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貳
關燈
小
中
大
降,一種情深意切的凝視,像他曾經多次命令霜降從浴盆裡站起時的那隻眼。
“嗯,好看,怪不得古時人最愛看美人出浴。
不要忸怩嘛小女子,為首長服務就是為國家服務,懂不懂?好看好看好看!……”他在北戴河也常說這個好看那個好看。
太多好看的他顧不上來看霜降了。
有兩個金頭發小女子從早到晚穿着泳衣,他便看她們,看得上下唇啪嗒一聲松開。
好看的東西就該看進眼裡,他理直氣壯,他毫不羞愧。
就那麼奇怪,仿佛你理直氣壯地邪惡,你也能征服人。
他就那樣征服了霜降(以及霜降之前的女人)。
以緻霜降懷疑自己錯了,不然自己怎會越來越羞愧而老将軍卻越發理直氣壯?…… 就是在北戴河吧,老将軍的健康再也沒見起色。
那次的中學生夏令營晚會之後,他就提前結束療養,起程回北京了。
夏令營晚會上,霜降還見到了許多其他知名人士,如作家、演員、歌手。
當節目主持人介紹,某某是哪本小說的作者,中學生便長時間鼓掌,而當演員和歌手上台,他們不僅鼓掌,而且跳、叫,喉嚨都扯破了。
程老将軍是最後一個上台的。
他的一身毛料軍服熨得挺挺括括,白頭發梳成很嚴格的“三七開”,一雙新布鞋的牛皮底吱呀作響。
他頭高仰,目不斜視,當主持人介紹他的名字和職位時,他手閃電一樣在頭側一揮,行禮的力度和速度炸響了他幾處骨節。
但沒有任何掌聲。
中學生們似乎不明白這個老軍人幹嗎出現在這兒,他的出現似乎不合時宜也不合邏輯。
嘈嘈切切的議論響起時,老将軍有些不從容了,但畢竟出入大場面多了,他很快穩住自己,換一副風貌,兩手将軍服袖子一撸,指着下面十四五歲的學生們,亮嗓子道:“小鬼們!細妹子細伢子們!像你們這麼大,我已吃了三年紅軍的南瓜飯了!” “細妹子細伢子們”靜下來,靜得叵測,仿佛在捺住性子看老軍人怎樣逗起他們的胃口,看他怎樣察覺自己走錯了地方——上這個台上來“說古”。
霜降知道他是不得已這樣即興開頭的。
照他給學生上革命傳統課的慣例,他往往從他祖祖輩輩怎樣貧窮,舊社會怎樣黑暗開始,那樣才更有邏輯,更顯出他參加革命推翻舊社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而那天他一上來便談起他身上的第一個傷疤,子彈怎樣在他皮肉裡開花,血怎樣流得像匹紅布。
後來他又怎樣在手術無麻醉的劇痛中幾番死去活來,再後來傷口怎樣化膿生蛆。
學生中有人刺耳地倒吸氣。
到他講到長征過草地,他餓得兩隻耳朵透明,薄如蠟紙,肚子卻凸得像面鼓,一敲嘭嘭嘭時,下面學生們不安分了,動的,說話的,誇張了聲勢打哈欠的,終于迫使主持人上台制止老将軍的談興去了。
“您的故事太精彩了,改天我們專門請您來講!……”主持人的耳語從麥克風擴散出來,“今天太晚了,考慮到首長的健康……” “我沒事!……” “這些學生活動了一天,也很疲勞了……”她抓過麥克風對台下,“讓我們感謝程老精彩的講演!” 這次掌聲火爆至極,程将軍隻得離開講台,步伐别别扭扭地走下來。
他軍衣兜被個重物墜着,霜降知道那是什麼。
那是一把自制口琴。
因為這是個文藝晚會,他提前多天就将這把口琴翻出來,炮彈片制成的琴殼被他拭去鏽,露出頗純的銅色。
這把口琴是他五十年前做的,音不準,吹奏者得把握氣流。
老将軍為吹奏一支很短的紅軍歌練習了許多個早晨,卻未得機會表演,甚至連展示它一番的機會也未撈着。
警衛員在攙扶他下台的時候朝霜降看一眼。
原來他也懂得老将軍此時多麼沮喪和挫傷。
待他們離開會場準備起程回療養院住處時,竟找不着司機了。
司機跑去找演員和歌星們簽名去了。
怪不得學生們那樣火急火燎,他們生怕老将軍的演講耽誤掉最激動人心的這一刻。
學生們尖叫厮打,人仰馬翻地熱鬧。
等找回司機,老将軍已又累又火,揪住司機前衣襟就要打,被随行的一幫人拽開了。
大黑奔馳被請求簽名的學生堵了,開不出露天會場的門,怎麼鳴喇叭也無效。
最後人閃出條道,剛要開出,一個中年男人攔住車,兩手叉開。
司機把窗玻璃搖下問他什麼事。
那人說了自己名字,說自己是個曆史教師,讀了報上某作家寫的關于程司令修建私人遊泳池迫使幼兒園搬家的文章,他感到痛苦,既然今天有機會和程司令面對面,請首長回答:“那文章是捏造還是事實?” 程司令見老師後面跟了一大群人,包括那些簽名或求簽名的人,他對司機吼:“死娘啦?還不快關上窗!……” 已有許多手扒到了窗子上,車難以移動。
“回答呀!回答呀!……我們要事實!” 就這樣牽牽絆絆、吵吵嚷嚷,車開出了人群。
直到第三天,程司令才開口講話。
他開口的第一句話是:“紅軍烈士的血白流了!……收拾行李,回家!”
“嗯,好看,怪不得古時人最愛看美人出浴。
不要忸怩嘛小女子,為首長服務就是為國家服務,懂不懂?好看好看好看!……”他在北戴河也常說這個好看那個好看。
太多好看的他顧不上來看霜降了。
有兩個金頭發小女子從早到晚穿着泳衣,他便看她們,看得上下唇啪嗒一聲松開。
好看的東西就該看進眼裡,他理直氣壯,他毫不羞愧。
就那麼奇怪,仿佛你理直氣壯地邪惡,你也能征服人。
他就那樣征服了霜降(以及霜降之前的女人)。
以緻霜降懷疑自己錯了,不然自己怎會越來越羞愧而老将軍卻越發理直氣壯?…… 就是在北戴河吧,老将軍的健康再也沒見起色。
那次的中學生夏令營晚會之後,他就提前結束療養,起程回北京了。
夏令營晚會上,霜降還見到了許多其他知名人士,如作家、演員、歌手。
當節目主持人介紹,某某是哪本小說的作者,中學生便長時間鼓掌,而當演員和歌手上台,他們不僅鼓掌,而且跳、叫,喉嚨都扯破了。
程老将軍是最後一個上台的。
他的一身毛料軍服熨得挺挺括括,白頭發梳成很嚴格的“三七開”,一雙新布鞋的牛皮底吱呀作響。
他頭高仰,目不斜視,當主持人介紹他的名字和職位時,他手閃電一樣在頭側一揮,行禮的力度和速度炸響了他幾處骨節。
但沒有任何掌聲。
中學生們似乎不明白這個老軍人幹嗎出現在這兒,他的出現似乎不合時宜也不合邏輯。
嘈嘈切切的議論響起時,老将軍有些不從容了,但畢竟出入大場面多了,他很快穩住自己,換一副風貌,兩手将軍服袖子一撸,指着下面十四五歲的學生們,亮嗓子道:“小鬼們!細妹子細伢子們!像你們這麼大,我已吃了三年紅軍的南瓜飯了!” “細妹子細伢子們”靜下來,靜得叵測,仿佛在捺住性子看老軍人怎樣逗起他們的胃口,看他怎樣察覺自己走錯了地方——上這個台上來“說古”。
霜降知道他是不得已這樣即興開頭的。
照他給學生上革命傳統課的慣例,他往往從他祖祖輩輩怎樣貧窮,舊社會怎樣黑暗開始,那樣才更有邏輯,更顯出他參加革命推翻舊社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而那天他一上來便談起他身上的第一個傷疤,子彈怎樣在他皮肉裡開花,血怎樣流得像匹紅布。
後來他又怎樣在手術無麻醉的劇痛中幾番死去活來,再後來傷口怎樣化膿生蛆。
學生中有人刺耳地倒吸氣。
到他講到長征過草地,他餓得兩隻耳朵透明,薄如蠟紙,肚子卻凸得像面鼓,一敲嘭嘭嘭時,下面學生們不安分了,動的,說話的,誇張了聲勢打哈欠的,終于迫使主持人上台制止老将軍的談興去了。
“您的故事太精彩了,改天我們專門請您來講!……”主持人的耳語從麥克風擴散出來,“今天太晚了,考慮到首長的健康……” “我沒事!……” “這些學生活動了一天,也很疲勞了……”她抓過麥克風對台下,“讓我們感謝程老精彩的講演!” 這次掌聲火爆至極,程将軍隻得離開講台,步伐别别扭扭地走下來。
他軍衣兜被個重物墜着,霜降知道那是什麼。
那是一把自制口琴。
因為這是個文藝晚會,他提前多天就将這把口琴翻出來,炮彈片制成的琴殼被他拭去鏽,露出頗純的銅色。
這把口琴是他五十年前做的,音不準,吹奏者得把握氣流。
老将軍為吹奏一支很短的紅軍歌練習了許多個早晨,卻未得機會表演,甚至連展示它一番的機會也未撈着。
警衛員在攙扶他下台的時候朝霜降看一眼。
原來他也懂得老将軍此時多麼沮喪和挫傷。
待他們離開會場準備起程回療養院住處時,竟找不着司機了。
司機跑去找演員和歌星們簽名去了。
怪不得學生們那樣火急火燎,他們生怕老将軍的演講耽誤掉最激動人心的這一刻。
學生們尖叫厮打,人仰馬翻地熱鬧。
等找回司機,老将軍已又累又火,揪住司機前衣襟就要打,被随行的一幫人拽開了。
大黑奔馳被請求簽名的學生堵了,開不出露天會場的門,怎麼鳴喇叭也無效。
最後人閃出條道,剛要開出,一個中年男人攔住車,兩手叉開。
司機把窗玻璃搖下問他什麼事。
那人說了自己名字,說自己是個曆史教師,讀了報上某作家寫的關于程司令修建私人遊泳池迫使幼兒園搬家的文章,他感到痛苦,既然今天有機會和程司令面對面,請首長回答:“那文章是捏造還是事實?” 程司令見老師後面跟了一大群人,包括那些簽名或求簽名的人,他對司機吼:“死娘啦?還不快關上窗!……” 已有許多手扒到了窗子上,車難以移動。
“回答呀!回答呀!……我們要事實!” 就這樣牽牽絆絆、吵吵嚷嚷,車開出了人群。
直到第三天,程司令才開口講話。
他開口的第一句話是:“紅軍烈士的血白流了!……收拾行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