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武陵桃花笑殺人
關燈
小
中
大
地告訴我,天下隻需要儒學就夠了,其他的傳承都是錯誤的。
我沒法說服他,隻能警告說他的舉動意味着戰争,當場剝奪了他的百家長頭銜。
他沒反抗,乖乖地把信物還給了我。
“很快我和諸子百家的人發現,我們都錯了,這不是戰争,是一邊倒的屠殺。
董仲舒從很早以前,就開始處心積慮地積蓄着力量,利用他百家長的職權暗中培植儒家的力量,不動聲色地削弱其他諸家的實力。
他之前的每一次建言,每一個決定,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屬于一個宏大計劃的其中一步。
等到我們公開決裂的時候,他的網早已經編好,隻待着輕輕收緊,便可以勒住我們的脖子。
” 似曾相識的場景又回來了。
車辚辚,馬蕭蕭,到處都是腳步聲和喊殺聲,号哭聲和慘叫聲此起彼伏。
不同服色的人被驅趕,被追殺,在火與血的交織中倉皇逃竄。
整個大地又陷入了混亂之中。
“那對于毫無準備的諸子百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董仲舒的儒門苦心經營了這麼多年,一動便是雷霆萬鈞。
每一個試圖反抗的人都被他們‘罷黜’,每一個學派的學館都被拆毀,每一本書都被焚燒。
在董仲舒的背後,是整個大漢朝廷,無人能夠反抗。
我試圖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可已經領悟了天人感應的董仲舒,變得十分強大,而我那時候開始煉筆尚不足百年,手裡還沒有多少筆靈,根本無法制住他。
“罷黜持續了二十多年,諸子百家被屠戮一空。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這些傳人臨死的時候,多煉一些筆靈出來,搶救出他們的傳承,以免白白泯滅。
二十多年後,董仲舒終于也到了大限之時。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主動找到我,希望能夠變成筆靈。
我諷刺他說,如今的儒門如日中天,你何必要把自己變成筆靈。
董仲舒沒有解釋,隻是問我是否願意。
經過考慮,我答應了他的要求,作為交換,我希望他停止對諸子百家的追殺,而是任其自生自滅,他答應了。
那時節諸子百家風雨飄搖,如同一棟千瘡百孔的房子,即使沒人去推,早晚也會轟然倒塌。
” 厮殺的場景陡然消失,整個空間扭曲了片刻,變成了一間屋子。
一位老者盤坐在屋子中央,頭發已經是全白,身前的憑幾上擱着一份剛剛寫完的奏章。
他雙目緊閉,紋絲不動。
一個身材颀長的青袍人站在他的背後,正在用右手按住他的天靈蓋,一種玄妙的光亮從手掌與腦袋接觸的地方流瀉而出。
“董仲舒死後,我把他煉成了一支筆,并起名叫天人。
我在煉筆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當年我為他先祖煉的那支無名筆靈,不在他的身體裡。
可我沒有多加思考,匆匆把天人筆放回筆冢,然後去尋找諸子百家的殘餘力量,告訴他們不必繼續亡命了。
當我再一次回到筆冢之後,卻驚訝地發現,筆冢裡存放的筆靈們,全部都被天人筆吞噬了。
“我一直到那時候,才意識到董仲舒的用心。
他知道我為諸子百家煉筆,也知道這些筆靈會一直流傳下去。
他不能容忍儒家在後世還會受到潛在的挑戰,于是便故意被煉成筆靈,讓自己化身成為天人,把其他筆靈吞噬下去,以絕後患。
而他祖先的那支無名筆靈,就是第一個犧牲品。
“必須得承認,他的執着與智謀都是極其可怕的,居然可以把信念貫徹到這一步。
我憤怒至極,可我發過誓言絕不毀掉我煉出的筆靈,于是我隻能把天人筆用最強的禁墨封印起來,關在筆冢之外的一個地方,讓它無法再對别的筆靈造成傷害。
” 場景變幻,這一次變成了一座精緻的磚石宮阙,殿門上方挂着一塊匾額,上書“白虎觀”三字。
一群白發蒼蒼的儒生分坐于兩側,手持書卷與刀筆,激烈地辯論着,唾沫橫飛,十分熱鬧。
在殿角坐着一個人,書吏模樣,他一邊傾聽着學者們的聲音,一邊緊皺眉頭,奮筆疾書,試圖要把這一切都記錄下來。
“董仲舒身後的儒學地位,已經是不可動搖。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邊安撫諸子百家的餘族,一邊重新尋才煉筆。
時間轉眼就到了東漢建初四年。
各地大儒齊聚京師,在白虎觀内開會探讨學術。
這次會議持續了三個月,最終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義》一書。
接下來的故事,我想你們也許都知道,那塊牌匾受感化虎,叼走了班固魂魄,以緻我未曾為這位《漢書》作者煉出筆來。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切,居然又是董仲舒的一個伏筆!他在臨終之時,在我到來前,把他親手抄寫的一本《春秋繁露》交給了最信任的弟子,讓他轉呈給漢武帝。
這本書,就一直留在了秘府之内。
一直到白虎觀會議,章帝決定從秘府裡調了一批珍貴古本給學者們參考,于是《春秋繁露》便成了白虎觀會議上重要的參考資料——事實上《白虎通義》就是繼承了《春秋繁露》的思想。
這是董仲舒早在幾百年前就預料到了的。
“這本《春秋繁露》早被董仲舒浸染了他的一部分魂魄。
趁着這次大儒齊聚、儒學氛圍濃郁的機會,這縷魂魄從書本中逃逸出來,附在白虎觀匾額之上,盡情吸收大儒們的靈氣,化成虎形。
可如果想破開天人筆的束縛,這還遠遠不夠。
于是白虎便選中了整理《白虎通義》的班固,趁他瀕死衰弱之時,叼走了他的魂魄,并與之合為一體。
” 崇山峻嶺之中,一位青衫君子負手而立,身旁數筆圍繞。
他身前有一隻巨大的白虎,不時吼嘯撲擊,試圖接近他,卻每次都被那些筆靈打退。
白虎轉身欲走,卻被另外幾支筆靈擋住。
這些筆靈紛紛放出光華,布下天羅地網,讓那隻巨獸根本無處可逃。
“《白虎通義》是儒門經典,班固又是一代才人。
白虎吞噬了班固魂魄後,實力大漲,讓天人筆重臨天下的欲望愈加強烈。
我絕不容許筆靈被吞的悲劇重演,也不容許天人筆再度斷絕百家的傳承,于是親自出手,成功地破去了白虎九成的靈力,使它功虧一篑。
在接下來的一千年,白虎徹底銷聲匿迹,逐漸被筆冢所淡忘。
” 筆冢主人的語速轉慢,逐漸低沉下去。
周圍的場景又飛速旋轉起來,朱熹和陸遊眼睛一花,發現他們又回到了桃林之中,眼前是石桌石凳,還有一壺桃花酒。
而筆冢主人的化身,正坐在旁邊,面帶着溫和的笑容,手裡還把玩着那具魚書筒。
小童蹲在地上,自顧自看着螞蟻搬家入神。
“沒想到原來它這一千年,一直卧薪嘗膽,暗中積蓄力量,仍未曾放棄複活天人筆的希望。
啧啧,看來董仲舒與我筆冢的緣分,還未窮盡。
可見造化弄人,命數玄妙啊……兩位,歡迎回來。
” 無論朱熹還是陸遊,都沒有立刻說話。
他們沒想到,這一支天人筆,居然牽扯到如此複雜的故事。
一下子有太多信息湧入腦中,他們不得不花時間慢慢消化。
筆冢主人看着朱熹,清俊的臉上浮現有些無奈的笑容:“晦庵先生,如今你是否明白了?董夫子的天人筆,不是我要束縛它,而是它要滅盡筆靈。
我将其封印,非為私怨,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他指頭一彈,小童連忙為朱熹斟滿酒杯。
朱熹對此不置可否,他默默地端起酒杯,啜了一口,不知在想些什麼。
陸遊忽然問道:“那諸葛家和韋家……”筆冢主人道:“不錯。
他們兩家,就是諸子百家中僅存的兩脈遺族。
我為了照顧他們,便讓他們的子弟做了筆冢吏,也算是履行當年我對叔孫通老師的承諾。
” 陸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他摸摸額頭,張了半天嘴才冒出一句:“你們原來還有這種淵源。
那現在的‘百家長’是誰?”筆冢主人怅然道:“諸子百家的學說消亡許久,隻剩下幾支殘筆餘墨和為數不多的血脈流傳,這百家長的名銜,早已是名存實亡了。
”他搖了搖頭,複又欣慰道:“好在百家雖逝,後繼有人。
這千餘年來,才人名士層出不窮,其繁盛之勢,不亞于當日百家争鳴。
不知董夫子若再度臨此盛世,是否會改變他當初的執念。
” 陸遊一拍桌子,大聲道:“說得好,說得好。
當浮一大白!”小童給吓了一跳,手裡酒壺幾乎跌在地上。
陸遊索性搶過酒壺給其他兩人斟滿,然後高高舉起酒杯,叫嚷着再碰一個。
朱熹想要說什麼,卻欲言又止,隻是舉起酒杯略碰了碰,卻沒喝就擱下了。
原本擺在桌上的魚書筒忽然沒來由地微微一顫,似乎在裡面發生了什麼變故。
筆冢主人指尖輕彈書筒封口,眼神霎時閃過一絲異色。
“打開它吧。
”朱熹忽然嚴肅地開口道,前所未有地嚴肅。
我沒法說服他,隻能警告說他的舉動意味着戰争,當場剝奪了他的百家長頭銜。
他沒反抗,乖乖地把信物還給了我。
“很快我和諸子百家的人發現,我們都錯了,這不是戰争,是一邊倒的屠殺。
董仲舒從很早以前,就開始處心積慮地積蓄着力量,利用他百家長的職權暗中培植儒家的力量,不動聲色地削弱其他諸家的實力。
他之前的每一次建言,每一個決定,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屬于一個宏大計劃的其中一步。
等到我們公開決裂的時候,他的網早已經編好,隻待着輕輕收緊,便可以勒住我們的脖子。
” 似曾相識的場景又回來了。
車辚辚,馬蕭蕭,到處都是腳步聲和喊殺聲,号哭聲和慘叫聲此起彼伏。
不同服色的人被驅趕,被追殺,在火與血的交織中倉皇逃竄。
整個大地又陷入了混亂之中。
“那對于毫無準備的諸子百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董仲舒的儒門苦心經營了這麼多年,一動便是雷霆萬鈞。
每一個試圖反抗的人都被他們‘罷黜’,每一個學派的學館都被拆毀,每一本書都被焚燒。
在董仲舒的背後,是整個大漢朝廷,無人能夠反抗。
我試圖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可已經領悟了天人感應的董仲舒,變得十分強大,而我那時候開始煉筆尚不足百年,手裡還沒有多少筆靈,根本無法制住他。
“罷黜持續了二十多年,諸子百家被屠戮一空。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這些傳人臨死的時候,多煉一些筆靈出來,搶救出他們的傳承,以免白白泯滅。
二十多年後,董仲舒終于也到了大限之時。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主動找到我,希望能夠變成筆靈。
我諷刺他說,如今的儒門如日中天,你何必要把自己變成筆靈。
董仲舒沒有解釋,隻是問我是否願意。
經過考慮,我答應了他的要求,作為交換,我希望他停止對諸子百家的追殺,而是任其自生自滅,他答應了。
那時節諸子百家風雨飄搖,如同一棟千瘡百孔的房子,即使沒人去推,早晚也會轟然倒塌。
” 厮殺的場景陡然消失,整個空間扭曲了片刻,變成了一間屋子。
一位老者盤坐在屋子中央,頭發已經是全白,身前的憑幾上擱着一份剛剛寫完的奏章。
他雙目緊閉,紋絲不動。
一個身材颀長的青袍人站在他的背後,正在用右手按住他的天靈蓋,一種玄妙的光亮從手掌與腦袋接觸的地方流瀉而出。
“董仲舒死後,我把他煉成了一支筆,并起名叫天人。
我在煉筆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當年我為他先祖煉的那支無名筆靈,不在他的身體裡。
可我沒有多加思考,匆匆把天人筆放回筆冢,然後去尋找諸子百家的殘餘力量,告訴他們不必繼續亡命了。
當我再一次回到筆冢之後,卻驚訝地發現,筆冢裡存放的筆靈們,全部都被天人筆吞噬了。
“我一直到那時候,才意識到董仲舒的用心。
他知道我為諸子百家煉筆,也知道這些筆靈會一直流傳下去。
他不能容忍儒家在後世還會受到潛在的挑戰,于是便故意被煉成筆靈,讓自己化身成為天人,把其他筆靈吞噬下去,以絕後患。
而他祖先的那支無名筆靈,就是第一個犧牲品。
“必須得承認,他的執着與智謀都是極其可怕的,居然可以把信念貫徹到這一步。
我憤怒至極,可我發過誓言絕不毀掉我煉出的筆靈,于是我隻能把天人筆用最強的禁墨封印起來,關在筆冢之外的一個地方,讓它無法再對别的筆靈造成傷害。
” 場景變幻,這一次變成了一座精緻的磚石宮阙,殿門上方挂着一塊匾額,上書“白虎觀”三字。
一群白發蒼蒼的儒生分坐于兩側,手持書卷與刀筆,激烈地辯論着,唾沫橫飛,十分熱鬧。
在殿角坐着一個人,書吏模樣,他一邊傾聽着學者們的聲音,一邊緊皺眉頭,奮筆疾書,試圖要把這一切都記錄下來。
“董仲舒身後的儒學地位,已經是不可動搖。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邊安撫諸子百家的餘族,一邊重新尋才煉筆。
時間轉眼就到了東漢建初四年。
各地大儒齊聚京師,在白虎觀内開會探讨學術。
這次會議持續了三個月,最終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義》一書。
接下來的故事,我想你們也許都知道,那塊牌匾受感化虎,叼走了班固魂魄,以緻我未曾為這位《漢書》作者煉出筆來。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切,居然又是董仲舒的一個伏筆!他在臨終之時,在我到來前,把他親手抄寫的一本《春秋繁露》交給了最信任的弟子,讓他轉呈給漢武帝。
這本書,就一直留在了秘府之内。
一直到白虎觀會議,章帝決定從秘府裡調了一批珍貴古本給學者們參考,于是《春秋繁露》便成了白虎觀會議上重要的參考資料——事實上《白虎通義》就是繼承了《春秋繁露》的思想。
這是董仲舒早在幾百年前就預料到了的。
“這本《春秋繁露》早被董仲舒浸染了他的一部分魂魄。
趁着這次大儒齊聚、儒學氛圍濃郁的機會,這縷魂魄從書本中逃逸出來,附在白虎觀匾額之上,盡情吸收大儒們的靈氣,化成虎形。
可如果想破開天人筆的束縛,這還遠遠不夠。
于是白虎便選中了整理《白虎通義》的班固,趁他瀕死衰弱之時,叼走了他的魂魄,并與之合為一體。
” 崇山峻嶺之中,一位青衫君子負手而立,身旁數筆圍繞。
他身前有一隻巨大的白虎,不時吼嘯撲擊,試圖接近他,卻每次都被那些筆靈打退。
白虎轉身欲走,卻被另外幾支筆靈擋住。
這些筆靈紛紛放出光華,布下天羅地網,讓那隻巨獸根本無處可逃。
“《白虎通義》是儒門經典,班固又是一代才人。
白虎吞噬了班固魂魄後,實力大漲,讓天人筆重臨天下的欲望愈加強烈。
我絕不容許筆靈被吞的悲劇重演,也不容許天人筆再度斷絕百家的傳承,于是親自出手,成功地破去了白虎九成的靈力,使它功虧一篑。
在接下來的一千年,白虎徹底銷聲匿迹,逐漸被筆冢所淡忘。
” 筆冢主人的語速轉慢,逐漸低沉下去。
周圍的場景又飛速旋轉起來,朱熹和陸遊眼睛一花,發現他們又回到了桃林之中,眼前是石桌石凳,還有一壺桃花酒。
而筆冢主人的化身,正坐在旁邊,面帶着溫和的笑容,手裡還把玩着那具魚書筒。
小童蹲在地上,自顧自看着螞蟻搬家入神。
“沒想到原來它這一千年,一直卧薪嘗膽,暗中積蓄力量,仍未曾放棄複活天人筆的希望。
啧啧,看來董仲舒與我筆冢的緣分,還未窮盡。
可見造化弄人,命數玄妙啊……兩位,歡迎回來。
” 無論朱熹還是陸遊,都沒有立刻說話。
他們沒想到,這一支天人筆,居然牽扯到如此複雜的故事。
一下子有太多信息湧入腦中,他們不得不花時間慢慢消化。
筆冢主人看着朱熹,清俊的臉上浮現有些無奈的笑容:“晦庵先生,如今你是否明白了?董夫子的天人筆,不是我要束縛它,而是它要滅盡筆靈。
我将其封印,非為私怨,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他指頭一彈,小童連忙為朱熹斟滿酒杯。
朱熹對此不置可否,他默默地端起酒杯,啜了一口,不知在想些什麼。
陸遊忽然問道:“那諸葛家和韋家……”筆冢主人道:“不錯。
他們兩家,就是諸子百家中僅存的兩脈遺族。
我為了照顧他們,便讓他們的子弟做了筆冢吏,也算是履行當年我對叔孫通老師的承諾。
” 陸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他摸摸額頭,張了半天嘴才冒出一句:“你們原來還有這種淵源。
那現在的‘百家長’是誰?”筆冢主人怅然道:“諸子百家的學說消亡許久,隻剩下幾支殘筆餘墨和為數不多的血脈流傳,這百家長的名銜,早已是名存實亡了。
”他搖了搖頭,複又欣慰道:“好在百家雖逝,後繼有人。
這千餘年來,才人名士層出不窮,其繁盛之勢,不亞于當日百家争鳴。
不知董夫子若再度臨此盛世,是否會改變他當初的執念。
” 陸遊一拍桌子,大聲道:“說得好,說得好。
當浮一大白!”小童給吓了一跳,手裡酒壺幾乎跌在地上。
陸遊索性搶過酒壺給其他兩人斟滿,然後高高舉起酒杯,叫嚷着再碰一個。
朱熹想要說什麼,卻欲言又止,隻是舉起酒杯略碰了碰,卻沒喝就擱下了。
原本擺在桌上的魚書筒忽然沒來由地微微一顫,似乎在裡面發生了什麼變故。
筆冢主人指尖輕彈書筒封口,眼神霎時閃過一絲異色。
“打開它吧。
”朱熹忽然嚴肅地開口道,前所未有地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