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三章 每月作業本
關燈
小
中
大
在這充滿悲傷回憶的房屋裡,一些婦女成天搖着搖籃,撫慰一個生病的嬰兒。老德加萊先生很快也卧床不起,等冬季大冷天一到,就平靜地故世了。我在這位慈祥的老人的床頭不禁熱淚縱橫。他的寬厚仁慈以及他和他兒子連在一起的異想天開的思想,是我們整個奇遇的根源。他是在完全不明白過去發生的一切這種蒙在鼓裡的情況下,而且幾乎是在絕對的安靜之中死去的,這是件很幸運的事。他好久以來在法國的這個地區中無親無故,在遺囑中規定在莫納回來之前我是他全部遺贈财産的承受人。萬一莫納回來,我就應向他交代一切……我從此就住在薩勃勞尼埃了,隻是要教課時才去聖·伯努瓦。清早出發,中午把我在莊園準備下的食物在爐子上稍微熱一熱充當午餐,自修課後馬上回轉。這樣我可以把由農場傭人照看的小孩子守在身邊。這樣做尤其能增加我遇見奧古斯丁的可能性,如果有朝一日他回薩勃勞尼埃的話。
另外我也希望能夠久而久之找到些紙片,尋到些蛛絲馬迹,使我了解他前幾年杳無音信的日子是怎麼過的—也許因此能明白他這次要遠走的原因,至少能找到他的蹤迹……我已經翻箱倒櫃,搜尋了不知多少壁櫥、衣櫃,在堆物間裡打開許許多多大小不同的舊盒子,有的裡面塞滿一疊疊的信件和德加萊家發黃的照片,有的塞滿紙花、冠毛和飛鳥羽毛。盒中散發出來難以名狀的枯萎的氣味和消失了的香味,使我忽然整整一天浸沉在回憶和悲痛之中而停止我的尋找……
一天放假,我終于發現閣樓上一隻又長又矮的小箱子,上面蓋着一塊有一半被蟲蛀掉了的豬皮;我認出來這是奧古斯丁當學生時的箱子。我責怪自己怎麼沒有從這兒開始我的搜查。我毫不費勁地撬開了鏽鎖。箱子裡塞得滿滿的,全是聖·阿加特的書籍和本子:算術、文學、難題簿……我與其說懷着好奇心還不如說懷着同情心在裡邊尋覓,重讀我還背得出來的聽寫,因為當年我們抄過許多遍—盧梭的《引水渠》、保爾·路易·古裡埃的《加拉勃勒的一次奇遇》《喬治桑給兒子的信》。
裡邊還有一本每月作業本。我頗為吃驚,因為這種本子是留在學校裡,學生不能往外帶的。這本本子是綠顔色的但邊緣已經變黃;學生姓名,“奧古斯丁·莫納”,工工整整地寫在封面上。
我打開本子。從作業的日期—一八九幾年四月—看,我發現莫納在離開聖·阿加特之前沒幾天才開始啟用它。最初幾頁寫得非常工整,一般人在這種作業本上寫字,開始時全都如此。但是寫了不足三頁,其餘的都是白紙,所以莫納把它帶走了。
我跪在地上,一面回想着這些習慣,這些我們少年時代看得很重、幼稚可笑的規矩,一面用大拇指翻着這本沒有用完的本子。這樣,我發現其他頁上又有筆迹了。四頁空白之後,他又開始寫了。
筆迹還是莫納的,但是匆匆寫就,非常潦草,幾乎讓人辨認不清;長短不一的段落,中間由空行隔開。有時隻是一句沒有寫完的話,有時隻有一個日期。一看第一頁,我就估計能從中了解到莫納過去在巴黎的生活情況,裡邊有我要尋找的路線的啟示,所以我把本子帶到下面的餐廳裡,以便有空時在陽光之下閱讀這份奇特的資料。那天是天氣晴朗而又多變的冬日,一會兒強烈的陽光在白色的窗簾上印上玻璃窗的格子的影子,一會兒驟然刮來的大風把一陣冰冷的大雨傾注在玻璃窗上。我就是憑依這扇窗,靠近火爐,讀着本子裡寫的東西。它們跟我解釋清楚了許多事情。
下面就是我所抄錄的十分準确的原文……
另外我也希望能夠久而久之找到些紙片,尋到些蛛絲馬迹,使我了解他前幾年杳無音信的日子是怎麼過的—也許因此能明白他這次要遠走的原因,至少能找到他的蹤迹……我已經翻箱倒櫃,搜尋了不知多少壁櫥、衣櫃,在堆物間裡打開許許多多大小不同的舊盒子,有的裡面塞滿一疊疊的信件和德加萊家發黃的照片,有的塞滿紙花、冠毛和飛鳥羽毛。盒中散發出來難以名狀的枯萎的氣味和消失了的香味,使我忽然整整一天浸沉在回憶和悲痛之中而停止我的尋找……
一天放假,我終于發現閣樓上一隻又長又矮的小箱子,上面蓋着一塊有一半被蟲蛀掉了的豬皮;我認出來這是奧古斯丁當學生時的箱子。我責怪自己怎麼沒有從這兒開始我的搜查。我毫不費勁地撬開了鏽鎖。箱子裡塞得滿滿的,全是聖·阿加特的書籍和本子:算術、文學、難題簿……我與其說懷着好奇心還不如說懷着同情心在裡邊尋覓,重讀我還背得出來的聽寫,因為當年我們抄過許多遍—盧梭的《引水渠》、保爾·路易·古裡埃的《加拉勃勒的一次奇遇》《喬治桑給兒子的信》。
裡邊還有一本每月作業本。我頗為吃驚,因為這種本子是留在學校裡,學生不能往外帶的。這本本子是綠顔色的但邊緣已經變黃;學生姓名,“奧古斯丁·莫納”,工工整整地寫在封面上。
我打開本子。從作業的日期—一八九幾年四月—看,我發現莫納在離開聖·阿加特之前沒幾天才開始啟用它。最初幾頁寫得非常工整,一般人在這種作業本上寫字,開始時全都如此。但是寫了不足三頁,其餘的都是白紙,所以莫納把它帶走了。
我跪在地上,一面回想着這些習慣,這些我們少年時代看得很重、幼稚可笑的規矩,一面用大拇指翻着這本沒有用完的本子。這樣,我發現其他頁上又有筆迹了。四頁空白之後,他又開始寫了。
筆迹還是莫納的,但是匆匆寫就,非常潦草,幾乎讓人辨認不清;長短不一的段落,中間由空行隔開。有時隻是一句沒有寫完的話,有時隻有一個日期。一看第一頁,我就估計能從中了解到莫納過去在巴黎的生活情況,裡邊有我要尋找的路線的啟示,所以我把本子帶到下面的餐廳裡,以便有空時在陽光之下閱讀這份奇特的資料。那天是天氣晴朗而又多變的冬日,一會兒強烈的陽光在白色的窗簾上印上玻璃窗的格子的影子,一會兒驟然刮來的大風把一陣冰冷的大雨傾注在玻璃窗上。我就是憑依這扇窗,靠近火爐,讀着本子裡寫的東西。它們跟我解釋清楚了許多事情。
下面就是我所抄錄的十分準确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