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青松來風吹古道

關燈
成了莫名其妙的神異決鬥,對他們兩個讀書人來說,可真是場無妄之災。

     朱熹負手而立,頭頂的筆靈盤旋數圈,包裹着澄心亭的紫色光球又漲大了幾分,而且圈内光芒比從前更加密集。

    陸遊忽然右臂一動,做了一個擲筆的手勢,大聲道:“投筆式!” 一股極大的力量從陸遊的手中擲出,化作一道筆形的青光,朝着澄心亭射來。

    這道青光速度極快,一瞬間已刺入紫球之中。

    朱熹袍袖一揮,紫圈内的規則立刻改變,密度凝固為無限大,生生刹住了青光的沖刺勢頭。

    不料這道青光勇往直前,仍向前鑽破了數寸紫光。

     朱熹黑黝黝的面孔看不出一絲情緒,繼續靠着理、氣的規則之力去施加威壓。

    這青光天然帶着一絲決然,雖是被重重攔阻,卻始終力道不變,像一把錐子一樣頑強地一寸寸鑽過去。

    朱熹連忙又變換了數種規則,卻都難以撼動青光的沖擊力。

     眼看這青光即将鑽破紫圈,朱熹沉沉喝了一聲:“道心!”從他胸中驟然爆出一個小太極,牽引着紫圈内流轉的光氣,整個領域逐漸流成一個大的太極圖式。

    那青光縱然強橫,終究隻能順着太極轉動循環,直至力道耗盡。

     這算是朱熹目前最強悍的一招。

    按照他的哲學理念,人性分“道心”和“人心”兩種,其中“道心”依照天道而生,最為強大。

    剛才他便是召喚出自己的道心,使其與領域中的理、氣融合,達到“吾即是道”的太極境界。

     隻是這一招威力雖大,消耗也是相當驚人。

    要知道,規則承載着天地運轉,要讓一個人的肉身變成規則,哪怕是承載澄心亭大小的領域運作,也是極耗心神的。

    朱熹的道心尚不夠強韌,等到這青光被太極消磨光之後,他幾乎油盡燈枯,面色微微發白,腳下有些虛浮,澄心亭周圍的紫光圈也暗淡了許多。

     陸遊看到那青光逐漸被太極消解,目露贊賞之色,忽然哈哈大笑,連連擺手道:“不打啦,不打啦,我已經輸了。

    ”朱熹和陸氏兄弟這才松了一口氣。

    朱熹神念一動,護住亭子的紫光圈飛到半空,重新凝為一支筆靈,然後消失在他體内。

     陸遊再度走進亭中,先對陸氏兄弟道:“沒吓到你們吧?”陸九齡勉強笑道:“叔叔你搞出這許多神異花樣,倒是把我們兄弟給唬到了。

    ”陸遊雙手按在他們兩個肩膀上道:“這是為叔的不是,給你們壓壓驚。

    ”他雙掌輕送,兩兄弟立刻覺得體内流入一股暖流,霎時遊遍四肢百骸,登時心平氣和。

     安撫完兩位族侄,陸遊轉過來盯着朱熹,表情變得鄭重無比,一字一頓問道:“這支筆靈能體用理、氣,構成自己的領域,自成規矩,實在是一支好筆!老夫生平閱筆無數,還不曾聽過有這種功用的。

    你這筆,叫什麼名字?” 朱熹坐回坐墊上,雙手撫膝,恢複到面無表情的樣子:“紫陽筆。

    ” “這筆從何而來?” “紫陽是朱某的别号。

    這筆,自然就是我自己所化。

    ”朱熹回答。

     陸遊先是一怔,旋即跷起大拇指贊道:“你果然是個不世出的奇才。

    ”朱熹奇道:“先生何出此言?” 陸遊兩片花白胡子激動得一顫一顫。

    他在亭裡來回走了兩圈,不住搓手,嘴裡說道:“要知道,曆代筆靈,無不是在筆主辭世前,由筆冢主人親自煉成靈體,還從來不曾有人憑着自己的力量,在生前為自己煉出筆靈來。

    你這紫陽筆,實在是亘古未有的奇遇哪!你自己都不知道嗎?” 朱熹肅然道:“理氣本是天道所在,我順乎天道,自然無往而不利,又豈是别人能比的。

    ” 陸遊微微皺起眉頭,覺得這人的回答有些迂腐,他可不喜歡,不過言辭間那股舍我其誰的傲氣卻值得欣賞。

     陸遊聳聳鼻子,忽然想到一個問題:“筆靈與人心本是息息相關,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必須要等筆主臨死之時,才能采心煉出筆來。

    你如今尚活着,又怎能煉出筆靈來呢?難道你有兩顆心不成?” 朱熹聽到這問題,隻是矜持地微微一笑,簡短答道:“無非是正心、誠意而已。

    ” 這确實是他的肺腑之言。

    朱熹多少年孜孜向學,心無旁骛,隻想讀聖賢書,可從來沒考慮過煉什麼筆靈。

    一直到他的“理氣論”大成之時,不知為何,這一支紫陽筆便自然而然地出現在體内。

    他是個簡單的人,一向認為學問之道,隻在“正心誠意”四字之内,想來筆靈的修煉之道,亦複如是。

    陸遊既然問起,他便這樣答了。

     陸遊見他說得簡單,隻道是不願意透露自家修煉法門,也不好強求,搓着手歎息道:“這曆代以來,筆靈煉了也不知有多少,還不曾見過這樣的,閣下可謂開天辟地第一人,難得,實在難得。

    ”他這個人愛筆成癡,于曆代筆靈掌故十分熟稔,如今見到有人自煉成筆,自然是見獵心喜。

     朱熹忽然問道:“閣下……莫非就是筆冢吏?” “我?我可不是。

    ”陸遊連忙擺手否認,“筆冢吏都是有着屬于自己的筆靈,我可沒那緣分。

    ” 朱熹微訝,緩緩擡眼道:“我看閣下剛才出拳,無一拳不帶有史家風範,剛硬耿直,頗有漢風,還以為閣下身上帶着班大家的筆靈。

    ”陸九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