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龍門蹙波虎眼轉
關燈
小
中
大
屬于諸葛家,功用隻是制造幻影,作用不大,陸遊一直隻把它遠遠地擺在筆陣邊緣。
白虎驟然襲來,筆靈根本毫無防備,隻聽“咔吧”一聲,被白虎咬作兩截。
白虎還嫌不夠,把那兩截殘筆又嚼了幾嚼,索性吞下肚子裡去。
原本高速運轉的筆陣在瞬間停滞了,在場每個人臉上都浮現極度的震驚和惶恐。
筆靈乃是才情所化,本該是不朽不滅的,自有筆冢與筆冢吏以來,還從未有筆靈被滅的事情發生。
而今日這隻白虎,居然可以一口吞噬筆靈——究竟是什麼樣的筆靈,才能鑄就這樣一隻兇獸啊! 在地面的一個筆冢吏突然發出凄厲的慘叫,正是諸葛家那支筆靈的主人。
人筆連心,筆靈既死,筆冢吏的精神亦會受到極大損害。
仿佛受到他的刺激,筆陣中的其他筆靈都開始顫抖起來,筆陣一時間大亂。
沒有筆冢吏願意自己的筆靈被這隻可怕的怪獸吞噬,他們拼命控制自己的筆靈移動,生怕成為白虎下一個目标。
陸遊怒喝道:“你們不要亂,筆陣一破,誰也跑不了!” 可惜他的呼喊無濟于事,白虎吃筆給筆冢吏帶來太大的沖擊,每一個人都完全被恐怖懾服。
人心一亂,筆靈便不受控制。
幾支筆在半空雜亂而無助地飛翔着,不時發出類似哀鳴的響聲,筆陣在勉強支撐了幾息之後,轟然崩潰。
白虎吃下筆靈之後,身軀又漲了幾分。
它意猶未盡地拍打着雙翅,睥睨着驚慌失措的卑微人類,慢慢地挑選着下一個目标。
它本身沒有智慧,但誕生時就被賦予了一種強烈的本能,就是要吞噬所見到的所有筆靈。
它掃視一圈,忽然看到遠處有一個驚慌的少年,他頭頂浮着淡黃色的一支毛筆。
不知為何,它總覺得那支筆有幾分古怪的氣息,與别的筆大不一樣,于是便決定就從這一支下手。
白虎身形一動,朝着那少年飛撲而去。
從戎筆是唯一還保持着鎮定的筆靈,它尾随着白虎拼命追去,奈何虎生雙翼,速度太快,一時間追趕不及。
韋才隽見白虎沖着自己撲來,兩股戰戰,害怕得忘記了把正俗筆靈收回體内。
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但所有人都無能為力。
即便是陸遊,也隻能讓從戎筆尾随着白虎,卻差一步趕不及。
隻有一個人例外。
就在白虎撲向正俗筆的一瞬間,朱熹身形一動,伸開雙臂擋到了韋才隽的前面。
就在白虎即将撲到韋才隽的一刹那,它的腦海裡忽然浮現一種奇妙的熟悉感。
白虎遲疑了一下,仍舊張口沖着筆靈咬去。
這一咬,有千鈞之力,正俗筆立刻斷為兩截。
白虎咬斷正俗筆的同一瞬間,紫陽筆急速在朱熹和韋正隽周圍形成了一圈領域。
這領域雖小,卻湧動着極其濃郁的紫金顔色,可見朱熹把所有的力量都壓縮在這方寸之地。
白虎還未及咽下正俗筆的殘骸,就發現天地間變成了一片充塞四野的洋洋紫光。
它疑惑地鼓動雙翼環顧四周,發現這空間裡什麼都沒有,又似乎什麼都有,周遭散發着如同初生記憶一般的氣味,很舒服,很熟悉……它晃動碩大的腦袋,沉沉地發出一聲懷念的吼叫。
然後它看到了紫陽…… 在場衆人看到那兇悍的白虎先吞噬了正俗筆,然後撲入朱熹的紫陽領域,碩大的身軀竟一下子融入紫光,消失無蹤,都待在了原地不動,沒人知道這是吉是兇。
陸遊沖到朱熹跟前,大聲喊道:“老朱,那白虎呢?”他唯恐這白虎又有别的神通,把朱熹的紫陽筆毀掉,那可就真的是大麻煩了。
朱熹直愣愣地待在原地,似乎神遊天外。
陸遊的大嗓門連喊了數聲,他方才緩緩擡起頭,注視着陸遊道:“它在我的紫陽領域裡。
” “需不需要助拳?你一個人撐得住嗎?”陸遊急切問道,從戎筆在半空也焦躁地鳴叫着。
它空有戰意,卻找不到敵人。
朱熹道:“不妨事。
”他揮了揮手,意思是自己要靜一下。
陸遊知道,在紫陽領域内,朱熹就是天道,一切規則都要順從他的意思,便不再堅持,把注意力重新放回祠堂來。
“才隽!” 韋時晴忽然悲憤地喊了一聲,三步并作兩步跑過來,把失去筆靈的少年扶起來。
他喊着名字,聲音已經顫抖得不成樣子。
韋才隽是韋家年青一代中最受族長寵愛的孩子,這支正俗筆是族長破例賜給他用的。
如今幾乎弄至筆毀人亡,他如何能不驚。
在剛才的混亂中,他一下子發了蒙,淩雲筆遲滞了半分,便隻能眼睜睜看着白虎撲過去毀了筆靈。
若不是朱熹慨然護在了少年前面,别說正俗筆,恐怕就連韋才隽這一條小命也難逃虎口。
韋時晴如今對朱熹充滿了感激,覺得這人真是程嬰再世、田橫複生,天下第一等的義士。
他的臂彎忽然一沉,原本暈過去的韋才隽終于恢複了神志。
隻是這孩子眼神渾渾噩噩,整個人似乎處于懵懂狀态,對外界的呼喊顯得十分遲鈍。
韋時晴心裡暗暗慶幸。
這支正俗筆與韋才隽隻是寄身,與他的精神連接不甚緊密——像剛才諸葛家那支被毀的神會筆靈,那個不幸的筆冢吏恐怕已經是精神錯亂了。
筆靈與筆冢吏就是如此,用之深,傷之切。
陸遊看過韋才隽的傷勢,知道他并無大礙,轉去看其他人。
諸葛宗正和其他兩名諸葛家的子弟聚在另外一處,他們的同伴伏在地上一動不動,已形同廢人。
這個失去筆靈的人像是失去了魂魄,眼神空洞,原本濃黑的頭發現出根根白發——這是失筆時精神受創過巨的症狀。
諸葛宗正見陸遊走過來,不禁悲從中來,半跪在地上:“陸大人
白虎驟然襲來,筆靈根本毫無防備,隻聽“咔吧”一聲,被白虎咬作兩截。
白虎還嫌不夠,把那兩截殘筆又嚼了幾嚼,索性吞下肚子裡去。
原本高速運轉的筆陣在瞬間停滞了,在場每個人臉上都浮現極度的震驚和惶恐。
筆靈乃是才情所化,本該是不朽不滅的,自有筆冢與筆冢吏以來,還從未有筆靈被滅的事情發生。
而今日這隻白虎,居然可以一口吞噬筆靈——究竟是什麼樣的筆靈,才能鑄就這樣一隻兇獸啊! 在地面的一個筆冢吏突然發出凄厲的慘叫,正是諸葛家那支筆靈的主人。
人筆連心,筆靈既死,筆冢吏的精神亦會受到極大損害。
仿佛受到他的刺激,筆陣中的其他筆靈都開始顫抖起來,筆陣一時間大亂。
沒有筆冢吏願意自己的筆靈被這隻可怕的怪獸吞噬,他們拼命控制自己的筆靈移動,生怕成為白虎下一個目标。
陸遊怒喝道:“你們不要亂,筆陣一破,誰也跑不了!” 可惜他的呼喊無濟于事,白虎吃筆給筆冢吏帶來太大的沖擊,每一個人都完全被恐怖懾服。
人心一亂,筆靈便不受控制。
幾支筆在半空雜亂而無助地飛翔着,不時發出類似哀鳴的響聲,筆陣在勉強支撐了幾息之後,轟然崩潰。
白虎吃下筆靈之後,身軀又漲了幾分。
它意猶未盡地拍打着雙翅,睥睨着驚慌失措的卑微人類,慢慢地挑選着下一個目标。
它本身沒有智慧,但誕生時就被賦予了一種強烈的本能,就是要吞噬所見到的所有筆靈。
它掃視一圈,忽然看到遠處有一個驚慌的少年,他頭頂浮着淡黃色的一支毛筆。
不知為何,它總覺得那支筆有幾分古怪的氣息,與别的筆大不一樣,于是便決定就從這一支下手。
白虎身形一動,朝着那少年飛撲而去。
從戎筆是唯一還保持着鎮定的筆靈,它尾随着白虎拼命追去,奈何虎生雙翼,速度太快,一時間追趕不及。
韋才隽見白虎沖着自己撲來,兩股戰戰,害怕得忘記了把正俗筆靈收回體内。
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但所有人都無能為力。
即便是陸遊,也隻能讓從戎筆尾随着白虎,卻差一步趕不及。
隻有一個人例外。
就在白虎撲向正俗筆的一瞬間,朱熹身形一動,伸開雙臂擋到了韋才隽的前面。
就在白虎即将撲到韋才隽的一刹那,它的腦海裡忽然浮現一種奇妙的熟悉感。
白虎遲疑了一下,仍舊張口沖着筆靈咬去。
這一咬,有千鈞之力,正俗筆立刻斷為兩截。
白虎咬斷正俗筆的同一瞬間,紫陽筆急速在朱熹和韋正隽周圍形成了一圈領域。
這領域雖小,卻湧動着極其濃郁的紫金顔色,可見朱熹把所有的力量都壓縮在這方寸之地。
白虎還未及咽下正俗筆的殘骸,就發現天地間變成了一片充塞四野的洋洋紫光。
它疑惑地鼓動雙翼環顧四周,發現這空間裡什麼都沒有,又似乎什麼都有,周遭散發着如同初生記憶一般的氣味,很舒服,很熟悉……它晃動碩大的腦袋,沉沉地發出一聲懷念的吼叫。
然後它看到了紫陽…… 在場衆人看到那兇悍的白虎先吞噬了正俗筆,然後撲入朱熹的紫陽領域,碩大的身軀竟一下子融入紫光,消失無蹤,都待在了原地不動,沒人知道這是吉是兇。
陸遊沖到朱熹跟前,大聲喊道:“老朱,那白虎呢?”他唯恐這白虎又有别的神通,把朱熹的紫陽筆毀掉,那可就真的是大麻煩了。
朱熹直愣愣地待在原地,似乎神遊天外。
陸遊的大嗓門連喊了數聲,他方才緩緩擡起頭,注視着陸遊道:“它在我的紫陽領域裡。
” “需不需要助拳?你一個人撐得住嗎?”陸遊急切問道,從戎筆在半空也焦躁地鳴叫着。
它空有戰意,卻找不到敵人。
朱熹道:“不妨事。
”他揮了揮手,意思是自己要靜一下。
陸遊知道,在紫陽領域内,朱熹就是天道,一切規則都要順從他的意思,便不再堅持,把注意力重新放回祠堂來。
“才隽!” 韋時晴忽然悲憤地喊了一聲,三步并作兩步跑過來,把失去筆靈的少年扶起來。
他喊着名字,聲音已經顫抖得不成樣子。
韋才隽是韋家年青一代中最受族長寵愛的孩子,這支正俗筆是族長破例賜給他用的。
如今幾乎弄至筆毀人亡,他如何能不驚。
在剛才的混亂中,他一下子發了蒙,淩雲筆遲滞了半分,便隻能眼睜睜看着白虎撲過去毀了筆靈。
若不是朱熹慨然護在了少年前面,别說正俗筆,恐怕就連韋才隽這一條小命也難逃虎口。
韋時晴如今對朱熹充滿了感激,覺得這人真是程嬰再世、田橫複生,天下第一等的義士。
他的臂彎忽然一沉,原本暈過去的韋才隽終于恢複了神志。
隻是這孩子眼神渾渾噩噩,整個人似乎處于懵懂狀态,對外界的呼喊顯得十分遲鈍。
韋時晴心裡暗暗慶幸。
這支正俗筆與韋才隽隻是寄身,與他的精神連接不甚緊密——像剛才諸葛家那支被毀的神會筆靈,那個不幸的筆冢吏恐怕已經是精神錯亂了。
筆靈與筆冢吏就是如此,用之深,傷之切。
陸遊看過韋才隽的傷勢,知道他并無大礙,轉去看其他人。
諸葛宗正和其他兩名諸葛家的子弟聚在另外一處,他們的同伴伏在地上一動不動,已形同廢人。
這個失去筆靈的人像是失去了魂魄,眼神空洞,原本濃黑的頭發現出根根白發——這是失筆時精神受創過巨的症狀。
諸葛宗正見陸遊走過來,不禁悲從中來,半跪在地上:“陸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