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青松來風吹古道

關燈
一旁插嘴道:“我和哥哥剛才看到叔叔你的出拳,也不由自主想到《漢書》,難道這支筆,與班固有關?” 他們三個人俱是一代大儒,熟讀經史,都能從陸遊的招式中感應出幾絲經典的端倪。

    隻不過朱熹對筆靈了解頗深,比起陸氏兄弟感覺得更為精确。

    聽到這個問題,陸遊呵呵一笑,攤開右手手掌,一支短小尖銳的細筆自掌心冉冉升起,青光微泛。

     “你們說的是這支吧?” “不錯!”三人異口同聲,那短筆青光轉盛,氣息強烈。

    陸遊道:“你們不妨再猜猜看。

    ” 朱熹閉目細細感受了一下,緩緩睜開眼睛道:“豪氣幹雲,不甘沉寂,這支筆中的英靈,胸襟大有抱負。

    我先前想錯了,原來不是著《漢書》的班固,而是投筆從戎的班超班定遠哪。

    ” 陸遊一拍桌子,大為激賞:“老朱你果然不一般!你說得不錯,這一支筆,名字便喚作從戎筆,正是煉自漢代名将班超。

    當初班定遠毅然投筆從戎,這一支被投開的筆靈被主人豪氣所感染,亦不甘平庸,繼承了班超沉毅果決的殺伐之氣,極見豪勇。

    說起來,在諸多文士筆靈之中,要數它是武勇第一哩。

    ” 那從戎筆仿佛聽到陸遊的誇贊,筆身搖擺,躍躍欲試,頗有虎虎的英氣。

     “大丈夫就該學班定遠。

    如今中原淪喪,金人肆虐,我輩不去上陣殺敵,反來熱衷于這些文章小事,老夫我是看不慣的。

    ”陸遊說完沖陸氏兄弟翻了翻白眼,後者隻能苦笑連連,不好與他争辯。

     朱熹贊道:“剛才那驚天動地的一擲,想必就是班定遠的‘投筆從戎’吧?那一擲蘊含了建功異域的雄心,難怪我幾乎抵擋不住。

    ”陸遊點頭稱是,然後合起手掌,把那筆靈重新收了回去。

    朱熹又問道:“班超的這筆,真可以說是威勢驚人,不過在下還想知道,其兄班固之筆,是否更為雄奇?” 陸遊哈哈一笑:“這你可猜錯了。

    班固雖然名聲赫赫,卻從來沒煉出過筆靈。

    ” 朱熹“哦”了一聲,略顯失望,他本身對班固的熱愛,遠勝于班超。

    文章千古事,又豈是一介武夫所能比。

    他又問道:“可我聽說,筆靈發揮能力之時,是要現出本相的。

    為何剛才陸通判你隻見拳勢,卻沒有任何筆靈的影子?” “都跟你說了,我不是筆冢吏!”陸遊有些急躁地辯解了一句,随即黯然道,“我這個人,雖然愛筆成癡,熟知一切筆靈典故,卻限于機緣,一輩子也做不成筆冢吏。

    ” 他停頓了一下,複又有自得之色:“隻不過我有種特殊的才能,叫作筆通,可以驅使各種不同的筆靈為我所用,行筆布陣。

    單獨的筆靈在我手裡,隻能發揮出六成威力,但如果有數支筆靈在場,讓我結成筆陣,威力卻可翻番。

    正所謂一個筆冢吏我打不過,兩個筆冢吏我能打平,三個筆冢吏便不是我的對手。

    ” 朱熹暗歎,原來這筆靈之中,還有這許多門道。

    陸遊抓抓頭皮,慚愧道:“筆冢主人說我性子太急,詩雖寫得多,卻欠缺了些靈氣。

    尋常的文士筆靈不易發揮,倒是這種從戎筆最對我的胃口。

    所以這一次我來鵝湖寺,就特意向筆冢主人讨借了這支從戎筆。

    ” 朱熹聽到“筆冢主人”四字,眼睛閃過一道淩厲的光芒,喃喃道:“原來,這筆冢主人,果然真有其人。

    ”陸遊拍了一下腦袋,道:“哎,對了,我正要問你呢,你怎麼會認識筆冢主人的?” “哦,數月之前,我回建陽老家辦事,半路邂逅了一個奇妙男子,自稱是筆冢主人。

    這人潇灑飄逸,倒是世間絕倫的人物。

    他對我十分熱情,講了許多筆冢的秘辛。

    但聖人不語怪力亂神,我身為儒門弟子,自當對這種人敬而遠之,于是當場拜别,後來就再沒見過。

    ” 陸遊張大了嘴巴,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筆冢主人閉關已久,極少外出,縱然是筆冢吏也難得見他一回。

    你竟能與筆冢主人邂逅,這是何等的機緣與福分,你……你居然就這麼回絕啦?”朱熹正色道:“聖人教誨,我須臾不敢逾規。

    這人逆天而行,有悖于儒家倫常,跟他交談又有什麼益處呢?” 聽了他的話,陸遊不怒反笑,一拍幾案,大聲道:“哈哈哈哈,老夫我生平所見,就隻有你敢如此批評他——其實我也看不慣那些筆冢吏把筆冢主人奉若神明卑躬屈膝的樣子。

    别看筆冢主人大我一千多歲,我也隻喜歡與他平輩論交,搞什麼主仆,實在太無趣了。

    ”說完他熱情地拍了拍朱熹的肩膀:“好小子,真有膽識,老夫喜歡——當然,如果能改改你這古闆的毛病就更好了。

    ” 朱熹看看亭外的天色,端起茶杯啜了一口,冷淡地對陸遊說:“筆靈之事,暫且不提,我與陸氏兄弟的論道已經耽擱太久,陸通判可還有别的事嗎?” 陸遊抓抓頭發,暗暗苦笑,心想這家夥的頑固還真是了得。

    他從懷裡掏出一封精緻的雲箋,遞給朱熹:“我此行,一是想親眼見識一下生煉的筆靈是什麼模樣,二是代人轉交這份請柬。

    ”雲箋上面寫有一行小楷,字迹隽秀工整,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 “聞君絕才,冀望來筆冢一叙。

    仆聊備清茗兩盞,沐手待君,幸勿推辭。

    筆冢主人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