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遇難不複相提攜
關燈
小
中
大
,各個擊破。
整個攻擊手段如行雲流水,環環相扣。
陸遊精研筆陣,一眼就看出這四人陣勢的不俗。
此時商洛筆被困在石中,淩雲筆又因為韋時晴心神大亂而無法使用,另外一個人不知所終。
大局已然底定,諸葛家的四名筆冢吏好整以暇地跳入祠堂中。
為首之人笑眯眯地對癱坐在地上的韋時晴道:“時晴哪,想不到這次你居然落到了我手裡。
”他指頭一挑,韋時晴的痛楚又上一層,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流下來。
韋時晴怒喝道:“諸葛宗正,你小子隻會用奸計!有本事跟我正面單挑,卑鄙小人!”諸葛宗正悠然道:“這叫什麼卑鄙,我的麟角筆勝過你的淩雲筆,這次你們算是白……” 說到一半時,諸葛宗正的臉色突然一變,面部肌肉扭曲了幾分,用古怪的聲音對身後三人道:“你們三個,趕緊離開祠堂!”他身後的三名諸葛家子弟迷惑不解,明明場面大優,為何要走? “快走,否則家法伺候!”諸葛宗正怒喝道,臉色愈加古怪。
諸葛家家法甚嚴,那三名諸葛家子弟也不敢多問什麼,轉身就要離開。
可其中一名子弟臨走前回眸看了一眼,發覺諸葛宗正一手抓住喉嚨,發出嗬嗬的聲音,一手卻拼命沖自己搖擺,心頭大疑。
他連忙叫住其他兩名子弟,回轉來看。
卻見諸葛宗正口中不住嚷道:“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右手卻抓住一名子弟的袖子,眼神急迫,顫抖的指頭在衣服上畫來畫去。
那名負責控制筆童的諸葛家子弟心思最為缜密,皺眉道:“宗正叔似乎有話要說,快取墨來!”其他兩人連忙取來墨汁。
諸葛宗正迫不及待地用指頭蘸了墨水,在袖子上龍飛鳳舞地寫下幾個字。
等到他寫完,三名子弟一看,原來是“速離無疑”四個字。
三人再無異議,起身便要走。
諸葛宗正看到這四個字,雙目赤紅,拽住一人袖子,又揮指寫了幾個字:“無須管我。
”諸葛宗正氣得一口血噴出來,口中卻道:“你們再不走,咱們都要死在這裡!” 諸葛家的三名弟子還在生疑,祠堂空地中的風勢突然又興盛起來。
韋時晴的聲音随着風勢傳來:“臭小子們,受死吧!” 百丈龍卷平地而起,如同漢賦一般汪洋恣肆的雄渾大風,瞬間充滿了整座祠堂。
司馬相如的淩雲筆靈号稱筆中之雄,極為大氣,很少有人能夠正面相抗。
剛才諸葛家以衆淩寡,尚且不敢正面撄淩雲筆之鋒,要等筆主受制,才敢跳下祠堂。
此時韋時晴趁着諸葛宗正分神之際,擺脫了麟角筆的束縛,帶着怒氣正面直擊,其威力可想而知。
三名子弟和諸葛宗正的身體被淩雲筆的風勢高高吹起,在半空盤旋數圈,然後重重撞到祠堂的山牆上。
一個面色蒼白的少年從祠堂石碑後站出來,在他的頭頂,一支淡黃色毛筆默默地懸浮在半空。
“嘿嘿,韋家這用正俗筆的小子,時機選擇得可真好啊!” 陸遊忍不住贊歎,他看到朱熹還是一臉渾然未解,便給他解釋道:“正俗筆隻能控制别人發聲與寫字,本來在戰鬥中的價值很有限。
但這小子在己方不利的時候,竟能隐忍不發,一直等到諸葛家的人現身的絕佳時機,這才猝然出手。
諸葛宗正被這麼一攪和,控制力度便大大減弱,給了韋時晴擺脫麟角筆正面攻擊的機會——沒人能跟淩雲筆正面相抗。
” 朱熹道:“這孩子的正俗筆,隻是寄身。
倘若到了神會的境界,又會如何?”陸遊道:“這我還真不知道,這筆自煉成以來,還沒人真正神會過,所以韋家才會放心地把它扔給家裡子弟寄身。
”朱熹心裡劃過一絲嘲諷,想:“這是當然,誰配得上這位儒學大師呢?” 祠堂中的戰鬥仍在繼續。
韋時晴一擊得手,立刻把束縛韋才臣的青石闆用勁風掀開。
韋才臣雙腿一經解放,手持商洛棍一陣窮追猛打,把那幾名失去控制的筆童統統掃倒,緊接着又揮棍朝着那四個諸葛家的筆冢吏砸去。
王禹偁何等剛直,他化成的棍子更是堅硬無比。
那四人剛被淩雲筆撞到牆上,精神未複,又被商洛棍砸中,轉眼已有兩名弟子胳膊被打折。
他們有心駕馭筆靈抵禦,怎奈韋才臣的棍法速度太快,如暴風驟雨。
他們原本站在牆頭,靠筆童隔開距離,可以占盡優勢,一旦陷入肉搏近戰,則劣勢頓現。
點點血花,就在棍舞中濺現。
諸葛宗正怒極,他一咬牙,用麟角筆鎖定了自己的痛覺,硬挨着棍雨拼命站起來,渾身綻放出怪異的光芒,麟角筆在半空開始分解成無數細小物件,朝着韋才臣招呼過去。
韋才臣生性堅毅,任憑這些麟角鎖撩撥自己的五感,憑着一口氣支撐,下棍更不手軟。
兩個人都打紅了眼,完全不管自身,隻是瘋狂地朝對方轟擊。
諸葛宗正的筆靈,慢慢開始蛻變成許多的鱗片。
遠遠觀望的陸遊看到這一幕,霍然起身,怒道:“糟糕,這些小子玩真的了,至于拼到這地步嗎?” 諸葛家和韋家雖彼此看不慣,但畢竟同屬筆冢。
所以兩家雖然鈎心鬥角,卻很少鬧出人命官司。
而眼下這個諸葛宗正要用的招數,陸遊知道是麟角筆中最危險的一招,一經發出,方圓幾十丈内無非敵我,盡皆會被麟角分解的小鎖破壞掉五感,等于是同歸于盡。
“這些渾小子,怎麼跟見了仇人似的,下手如此之重。
”陸遊罵罵咧咧,對朱熹道,“你在這裡先看着,我得出手教訓一下他們。
不然鬧出人命,世間平白又多了幾支無處可依的野筆。
” 朱熹緩緩站起來,雙眼卻變得銳利起來:“這教化的工作,還是交給我吧。
” “啥?” 陸遊還沒反應過來,朱熹已經袍袖一揮,整個人如同一隻大鳥飛了過去。
祠堂内的諸葛、韋兩家的筆冢吏正殊死相鬥,忽然之間,四下如同垂下了巨大的帷幕,所有人都陷入黑暗之中。
他們愕然發現,周遭世界的運轉似乎變慢了,整個人進入一種玄妙的狀态,不能看,不能言,不能聽,唯有一個極洪大的聲音響起,仿佛從天而降高高在上:“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禮之用,和為貴。
爾等這等勇戾狠鬥,豈不違背了聖人之道?” 若在平時,這些筆冢吏聽到如此教誨,隻會覺得可笑。
可如今他們身在無邊黑暗中,心态大為動搖,卻覺得這真是字字至理名言,直撼動本心,鬥志一時間如同碰到沸湯的白雪,盡皆消融,剩下的隻是溫暖如金黃色光芒的和煦氛圍。
他們覺得身體一軟,精神完
整個攻擊手段如行雲流水,環環相扣。
陸遊精研筆陣,一眼就看出這四人陣勢的不俗。
此時商洛筆被困在石中,淩雲筆又因為韋時晴心神大亂而無法使用,另外一個人不知所終。
大局已然底定,諸葛家的四名筆冢吏好整以暇地跳入祠堂中。
為首之人笑眯眯地對癱坐在地上的韋時晴道:“時晴哪,想不到這次你居然落到了我手裡。
”他指頭一挑,韋時晴的痛楚又上一層,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流下來。
韋時晴怒喝道:“諸葛宗正,你小子隻會用奸計!有本事跟我正面單挑,卑鄙小人!”諸葛宗正悠然道:“這叫什麼卑鄙,我的麟角筆勝過你的淩雲筆,這次你們算是白……” 說到一半時,諸葛宗正的臉色突然一變,面部肌肉扭曲了幾分,用古怪的聲音對身後三人道:“你們三個,趕緊離開祠堂!”他身後的三名諸葛家子弟迷惑不解,明明場面大優,為何要走? “快走,否則家法伺候!”諸葛宗正怒喝道,臉色愈加古怪。
諸葛家家法甚嚴,那三名諸葛家子弟也不敢多問什麼,轉身就要離開。
可其中一名子弟臨走前回眸看了一眼,發覺諸葛宗正一手抓住喉嚨,發出嗬嗬的聲音,一手卻拼命沖自己搖擺,心頭大疑。
他連忙叫住其他兩名子弟,回轉來看。
卻見諸葛宗正口中不住嚷道:“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右手卻抓住一名子弟的袖子,眼神急迫,顫抖的指頭在衣服上畫來畫去。
那名負責控制筆童的諸葛家子弟心思最為缜密,皺眉道:“宗正叔似乎有話要說,快取墨來!”其他兩人連忙取來墨汁。
諸葛宗正迫不及待地用指頭蘸了墨水,在袖子上龍飛鳳舞地寫下幾個字。
等到他寫完,三名子弟一看,原來是“速離無疑”四個字。
三人再無異議,起身便要走。
諸葛宗正看到這四個字,雙目赤紅,拽住一人袖子,又揮指寫了幾個字:“無須管我。
”諸葛宗正氣得一口血噴出來,口中卻道:“你們再不走,咱們都要死在這裡!” 諸葛家的三名弟子還在生疑,祠堂空地中的風勢突然又興盛起來。
韋時晴的聲音随着風勢傳來:“臭小子們,受死吧!” 百丈龍卷平地而起,如同漢賦一般汪洋恣肆的雄渾大風,瞬間充滿了整座祠堂。
司馬相如的淩雲筆靈号稱筆中之雄,極為大氣,很少有人能夠正面相抗。
剛才諸葛家以衆淩寡,尚且不敢正面撄淩雲筆之鋒,要等筆主受制,才敢跳下祠堂。
此時韋時晴趁着諸葛宗正分神之際,擺脫了麟角筆的束縛,帶着怒氣正面直擊,其威力可想而知。
三名子弟和諸葛宗正的身體被淩雲筆的風勢高高吹起,在半空盤旋數圈,然後重重撞到祠堂的山牆上。
一個面色蒼白的少年從祠堂石碑後站出來,在他的頭頂,一支淡黃色毛筆默默地懸浮在半空。
“嘿嘿,韋家這用正俗筆的小子,時機選擇得可真好啊!” 陸遊忍不住贊歎,他看到朱熹還是一臉渾然未解,便給他解釋道:“正俗筆隻能控制别人發聲與寫字,本來在戰鬥中的價值很有限。
但這小子在己方不利的時候,竟能隐忍不發,一直等到諸葛家的人現身的絕佳時機,這才猝然出手。
諸葛宗正被這麼一攪和,控制力度便大大減弱,給了韋時晴擺脫麟角筆正面攻擊的機會——沒人能跟淩雲筆正面相抗。
” 朱熹道:“這孩子的正俗筆,隻是寄身。
倘若到了神會的境界,又會如何?”陸遊道:“這我還真不知道,這筆自煉成以來,還沒人真正神會過,所以韋家才會放心地把它扔給家裡子弟寄身。
”朱熹心裡劃過一絲嘲諷,想:“這是當然,誰配得上這位儒學大師呢?” 祠堂中的戰鬥仍在繼續。
韋時晴一擊得手,立刻把束縛韋才臣的青石闆用勁風掀開。
韋才臣雙腿一經解放,手持商洛棍一陣窮追猛打,把那幾名失去控制的筆童統統掃倒,緊接着又揮棍朝着那四個諸葛家的筆冢吏砸去。
王禹偁何等剛直,他化成的棍子更是堅硬無比。
那四人剛被淩雲筆撞到牆上,精神未複,又被商洛棍砸中,轉眼已有兩名弟子胳膊被打折。
他們有心駕馭筆靈抵禦,怎奈韋才臣的棍法速度太快,如暴風驟雨。
他們原本站在牆頭,靠筆童隔開距離,可以占盡優勢,一旦陷入肉搏近戰,則劣勢頓現。
點點血花,就在棍舞中濺現。
諸葛宗正怒極,他一咬牙,用麟角筆鎖定了自己的痛覺,硬挨着棍雨拼命站起來,渾身綻放出怪異的光芒,麟角筆在半空開始分解成無數細小物件,朝着韋才臣招呼過去。
韋才臣生性堅毅,任憑這些麟角鎖撩撥自己的五感,憑着一口氣支撐,下棍更不手軟。
兩個人都打紅了眼,完全不管自身,隻是瘋狂地朝對方轟擊。
諸葛宗正的筆靈,慢慢開始蛻變成許多的鱗片。
遠遠觀望的陸遊看到這一幕,霍然起身,怒道:“糟糕,這些小子玩真的了,至于拼到這地步嗎?” 諸葛家和韋家雖彼此看不慣,但畢竟同屬筆冢。
所以兩家雖然鈎心鬥角,卻很少鬧出人命官司。
而眼下這個諸葛宗正要用的招數,陸遊知道是麟角筆中最危險的一招,一經發出,方圓幾十丈内無非敵我,盡皆會被麟角分解的小鎖破壞掉五感,等于是同歸于盡。
“這些渾小子,怎麼跟見了仇人似的,下手如此之重。
”陸遊罵罵咧咧,對朱熹道,“你在這裡先看着,我得出手教訓一下他們。
不然鬧出人命,世間平白又多了幾支無處可依的野筆。
” 朱熹緩緩站起來,雙眼卻變得銳利起來:“這教化的工作,還是交給我吧。
” “啥?” 陸遊還沒反應過來,朱熹已經袍袖一揮,整個人如同一隻大鳥飛了過去。
祠堂内的諸葛、韋兩家的筆冢吏正殊死相鬥,忽然之間,四下如同垂下了巨大的帷幕,所有人都陷入黑暗之中。
他們愕然發現,周遭世界的運轉似乎變慢了,整個人進入一種玄妙的狀态,不能看,不能言,不能聽,唯有一個極洪大的聲音響起,仿佛從天而降高高在上:“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禮之用,和為貴。
爾等這等勇戾狠鬥,豈不違背了聖人之道?” 若在平時,這些筆冢吏聽到如此教誨,隻會覺得可笑。
可如今他們身在無邊黑暗中,心态大為動搖,卻覺得這真是字字至理名言,直撼動本心,鬥志一時間如同碰到沸湯的白雪,盡皆消融,剩下的隻是溫暖如金黃色光芒的和煦氛圍。
他們覺得身體一軟,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