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隻船
關燈
小
中
大
不過首先我得多準備一點土地,因為現在我的種子多得足以播一英畝有餘了。
在動手之前,我花了至少一星期的時間做了一把鏟子,但做出來的鏟子卻不好用,十分沉,用它幹活事倍功半。
但我克服了這個困難,把種子播在了兩大塊平坦的土地上。
這兩塊地是我在住所附近能找到的最滿意的地,我在地邊圍了一道結實的籬笆,木樁是從我以前栽的樹上砍下來的,我知道這種樹長得快,一年之内就可以用來做籬笆,不用花功夫打理。
這件事花了我至少三個月,因為那段時間大部分是雨季,我不能出門。
在室内,也就是我因下雨不能出門的時候,我也找些事情做。
我一邊幹活,一邊跟我的鹦鹉說話,教它說話。
我很快就教它知道了它自己的名字,最後它可以響亮地叫出“波兒”,這是我在這座島上聽到的不是從我的嘴裡而是從别的嘴裡發出的第一句話。
當然,這不是我的工作,而隻是有助于我的工作而已。
如上所說,我手頭正忙着一件大事。
我一直在琢磨着用什麼方法制作些陶器。
我急需陶器,但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考慮到高溫的氣候,因此,我毫不懷疑,隻要我能找到陶土,就可以造出一些罐子來,把它們在太陽下曬幹,堅硬結實得足以長期使用,可以容納任何需要貯存的幹東西。
我很快就要加工糧食、磨面粉,在這些程序中容器都是必需的,因此我決定做一些盡量大的容器,可以像罐子那樣立在地上的、什麼都可以放到裡面的容器。
說起我是怎麼制作這些陶器的,讀者說不定會可憐我,甚或笑話我。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方法去調和陶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狀的醜陋的家夥;不知有多少次因為陶土太軟,撐不住自身的重量,不是太凸,就是太凹;不知有多少因為曬得太急太早,陶器被炎炎烈日曬爆了;不知有多少在曬幹前後一搬就碎了。
總之,在費盡力氣找到陶土後—我要挖掘、拉抻、運回家、做工—我在兩個月時間裡隻是做出了兩隻樣子醜陋的大容器,我都不好意思稱之為缸。
不管怎樣,當太陽把這兩個東西曬得又幹又硬,我就把它們輕輕擡起來,放到兩個特意制作的大筐裡,免得它們被碰破了。
在缸和筐之間有一些縫隙,我就塞了些稻草和麥稈。
我想,隻要這兩口大缸保持幹燥,我就可以把幹谷,甚或用谷磨成的面粉,都放到裡面。
盡管我大缸做得不成樣,小器皿卻做得還行,比如小圓罐、小平碟、水罐、小泥鍋,以及所有順手做出來的東西,烈日将它們烤得堅硬。
但所有這些東西都不能達到我的目的,我要的是一隻陶罐,既可盛放液體,亦可經受火燒,而這些東西都不行。
這之後不久,碰巧有一次,我生起一堆大火烹肉,烹完後我去滅火,發現火裡有一塊我制作的陶器的碎片,被火燒得像石頭一樣硬,像磚塊一樣紅。
看到這我真是驚喜萬分,對自己說,如果破陶器能燒,整隻陶器當然也能燒了。
這使我開始琢磨怎麼控制火力,來燒制陶罐。
我對窯毫無觀念,就是陶匠燒陶的那種窯。
我對用鉛塗釉也沒有概念,盡管我有一些鉛可以這樣做。
我把三隻大泥鍋和兩三隻泥罐一個一個堆起來,周圍架上木柴,下面生上炭火。
我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點上火,一直燒到裡面的罐子紅透為止。
我小心觀察,免得它們被燒裂了。
我看到陶器紅透後,又繼續保持高溫五六小時。
後來我看到其中一隻雖然沒有燒裂,卻被熔化了,因為摻在陶土中的沙子被熱力燒熔了,如果繼續燒下去,就會變成玻璃。
因此我逐漸減少火力,讓罐子的紅色逐漸退去。
我整夜都盯着,以免火力退得太快。
到了早上,我燒成了三隻很好的(我不能說漂亮的)陶鍋和兩隻陶罐,達到了我想要的硬度。
其中一隻由于沙子被燒熔了,還有了一層很好的釉。
不用說,這次試驗之後,我就再也不缺陶器用了。
但我還是要說一聲,這些陶器的樣子實在不像樣。
大家也可以想象,我沒什麼方法來制作陶器,因此效果就像小孩子做泥餅,或不會和面粉的女人做餡餅一樣了。
我發現自己做出了一件能耐火的陶罐時,那種喜悅之情真是無上的,即便這隻是一件很尋常的事。
我等不及讓它們慢慢冷卻,就把其中一個裝上水再次放到了火上,用它來煮肉,效果不錯。
我用一塊小山羊肉煮了一碗好湯。
當然,我沒有燕麥粉和别的配料,否則可以做出我想做的任何湯來。
我的下一個考慮是要有一個石臼來搗谷物。
至于石磨,由于我赤手空拳,是無法制作出一個合乎理想的石磨來的。
我什麼都缺乏,難以達到這一要求。
世上所有行業中,我最不懂的就是石匠手藝了。
我也沒有合适的工具。
我花了很多天去找一塊可以鑿空來做石臼的大石頭,但根本就找不到,隻能找到堅硬的岩石,對岩石我是沒有法子挖鑿的。
島上的岩石也不夠硬,全是些砂岩,一碰就碎,經不起重杵去臼,即使能搗碎谷物,也必然會把沙子攙到面粉裡。
因此,在花了大量時間卻找不到合适的石頭後,我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決定出去找一塊硬木。
這要容易得多,還真找到了。
我找到了一塊勉強搬得動的大木頭,用大斧小斧把木頭砍圓,在上面刻出一個圓形,然後用火和不盡的勞動,燒出了一個圓槽,就像巴西的印第安人制作獨木舟那樣。
在此之後,我又用鐵木做了一件又沉又大的木杵。
我把這些東西準備好并放置好,等着下次收獲時把糧食搗成面粉,制作面包。
下一個困難,是我得做一把篩子來篩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開。
沒有篩子,我是不可能做出面包來的。
這想起來就是最困難的事,因為我沒有任
在動手之前,我花了至少一星期的時間做了一把鏟子,但做出來的鏟子卻不好用,十分沉,用它幹活事倍功半。
但我克服了這個困難,把種子播在了兩大塊平坦的土地上。
這兩塊地是我在住所附近能找到的最滿意的地,我在地邊圍了一道結實的籬笆,木樁是從我以前栽的樹上砍下來的,我知道這種樹長得快,一年之内就可以用來做籬笆,不用花功夫打理。
這件事花了我至少三個月,因為那段時間大部分是雨季,我不能出門。
在室内,也就是我因下雨不能出門的時候,我也找些事情做。
我一邊幹活,一邊跟我的鹦鹉說話,教它說話。
我很快就教它知道了它自己的名字,最後它可以響亮地叫出“波兒”,這是我在這座島上聽到的不是從我的嘴裡而是從别的嘴裡發出的第一句話。
當然,這不是我的工作,而隻是有助于我的工作而已。
如上所說,我手頭正忙着一件大事。
我一直在琢磨着用什麼方法制作些陶器。
我急需陶器,但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考慮到高溫的氣候,因此,我毫不懷疑,隻要我能找到陶土,就可以造出一些罐子來,把它們在太陽下曬幹,堅硬結實得足以長期使用,可以容納任何需要貯存的幹東西。
我很快就要加工糧食、磨面粉,在這些程序中容器都是必需的,因此我決定做一些盡量大的容器,可以像罐子那樣立在地上的、什麼都可以放到裡面的容器。
說起我是怎麼制作這些陶器的,讀者說不定會可憐我,甚或笑話我。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方法去調和陶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狀的醜陋的家夥;不知有多少次因為陶土太軟,撐不住自身的重量,不是太凸,就是太凹;不知有多少因為曬得太急太早,陶器被炎炎烈日曬爆了;不知有多少在曬幹前後一搬就碎了。
總之,在費盡力氣找到陶土後—我要挖掘、拉抻、運回家、做工—我在兩個月時間裡隻是做出了兩隻樣子醜陋的大容器,我都不好意思稱之為缸。
不管怎樣,當太陽把這兩個東西曬得又幹又硬,我就把它們輕輕擡起來,放到兩個特意制作的大筐裡,免得它們被碰破了。
在缸和筐之間有一些縫隙,我就塞了些稻草和麥稈。
我想,隻要這兩口大缸保持幹燥,我就可以把幹谷,甚或用谷磨成的面粉,都放到裡面。
盡管我大缸做得不成樣,小器皿卻做得還行,比如小圓罐、小平碟、水罐、小泥鍋,以及所有順手做出來的東西,烈日将它們烤得堅硬。
但所有這些東西都不能達到我的目的,我要的是一隻陶罐,既可盛放液體,亦可經受火燒,而這些東西都不行。
這之後不久,碰巧有一次,我生起一堆大火烹肉,烹完後我去滅火,發現火裡有一塊我制作的陶器的碎片,被火燒得像石頭一樣硬,像磚塊一樣紅。
看到這我真是驚喜萬分,對自己說,如果破陶器能燒,整隻陶器當然也能燒了。
這使我開始琢磨怎麼控制火力,來燒制陶罐。
我對窯毫無觀念,就是陶匠燒陶的那種窯。
我對用鉛塗釉也沒有概念,盡管我有一些鉛可以這樣做。
我把三隻大泥鍋和兩三隻泥罐一個一個堆起來,周圍架上木柴,下面生上炭火。
我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點上火,一直燒到裡面的罐子紅透為止。
我小心觀察,免得它們被燒裂了。
我看到陶器紅透後,又繼續保持高溫五六小時。
後來我看到其中一隻雖然沒有燒裂,卻被熔化了,因為摻在陶土中的沙子被熱力燒熔了,如果繼續燒下去,就會變成玻璃。
因此我逐漸減少火力,讓罐子的紅色逐漸退去。
我整夜都盯着,以免火力退得太快。
到了早上,我燒成了三隻很好的(我不能說漂亮的)陶鍋和兩隻陶罐,達到了我想要的硬度。
其中一隻由于沙子被燒熔了,還有了一層很好的釉。
不用說,這次試驗之後,我就再也不缺陶器用了。
但我還是要說一聲,這些陶器的樣子實在不像樣。
大家也可以想象,我沒什麼方法來制作陶器,因此效果就像小孩子做泥餅,或不會和面粉的女人做餡餅一樣了。
我發現自己做出了一件能耐火的陶罐時,那種喜悅之情真是無上的,即便這隻是一件很尋常的事。
我等不及讓它們慢慢冷卻,就把其中一個裝上水再次放到了火上,用它來煮肉,效果不錯。
我用一塊小山羊肉煮了一碗好湯。
當然,我沒有燕麥粉和别的配料,否則可以做出我想做的任何湯來。
我的下一個考慮是要有一個石臼來搗谷物。
至于石磨,由于我赤手空拳,是無法制作出一個合乎理想的石磨來的。
我什麼都缺乏,難以達到這一要求。
世上所有行業中,我最不懂的就是石匠手藝了。
我也沒有合适的工具。
我花了很多天去找一塊可以鑿空來做石臼的大石頭,但根本就找不到,隻能找到堅硬的岩石,對岩石我是沒有法子挖鑿的。
島上的岩石也不夠硬,全是些砂岩,一碰就碎,經不起重杵去臼,即使能搗碎谷物,也必然會把沙子攙到面粉裡。
因此,在花了大量時間卻找不到合适的石頭後,我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決定出去找一塊硬木。
這要容易得多,還真找到了。
我找到了一塊勉強搬得動的大木頭,用大斧小斧把木頭砍圓,在上面刻出一個圓形,然後用火和不盡的勞動,燒出了一個圓槽,就像巴西的印第安人制作獨木舟那樣。
在此之後,我又用鐵木做了一件又沉又大的木杵。
我把這些東西準備好并放置好,等着下次收獲時把糧食搗成面粉,制作面包。
下一個困難,是我得做一把篩子來篩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開。
沒有篩子,我是不可能做出面包來的。
這想起來就是最困難的事,因為我沒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