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來越沉。
可我的腦海一刻也沒有停止轉動,就像是大海撈針一樣,我先是使用了“聯想記憶法”,爾後又使用“排除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甚至“油菜記憶法”,每到一個路口,我都站下來看一看路牌,爾後去想油菜的嘴臉……油菜,你到底在哪條街上呢? 油菜的大嘴一次次在我腦海裡浮現。
我看見油菜揮着手,他手腕上的表明锃锃的,他說:“上海全鋼防震的。
”這就是那個時期建築工油菜的時髦。
這就是那個時期城市和鄉村的差别:燈光和狗咬,毛藍布和的确良。
他穿着“的确良”、戴着“上海全鋼防震的”手表向我招手呢……走累的時候,我多次靠在電線杆上,靠着一份冰涼,小心地打量着這個城市。
它會屬于我麼? 有一刻,我以為我想起來了,好像是嵩山路,我就問嵩山路;走到了嵩山路,我又覺得他說的好像是衡山路,爾後又是香山路,黃山路,榆樹街,椿樹街,鼓樓街,清虛街……街邊上,樓房裡的燈光一盞盞熄了,隻有路燈亮着。
我還在走,很機械地走。
我實在是不想走了,我累了,這已經不是疲憊,是麻木。
我對自己說,再走一條路,隻一條。
如果還找不到,我就調頭回去……我不停地對自己說,回車站吧,回火車站蹲一夜就是了。
可我還是不甘心,我怎麼這麼笨呢? 我走在省城的大街上,呼吸着寒森森的空氣,就像走在荒原上一樣,滿心的凄涼和荒蕪。
路邊的商場已經關門了,連個借腳取暖的地方都沒有。
路是陌生的,所有的臉都是陌生的。
我在尋找一絲溫熱。
那是一個小名叫油菜的人,你在哪裡? 此後我問我自己,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幾乎走了一個晚上,走了半個城市,執著地去尋找一個小名叫油菜的人?你怎麼就這麼傻,為什麼不先找一個小旅館住下呢?你還可以打打電話,找一找昔日裡的那些大學同學。
可你連打電話的想法都沒有,你沒有“電話意識”。
後來我明白了:那不是我在走,是我的背景我的家鄉在推着我走。
我不能不走。
我不是在找人,是找一份庇護。
也是過了很久我才明白,要想順順利利地在城市裡生活,你必須擁有三要素:身份、單位、關系。
這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你沒有“身份”,也沒有“單位”,再沒有“關系”,那麼你就成了一個漂泊者。
城市就像是一個迷魂陣,随時都會有危險。
商人是最先明白這個道理的。
早在幾百年前,精明的晉商就在各地建起了“山陝會館”,這也許是他們有過許多沉痛教訓之後得出的經驗。
哪怕是到了交通和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各省仍然在首都北京建起了許多辦事處,那其實就是一個為了辦事方便的“關系處”,一個據點。
我知道,在報紙上,人們都反對拉“關系”。
豈不知,“關系”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壤,人們是最離不開“關系”的。
尤其在精神世界裡,人們靠“關系”活着。
馬克思就曾經說過: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
于是,所有的反對者反對的都是别人,不是自己。
沒有人反對自己。
我還算幸運,在淩晨兩點二十七分,我終于找到了“關系”。
我是在一家建築工地上找到油菜的。
他是“有才”,不是“油菜”。
為了他的體面,我不能再叫他小名了。
守工地的老頭告訴我說:有。
有這麼個人。
建築工人吳有才睡在一棟正在施工中的七層樓(還沒有安裝門窗)的毛坯房裡。
當他穿着褲衩子從床上跳下來,赤裸裸站在床前的時候,眼瞪得像牛蛋,嘴張得像簸箕,那兩隻手哆哆嗦嗦,像是大冬天握着兩把扇子,扔也不是握也不是,他萬萬想不到這個時候還會有人來找他! 油菜傻了。
吳有才抱着兩隻膀子,凍得咝咝地說:丢,是丢(我兒時的小名)?你,你你你……怎麼來了?我說,看工地的老頭人不錯,說你在七樓。
他說:是老朱吧?朱師傅,老鄉,一個縣的。
說着,他趕忙披上衣服,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我操,都兩點半了。
你咋這時候摸來了?還沒、那個啥……吧?說着,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還沒粉刷的牆,牆上揳着一個釘子,釘子上挂着一個提兜,提兜裡裝着他的碗筷。
我說,都啥時候了,早吃過了。
找你可真不容易,我都快累死了。
你不是說,讓來省城找你麼?他聽我說吃過飯了,一顆心放在狗肚裡了。
說是啊,是啊。
你怎麼不早點來呢?我說,我是來報到的,來晚了……他看着我,連聲說:先睡,都快三點了,趕緊睡吧。
說着,他指了指對面的一張床,說:這兒,就睡這兒。
這狗日的請假回家了。
這時候,我一下子松下來了,渾身像散了架似的。
我往“狗日的”床上一躺,那木闆床上鋪了新鮮的谷草,床單是新洗過的,真軟和呀!被子也厚,暖暖和和的!真好。
我太累了,太想睡了,眼皮像粘住了似的。
可我得說話,必須說話,這是代價。
我們兩人躺在床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家鄉體己話。
為了能接住他的體己話,我用心支着眼皮,拼命保持着最後一絲清醒,好去接他的話頭。
油菜的話就像是紛亂的線團一樣,七纏八繞,像是永遠沒有頭兒。
我心裡說:油菜,你饒了我吧,讓我睡吧。
他絮絮叨叨地說:丢,畢業了?我說畢業了。
他說:還是啥子研究生?我說是。
他說:調省裡來了?我說是啊。
他說:從今往後,你就是國家幹部了?我說:……啊。
他說:乖乖,大學教師?我說:……啊。
他突然坐起來,身上披着被子,兩腿一盤,說:丢,我差一點就當空軍了。
空軍飛行員。
我說,是……嗎?他說:不騙你,丢。
我身上有癬。
要不是我身上有癬,要是我娘早些用偏方給我治治,我就是飛行員了。
我說:是啊,你就上天了。
他說:當初,二嬸給我說個媒,兔子家還看不上我呢。
如今,她算個屁?……丢,老蔡那狗日的還當着支書呢?他老
可我的腦海一刻也沒有停止轉動,就像是大海撈針一樣,我先是使用了“聯想記憶法”,爾後又使用“排除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甚至“油菜記憶法”,每到一個路口,我都站下來看一看路牌,爾後去想油菜的嘴臉……油菜,你到底在哪條街上呢? 油菜的大嘴一次次在我腦海裡浮現。
我看見油菜揮着手,他手腕上的表明锃锃的,他說:“上海全鋼防震的。
”這就是那個時期建築工油菜的時髦。
這就是那個時期城市和鄉村的差别:燈光和狗咬,毛藍布和的确良。
他穿着“的确良”、戴着“上海全鋼防震的”手表向我招手呢……走累的時候,我多次靠在電線杆上,靠着一份冰涼,小心地打量着這個城市。
它會屬于我麼? 有一刻,我以為我想起來了,好像是嵩山路,我就問嵩山路;走到了嵩山路,我又覺得他說的好像是衡山路,爾後又是香山路,黃山路,榆樹街,椿樹街,鼓樓街,清虛街……街邊上,樓房裡的燈光一盞盞熄了,隻有路燈亮着。
我還在走,很機械地走。
我實在是不想走了,我累了,這已經不是疲憊,是麻木。
我對自己說,再走一條路,隻一條。
如果還找不到,我就調頭回去……我不停地對自己說,回車站吧,回火車站蹲一夜就是了。
可我還是不甘心,我怎麼這麼笨呢? 我走在省城的大街上,呼吸着寒森森的空氣,就像走在荒原上一樣,滿心的凄涼和荒蕪。
路邊的商場已經關門了,連個借腳取暖的地方都沒有。
路是陌生的,所有的臉都是陌生的。
我在尋找一絲溫熱。
那是一個小名叫油菜的人,你在哪裡? 此後我問我自己,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幾乎走了一個晚上,走了半個城市,執著地去尋找一個小名叫油菜的人?你怎麼就這麼傻,為什麼不先找一個小旅館住下呢?你還可以打打電話,找一找昔日裡的那些大學同學。
可你連打電話的想法都沒有,你沒有“電話意識”。
後來我明白了:那不是我在走,是我的背景我的家鄉在推着我走。
我不能不走。
我不是在找人,是找一份庇護。
也是過了很久我才明白,要想順順利利地在城市裡生活,你必須擁有三要素:身份、單位、關系。
這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你沒有“身份”,也沒有“單位”,再沒有“關系”,那麼你就成了一個漂泊者。
城市就像是一個迷魂陣,随時都會有危險。
商人是最先明白這個道理的。
早在幾百年前,精明的晉商就在各地建起了“山陝會館”,這也許是他們有過許多沉痛教訓之後得出的經驗。
哪怕是到了交通和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各省仍然在首都北京建起了許多辦事處,那其實就是一個為了辦事方便的“關系處”,一個據點。
我知道,在報紙上,人們都反對拉“關系”。
豈不知,“關系”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壤,人們是最離不開“關系”的。
尤其在精神世界裡,人們靠“關系”活着。
馬克思就曾經說過: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
于是,所有的反對者反對的都是别人,不是自己。
沒有人反對自己。
我還算幸運,在淩晨兩點二十七分,我終于找到了“關系”。
我是在一家建築工地上找到油菜的。
他是“有才”,不是“油菜”。
為了他的體面,我不能再叫他小名了。
守工地的老頭告訴我說:有。
有這麼個人。
建築工人吳有才睡在一棟正在施工中的七層樓(還沒有安裝門窗)的毛坯房裡。
當他穿着褲衩子從床上跳下來,赤裸裸站在床前的時候,眼瞪得像牛蛋,嘴張得像簸箕,那兩隻手哆哆嗦嗦,像是大冬天握着兩把扇子,扔也不是握也不是,他萬萬想不到這個時候還會有人來找他! 油菜傻了。
吳有才抱着兩隻膀子,凍得咝咝地說:丢,是丢(我兒時的小名)?你,你你你……怎麼來了?我說,看工地的老頭人不錯,說你在七樓。
他說:是老朱吧?朱師傅,老鄉,一個縣的。
說着,他趕忙披上衣服,看了一下手腕上的表:我操,都兩點半了。
你咋這時候摸來了?還沒、那個啥……吧?說着,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還沒粉刷的牆,牆上揳着一個釘子,釘子上挂着一個提兜,提兜裡裝着他的碗筷。
我說,都啥時候了,早吃過了。
找你可真不容易,我都快累死了。
你不是說,讓來省城找你麼?他聽我說吃過飯了,一顆心放在狗肚裡了。
說是啊,是啊。
你怎麼不早點來呢?我說,我是來報到的,來晚了……他看着我,連聲說:先睡,都快三點了,趕緊睡吧。
說着,他指了指對面的一張床,說:這兒,就睡這兒。
這狗日的請假回家了。
這時候,我一下子松下來了,渾身像散了架似的。
我往“狗日的”床上一躺,那木闆床上鋪了新鮮的谷草,床單是新洗過的,真軟和呀!被子也厚,暖暖和和的!真好。
我太累了,太想睡了,眼皮像粘住了似的。
可我得說話,必須說話,這是代價。
我們兩人躺在床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家鄉體己話。
為了能接住他的體己話,我用心支着眼皮,拼命保持着最後一絲清醒,好去接他的話頭。
油菜的話就像是紛亂的線團一樣,七纏八繞,像是永遠沒有頭兒。
我心裡說:油菜,你饒了我吧,讓我睡吧。
他絮絮叨叨地說:丢,畢業了?我說畢業了。
他說:還是啥子研究生?我說是。
他說:調省裡來了?我說是啊。
他說:從今往後,你就是國家幹部了?我說:……啊。
他說:乖乖,大學教師?我說:……啊。
他突然坐起來,身上披着被子,兩腿一盤,說:丢,我差一點就當空軍了。
空軍飛行員。
我說,是……嗎?他說:不騙你,丢。
我身上有癬。
要不是我身上有癬,要是我娘早些用偏方給我治治,我就是飛行員了。
我說:是啊,你就上天了。
他說:當初,二嬸給我說個媒,兔子家還看不上我呢。
如今,她算個屁?……丢,老蔡那狗日的還當着支書呢?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