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咆哮萬裡觸龍門

關燈
筆冢主人似乎等待他這句話很久了,仍是那一副淡然笑容:“晦庵先生,看過那段往事,你仍堅持要如此嗎?”朱熹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站起身來,像是下了一個極大的決心: “是的,這個決定我從一開始就沒有動搖過。

    ” 陸遊聽得有些糊塗,他驚訝地望望筆冢主人,又看看朱熹:“老朱,你腦子糊塗啦?打開這書筒,天人筆就會跑出來啊,咱們豈不是前功盡棄了?”朱熹轉頭對陸遊平靜道:“陸兄,對不起,這魚書筒裡,其實并沒有什麼天人筆。

    ” 陸遊霍然起身,愕然道:“不可能!我親自檢驗過的,裡面那股浩然正氣,不是天人是誰!” “有浩然正氣的,可不隻是天人筆啊。

    ”筆冢主人輕輕敲了敲桌面,語氣有些惋惜,似乎在說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情。

    陸遊一下子怔住了,他的情緒仿佛黃河壺口的奔騰水流一下子凍結成冰淩。

     朱熹默默地起身離座,朝陸遊與筆冢主人深鞠一躬,然後把身體挺得筆直,黝黑的面孔變得不可捉摸。

    一股強悍的力量從他身子裡噴薄而出,朝四周湧去。

    這股氣勢就像是決口的洪流,一瀉千裡,周圍的桃樹被震得東倒西歪,幾乎站立不住。

    筆冢主人揮一揮袖子,才讓它們回複原狀。

    小童早躲到了筆冢主人身後,面色有些驚恐。

     其實不獨小童,就連陸遊也驚呆了。

    他眼前的朱熹似乎換了一個人,還是同樣的眉眼,卻變得冷峻威嚴,甚至還有一絲絲悲憫世人的哀傷。

    很快那些通天氣勢彙聚到了朱熹的頭頂,彙聚成了一支筆。

     “不可能!”陸遊失聲叫道,他攥緊了拳頭,全身的筋骨咯咯作響,如臨大敵。

     他看到那一支筆的筆管之上豎銘一列字迹:“道源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 正是董仲舒的天人筆!那支本來應該在宿陽孔廟被收回了的天人筆。

     筆冢主人一副好整以暇的表情,似乎他對這件事早了然于胸。

    他雙手一拱,朗聲道:“董夫子,咱們可是有一千多年沒見啦!” 朱熹緩緩挪動脖頸,沉聲道:“這裡沒有什麼董仲舒,隻有我朱熹,和我的意志。

    ”他隻是嘴唇稍微嚅動了一下,聲音卻居高臨下,無比清晰。

    這區區一句話,卻傳遞給了周遭無比的壓力。

    石凳石桌“咔吧”一聲裂開數條裂縫,轟然坍塌在地,化成一堆瓦礫;幾棵稍微細瘦一點的桃樹攔腰折斷;就連小山坡本身都微微一顫,抖起許多塵土。

     陸遊連忙運氣抵禦,才勉強站穩,胸口一陣憋悶。

    他略偏了偏頭,發現筆冢主人的臉露出無數細小裂縫,整個面部支離破碎。

    它隻是桃樹所化,自然承受不住這澎湃的壓力。

    那個小童吓得雙手抱頭,陸遊一個箭步過去,把他拽到自己身後。

     過不多時,這化身“啪”地碎成了千百片木屑,四散而飛。

    筆冢主人的聲音變得有些意外:“閣下仍舊是晦庵先生?”他原本以為天人筆一定會侵占朱熹的身體,借機複活,但現在看起來,朱熹似乎仍舊擁有自由意志。

     朱熹舉起右手,食指朝天。

     “我并非被它控制,而是我選擇了與它神會——現在的我,不是天人筆的奴仆,而是可以操控天人筆的筆冢吏。

    ”天人筆乖巧地圍着朱熹轉了一圈,似乎是為了證明他的說法。

    陸遊大吼道:“不可能!你已經有紫陽筆了,沒人能同時擁有兩支筆靈!” 朱熹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陸遊:“陸兄你說得對,沒人能同時擁有兩支筆靈。

    ”他朝着那寒梅魚書筒道:“在那魚書筒裡裝的,才是我的紫陽筆。

    ” 陸遊倒退了三步,如遭雷擊。

    他突然意識到,書筒裡那濃郁的浩然正氣,原來并不是出自天人筆,而是紫陽筆散發出來的。

     “可你是怎麼做到的?”陸遊不甘心地問。

    除非筆冢吏死亡,否則人筆絕不可能分離,因為一心不能兩用。

    朱熹卻能把自己的紫陽筆封印起來,換上了天人筆,這實在太違反常識了。

     “陸兄你是否還記得我在宿陽教訓那些筆冢吏的話?”朱熹語氣很溫和,“每個人都有兩心——人心與道心。

    順應天理的是道心,徇情欲的是人心。

    隻有革盡人欲,複盡天理,方才是正道。

    ” 陸遊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他當時對朱熹這套說辭不屑一顧,覺得太過迂腐。

     “我修煉理氣多年,人心漸蛻,道心漸盛,此消彼長之下,方才有了紫陽筆。

    我為了不影響修身養性,就讓紫陽筆選擇了與我的人心結合。

    在孔廟中,這一筆一心同時被收到魚書筒中,反倒因禍得福,讓我隻剩下一顆純粹的道心,旁無雜念——這正是‘滅人欲,存天理’的至純境界啊!” “原來你受重傷的事,根本就是在騙我!”陸遊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