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燈
小
中
大
寫在人心上的明價,四友堂林家據說捐官花了幾十萬兩,連雲南一家分号上的掌櫃,也用幾萬兩捐了個道台。
那又如何?林家此次最早公開支持革命軍,李家和嚴家第二日也在井上挂了軍旗,唯有慎餘堂看似置身事外,始終未有表态。
餘立心吹吹茶沫,不答孟中元,反而推心置腹問他:“孟大人,你自己有何打算?這兩日下來,你也看得清楚,革命軍已占大勢,難道你當真心甘情願為朝廷去死?” 孟中元愣了一愣,良久方說:“我們這種人,豈有他選?” 餘立心看樓心月穿蓮紫色褂子,系月白褶裙,素手撥弦,琵琶中自有憂聲,他歎口氣說:“孟大人,你不妨跟我學,沒得選,就不要選。
”他開始真的沒有選,既沒有再為清廷出兵馬錢,也沒有像另外幾家那樣設流水宴款待革命軍,隻是每日枯坐家中。
局勢漸不可控,他私下裡讓陳俊山護着一點孟中元,餘立心說:“一個小小縣丞,壞不了你們的大業,看在我的薄面上,不如留他一命。
”清廷撤兵于省城那日,孟中元登門拜謝,餘立心請他在院中喝酒,是家中自釀高粱,窖藏時間不夠,酒味辣舌,孟中元微醺後突然顯了老态,問:“立心兄,這革命軍真的是要廢了皇帝?” 餘立心搖搖頭:“他們是要廢了現在這個皇帝……” “然後?” “他們自己哪裡想過什麼然後。
”餘立心又倒上一杯,細細撚去花生米紅衣,又引了一句梁任公,“‘革命之始,必立軍政府,此軍政府既有兵事專權,複秉政權’……孟大人,我們這些做鹽的人,以前伺候你們的朝廷,以後……以後還不知道要伺候多少個朝廷。
”他幹掉那杯酒,過了一會兒才道,“不過誰都沒有别的辦法,朝廷,革命軍,都是如此……開弓沒有回頭箭,這就像我們挖山打井,不出鹵嘛,就得一直打下去,不然之前扔進井的錢,就真的扔進去了。
” 餘立心那日從井神廟歸家已是傍晚,上轎前最後往山上望了望,孜城臨時議事會的藍底白日旗展在井神廟頂上。
就這幾日時間,催工人連夜染出來的布,那靛藍略微偏色,白日周圍又暈出藍邊,讓這面旗新到令人不安,井神廟黃牆藍瓦,牆上用糨糊貼了幾張白紙紅字,“方興孜城”“殲除首惡”“張大民權”。
說得不錯,他來的時候是慎餘堂餘立心,走時已是臨時議事會副議長。
議長是四友堂的林湘濤,林家在革命軍身上花了大價錢,這個議長理應歸他。
在井神廟中林湘濤穿西服戴禮帽,帽子壓得很低,餘立心知道,那是因為剛剪辮不久,額頭尚未生出新發,那套灰色西裝不知何處定制,并非不合身,看起來卻總有怪相。
林湘濤已過了五十,家中有四房妾室,除了長子林恩溥已成年,其他子女皆幼。
也就一年之前,他尚是大清朝分部郎中,賞戴花翎二品銜。
林家十年前分家鬧得厲害,他這一支争到了實利,幾口出鹵最多的井都穩穩拿在手裡,竈房裡熬出的白花花物品,是鹽,也是流水般的銀錢。
林恩溥前年從東洋歸來,接了家中生意,林湘濤從此更是連井上都少有去,據說整日整日卧在家中吃鴉片煙,每月初一十五必去雲想閣捧場。
餘立心偶爾和他遇上,林湘濤聽曲時也歪在卧榻上,有穿水紅綢褂的侍女拿着煙鬥等候在旁,另有侍女打扮成女學生樣,藍竹布褂,黑布百褶裙,白襪上歪歪曲曲縫有黑線,戴一副鵝黃鏡架的平光眼鏡。
女學生跪在床前,從老銀鴉片盒子裡挑出黑色生鴉片膏,置于鐵絲架上用炭火烤出金黃色煙泡。
那水紅侍女用銀長針挑起一個煙泡,抹在煙鬥上,遞給林湘濤,他猛吸兩口,看那煙泡漸漸癟下去,這才和餘立心寒暄:“立心兄,要不要試兩口,我這是真正的派脫那土,這勁頭……前幾日才從京城過來的新貨。
” 餘立心笑回道:“有恩溥輔助,湘濤兄真是安心享福,我哪裡有這個命。
”說完還是喝酒,夾一塊鹵肝片。
雲想閣的肝片用的是兔肝,口感滑膩,隻是入喉後略有膻腥,他又吃了一口麻辣三絲壓味。
林湘濤又抽了幾口煙,半坐起來,問起餘濟之和餘達之:“我那兩個侄子看着就要回來了吧?” 餘立心答道:“哪個曉得,他們哪裡有恩溥懂事,出去這麼些年,怕是學也沒學到個什麼,餘家是指望不上他們。
” 兩個人都沒有提起餘家的幺女餘令之,好像兩家的婚約從來沒有存在過。
這婚約隻因小兒女彼此有意,卻并未正式下聘,後來兩家又都各有疑慮,漸不再提。
林恩溥雖是留洋歸來,據說卻像他父親,早早就抽上鴉片煙,又日常狎妓遊玩,雖不敢帶回家宅四友堂,但林家公子在孜城裡有多處私宅,也是半公開的秘密。
餘令之則在省城上新式學堂,回孜城後在餘家的私塾樹人堂裡當女先生,一年前這尚引人非議,但如今既已“張大民權”,連整日卧在煙榻上的林湘濤也革了命,割掉辮子當上議長,女先生又能算得上什麼事情。
林恩溥和餘令之這兩年也見過幾面,城中大鹽商每年固定幾個節日,輪流設宴,都是齊家出席,林家這兩年自認勢頭蓋過餘家,做東的時候多些。
去年中秋更是在四友堂擺了兩日流水席,林恩溥穿一身銀色綢緞長褂在門口迎客,辮子尾上壓一顆指頭大小的珍珠,下面卻是一雙歐羅巴進口皮鞋,面容尚算俊秀,一雙桃花眼眼角上挑,隻是臉色慘白,大概是吃多了鴉片。
林湘濤倒是滿面紅潤,越發顯出福相,宴席上有人私下說,他又收了一個剛剛及笄的丫鬟。
又有人故意壓低聲音:“大公子也不差,你們聽
那又如何?林家此次最早公開支持革命軍,李家和嚴家第二日也在井上挂了軍旗,唯有慎餘堂看似置身事外,始終未有表态。
餘立心吹吹茶沫,不答孟中元,反而推心置腹問他:“孟大人,你自己有何打算?這兩日下來,你也看得清楚,革命軍已占大勢,難道你當真心甘情願為朝廷去死?” 孟中元愣了一愣,良久方說:“我們這種人,豈有他選?” 餘立心看樓心月穿蓮紫色褂子,系月白褶裙,素手撥弦,琵琶中自有憂聲,他歎口氣說:“孟大人,你不妨跟我學,沒得選,就不要選。
”他開始真的沒有選,既沒有再為清廷出兵馬錢,也沒有像另外幾家那樣設流水宴款待革命軍,隻是每日枯坐家中。
局勢漸不可控,他私下裡讓陳俊山護着一點孟中元,餘立心說:“一個小小縣丞,壞不了你們的大業,看在我的薄面上,不如留他一命。
”清廷撤兵于省城那日,孟中元登門拜謝,餘立心請他在院中喝酒,是家中自釀高粱,窖藏時間不夠,酒味辣舌,孟中元微醺後突然顯了老态,問:“立心兄,這革命軍真的是要廢了皇帝?” 餘立心搖搖頭:“他們是要廢了現在這個皇帝……” “然後?” “他們自己哪裡想過什麼然後。
”餘立心又倒上一杯,細細撚去花生米紅衣,又引了一句梁任公,“‘革命之始,必立軍政府,此軍政府既有兵事專權,複秉政權’……孟大人,我們這些做鹽的人,以前伺候你們的朝廷,以後……以後還不知道要伺候多少個朝廷。
”他幹掉那杯酒,過了一會兒才道,“不過誰都沒有别的辦法,朝廷,革命軍,都是如此……開弓沒有回頭箭,這就像我們挖山打井,不出鹵嘛,就得一直打下去,不然之前扔進井的錢,就真的扔進去了。
” 餘立心那日從井神廟歸家已是傍晚,上轎前最後往山上望了望,孜城臨時議事會的藍底白日旗展在井神廟頂上。
就這幾日時間,催工人連夜染出來的布,那靛藍略微偏色,白日周圍又暈出藍邊,讓這面旗新到令人不安,井神廟黃牆藍瓦,牆上用糨糊貼了幾張白紙紅字,“方興孜城”“殲除首惡”“張大民權”。
說得不錯,他來的時候是慎餘堂餘立心,走時已是臨時議事會副議長。
議長是四友堂的林湘濤,林家在革命軍身上花了大價錢,這個議長理應歸他。
在井神廟中林湘濤穿西服戴禮帽,帽子壓得很低,餘立心知道,那是因為剛剪辮不久,額頭尚未生出新發,那套灰色西裝不知何處定制,并非不合身,看起來卻總有怪相。
林湘濤已過了五十,家中有四房妾室,除了長子林恩溥已成年,其他子女皆幼。
也就一年之前,他尚是大清朝分部郎中,賞戴花翎二品銜。
林家十年前分家鬧得厲害,他這一支争到了實利,幾口出鹵最多的井都穩穩拿在手裡,竈房裡熬出的白花花物品,是鹽,也是流水般的銀錢。
林恩溥前年從東洋歸來,接了家中生意,林湘濤從此更是連井上都少有去,據說整日整日卧在家中吃鴉片煙,每月初一十五必去雲想閣捧場。
餘立心偶爾和他遇上,林湘濤聽曲時也歪在卧榻上,有穿水紅綢褂的侍女拿着煙鬥等候在旁,另有侍女打扮成女學生樣,藍竹布褂,黑布百褶裙,白襪上歪歪曲曲縫有黑線,戴一副鵝黃鏡架的平光眼鏡。
女學生跪在床前,從老銀鴉片盒子裡挑出黑色生鴉片膏,置于鐵絲架上用炭火烤出金黃色煙泡。
那水紅侍女用銀長針挑起一個煙泡,抹在煙鬥上,遞給林湘濤,他猛吸兩口,看那煙泡漸漸癟下去,這才和餘立心寒暄:“立心兄,要不要試兩口,我這是真正的派脫那土,這勁頭……前幾日才從京城過來的新貨。
” 餘立心笑回道:“有恩溥輔助,湘濤兄真是安心享福,我哪裡有這個命。
”說完還是喝酒,夾一塊鹵肝片。
雲想閣的肝片用的是兔肝,口感滑膩,隻是入喉後略有膻腥,他又吃了一口麻辣三絲壓味。
林湘濤又抽了幾口煙,半坐起來,問起餘濟之和餘達之:“我那兩個侄子看着就要回來了吧?” 餘立心答道:“哪個曉得,他們哪裡有恩溥懂事,出去這麼些年,怕是學也沒學到個什麼,餘家是指望不上他們。
” 兩個人都沒有提起餘家的幺女餘令之,好像兩家的婚約從來沒有存在過。
這婚約隻因小兒女彼此有意,卻并未正式下聘,後來兩家又都各有疑慮,漸不再提。
林恩溥雖是留洋歸來,據說卻像他父親,早早就抽上鴉片煙,又日常狎妓遊玩,雖不敢帶回家宅四友堂,但林家公子在孜城裡有多處私宅,也是半公開的秘密。
餘令之則在省城上新式學堂,回孜城後在餘家的私塾樹人堂裡當女先生,一年前這尚引人非議,但如今既已“張大民權”,連整日卧在煙榻上的林湘濤也革了命,割掉辮子當上議長,女先生又能算得上什麼事情。
林恩溥和餘令之這兩年也見過幾面,城中大鹽商每年固定幾個節日,輪流設宴,都是齊家出席,林家這兩年自認勢頭蓋過餘家,做東的時候多些。
去年中秋更是在四友堂擺了兩日流水席,林恩溥穿一身銀色綢緞長褂在門口迎客,辮子尾上壓一顆指頭大小的珍珠,下面卻是一雙歐羅巴進口皮鞋,面容尚算俊秀,一雙桃花眼眼角上挑,隻是臉色慘白,大概是吃多了鴉片。
林湘濤倒是滿面紅潤,越發顯出福相,宴席上有人私下說,他又收了一個剛剛及笄的丫鬟。
又有人故意壓低聲音:“大公子也不差,你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