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如此風波不可行
關燈
小
中
大
這時,那《筆陣圖》化成的巨大鋒刃開始動了,接天連地,橫掃而來,巨大的靈壓掀起滔天的泥沙,如驚濤駭浪,整個内莊地面都因此而劇烈震動。
剛才的“努筆勢”是點攻擊,如今這“撇筆勢”卻是面攻擊,一掃就是一大片,在這種攻擊之下,任何人都斷無生還之理。
這一次,三人學乖了,連忙把眼睛閉上,免得被《筆陣圖》的光芒晃花了眼睛。
隻聽到耳邊轟隆聲源源不斷,還伴随着尖厲的摩擦聲,十分刺耳。
地震的波動十分強烈,連他們藏身的岩縫都劇顫不已。
很快他們就覺出不對勁來了。
撇筆勢的攻勢,應該是瞬息之間的事情,不會拖得這麼久。
他們先後睜開眼睛,再朝外面望去,不禁大吃一驚。
志在必得的撇筆勢,居然被擋住了。
擋住撇筆勢的,是幾十道氣柱。
這些氣柱個個都有大殿廊柱一般粗細,柱身中的滾滾氣息凝而不散,濃郁處還泛着暗藍色的光芒。
這些氣柱縱橫交錯,頂天立地,構成了一片柱林。
這構成柱子的氣息頗為古怪,說煙霧不是煙霧,說光芒卻又不是光芒,形散而神不散,撇筆勢切在上面,一時間竟無法寸進。
剛才那巨大的轟鳴和摩擦聲,就是《筆陣圖》與這幾十根柱子較勁所發出的聲音。
更令他們驚訝的是,每一道氣柱的源頭,都是一個黑衣人。
那些黑衣人盤膝而坐,渾身都散發出那種暗藍色氣息,這些氣息朝黑衣人的頭頂天空湧去,不斷補充進氣柱,讓它愈加粗大。
遠遠望去,就好像柱子底下壓着一個人一樣。
羅中夏擁有禅心,勉強能壓下驚訝,他掃視一圈,發現并非所有的黑衣人都化身成了氣柱,隻是大部分人。
還有一小部分黑衣人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對周圍的異象熟視無睹。
此時天空中的交鋒已趨白熱化。
《筆陣圖》的撇筆勢鋒銳雖盛,後勁卻不足,碰到這種盤根錯節的柱林,一時間也沒什麼辦法,于是它又開始變化。
狹長的橫刀開始收縮,刀刃的邊緣不斷起伏,刀身越縮越小,最後彙聚成了一個圓。
嚴格來說,這不算是一個圓,而是一個點。
點中頓落,清晰可見。
将筆陣中的筆靈凝結在了一個點中,威力該有多大? 點如高山墜石! 變成了點筆勢的《筆陣圖》,在半空盤旋半圈,驟然下墜,真的像是自高山墜落的岩石,挾風掣雷砸向其中一根柱子。
那氣柱縱然有其他柱子支撐,也難以抵抗這種“隻攻一點,不及其餘”的攻勢。
隻聽得一聲哀鳴,柱子底下的黑衣人晃了晃身形,撲倒在地。
他一倒地,氣息頓無,無從維持的氣柱登時潰散,化成一片煙霧飄散,很快消逝在空氣中。
“我就說嘛,就算他們有點門道,也是班門弄斧。
”顔政興高采烈地說。
他話沒說完,就看一個原本沒參與的黑衣人盤腿坐下,一道氣息從他身體裡沖天而出,凝結成一道新的氣柱。
原來他們來了這麼多人,是算好了備用的。
可即使如此,又能改變什麼呢?點筆勢繼續橫沖直撞,所到之處,氣柱無不潰散。
短短一分鐘内,已經有四根氣柱被撞斷,盡管立刻就有新的黑衣人補上去,可這麼消耗下去的話,很快黑衣人就沒有多餘的人手了。
秦宜心細,其他人在看着《筆陣圖》與柱林大戰的時候,她卻在心裡暗暗點數。
很快她就發現,整個柱林一共有七十二根氣柱,每斷一根,就會立刻補齊,始終保持有七十二根柱子存在。
這七十二,究竟有什麼講究呢……秦宜陷入沉思,七十二般變化?七十二地煞? 她忽然想到對方身份,立刻聯想到一種可能,一種最可怕的可能,臉色驟然變得煞白。
顔政看到她的異常,握住她的手道:“你擔心什麼,韋莊現在正處于優勢地位啊!” 秦宜顧不上理他,一把抓住羅中夏,大聲道:“快,我們快下去,快去韋莊,告訴他們把《筆陣圖》收起來!” “怎麼了?”羅中夏有些迷糊。
“這裡有七十二根氣柱,你還不明白嗎?”秦宜瞪着這兩個不學無術的呆子,見他們還是茫然未解,一咬牙,翻身跳下岩縫,朝着内莊方向跑去。
顔政和羅中夏面面相觑,不知就裡,但他們不會放任自己同伴孤身冒險,也跟着跳下岩縫。
三個人各運神通,朝着内莊疾奔而去。
就在他們的頭頂,點筆勢和柱林正戰至酣處,雙方一個是船堅炮利,一個是人多勢衆,互不相讓。
黑衣人對他們的出現沒任何反應,羅中夏他們正好撿了便宜,埋頭狂奔。
就在他們快接近小竹橋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沉悶的滾雷聲,一股巨大的靈氣從天而降。
這股靈氣的壓力實在太大了,羅中夏、顔政和秦宜一瞬間心中筆靈劇顫,登時力不從心,紛紛栽倒在地。
與他們相反的是,那七十二根氣柱卻仿佛像是打了興奮劑,士氣大振,朝着《筆陣圖》席卷而去。
化作點筆勢的《筆陣圖》忽然發現,自己再不能像剛才一樣橫沖直撞,這些氣柱的靈活性和堅韌程度都上了一個境界,有好幾次都差點把《筆陣圖》死死纏住。
而天空中那股靈氣,越發強烈,雖還看不清形體,但那通天氣魄已
剛才的“努筆勢”是點攻擊,如今這“撇筆勢”卻是面攻擊,一掃就是一大片,在這種攻擊之下,任何人都斷無生還之理。
這一次,三人學乖了,連忙把眼睛閉上,免得被《筆陣圖》的光芒晃花了眼睛。
隻聽到耳邊轟隆聲源源不斷,還伴随着尖厲的摩擦聲,十分刺耳。
地震的波動十分強烈,連他們藏身的岩縫都劇顫不已。
很快他們就覺出不對勁來了。
撇筆勢的攻勢,應該是瞬息之間的事情,不會拖得這麼久。
他們先後睜開眼睛,再朝外面望去,不禁大吃一驚。
志在必得的撇筆勢,居然被擋住了。
擋住撇筆勢的,是幾十道氣柱。
這些氣柱個個都有大殿廊柱一般粗細,柱身中的滾滾氣息凝而不散,濃郁處還泛着暗藍色的光芒。
這些氣柱縱橫交錯,頂天立地,構成了一片柱林。
這構成柱子的氣息頗為古怪,說煙霧不是煙霧,說光芒卻又不是光芒,形散而神不散,撇筆勢切在上面,一時間竟無法寸進。
剛才那巨大的轟鳴和摩擦聲,就是《筆陣圖》與這幾十根柱子較勁所發出的聲音。
更令他們驚訝的是,每一道氣柱的源頭,都是一個黑衣人。
那些黑衣人盤膝而坐,渾身都散發出那種暗藍色氣息,這些氣息朝黑衣人的頭頂天空湧去,不斷補充進氣柱,讓它愈加粗大。
遠遠望去,就好像柱子底下壓着一個人一樣。
羅中夏擁有禅心,勉強能壓下驚訝,他掃視一圈,發現并非所有的黑衣人都化身成了氣柱,隻是大部分人。
還有一小部分黑衣人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對周圍的異象熟視無睹。
此時天空中的交鋒已趨白熱化。
《筆陣圖》的撇筆勢鋒銳雖盛,後勁卻不足,碰到這種盤根錯節的柱林,一時間也沒什麼辦法,于是它又開始變化。
狹長的橫刀開始收縮,刀刃的邊緣不斷起伏,刀身越縮越小,最後彙聚成了一個圓。
嚴格來說,這不算是一個圓,而是一個點。
點中頓落,清晰可見。
将筆陣中的筆靈凝結在了一個點中,威力該有多大? 點如高山墜石! 變成了點筆勢的《筆陣圖》,在半空盤旋半圈,驟然下墜,真的像是自高山墜落的岩石,挾風掣雷砸向其中一根柱子。
那氣柱縱然有其他柱子支撐,也難以抵抗這種“隻攻一點,不及其餘”的攻勢。
隻聽得一聲哀鳴,柱子底下的黑衣人晃了晃身形,撲倒在地。
他一倒地,氣息頓無,無從維持的氣柱登時潰散,化成一片煙霧飄散,很快消逝在空氣中。
“我就說嘛,就算他們有點門道,也是班門弄斧。
”顔政興高采烈地說。
他話沒說完,就看一個原本沒參與的黑衣人盤腿坐下,一道氣息從他身體裡沖天而出,凝結成一道新的氣柱。
原來他們來了這麼多人,是算好了備用的。
可即使如此,又能改變什麼呢?點筆勢繼續橫沖直撞,所到之處,氣柱無不潰散。
短短一分鐘内,已經有四根氣柱被撞斷,盡管立刻就有新的黑衣人補上去,可這麼消耗下去的話,很快黑衣人就沒有多餘的人手了。
秦宜心細,其他人在看着《筆陣圖》與柱林大戰的時候,她卻在心裡暗暗點數。
很快她就發現,整個柱林一共有七十二根氣柱,每斷一根,就會立刻補齊,始終保持有七十二根柱子存在。
這七十二,究竟有什麼講究呢……秦宜陷入沉思,七十二般變化?七十二地煞? 她忽然想到對方身份,立刻聯想到一種可能,一種最可怕的可能,臉色驟然變得煞白。
顔政看到她的異常,握住她的手道:“你擔心什麼,韋莊現在正處于優勢地位啊!” 秦宜顧不上理他,一把抓住羅中夏,大聲道:“快,我們快下去,快去韋莊,告訴他們把《筆陣圖》收起來!” “怎麼了?”羅中夏有些迷糊。
“這裡有七十二根氣柱,你還不明白嗎?”秦宜瞪着這兩個不學無術的呆子,見他們還是茫然未解,一咬牙,翻身跳下岩縫,朝着内莊方向跑去。
顔政和羅中夏面面相觑,不知就裡,但他們不會放任自己同伴孤身冒險,也跟着跳下岩縫。
三個人各運神通,朝着内莊疾奔而去。
就在他們的頭頂,點筆勢和柱林正戰至酣處,雙方一個是船堅炮利,一個是人多勢衆,互不相讓。
黑衣人對他們的出現沒任何反應,羅中夏他們正好撿了便宜,埋頭狂奔。
就在他們快接近小竹橋的時候,天空中突然傳來一陣沉悶的滾雷聲,一股巨大的靈氣從天而降。
這股靈氣的壓力實在太大了,羅中夏、顔政和秦宜一瞬間心中筆靈劇顫,登時力不從心,紛紛栽倒在地。
與他們相反的是,那七十二根氣柱卻仿佛像是打了興奮劑,士氣大振,朝着《筆陣圖》席卷而去。
化作點筆勢的《筆陣圖》忽然發現,自己再不能像剛才一樣橫沖直撞,這些氣柱的靈活性和堅韌程度都上了一個境界,有好幾次都差點把《筆陣圖》死死纏住。
而天空中那股靈氣,越發強烈,雖還看不清形體,但那通天氣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