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的開始
關燈
小
中
大
直為我祈禱,但他也敢說,隻要我邁出這愚蠢的一步,上帝也不會保佑我的。
以後當我孤立無援、籲求無門時,會有閑暇來自我反省,後悔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依我看,他談話的最後一部分真是具有先見之明,盡管我覺得他自己并不清楚這點—我注意到他淚流滿面,尤其是在說到我那喪命的大哥,以及以後當我孤立無援、追悔莫及時,他更是情難自抑,不得不中斷了談話。
他說,他傷心得很,沒法再說下去了。
我被這次談話着實感染了。
說真的,還能怎麼樣呢?我決心不再想遠遊的事,而要按照父願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裡。
但是,哎呀,過不了幾天,我就把自己的決心忘了個一幹二淨。
長話短說,幾個星期後,為了擺脫父親的唠叨,我決定悄悄地離開他。
不過,在我起意時,我并沒有倉促行事,而是趁我母親心情較好時找到她,說我一心一意想要出海看世界,除此之外什麼事都下不了決心,父親最好同意我,省得逼我離家出走。
我現在年已十八,無論是去當學徒或當律師助手都已太晚。
我敢肯定,即使去了我也會在做到滿師前就逃走,逃到海邊。
倘若她跟我父親說,讓我乘船航海一次,如果我回家後不喜歡航海了,我就不會再遠遊了。
我發誓,一定會以加倍的勤奮彌補我損失的時間。
這使我母親非常氣惱。
她跟我說,她很清楚,這樣的事情跟父親說是沒有任何用的。
因為他對此事的利害關系太清楚,絕對不會答應我傷害自己。
她還納悶,在我跟父親談過話後,怎麼還會想着這類事情,要知道父親還從來沒有跟我這樣和藹溫和地談過話呢!簡而言之,如果我要自我毀滅,沒人會幫我。
我不用指望他們會同意我。
就她來說,她不願幫我自我毀滅,免得将來我說,我母親促成了我的毀滅而我父親沒有。
盡管我母親拒絕了我,但我後來聽說,她還是把我們的談話報告給了父親。
我父親聽了後很擔心,歎了一口氣說:“這孩子如果待在家裡,興許會幸福,但如果出海,卻會成為有史以來最慘的可憐蟲。
我不能答應他。
” 此後不到一年,我逃了出來。
在這段時間裡,我繼續固執地對要我幹點正經事的提議置若罔聞,還時常向我父母遊說,叫他們不要這麼起勁地違逆我的癖好。
有一天,我偶然來到了赫爾市,當時并沒有出逃的念頭。
但是在那兒我碰到了一個朋友,他正要乘他父親的船去倫敦。
他慫恿我跟他們一起去,說不用我花一分錢。
這是他們用來誘人遠航的常用招數。
我既沒同父母商量,也沒有帶一句話給他們,就離開了,心想他們總會聽到消息的。
我沒有祈求上帝的保佑,也沒有要我父親的祝福,對環境和後果毫無考慮,就在1651年9月1日,登上了一艘開往倫敦的船。
上帝知道,那是一個兇日!我相信,沒有一個年輕人不幸的冒險經曆,會開始得比我更早,持續得比我更久了。
船駛出亨伯河不久,風就開始勁吹,波濤洶湧而來。
由于我以前從沒出過海,身體說不出的惡心,心裡也被吓壞了。
我開始認真地檢讨自己的所作所為,我因擅自離家,放棄義務而受到上帝的懲罰,這再正當不過。
我父母所有的良言相勸,父親的眼淚和母親的懇求,一齊來到了我心頭。
我的良心尚未到冥頑不化的地步,它責備我藐視忠告,違背了對上帝和對父親的責任。
風暴越發猛烈,海面越發高聳,盡管和我以後許多次見到過的相比壓根算不了什麼,甚至與我幾天後見到的也不能相提并論,但在當時,對于我這樣一個啥都不懂的航海雛鳥來說,卻已夠驚心動魄的了。
我覺得每一道波浪都會把我們吞噬,船每次翻滾到浪渦裡時,我都以為它再也浮不起來了。
在心靈的陣痛中,我發了許多的誓,下了許多的決心,倘若上帝在這次航海中饒了我的小命,讓我的雙腳重新登陸,我就會徑直回到父親身邊,在有生之年再也不踏上甲闆一步了。
我會接受父親的勸告,再也不讓自己吃這樣的苦頭了。
現在我看清了他關于中間階層生活的觀察是多麼有益,他所有的日子是多麼安逸、多麼舒适,從未經受過海裡的風暴或岸上的艱難。
我決心像一個真正的回頭浪子那樣,回到父親身邊。
這些明智而清醒的思想在風暴持續期間一直未曾停息,甚至在風暴過後一段時間還繼續存
以後當我孤立無援、籲求無門時,會有閑暇來自我反省,後悔沒有聽從他的勸告。
依我看,他談話的最後一部分真是具有先見之明,盡管我覺得他自己并不清楚這點—我注意到他淚流滿面,尤其是在說到我那喪命的大哥,以及以後當我孤立無援、追悔莫及時,他更是情難自抑,不得不中斷了談話。
他說,他傷心得很,沒法再說下去了。
我被這次談話着實感染了。
說真的,還能怎麼樣呢?我決心不再想遠遊的事,而要按照父願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裡。
但是,哎呀,過不了幾天,我就把自己的決心忘了個一幹二淨。
長話短說,幾個星期後,為了擺脫父親的唠叨,我決定悄悄地離開他。
不過,在我起意時,我并沒有倉促行事,而是趁我母親心情較好時找到她,說我一心一意想要出海看世界,除此之外什麼事都下不了決心,父親最好同意我,省得逼我離家出走。
我現在年已十八,無論是去當學徒或當律師助手都已太晚。
我敢肯定,即使去了我也會在做到滿師前就逃走,逃到海邊。
倘若她跟我父親說,讓我乘船航海一次,如果我回家後不喜歡航海了,我就不會再遠遊了。
我發誓,一定會以加倍的勤奮彌補我損失的時間。
這使我母親非常氣惱。
她跟我說,她很清楚,這樣的事情跟父親說是沒有任何用的。
因為他對此事的利害關系太清楚,絕對不會答應我傷害自己。
她還納悶,在我跟父親談過話後,怎麼還會想着這類事情,要知道父親還從來沒有跟我這樣和藹溫和地談過話呢!簡而言之,如果我要自我毀滅,沒人會幫我。
我不用指望他們會同意我。
就她來說,她不願幫我自我毀滅,免得将來我說,我母親促成了我的毀滅而我父親沒有。
盡管我母親拒絕了我,但我後來聽說,她還是把我們的談話報告給了父親。
我父親聽了後很擔心,歎了一口氣說:“這孩子如果待在家裡,興許會幸福,但如果出海,卻會成為有史以來最慘的可憐蟲。
我不能答應他。
” 此後不到一年,我逃了出來。
在這段時間裡,我繼續固執地對要我幹點正經事的提議置若罔聞,還時常向我父母遊說,叫他們不要這麼起勁地違逆我的癖好。
有一天,我偶然來到了赫爾市,當時并沒有出逃的念頭。
但是在那兒我碰到了一個朋友,他正要乘他父親的船去倫敦。
他慫恿我跟他們一起去,說不用我花一分錢。
這是他們用來誘人遠航的常用招數。
我既沒同父母商量,也沒有帶一句話給他們,就離開了,心想他們總會聽到消息的。
我沒有祈求上帝的保佑,也沒有要我父親的祝福,對環境和後果毫無考慮,就在1651年9月1日,登上了一艘開往倫敦的船。
上帝知道,那是一個兇日!我相信,沒有一個年輕人不幸的冒險經曆,會開始得比我更早,持續得比我更久了。
船駛出亨伯河不久,風就開始勁吹,波濤洶湧而來。
由于我以前從沒出過海,身體說不出的惡心,心裡也被吓壞了。
我開始認真地檢讨自己的所作所為,我因擅自離家,放棄義務而受到上帝的懲罰,這再正當不過。
我父母所有的良言相勸,父親的眼淚和母親的懇求,一齊來到了我心頭。
我的良心尚未到冥頑不化的地步,它責備我藐視忠告,違背了對上帝和對父親的責任。
風暴越發猛烈,海面越發高聳,盡管和我以後許多次見到過的相比壓根算不了什麼,甚至與我幾天後見到的也不能相提并論,但在當時,對于我這樣一個啥都不懂的航海雛鳥來說,卻已夠驚心動魄的了。
我覺得每一道波浪都會把我們吞噬,船每次翻滾到浪渦裡時,我都以為它再也浮不起來了。
在心靈的陣痛中,我發了許多的誓,下了許多的決心,倘若上帝在這次航海中饒了我的小命,讓我的雙腳重新登陸,我就會徑直回到父親身邊,在有生之年再也不踏上甲闆一步了。
我會接受父親的勸告,再也不讓自己吃這樣的苦頭了。
現在我看清了他關于中間階層生活的觀察是多麼有益,他所有的日子是多麼安逸、多麼舒适,從未經受過海裡的風暴或岸上的艱難。
我決心像一個真正的回頭浪子那樣,回到父親身邊。
這些明智而清醒的思想在風暴持續期間一直未曾停息,甚至在風暴過後一段時間還繼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