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馴養山羊

關燈
間舊茅屋裡,那裡一切原封不動。

    因為這是我的鄉間居所,我總是把東西都收拾得井井有條。

     我越過圍牆,在樹蔭裡躺下,歇歇四肢,因為我倦極了,一倒就睡着了。

    不料,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在叫我的名字,一連數聲:“魯濱,魯濱,魯濱·克魯索,可憐的魯濱·克魯索!你在哪兒,魯濱·克魯索?你在哪兒?你去哪兒了?”讀者啊,你們不妨想想,聽到這聲音,我該是多麼驚訝啊! 我起先睡得很死,因為我劃槳劃了一上午,走路走了一下午,實在是太累了,我并沒有徹底清醒過來,而是迷迷糊糊地以為,我夢到了有人在叫我,但是這個聲音繼續不停地叫我,“魯濱·克魯索!魯濱·克魯索!”最後我醒透了,頓時吓得膽戰心驚,一躍而起。

    我睜眼一看,隻見我的鹦鹉波兒栖在圍牆頂上,立刻明白原來是它在叫我。

    因為這些凄凄慘慘切切的話,正是我常跟它說,教會它說的。

    它學得惟妙惟肖,它會站在我手指上,把嘴湊近我的臉喊,“可憐的魯濱·克魯索!你在哪兒?你去哪兒了?你怎麼到了這兒?”以及諸如此類我教給它的話。

     可是,即使我知道了是鹦鹉而不是别人在叫我,我也花了好一陣子才回過神來。

    首先,我感到奇怪的是它怎麼飛到了這兒。

    其次,它怎麼隻在這兒萦繞,而不去别的地方。

    但在我搞清楚不是别人,而是忠誠的波兒後,也就定下神來了。

    我伸出手來,叫它的名字,“波兒”,這隻人來熟的鳥兒便飛過來,站在我大拇指上,像往常那樣對我說,“可憐的魯濱·克魯索!你怎麼到這兒了?你去哪兒了?”,仿佛它再次見到我很高興似的。

    于是我就把它帶回山洞老家去了。

     我在海上漂流了這麼一陣,實在受夠了,現在正好安定幾天,回想回想我曾陷入的險情。

    倘若小舟能再度回到島上我這一邊,我會很高興的,但我不知道怎麼辦到這一點。

    小島的東邊,我曾巡查過,很清楚不能再那樣出行了。

    一想到這次航行,我的心就抽搐,血就變冷。

    至于小島的另一面呢,我并不知道會是如何,但假如那邊的急流也像東邊一樣,洶湧地拍擊着海岸,那我就會冒着同樣的風險,被卷進去,被沖走,遠離小島。

    想到這些,我覺得沒有船也好,盡管我用了許多月份的勞動才把它做出來,并用了同樣多的工夫才把它放進水裡。

     有将近一年的時間,我壓制着自己的脾氣,過着一種淡泊隐修的生活,你們可以想象這是個什麼樣子。

    我對自己的處境安之若素,完全聽從上帝的安排。

    我覺得我在各方面都生活得很幸福,除了無人可以來往。

     在這段時間裡,為了應付生活的需要,我提升了各方面的技藝水平。

    我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為一個十分出色的木匠,尤其是考慮到我的工具多麼缺乏。

     除了這,我在制陶上也達到了意料不到的完美,想出了一個用輪子做陶器的好辦法,這辦法輕松得多也好得多,因為做出來的陶器又圓又有形,相形之下,以前做的就醜陋不堪了。

    但我覺得功夫沒有枉費,最令我高興的是,我竟然做出了一隻煙鬥。

    盡管它做出來時十分醜陋,又粗又笨,隻是和其他陶器一樣被燒紅而已,但它卻堅固而結實,能抽得上煙,這對我真是個天大的安慰,因為我早就習慣了抽煙。

    大船裡有煙鬥,但我當初忘了帶下來,我也沒想到島上有煙葉。

    後來,當我再次到大船上搜查時,卻一隻都找不到了。

     我在藤器上也大有進步,制作了大量必備的籃子,不乏發明創造。

    盡管算不上十分漂亮,卻也十分順手,十分方便,可以放東西,可以把東西拎回家。

    比如,如果我在外殺了一隻山羊,就會把它挂在一棵樹上,剝皮剖腹,清除内髒,切肉成塊,裝進籃子提回家。

    對海龜也是如此。

    我會把海龜切開,取出龜蛋、一兩塊夠我吃的龜肉,放在籃子裡拎回家,剩下的就扔下不要了。

    我還做了些又大又深的筐子來盛谷物。

    谷物收割後,一旦被曬幹,我就把穗子搓出來,裝進大筐子裡。

     現在,我開始意識到火藥明顯地減少了,這種短缺是我不可能彌補的。

    我開始嚴肅地思考,沒有火藥後我該怎麼辦,就是說,我該怎麼捕殺山羊。

    前面提過,我在這裡的第三年曾抓到過一隻小母羊,并将它馴化了。

    我還希望能抓到一隻公山羊,但怎麼也抓不到,最後我的小母羊變成了老母羊,由于殺掉它我于心不忍,就讓它壽終正寝,得到善終。

     現在我在這裡已住了十一個年頭,如我所說,我的彈藥越來越少。

    于是我琢磨起如何用陷阱和圈套來捕捉山羊,看看是否能抓到幾隻活的。

    我特别希望抓到一隻懷着小羊的母羊。

     為了這個目的,我做了圈套來套它們。

    我确信,它們不止一次掉到了圈套裡,但我的索具不好,因為我沒有金屬線,我總是發現索具被扯破,誘餌被吞掉。

     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