃圾分類……那地方還有個臭水溝。
到處都是蒼蠅和蚊子,整日嗡嗡的,是繁殖細菌的世界。
可以說,她每天都生活在細菌之中。
一個長年生活在細菌中的人,反倒是最不怕細菌的。
蟲嫂長年與蒼蠅蚊子做伴,與細菌為伍,她已成了一個“細菌人”。
細菌人身上早已有了抗體了,反而很少生病,一般的頭疼腦熱扛一扛也就過去了。
可細菌多了,汗多了,身上沒有别的,有味。
所以,她終年拿着一把芭蕉葉扇子,扇那些不好聞的味。
那一日,經大國提醒後,蟲嫂開始注意穿着,也知道講究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