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海水直下萬裡深
關燈
小
中
大
延州詩》,青蓮筆在半空開始以舞蹈般的優雅姿态往複書寫,仿佛被一隻看不見的大手握住,在墨海中肆意揮毫。
羅中夏的靈魂中寄有懷素禅心,因此太白的青蓮筆飛舞起來,隐然有懷素狂草筆勢。
随着《延州詩》一句句吟出,青蓮筆青光綻放,四下墨海仿佛被筆毫的毫尖吸引,化作陣陣墨濤,被青蓮筆牽引着來回旋轉。
整片墨海流轉的速度明顯加快,羅中夏和小榕能感覺到墨汁在耳邊呼呼流過。
待得青蓮筆蘸飽了石液墨汁,在空中帶着十幾條墨色綢帶縱橫飛旋。
當最後一個“塵”字從羅中夏口中念出之時,整片墨海已然被青蓮筆吸得精光,寫成半空中二十八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這二十八個大字吸盡了墨海最後一滴石液墨汁,羅中夏和小榕頓覺周身一松,緩緩落下,這才感覺到雙足踏到了堅實的地面。
一直到這時候,小榕才放開羅中夏的手,讓後者多少有些怅然。
此時周圍已不再是一團墨色,晦暗幽明。
兩人直起身子,仰脖觀望,借助着這些毫末微光環顧身邊環境,赫然發覺自己竟置身于一尊極其巨大的丹鼎之内,而那些光芒,正是這大鼎泛射出來的。
這尊丹鼎闊口圓腹,鼎耳的紋飾獰厲而有古風,鼎壁聳峙四周,如崇山峻嶺,少說也有幾十米之高。
鼎爐的質地非石非銅,似是無數細碎金玉鑲嵌而成,使得表皮泛起斑斓光彩,頗為炫目。
羅中夏與小榕此時所在的位置是大鼎底部,俨然如深壑谷底。
他們擡頭遙望鼎口,看到那二十八個墨字本來在鼎口盤旋,此時沒了青蓮筆的支持,字墨慢慢融解,重新彙成一片烏黑的墨海,将整尊丹鼎重新蓋住——原來這鼎爐是用延川石液來做蓋子的。
退路被墨海遮斷,羅中夏并不十分擔心,反正隻要有青蓮筆在,随時可以出去。
他借助着丹鼎本身的光芒觀察四周,發現這鼎底的面積十分開闊,少說也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
底部從四個邊緣逐漸朝中間擡上,最終在鼎底的正中間凸起一個盤龍紐的鼎臍。
而在鼎臍之上,居然還有一位老人,看姿勢是端坐在盤龍紐上,一動不動。
羅中夏與小榕對視一眼,小榕按住胸口,颦眉道:“應該是爺爺。
”擡腿要向前走去,羅中夏一把拉住她,低聲道:“小心,這裡虛實未知,謹慎些好。
” 說完他運起青蓮筆,輕聲念了一句“龍參若護禅”,立刻有數株幻化出來的參天大樹拔地而起,把他們兩個團團護住。
這也是羅中夏事先準備好的李白詩句之一,可以幻化出類似魔戒裡的樹精一樣的東西,雖然沒什麼實質性的戰鬥力,但多少能當試探陷阱的炮灰來用。
在龍樹護衛之下,兩人小心地朝中央走去。
走得近了,便看得更為清楚,坐在鼎臍上的那白發老者,果然就是韋勢然。
他此時盤腿而坐,雙手擱在雙腿之上,掌心向上,雙目緊閉,鼻翼兩側各有三道深可見溝的皺紋,比羅中夏上次見到他還要老上數分。
衣服多有破損,像是被火焰燎過一樣。
奇特的是,他兩鬓白發時而飄起,時而落下,似乎身下有什麼巨大的生物在仰鼻呼吸,一翕一張,有節奏地向上噴出氣流。
“爺爺?”小榕叫了一聲,語氣裡充滿了焦慮。
韋勢然緩緩睜開眼睛,當他看到是小榕的時候,不禁一怔:“你怎麼能來到這裡?莫非是秦宜……”話音未落,小榕身後的一個人影映入他的眼簾。
“羅中夏?原來是你帶她進來的。
”老人咀嚼着這幾個字,還保持着原來的姿勢,眼神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
“是我。
” 羅中夏不知該對他擺出什麼樣的表情,隻得闆起臉來,幹巴巴地回答了一句。
青蓮筆懸浮在半空,随時監視這老頭,看是否有什麼詭計。
小榕又向前走了一步:“爺爺,是我央求他帶我來的。
您有危險,我能感覺得到,小榕是來救您……”說到這裡,她的表情陡然一變,胸部劇烈起伏,整個人幾乎要暈倒在地。
羅中夏大吃一驚,趕緊一把攙住她,看到小榕軟綿綿地倒在懷裡,雙眼噙淚,面露痛苦之色,心中大為憐惜,不禁擡頭朝韋勢然吼道:“你做了什麼?” 韋勢然歎了口氣,擺了擺手道:“我被困在這鼎臍之上,動彈不得,稍動就有性命之虞,你們不要再靠近了。
你看這裡。
”韋勢然指了指自己身下。
羅中夏這時才看到,在老人的身體下是一方青磚大小的硯台,恰好鑲嵌在鼎臍之中——他就端坐在硯台之上。
以硯台鼎臍為中心,鼎底伸展出數條微凸的線脊,這些線脊圍着鼎臍畫出來一個模糊的太極圖。
剛才小榕就是邁入了太極圖的範圍之内,才會忽生異變。
羅中夏抱着小榕後退了幾步,她的表情這才稍微舒緩了些,隻是呼吸仍舊不甚暢通,白皙的臉龐越發顯出一種病态的透明,整個人陷入昏迷之中。
“羅小友,咱們真是有緣分。
長椿舊貨店、雲門寺、高陽洞,每次管城七侯臨世,你我總能相逢。
”韋勢然的聲音聽起來有幾分疲憊,幾分感慨。
“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小榕她怎麼了?”羅中夏沒好氣地問道。
韋勢然丢給他一粒藥丸,給小榕服下,又指示他把小榕抱得離太極圈遠些。
小榕身
羅中夏的靈魂中寄有懷素禅心,因此太白的青蓮筆飛舞起來,隐然有懷素狂草筆勢。
随着《延州詩》一句句吟出,青蓮筆青光綻放,四下墨海仿佛被筆毫的毫尖吸引,化作陣陣墨濤,被青蓮筆牽引着來回旋轉。
整片墨海流轉的速度明顯加快,羅中夏和小榕能感覺到墨汁在耳邊呼呼流過。
待得青蓮筆蘸飽了石液墨汁,在空中帶着十幾條墨色綢帶縱橫飛旋。
當最後一個“塵”字從羅中夏口中念出之時,整片墨海已然被青蓮筆吸得精光,寫成半空中二十八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這二十八個大字吸盡了墨海最後一滴石液墨汁,羅中夏和小榕頓覺周身一松,緩緩落下,這才感覺到雙足踏到了堅實的地面。
一直到這時候,小榕才放開羅中夏的手,讓後者多少有些怅然。
此時周圍已不再是一團墨色,晦暗幽明。
兩人直起身子,仰脖觀望,借助着這些毫末微光環顧身邊環境,赫然發覺自己竟置身于一尊極其巨大的丹鼎之内,而那些光芒,正是這大鼎泛射出來的。
這尊丹鼎闊口圓腹,鼎耳的紋飾獰厲而有古風,鼎壁聳峙四周,如崇山峻嶺,少說也有幾十米之高。
鼎爐的質地非石非銅,似是無數細碎金玉鑲嵌而成,使得表皮泛起斑斓光彩,頗為炫目。
羅中夏與小榕此時所在的位置是大鼎底部,俨然如深壑谷底。
他們擡頭遙望鼎口,看到那二十八個墨字本來在鼎口盤旋,此時沒了青蓮筆的支持,字墨慢慢融解,重新彙成一片烏黑的墨海,将整尊丹鼎重新蓋住——原來這鼎爐是用延川石液來做蓋子的。
退路被墨海遮斷,羅中夏并不十分擔心,反正隻要有青蓮筆在,随時可以出去。
他借助着丹鼎本身的光芒觀察四周,發現這鼎底的面積十分開闊,少說也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
底部從四個邊緣逐漸朝中間擡上,最終在鼎底的正中間凸起一個盤龍紐的鼎臍。
而在鼎臍之上,居然還有一位老人,看姿勢是端坐在盤龍紐上,一動不動。
羅中夏與小榕對視一眼,小榕按住胸口,颦眉道:“應該是爺爺。
”擡腿要向前走去,羅中夏一把拉住她,低聲道:“小心,這裡虛實未知,謹慎些好。
” 說完他運起青蓮筆,輕聲念了一句“龍參若護禅”,立刻有數株幻化出來的參天大樹拔地而起,把他們兩個團團護住。
這也是羅中夏事先準備好的李白詩句之一,可以幻化出類似魔戒裡的樹精一樣的東西,雖然沒什麼實質性的戰鬥力,但多少能當試探陷阱的炮灰來用。
在龍樹護衛之下,兩人小心地朝中央走去。
走得近了,便看得更為清楚,坐在鼎臍上的那白發老者,果然就是韋勢然。
他此時盤腿而坐,雙手擱在雙腿之上,掌心向上,雙目緊閉,鼻翼兩側各有三道深可見溝的皺紋,比羅中夏上次見到他還要老上數分。
衣服多有破損,像是被火焰燎過一樣。
奇特的是,他兩鬓白發時而飄起,時而落下,似乎身下有什麼巨大的生物在仰鼻呼吸,一翕一張,有節奏地向上噴出氣流。
“爺爺?”小榕叫了一聲,語氣裡充滿了焦慮。
韋勢然緩緩睜開眼睛,當他看到是小榕的時候,不禁一怔:“你怎麼能來到這裡?莫非是秦宜……”話音未落,小榕身後的一個人影映入他的眼簾。
“羅中夏?原來是你帶她進來的。
”老人咀嚼着這幾個字,還保持着原來的姿勢,眼神卻放出不一樣的光芒。
“是我。
” 羅中夏不知該對他擺出什麼樣的表情,隻得闆起臉來,幹巴巴地回答了一句。
青蓮筆懸浮在半空,随時監視這老頭,看是否有什麼詭計。
小榕又向前走了一步:“爺爺,是我央求他帶我來的。
您有危險,我能感覺得到,小榕是來救您……”說到這裡,她的表情陡然一變,胸部劇烈起伏,整個人幾乎要暈倒在地。
羅中夏大吃一驚,趕緊一把攙住她,看到小榕軟綿綿地倒在懷裡,雙眼噙淚,面露痛苦之色,心中大為憐惜,不禁擡頭朝韋勢然吼道:“你做了什麼?” 韋勢然歎了口氣,擺了擺手道:“我被困在這鼎臍之上,動彈不得,稍動就有性命之虞,你們不要再靠近了。
你看這裡。
”韋勢然指了指自己身下。
羅中夏這時才看到,在老人的身體下是一方青磚大小的硯台,恰好鑲嵌在鼎臍之中——他就端坐在硯台之上。
以硯台鼎臍為中心,鼎底伸展出數條微凸的線脊,這些線脊圍着鼎臍畫出來一個模糊的太極圖。
剛才小榕就是邁入了太極圖的範圍之内,才會忽生異變。
羅中夏抱着小榕後退了幾步,她的表情這才稍微舒緩了些,隻是呼吸仍舊不甚暢通,白皙的臉龐越發顯出一種病态的透明,整個人陷入昏迷之中。
“羅小友,咱們真是有緣分。
長椿舊貨店、雲門寺、高陽洞,每次管城七侯臨世,你我總能相逢。
”韋勢然的聲音聽起來有幾分疲憊,幾分感慨。
“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小榕她怎麼了?”羅中夏沒好氣地問道。
韋勢然丢給他一粒藥丸,給小榕服下,又指示他把小榕抱得離太極圈遠些。
小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