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好像很有趣。
更有趣的是有個苗族小姑娘從水裡鑽出來要幫我的忙。
但作者對這故事不是全然滿意,他說:這是因為薛嵩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孤零零一個人的故事必定殊為無趣,所以這個故事又重新開始道:晚唐時節,薛嵩曾住在長安城裡。
長安城是一座大得不得了的城市,周圍圍着灰色的磚牆。
牆上有一些圓頂的城門洞,經常有一群群灰色的驢馱着糧食和柴草走進城裡來。
一早一晚,城市上空籠罩着灰色的霧,在這個地方買不到漂白布,最白的布買到手裡,湊到眼前一看,就會發現它是灰的。
這種景象使薛嵩感到郁悶,久而久之,他變得嗓音低沉。
在冷天裡他呵出一口白氣,定睛一看,發現它也是灰的。
這樣,這個故事就有了一個灰色的開始,這種色調和中古這個時代一緻。
在中古時,人們用竈灰來染布,婦女用草灰當粉來用,所以到處都是灰色的。
薛嵩總想做點不同凡響的事情。
比方說,寫些道德文章,以便成為聖人;發表些政治上的宏論,以便成為名臣;為大唐朝開辟疆土,成為一代名将。
他總覺得後一件事情比較容易,自己也比較在行。
這當然是毫無根據的狂想…… 後來,薛嵩買到了一紙任命,到湘西來做節度使。
節度使是晚唐時最大的官職,有些節度使比皇帝還要大。
薛嵩覺得自己中了頭彩,就變賣了自己的萬貫家财,買了儀仗、馬匹和兵器,雇傭了一批士兵,離開了那座灰磚砌成的大城,到這紅土山坡上建功立業。
後來,他在這片紅土山坡上栽了樹,種了竹子,建立了寨子,為了紀念自己在長安城裡那座豪華住宅,他把自己的竹樓蓋成了三重檐的式樣,這個式樣的特點是雨季一來就漏得厲害。
他還給自己造了一座後園,在園裡挖了一個池塘,就這樣住下去;遇到了旱季裡的好天氣,就把長了綠黴的衣甲拿出來曬。
過了一些年,薛嵩和他的兵都老了。
薛嵩開始懷念那座灰色的長安城,但他總也不會忘記建功立業的雄心。
與此同時,我坐在萬壽寺的配殿裡,頭頂上還有一塊豆腐幹大小的傷疤。
這塊疤正在收縮,使我的頭皮緊繃繃。
我和薛嵩之間有千年之隔,又有千裡之隔。
如果硬要說我們之間有什麼關系,實在難以想象。
但我總要把自己往薛嵩身上想——除了他,我不知還有什麼可供我來想象:過去我可能到過熱帶地方,見過三重檐的竹樓,還給自己挖過一個池塘;我在那裡懷念眼前這座灰色的北京城,并且總不能忘記自己建功立業的決心——這樣想并非無理。
但假如我真的這樣想過,就是個蠢東西。
過去某個時候,薛嵩的故事是在長安城裡開始的,到了湘西的紅土山坡上,才和現在的開始會合。
這就使現在的薛嵩多了一個灰色的回憶,除此之外,還多了一些雇傭兵。
我覺得這樣很好,人多一點熱鬧。
薛嵩部下的雇傭兵在找到雇主之前是一夥無賴,坐在長安城外曬太陽——從早上起來,就坐在城門口,要等很久才能等到太陽。
這樣看來,太陽好像很寶貴,但現在去曬,肯定要起痱子。
長安城門口有一排排的長條凳,上面坐滿了這種人,腳下放着一塊牌子,寫着:願去南方當兵,願去北方當兵,或者是願去任何地方當兵;在這行字下面是索要的安家費。
薛嵩既然付得起買官的錢,也就付得起雇傭兵的安家費。
當然,這些錢不能白給,當場就要請刺字匠在這些兵臉上刺字,在左頰上刺下“鳳凰軍”,在右頰上刺下“親軍營”。
這些刺下的字就是薛嵩和他們的契約。
有了這六個字作保證,薛嵩覺得有了一批自己人,再不是孤零零的。
不幸的是這個刺字匠和這些兵認識,所以把字迹刺得很淺,還沒等走到湘西,那些字迹就都不見了,于是薛嵩又覺得自己還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
在這種情況下,薛嵩當然覺得自己錢花得不值,想要請人來在士兵臉上補刺,但那些兵都不幹,并且以嘩變相威脅。
此時薛嵩幹出了一件不雅的事情:他把褲子脫了下來,請他們看他的屁股。
薛嵩為了和士兵同甘共苦,并且表示紮根湘西的決心,也請刺字匠刺了兩行字,左邊的是“鳳凰軍”,右邊的是“節度使”。
但他以為自己是朝廷大員,這些字不能刺在臉上,所以刺在了屁股上。
不幸的是,屁股上的字也不能打動那些雇傭兵。
而且這兩行字刺得非常之深,一輩子都掉不了。
所以,這會是薛嵩的終身笑柄。
那些兵看了這些字就往上面吐唾沫。
我覺得自己能夠看到那兩行字,是扁扁的隸書,就像寫在象棋子上的字。
而且我有一種難以抑制的沖動,想要脫下褲子,看看自己的屁股。
之所以沒有這樣辦,是因為這間房子裡沒有鏡子。
另外,這間房子也不夠僻靜。
假如有人撞見我做這個舉動,我就不好解釋自己的行為…… 4 有一段時間,薛嵩的屁股甚為白皙,那些黑字嵌在肉裡,好像是黑芝麻擺成的。
現在薛嵩雖然已經曬黑,但那些字還是很清楚。
他隻好拿墨把屁股上的字塗掉。
在那個赤裸裸的紅土山坡上,一切都一覽無餘,長着一個黑屁股,看上去的确可笑;但總比當個屁股上有字的節度使要好些。
薛嵩還給每個兵都出了甲仗錢,足夠他們買副鐵甲,但是他們買的全是假貨,是木片塗墨做成的,穿在身上既輕便,又涼快。
可惜的是路上淋了幾場雨,就流起了黑湯,還露出了白色木頭底。
薛嵩說:穿木甲去打仗,你們可是拿自己的生命去開玩笑哪!但那些兵臉上露出了蒙娜麗莎般的微笑。
等薛嵩轉過頭去,那些兵就縱聲大笑,拍着肚子說:打仗!誰說我們要去打仗!那些兵一聽說打仗,就好像聽到了天大的笑話。
這說明,雖然他們是士兵,但不準備打仗。
他們給自己蓋房子、搶老婆卻很在行。
雇傭兵最擅長的不是打仗,也不是蓋房子和搶老婆,而是出賣;但薛嵩不知道這一點。
統帥手下有了雇傭兵,就如一般人手裡有了僞鈔,最大的難題是把它打發掉。
想要使這些人在戰場上死掉,需要最高超的指揮藝術,很顯然,這種藝術薛嵩并不具備。
我聽說有些節度使用騎兵押雇傭兵去打仗,但是不管用,那些人在戰場上跑得比騎兵還快。
還有些節度使用雇傭兵守寨子,把他們鎖在栅欄上,但也不管用。
敵方來打寨時,一個雇傭兵也見不到。
因為他們像土撥鼠一樣在腳下打了洞,一有危險就鑽進洞裡藏起來。
所以最好把地面也夯實,灌上水泥,讓他們打不成洞,但這樣做太費工了。
我還聽說有些最精明的節度使手下有“長杆隊”這樣的兵種,由可靠的基幹士兵組成,手持堅硬的木杆,杆端有鐵索,鎖住雇傭兵的脖子,用這種方式把雇傭兵推向陣前,隻有在這種情況下,雇傭兵才會進入交戰。
長杆隊的士兵還必須非常機警,因為稍不小心,就會變成自己被鎖上長杆,被雇傭兵推向敵陣。
除了不肯打仗,雇傭兵還很喜歡鬧事:鬧軍饷、鬧夥食、鬧女人等等。
薛嵩率領着這支隊伍剛剛到了湘西,就被人鬧了一次,打出了滿頭的青紫塊。
具體地說,是一些圓圓的大包,全是中指的指節打出來的。
被人敲了這麼多的包,薛嵩會不會很疼,我不知道。
因為我已把自己視為薛嵩,我很不喜歡這個情節。
我還覺得讓那些兵這樣猖狂很不好。
薛嵩手下這夥雇傭兵從長安城跟薛嵩跋山涉水,到鳳凰寨來。
當時薛嵩騎在馬上,手裡拿着一張上面發下來的地圖,注明了他管轄的疆域。
結果他發現這片疆域是一片荒涼的紅土山坡,至于鳳凰寨的所在,竟是一個紅土山包。
總而言之,這是一片一文不值的荒地,犯不上傾家蕩産去買。
那些雇傭兵見了這片山坡,鼓噪一聲,就把薛嵩從馬上拉了下來,拔掉他的頭盔,在他頭上大打鑿栗。
打完以後卻都發起愣來,因為四方都是曠野——如前所述,這些人擅長出賣,但現在竟不知把薛嵩出賣給誰。
因為沒有買主,他們又給薛嵩戴上了頭盔,把他扶上馬去,聽他的命令。
薛嵩命令說:住下來。
他們就住了下來,當然心裡不是很開心,因為要開河挖渠,栽種樹木,還要在山坳裡種田。
那些二流子從來沒做過如此辛苦的工作,加之水土不服,到現在已經死了一半,還剩一半。
我已經說過,讓手下的雇傭兵死掉,是讓所有節度使頭疼的難題,所以薛嵩的這種成績讓大家都羨慕。
正因為有了這種成績,薛嵩不大受手下将士的尊重。
假如沒有這些成績,也不可能受他們的尊重。
這樣,這個故事從灰色開始,現在又變成紅色的了。
二 1 我在萬壽寺裡努力回憶,有關自己,所能想起的隻是如下這些:我頭上裹着繃帶,在病房裡樂呵呵地躺着時,有個護士告訴我說,我騎了一輛自行車,被一輛面包車撞倒了,這輛面包車在我頭蓋骨上撞了一個坑,使我昏迷不醒;我就樂呵呵地相信了。
現在我才知道:這是别人告訴我的事,我自己并不記得;而且我不能人家說什麼就聽什麼,最起碼得問問那開車的為什麼要撞我——所以,必須要自己有主見。
有一段時間我懷疑自己是薛嵩,但眼前無疑是二十世紀。
此時我在萬壽寺裡,火紅的陽光正把對面的屋影壓低,投在我面前的窗戶紙上。
我不該無緣無故來到這裡,總得有個前因才對。
有關萬壽寺,我的看法是:這地方不壞。
院子古樸、寬敞,長滿了我所喜歡的古樹,院子打掃得很幹淨,但有一股令人疑惑的臭味,刺鼻子、刺眼睛。
房子上裝着古老的窗棂,上面糊着窗戶紙。
像這樣的窗子,冬天恐怕要冷的,但那是冬天的事情。
眼下的問題是:這是個什麼地方,我到這裡來幹什麼。
雖然這是一座寺院,但沒有僧人出現,我自己也不是和尚。
這一切都漫無頭緒,唯一的頭緒是我被一輛面包車撞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那個開面包車的人和我到底有何仇恨,要這樣來害我…… 據說,對方出了我的醫藥費,賠了我一輛嶄新的自行車,還賠了一套新衣服,這件事就算了結了。
出院之前,我對大夫說,我好像還失掉了記憶。
他笑了一笑,說道:适可而止吧。
然後毅然決然地給我開了半個月的病假條。
這個大夫又白又胖,長着很長的鼻毛……我對他說的話、做的事一點都不懂。
但我還是覺得,他不信任我。
可能他收了開車的什麼好處——想到了此處,我露出了微笑,覺得自己已經很奸詐了。
現在我猛然領悟,醫生懷疑我之所以假稱喪失記憶,是想讓對方賠償更多的東西。
其實我沒有這樣想。
我不想對方賠償什麼,不過是想打聽一下我該做什麼,到哪裡去。
為了證明我的誠意,我把病假條拿了出來,撕得粉碎。
我想給自己倒點水喝,卻發現暖瓶盛了一些污濁的冷水。
然後,我坐了下來,疑慮重重地看着那個暖瓶,終于想到,這裡既有暖瓶,肯定有地方能打到開水,于是起身拿了暖瓶出去,終于在角落裡找到了那個小鍋爐——取得了一個小小的勝利,感到很快樂。
假如我不曾失掉記憶,就不能取得這個勝利,也不能得到這個快樂——所以,失掉記憶也不全然是壞事。
總想着自己喪失了記憶,才全然是壞事。
現在,在萬壽寺裡,我讀到這樣的故事:“過去有一天,薛嵩到山坡上去擔柴,回寨的道路卻不止一條。
他的寨子是一片亞熱帶的林薮,盤踞在紅土山坡上,如果從高空看去,這地方像個大漩渦,一圈圈長着大青樹、木菠蘿、山梨樹,這些樹呈現出成熟的綠色;在樹之間長滿了龍竹、苦竹、鳳尾竹,這些竹子呈現出新嫩的綠色;在竹叢之間長滿了仙人掌、霸王鞭、龍舌蘭,這些林蔭中的植物呈現出藍色。
在仙人掌之間長滿了茅草,在茅草下面是綠色的苔藓,在苔藓下面是黴菌生長的所在。
至于還有什麼在黴菌下面生長,它們是什麼顔色,我就看不到了。
在林帶裡,盤旋着可供大隊人馬通行的紅土大路,上面鋪着米黃色的砂石。
在大路兩邊,岔出無數單人行走的小路,這些小路跨溝越坎,穿進了林蔭。
小路兩面有豬崽子走的路,有時是一道印滿了蹄印的泥溝,有時是灌木叢上的缺口。
在豬崽子走的路邊,有蛇行的小道——在壓彎的茅草上面蜿蜒的痕迹。
在蛇行的小道邊上,有螞蟻的小道——蟻道繞開了綿密的草根。
在蟻道的兩側,理當還有更細微的小道,但不是人眼可以看到的。
薛嵩像一串活動的柴捆一樣從大路上走過,越走近漩渦的中心,道路就越窄,兩邊的林蔭也越逼近。
最後出現在他面前的,是一道真正的壕溝,溝壁有卵石砌的護坡。
在壕溝對面,有一道真正的營栅,是一排無頭樹組成的,樹幹上長出了密密層層的嫩枝條。
壕溝正面是
更有趣的是有個苗族小姑娘從水裡鑽出來要幫我的忙。
但作者對這故事不是全然滿意,他說:這是因為薛嵩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孤零零一個人的故事必定殊為無趣,所以這個故事又重新開始道:晚唐時節,薛嵩曾住在長安城裡。
長安城是一座大得不得了的城市,周圍圍着灰色的磚牆。
牆上有一些圓頂的城門洞,經常有一群群灰色的驢馱着糧食和柴草走進城裡來。
一早一晚,城市上空籠罩着灰色的霧,在這個地方買不到漂白布,最白的布買到手裡,湊到眼前一看,就會發現它是灰的。
這種景象使薛嵩感到郁悶,久而久之,他變得嗓音低沉。
在冷天裡他呵出一口白氣,定睛一看,發現它也是灰的。
這樣,這個故事就有了一個灰色的開始,這種色調和中古這個時代一緻。
在中古時,人們用竈灰來染布,婦女用草灰當粉來用,所以到處都是灰色的。
薛嵩總想做點不同凡響的事情。
比方說,寫些道德文章,以便成為聖人;發表些政治上的宏論,以便成為名臣;為大唐朝開辟疆土,成為一代名将。
他總覺得後一件事情比較容易,自己也比較在行。
這當然是毫無根據的狂想…… 後來,薛嵩買到了一紙任命,到湘西來做節度使。
節度使是晚唐時最大的官職,有些節度使比皇帝還要大。
薛嵩覺得自己中了頭彩,就變賣了自己的萬貫家财,買了儀仗、馬匹和兵器,雇傭了一批士兵,離開了那座灰磚砌成的大城,到這紅土山坡上建功立業。
後來,他在這片紅土山坡上栽了樹,種了竹子,建立了寨子,為了紀念自己在長安城裡那座豪華住宅,他把自己的竹樓蓋成了三重檐的式樣,這個式樣的特點是雨季一來就漏得厲害。
他還給自己造了一座後園,在園裡挖了一個池塘,就這樣住下去;遇到了旱季裡的好天氣,就把長了綠黴的衣甲拿出來曬。
過了一些年,薛嵩和他的兵都老了。
薛嵩開始懷念那座灰色的長安城,但他總也不會忘記建功立業的雄心。
與此同時,我坐在萬壽寺的配殿裡,頭頂上還有一塊豆腐幹大小的傷疤。
這塊疤正在收縮,使我的頭皮緊繃繃。
我和薛嵩之間有千年之隔,又有千裡之隔。
如果硬要說我們之間有什麼關系,實在難以想象。
但我總要把自己往薛嵩身上想——除了他,我不知還有什麼可供我來想象:過去我可能到過熱帶地方,見過三重檐的竹樓,還給自己挖過一個池塘;我在那裡懷念眼前這座灰色的北京城,并且總不能忘記自己建功立業的決心——這樣想并非無理。
但假如我真的這樣想過,就是個蠢東西。
過去某個時候,薛嵩的故事是在長安城裡開始的,到了湘西的紅土山坡上,才和現在的開始會合。
這就使現在的薛嵩多了一個灰色的回憶,除此之外,還多了一些雇傭兵。
我覺得這樣很好,人多一點熱鬧。
薛嵩部下的雇傭兵在找到雇主之前是一夥無賴,坐在長安城外曬太陽——從早上起來,就坐在城門口,要等很久才能等到太陽。
這樣看來,太陽好像很寶貴,但現在去曬,肯定要起痱子。
長安城門口有一排排的長條凳,上面坐滿了這種人,腳下放着一塊牌子,寫着:願去南方當兵,願去北方當兵,或者是願去任何地方當兵;在這行字下面是索要的安家費。
薛嵩既然付得起買官的錢,也就付得起雇傭兵的安家費。
當然,這些錢不能白給,當場就要請刺字匠在這些兵臉上刺字,在左頰上刺下“鳳凰軍”,在右頰上刺下“親軍營”。
這些刺下的字就是薛嵩和他們的契約。
有了這六個字作保證,薛嵩覺得有了一批自己人,再不是孤零零的。
不幸的是這個刺字匠和這些兵認識,所以把字迹刺得很淺,還沒等走到湘西,那些字迹就都不見了,于是薛嵩又覺得自己還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
在這種情況下,薛嵩當然覺得自己錢花得不值,想要請人來在士兵臉上補刺,但那些兵都不幹,并且以嘩變相威脅。
此時薛嵩幹出了一件不雅的事情:他把褲子脫了下來,請他們看他的屁股。
薛嵩為了和士兵同甘共苦,并且表示紮根湘西的決心,也請刺字匠刺了兩行字,左邊的是“鳳凰軍”,右邊的是“節度使”。
但他以為自己是朝廷大員,這些字不能刺在臉上,所以刺在了屁股上。
不幸的是,屁股上的字也不能打動那些雇傭兵。
而且這兩行字刺得非常之深,一輩子都掉不了。
所以,這會是薛嵩的終身笑柄。
那些兵看了這些字就往上面吐唾沫。
我覺得自己能夠看到那兩行字,是扁扁的隸書,就像寫在象棋子上的字。
而且我有一種難以抑制的沖動,想要脫下褲子,看看自己的屁股。
之所以沒有這樣辦,是因為這間房子裡沒有鏡子。
另外,這間房子也不夠僻靜。
假如有人撞見我做這個舉動,我就不好解釋自己的行為…… 4 有一段時間,薛嵩的屁股甚為白皙,那些黑字嵌在肉裡,好像是黑芝麻擺成的。
現在薛嵩雖然已經曬黑,但那些字還是很清楚。
他隻好拿墨把屁股上的字塗掉。
在那個赤裸裸的紅土山坡上,一切都一覽無餘,長着一個黑屁股,看上去的确可笑;但總比當個屁股上有字的節度使要好些。
薛嵩還給每個兵都出了甲仗錢,足夠他們買副鐵甲,但是他們買的全是假貨,是木片塗墨做成的,穿在身上既輕便,又涼快。
可惜的是路上淋了幾場雨,就流起了黑湯,還露出了白色木頭底。
薛嵩說:穿木甲去打仗,你們可是拿自己的生命去開玩笑哪!但那些兵臉上露出了蒙娜麗莎般的微笑。
等薛嵩轉過頭去,那些兵就縱聲大笑,拍着肚子說:打仗!誰說我們要去打仗!那些兵一聽說打仗,就好像聽到了天大的笑話。
這說明,雖然他們是士兵,但不準備打仗。
他們給自己蓋房子、搶老婆卻很在行。
雇傭兵最擅長的不是打仗,也不是蓋房子和搶老婆,而是出賣;但薛嵩不知道這一點。
統帥手下有了雇傭兵,就如一般人手裡有了僞鈔,最大的難題是把它打發掉。
想要使這些人在戰場上死掉,需要最高超的指揮藝術,很顯然,這種藝術薛嵩并不具備。
我聽說有些節度使用騎兵押雇傭兵去打仗,但是不管用,那些人在戰場上跑得比騎兵還快。
還有些節度使用雇傭兵守寨子,把他們鎖在栅欄上,但也不管用。
敵方來打寨時,一個雇傭兵也見不到。
因為他們像土撥鼠一樣在腳下打了洞,一有危險就鑽進洞裡藏起來。
所以最好把地面也夯實,灌上水泥,讓他們打不成洞,但這樣做太費工了。
我還聽說有些最精明的節度使手下有“長杆隊”這樣的兵種,由可靠的基幹士兵組成,手持堅硬的木杆,杆端有鐵索,鎖住雇傭兵的脖子,用這種方式把雇傭兵推向陣前,隻有在這種情況下,雇傭兵才會進入交戰。
長杆隊的士兵還必須非常機警,因為稍不小心,就會變成自己被鎖上長杆,被雇傭兵推向敵陣。
除了不肯打仗,雇傭兵還很喜歡鬧事:鬧軍饷、鬧夥食、鬧女人等等。
薛嵩率領着這支隊伍剛剛到了湘西,就被人鬧了一次,打出了滿頭的青紫塊。
具體地說,是一些圓圓的大包,全是中指的指節打出來的。
被人敲了這麼多的包,薛嵩會不會很疼,我不知道。
因為我已把自己視為薛嵩,我很不喜歡這個情節。
我還覺得讓那些兵這樣猖狂很不好。
薛嵩手下這夥雇傭兵從長安城跟薛嵩跋山涉水,到鳳凰寨來。
當時薛嵩騎在馬上,手裡拿着一張上面發下來的地圖,注明了他管轄的疆域。
結果他發現這片疆域是一片荒涼的紅土山坡,至于鳳凰寨的所在,竟是一個紅土山包。
總而言之,這是一片一文不值的荒地,犯不上傾家蕩産去買。
那些雇傭兵見了這片山坡,鼓噪一聲,就把薛嵩從馬上拉了下來,拔掉他的頭盔,在他頭上大打鑿栗。
打完以後卻都發起愣來,因為四方都是曠野——如前所述,這些人擅長出賣,但現在竟不知把薛嵩出賣給誰。
因為沒有買主,他們又給薛嵩戴上了頭盔,把他扶上馬去,聽他的命令。
薛嵩命令說:住下來。
他們就住了下來,當然心裡不是很開心,因為要開河挖渠,栽種樹木,還要在山坳裡種田。
那些二流子從來沒做過如此辛苦的工作,加之水土不服,到現在已經死了一半,還剩一半。
我已經說過,讓手下的雇傭兵死掉,是讓所有節度使頭疼的難題,所以薛嵩的這種成績讓大家都羨慕。
正因為有了這種成績,薛嵩不大受手下将士的尊重。
假如沒有這些成績,也不可能受他們的尊重。
這樣,這個故事從灰色開始,現在又變成紅色的了。
二 1 我在萬壽寺裡努力回憶,有關自己,所能想起的隻是如下這些:我頭上裹着繃帶,在病房裡樂呵呵地躺着時,有個護士告訴我說,我騎了一輛自行車,被一輛面包車撞倒了,這輛面包車在我頭蓋骨上撞了一個坑,使我昏迷不醒;我就樂呵呵地相信了。
現在我才知道:這是别人告訴我的事,我自己并不記得;而且我不能人家說什麼就聽什麼,最起碼得問問那開車的為什麼要撞我——所以,必須要自己有主見。
有一段時間我懷疑自己是薛嵩,但眼前無疑是二十世紀。
此時我在萬壽寺裡,火紅的陽光正把對面的屋影壓低,投在我面前的窗戶紙上。
我不該無緣無故來到這裡,總得有個前因才對。
有關萬壽寺,我的看法是:這地方不壞。
院子古樸、寬敞,長滿了我所喜歡的古樹,院子打掃得很幹淨,但有一股令人疑惑的臭味,刺鼻子、刺眼睛。
房子上裝着古老的窗棂,上面糊着窗戶紙。
像這樣的窗子,冬天恐怕要冷的,但那是冬天的事情。
眼下的問題是:這是個什麼地方,我到這裡來幹什麼。
雖然這是一座寺院,但沒有僧人出現,我自己也不是和尚。
這一切都漫無頭緒,唯一的頭緒是我被一輛面包車撞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那個開面包車的人和我到底有何仇恨,要這樣來害我…… 據說,對方出了我的醫藥費,賠了我一輛嶄新的自行車,還賠了一套新衣服,這件事就算了結了。
出院之前,我對大夫說,我好像還失掉了記憶。
他笑了一笑,說道:适可而止吧。
然後毅然決然地給我開了半個月的病假條。
這個大夫又白又胖,長着很長的鼻毛……我對他說的話、做的事一點都不懂。
但我還是覺得,他不信任我。
可能他收了開車的什麼好處——想到了此處,我露出了微笑,覺得自己已經很奸詐了。
現在我猛然領悟,醫生懷疑我之所以假稱喪失記憶,是想讓對方賠償更多的東西。
其實我沒有這樣想。
我不想對方賠償什麼,不過是想打聽一下我該做什麼,到哪裡去。
為了證明我的誠意,我把病假條拿了出來,撕得粉碎。
我想給自己倒點水喝,卻發現暖瓶盛了一些污濁的冷水。
然後,我坐了下來,疑慮重重地看着那個暖瓶,終于想到,這裡既有暖瓶,肯定有地方能打到開水,于是起身拿了暖瓶出去,終于在角落裡找到了那個小鍋爐——取得了一個小小的勝利,感到很快樂。
假如我不曾失掉記憶,就不能取得這個勝利,也不能得到這個快樂——所以,失掉記憶也不全然是壞事。
總想着自己喪失了記憶,才全然是壞事。
現在,在萬壽寺裡,我讀到這樣的故事:“過去有一天,薛嵩到山坡上去擔柴,回寨的道路卻不止一條。
他的寨子是一片亞熱帶的林薮,盤踞在紅土山坡上,如果從高空看去,這地方像個大漩渦,一圈圈長着大青樹、木菠蘿、山梨樹,這些樹呈現出成熟的綠色;在樹之間長滿了龍竹、苦竹、鳳尾竹,這些竹子呈現出新嫩的綠色;在竹叢之間長滿了仙人掌、霸王鞭、龍舌蘭,這些林蔭中的植物呈現出藍色。
在仙人掌之間長滿了茅草,在茅草下面是綠色的苔藓,在苔藓下面是黴菌生長的所在。
至于還有什麼在黴菌下面生長,它們是什麼顔色,我就看不到了。
在林帶裡,盤旋着可供大隊人馬通行的紅土大路,上面鋪着米黃色的砂石。
在大路兩邊,岔出無數單人行走的小路,這些小路跨溝越坎,穿進了林蔭。
小路兩面有豬崽子走的路,有時是一道印滿了蹄印的泥溝,有時是灌木叢上的缺口。
在豬崽子走的路邊,有蛇行的小道——在壓彎的茅草上面蜿蜒的痕迹。
在蛇行的小道邊上,有螞蟻的小道——蟻道繞開了綿密的草根。
在蟻道的兩側,理當還有更細微的小道,但不是人眼可以看到的。
薛嵩像一串活動的柴捆一樣從大路上走過,越走近漩渦的中心,道路就越窄,兩邊的林蔭也越逼近。
最後出現在他面前的,是一道真正的壕溝,溝壁有卵石砌的護坡。
在壕溝對面,有一道真正的營栅,是一排無頭樹組成的,樹幹上長出了密密層層的嫩枝條。
壕溝正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