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更多欲望

關燈
一角連續跳半小時繩。

    他懷念摔跤,他怪海倫,說她應該去有摔跤隊的地方上班。

    海倫抱怨說女校的英語系太小了,而且她不喜歡班上一個男生也沒有,但這份工作還不錯,她會繼續幹下去,直到有更好的機會出現為止。

     新英格蘭的任何地方都挨得很近。

    他們能常常去看望住在海邊的珍妮和住在史第林的厄尼。

    蓋普會帶鄧肯去摔跤室,把他像球那樣滾。

    “這裡就是你爸摔跤的地方。

    ”他告訴兒子鄧肯。

     “這裡是你爸做所有事的地方。

    ”海倫告訴鄧肯,指的當然是鄧肯自己的孕育,還有她和蓋普被關在空無一人的西布魯克體育館的第一個雨夜,在這地上鋪着深紅墊子的房間。

     “哎,你到底還是逮着我了。

    ”海倫當時含淚小聲對他說,但蓋普背靠摔跤墊攤開四肢,想着究竟是誰逮着誰了。

     珍妮的母親去世後,珍妮更常來看海倫和蓋普,盡管蓋普讨厭他母親所謂的“随從”。

    珍妮·菲爾茲和一小撮她的核心粉絲一起來,偶爾也有其他自覺身處一場号稱女性運動中的人跟着,她們常常向珍妮尋求支持和背書。

    總是有什麼訴訟或社運需要穿着純白護士服的珍妮站台講話,哪怕珍妮很少演講,也講不長。

     通常是在其他人的演講之後,她們便介紹珍妮。

    穿着護士服的她一下就被認了出來。

    50多歲的珍妮·菲爾茲是個健美有魅力的女人,爽快又實在。

    她會站起來說“這很對”,或者有時候說“這不對”,視情況而定。

    因為她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作出了困難的抉擇,因此人們相信她也能在女性問題上站對邊。

     這一切背後的邏輯,讓蓋普氣悶了好幾天。

    有一次,一個婦女雜志的記者問可否來采訪一下他,身為著名女權主義者的兒子是什麼滋味?記者挖出了蓋普選擇的生活方式,她愉悅地稱之為“家庭主夫角色”,蓋普就沖她發火了。

     “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說,“不要亂編名字。

    我不過是做我想做的事,我媽一直以來也不過如此。

    隻做她想做的。

    ” 記者緊逼不放,她說他口氣有點兒酸。

    當然了,一定很不容易,她提示道,身為一個籍籍無名的作家,卻有個享譽全球的作家母親。

    蓋普說主要是被誤解讓他難過,他并不嫉妒他母親的成功,他隻是偶爾會不喜歡她的新随從。

    “那群寄身在她身上的跟屁蟲。

    ”他說。

     這篇發表在婦女雜志上的文章指出,蓋普也“寄生”在他母親身上,還過得很舒服,而且他沒有權利敵視女權運動。

    這是蓋普第一次聽說“女權運動”。

     沒過幾天珍妮來看他。

    和一個打手一起來,這是蓋普給她起的名字:她是個高大、沉默、陰郁的女人,躲在蓋普公寓的門口并且不肯脫下大衣。

    她謹慎地看着鄧肯,好像帶着極端不快在等着孩子可能觸碰她的時刻到來。

     “海倫在圖書館。

    ”蓋普對珍妮說,“我要帶鄧肯出去走走。

    你來嗎?”珍妮帶着詢問的眼神看了看和她一起來的高大女人,那女人聳了聳肩。

    蓋普覺得他母親自從成名以來最大的弱點,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容易被所有老弱病殘的女人利用,這些人希望能寫出珍妮的自傳那樣成功的東西來”。

     蓋普讨厭在自家公寓裡被母親這個不言不語的同伴震懾,這女人高大到足以做他母親的保镖了。

    也許她就是保镖,他想。

    母親帶着這個強壯的男人婆護衛的不愉快的畫面掠過蓋普心頭,這個兇猛的女殺手會擋開所有想要摸珍妮白制服的男人的手。

     “媽,這女人的舌頭有什麼問題嗎?”蓋普小聲問珍妮。

    這個女人高高在上的沉默惹惱了他,鄧肯想要和她說話,但這女人隻是飛過來一個叫他安靜的眼神。

    珍妮靜悄悄地告訴蓋普這女人不說話是因為沒有舌頭。

    真的沒有。

     “是被割下來的。

    ”珍妮說。

     “天哪,”蓋普輕聲說,“怎麼會這樣?” 珍妮白了他一眼,這習慣是從她兒子那學來的。

    “你真的不讀書看報的,是嗎?”珍妮問他,“你總是懶得關心時事。

    ”“時事”對蓋普來說永遠沒有他正在編造的東西重要,也就是他在寫的東西。

    他對他母親的諸多不滿之一(自從她參與女性政治運動以來)就是她總是讨論新聞。

     “你是說這是新聞?”蓋普說,“我錯過了什麼衆所周知的舌頭意外傷害事件啊?” “哦上帝,”珍妮不耐煩地說,“不是衆所周知的意外。

    是故意的。

    ” “母親大人,有人把她的舌頭割掉了?” “完全正确。

    ”珍妮說。

     “老天。

    ”蓋普說。

     “你沒聽說過艾倫·詹姆斯吧?”珍妮問。

     “沒有。

    ”蓋普承認。

     “這個嘛,現在有一個女性協會,”珍妮告訴他,“就是因為艾倫·詹姆斯的事而成立的。

    ” “她發生了什麼事?”蓋普問。

     “她11歲那年被兩個男人強奸了,”珍妮說,“然後他們把她舌頭割掉,這樣她就不能告訴任何人他們是誰、長什麼樣了。

    他們太蠢了,不知道11歲的人會寫字。

    艾倫·詹姆斯把男人的情況詳細描寫了出來,他們被抓了,然後他們受審被定罪。

    監獄裡有個人殺了他們。

    ” “哇,”蓋普說,“所以那位就是艾倫·詹姆斯?”他輕聲地開始用尊敬的口吻講到那個高大的沉默女人。

     珍妮又白了他一眼。

    “不是啦,”她說,“那是艾倫·詹姆斯協會的成員。

    艾倫·詹姆斯還是個孩子,她是個金發的瘦弱小女孩兒。

    ” “你是說艾倫·詹姆斯協會的人到哪裡都不講話?”蓋普說,“就好像她們沒了舌頭一樣?” “不是,我是說她們真沒有舌頭,”珍妮說,“艾倫·詹姆斯協會的人都找人給自己割掉了舌頭,來抗議艾倫·詹姆斯的遭遇。

    ” “哦,天哪。

    ”蓋普說,重新以一種厭惡的眼神打量那個大個子女人。

     “她們叫自己艾倫·詹姆斯主義者。

    ”珍妮說。

     “我不想再聽這惡心事了,媽媽。

    ”蓋普說。

     “嗯,站在那裡的女人,就是一個艾倫·詹姆斯主義者,”珍妮說,“是你自己想聽的。

    ” “艾倫·詹姆斯現在幾歲了?”蓋普問。

     “她12歲,”珍妮說,“這事是一年前發生的。

    ” “那麼這些艾倫·詹姆斯主義者,”蓋普問,“她們開會嗎?選主席和财務主管什麼的嗎?” “你怎麼不自己問她?”珍妮說,她指站在門口的呆瓜,“你不是說不想再聽了嗎?” “她沒有舌頭拿什麼來回答我的問題?”蓋普壓低嗓音說。

     “她會用寫的,”珍妮說,“所有艾倫·詹姆斯主義者都随身帶着一本小本子,她們會寫給你看她們要說的話。

    你知道寫是什麼,不是嗎?” 還好,這時海倫回來了。

     蓋普以後還會見到更多的艾倫·詹姆斯主義者。

    盡管艾倫·詹姆斯的遭遇,給他的觸動很大,但他對那些惡心的成人模仿者隻有厭惡,她們的習慣是遞給别人一張卡片。

    卡片上寫着類似這樣的話: “你好,我是瑪莎。

    我是一名艾倫·詹姆斯主義者。

    你知道什麼是艾倫·詹姆斯主義者嗎?” 如果人家不知道,她們就會遞過來另一張卡片。

     艾倫·詹姆斯主義者,對蓋普來說,代表了那種吹捧她母親的女人,她們利用她幫助推進自己粗淺的社會訴求。

     “我來告訴你那些女人的真相吧,媽媽,”他有一次對珍妮說,“她們肯定本來講話能力就很差,她們一生當中從來沒什麼值得一說的,所以她們切掉舌頭不算什麼偉大犧牲,而且事實上還能為她們避免許多尴尬呢。

    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

    ” “你就缺那麼點兒同情心。

    ”珍妮說他。

     “我有很多同情心,對艾倫·詹姆斯。

    ”蓋普說。

     “那群女人自己一定也在别的方面受過苦的,”珍妮說,“這就是為什麼她們想團結起來。

    ” “然後給自己施加更多痛苦嗎,媽媽?” “強奸是每個女人的問題。

    ”珍妮說。

    蓋普頂讨厭他母親這種“每個人”都如何如何的說法。

    他覺得這是把民主推往愚蠢極端的例子。

     “也是每個男人的問題,媽媽。

    下次再有強奸案,我猜我也應該把我那家夥割下來挂在脖子上。

    你也會尊重這種行為咯?” “我們說的是真心的表态。

    ”珍妮說。

     “我們說的是真蠢的表态。

    ”蓋普說。

     但他會一直記得他所見的第一個艾倫·詹姆斯主義者,那個和他母親來他家的大個子女人,她離開時寫了張字條塞在蓋普手裡好像給他小費那樣。

     “媽搞了個新保镖。

    ”她們揮手說再見的時候蓋普小聲對海倫說。

    然後他讀了保镖的便條。

     “你母親有兩個你那麼值錢。

    ” 便條寫道。

     但他實在無法說他母親什麼不好,因為蓋普和海倫結婚的前五年,珍妮都在養活他們。

     蓋普開玩笑說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叫作《拖延》是因為他寫了太久,但他持續認真地寫着,蓋普很少犯拖延症。

     這部小說被說成是“曆史小說”。

    背景是戰争年代的維也納,從1938年到1945年,一直寫到蘇聯占領期間。

    主人公是個年輕的無政府主義者,在德奧合并之後他得小心隐藏行蹤,隻待一個襲擊納粹的合适時機。

    他等了太久。

    重點是,他應該在納粹占領前就襲擊,但當時他尚無法确定任何情況,他還太年輕無法看清局勢。

    而且,他母親,一個寡婦,珍愛自己的私生活,不關心政治,她藏着她死去丈夫的财産。

     戰争年代,這位年輕的無政府主義者,在美泉宮當動物園管理員。

    維也納人民鬧起了嚴重的饑荒,夜襲動物園便成了普遍的偷食方式,這個無政府主義者決定放走剩下的動物,它們當然無須對國家自身的拖延和納粹的默許負責。

    不過那時這些動物自己也在挨着餓,無政府主義者一放它們,它們就把他給吃了。

    “這不過是天性使然。

    ”蓋普寫道。

    這些動物,反過來,也很輕易地遭到了遊蕩在維也納覓食的暴民的屠宰,就在蘇聯軍隊進城以前。

    那依然是“天性使然”。

     無政府主義者的母親活了下來,住在蘇占地區(蓋普把她安排在他和母親住過的施溫德路上的公寓裡),她現在一次又一次見到蘇聯人的暴行,他們強奸,軍官都不例外,這