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龍門蹙波虎眼轉
關燈
小
中
大
半空之中。
等到白虎被這石泥潭陷進去半個身子,陸遊并指一彈,整片青石闆頓時凝結如鐵,那些恰好卷起的浪花,便保持着波濤的形狀,化成了數把天然彎曲的石鎖,牢牢鎖住白虎的四肢和虎軀。
這一連串攻勢讓諸葛家那位雪梨筆的弟子看得如癡如醉,同樣的戰術,這位陸大人用起來可比自己強出太多了。
而韋時晴也沒想到,淩雲筆和雪梨筆搭配起來,還有這樣的奇用。
隻可惜二筆分屬兩家,否則…… 白虎掙紮了幾番,發覺這石鎖牢固無比。
它擺了擺頭,虎軀一震,整個身體漲大了數分,額頭那“王”字黑紋清晰分明。
隻聽轟隆一聲,數塊寬大厚重的青石闆竟被它硬生生掙碎了。
陸遊毫不意外,如果這白虎連這點束縛都掙脫不了,那才真叫怪事。
他手指挪移,商洛筆化作數條棍棒,幻化成無數白影,迎頭打去。
白虎本是靈體,對于這種實體攻擊根本不懼。
隻見商洛棍輕易便穿過白虎身體,然後敲在地面上,騰起一陣塵土。
打空了? 陸遊的攻擊,就不會這麼簡單。
白虎沒有注意到,每一根商洛棍上,都沾着幾絲可疑的白銀色絲線。
當商洛棍穿過白虎身體時,這些絲線便留在了白虎體内。
而絲線的另外一端,則連接着筆陣中的另外一支筆——常侍筆。
常侍筆煉自盛唐詩人高适。
高适擅寫邊塞詩,雄渾悲壯,胸襟高廣,尤擅描摹兵戎之景,史稱“高常侍”。
這一支常侍筆能散發靈絲,靠靈絲操控筆童,如臂使指,無不如意。
剛才朝韋家發動突襲的六個筆童,就是由它一體操控,控制力度之大,乃筆中翹楚。
這些絲線雖有控制,本身的力道卻十分微弱,白虎表皮隻消輕輕一彈,便可把它們拆開。
所以陸遊便把這些絲線拴在商洛筆上,來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商洛棍是實體攻擊,打不中白虎,可它穿過虎軀的時候,那些靈質絲線便悄悄留在體内。
而這絲線一旦拴上身,就等于把身軀的控制權拱手相讓。
白虎很快發現,自己身體開始不受控制。
它虎嘯連連,力量噴湧,甚至于連整個筆陣都為之顫動。
可這些絲線已經深深埋入了體内,外部力量根本無法切斷。
常侍筆光芒大盛,筆端絲線越噴越多。
筆陣的妙處,就在于諸筆能互相輔助,互通靈力。
得了其餘七支筆靈的支援,常侍筆的控制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
白虎舉手投足,都無法随心所欲,甚至連吼上一吼都難以做到。
白虎怒極,揮舞着鋒利的爪子與尾巴,拼命掙紮。
它一爪下去,祠堂“嘩啦”一下便被毀去了半邊;一尾掃過,一排山牆轟然倒塌。
短短數息之間,整個祠堂便被它搞成一片廢墟。
然而附在祠堂上的筆陣,卻未受到分毫沖擊。
陸遊見白虎折騰夠了,微微一笑,手中銀絲輕動。
那些絲線如同牽引傀儡一樣,牽引着這隻可怕的巨獸朝着筆陣最中央走去。
在那裡,一個巨大的虬木筆筒安靜地等待着,巨大漆黑的筒口彌漫着淡淡的氣息與吸力,等待着吞噬筆靈。
到了這個時候,陸遊忽然發現了一個問題,随即所有人都發現了這個問題。
白虎在此,可是白虎口中的筆靈呢? 它的口中,根本沒有筆靈。
陸遊站在筆陣中心,皺起了眉頭。
他們鋪設這一切,就是為了要收筆靈。
可如今筆靈不在,隻有這隻危險的靈獸,難道說,情報有誤,這隻是一隻天地間靈氣凝成的野獸,而非筆靈獸? 但這白虎的身上,卻散發着十分清晰的筆靈氣息,實在令人費解。
陸遊猶豫片刻,手中絲線一緩。
那白虎趁機仰天大叫一聲,身體上的黑紋條條綻起。
陸遊驚道:“不好!”急忙操控數筆齊發,可為時已晚。
白虎張開血盆大口,“吭哧”一聲,一口便把那虬木筆筒咬掉半邊。
那筆筒是筆冢主人所用,天長日久也沾染了靈氣,可卻經不住這威力驚人的一咬,可憐一代名器就這麼毀于虎口。
兩家筆冢吏無不大驚,都沒想到這隻野獸兇悍到了這個程度。
韋時晴心中更是痛惜,這虬木筆筒是他收藏的寶物之一,收筆無數,想不到竟毀在這宿陽城内。
陸遊這時終于也動怒了。
他大手一揮,從戎筆昂然出陣,化作一個巨大的拳頭,砸将過去。
從戎筆坦坦蕩蕩,直來直去,那白虎入陣以來,總算碰到可以痛痛快快一較長短的對手,精神一振,張牙舞爪撲了過去,與從戎筆戰作一團。
一筆一虎在筆陣内翻滾鏖戰,打得昏天黑地,拳爪飛舞,周遭的金光帷幕不時被撕扯開幾道裂口。
其餘幾支筆靈被這聲勢震懾,隻敢在一旁掠陣助威。
從戎筆在筆靈中至為武勇,可碰到這隻白虎,卻顯得有些束手束腳,和它平日裡一往無前的氣勢頗為不符。
陸遊知道自己隻是筆通,不是從戎筆的真正主人,對它這種純粹是天性的表現無可奈何,隻能拼命凝神控制,試圖通過陣法來彌補這種缺陷。
從戎筆和白虎戰了半晌,彼此誰也奈何不了誰。
白虎忽然縱身一抖,周身與額頭的黑紋開始流轉凝結,最終在脊背上變作一對玄黑色的飛翅。
陸遊心中一突,一種強烈的不安襲上心頭。
但凡靈獸,都有異能。
這隻白虎居然生出雙翅,正應了如虎添翼這句話,沒人能想象這隻巨獸的威力會提升多少。
白虎雙翅一擺,閃過從戎筆的拳頭,朝着半空飛去。
陸遊以為它要逃逸,連忙加厚筆陣的防禦。
不料白虎在半空盤旋了半圈,突然把頭一轉,張開大嘴,朝着懸在半空的一支筆靈咬去。
那筆靈
等到白虎被這石泥潭陷進去半個身子,陸遊并指一彈,整片青石闆頓時凝結如鐵,那些恰好卷起的浪花,便保持着波濤的形狀,化成了數把天然彎曲的石鎖,牢牢鎖住白虎的四肢和虎軀。
這一連串攻勢讓諸葛家那位雪梨筆的弟子看得如癡如醉,同樣的戰術,這位陸大人用起來可比自己強出太多了。
而韋時晴也沒想到,淩雲筆和雪梨筆搭配起來,還有這樣的奇用。
隻可惜二筆分屬兩家,否則…… 白虎掙紮了幾番,發覺這石鎖牢固無比。
它擺了擺頭,虎軀一震,整個身體漲大了數分,額頭那“王”字黑紋清晰分明。
隻聽轟隆一聲,數塊寬大厚重的青石闆竟被它硬生生掙碎了。
陸遊毫不意外,如果這白虎連這點束縛都掙脫不了,那才真叫怪事。
他手指挪移,商洛筆化作數條棍棒,幻化成無數白影,迎頭打去。
白虎本是靈體,對于這種實體攻擊根本不懼。
隻見商洛棍輕易便穿過白虎身體,然後敲在地面上,騰起一陣塵土。
打空了? 陸遊的攻擊,就不會這麼簡單。
白虎沒有注意到,每一根商洛棍上,都沾着幾絲可疑的白銀色絲線。
當商洛棍穿過白虎身體時,這些絲線便留在了白虎體内。
而絲線的另外一端,則連接着筆陣中的另外一支筆——常侍筆。
常侍筆煉自盛唐詩人高适。
高适擅寫邊塞詩,雄渾悲壯,胸襟高廣,尤擅描摹兵戎之景,史稱“高常侍”。
這一支常侍筆能散發靈絲,靠靈絲操控筆童,如臂使指,無不如意。
剛才朝韋家發動突襲的六個筆童,就是由它一體操控,控制力度之大,乃筆中翹楚。
這些絲線雖有控制,本身的力道卻十分微弱,白虎表皮隻消輕輕一彈,便可把它們拆開。
所以陸遊便把這些絲線拴在商洛筆上,來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商洛棍是實體攻擊,打不中白虎,可它穿過虎軀的時候,那些靈質絲線便悄悄留在體内。
而這絲線一旦拴上身,就等于把身軀的控制權拱手相讓。
白虎很快發現,自己身體開始不受控制。
它虎嘯連連,力量噴湧,甚至于連整個筆陣都為之顫動。
可這些絲線已經深深埋入了體内,外部力量根本無法切斷。
常侍筆光芒大盛,筆端絲線越噴越多。
筆陣的妙處,就在于諸筆能互相輔助,互通靈力。
得了其餘七支筆靈的支援,常侍筆的控制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
白虎舉手投足,都無法随心所欲,甚至連吼上一吼都難以做到。
白虎怒極,揮舞着鋒利的爪子與尾巴,拼命掙紮。
它一爪下去,祠堂“嘩啦”一下便被毀去了半邊;一尾掃過,一排山牆轟然倒塌。
短短數息之間,整個祠堂便被它搞成一片廢墟。
然而附在祠堂上的筆陣,卻未受到分毫沖擊。
陸遊見白虎折騰夠了,微微一笑,手中銀絲輕動。
那些絲線如同牽引傀儡一樣,牽引着這隻可怕的巨獸朝着筆陣最中央走去。
在那裡,一個巨大的虬木筆筒安靜地等待着,巨大漆黑的筒口彌漫着淡淡的氣息與吸力,等待着吞噬筆靈。
到了這個時候,陸遊忽然發現了一個問題,随即所有人都發現了這個問題。
白虎在此,可是白虎口中的筆靈呢? 它的口中,根本沒有筆靈。
陸遊站在筆陣中心,皺起了眉頭。
他們鋪設這一切,就是為了要收筆靈。
可如今筆靈不在,隻有這隻危險的靈獸,難道說,情報有誤,這隻是一隻天地間靈氣凝成的野獸,而非筆靈獸? 但這白虎的身上,卻散發着十分清晰的筆靈氣息,實在令人費解。
陸遊猶豫片刻,手中絲線一緩。
那白虎趁機仰天大叫一聲,身體上的黑紋條條綻起。
陸遊驚道:“不好!”急忙操控數筆齊發,可為時已晚。
白虎張開血盆大口,“吭哧”一聲,一口便把那虬木筆筒咬掉半邊。
那筆筒是筆冢主人所用,天長日久也沾染了靈氣,可卻經不住這威力驚人的一咬,可憐一代名器就這麼毀于虎口。
兩家筆冢吏無不大驚,都沒想到這隻野獸兇悍到了這個程度。
韋時晴心中更是痛惜,這虬木筆筒是他收藏的寶物之一,收筆無數,想不到竟毀在這宿陽城内。
陸遊這時終于也動怒了。
他大手一揮,從戎筆昂然出陣,化作一個巨大的拳頭,砸将過去。
從戎筆坦坦蕩蕩,直來直去,那白虎入陣以來,總算碰到可以痛痛快快一較長短的對手,精神一振,張牙舞爪撲了過去,與從戎筆戰作一團。
一筆一虎在筆陣内翻滾鏖戰,打得昏天黑地,拳爪飛舞,周遭的金光帷幕不時被撕扯開幾道裂口。
其餘幾支筆靈被這聲勢震懾,隻敢在一旁掠陣助威。
從戎筆在筆靈中至為武勇,可碰到這隻白虎,卻顯得有些束手束腳,和它平日裡一往無前的氣勢頗為不符。
陸遊知道自己隻是筆通,不是從戎筆的真正主人,對它這種純粹是天性的表現無可奈何,隻能拼命凝神控制,試圖通過陣法來彌補這種缺陷。
從戎筆和白虎戰了半晌,彼此誰也奈何不了誰。
白虎忽然縱身一抖,周身與額頭的黑紋開始流轉凝結,最終在脊背上變作一對玄黑色的飛翅。
陸遊心中一突,一種強烈的不安襲上心頭。
但凡靈獸,都有異能。
這隻白虎居然生出雙翅,正應了如虎添翼這句話,沒人能想象這隻巨獸的威力會提升多少。
白虎雙翅一擺,閃過從戎筆的拳頭,朝着半空飛去。
陸遊以為它要逃逸,連忙加厚筆陣的防禦。
不料白虎在半空盤旋了半圈,突然把頭一轉,張開大嘴,朝着懸在半空的一支筆靈咬去。
那筆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